养殖土鸡如何预防生病。
对虾白斑综合症一般是感染WSSV所引起。大多数发生在天气(刮风下雨后)剧变,或水环境恶变之后。
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的表象:
感染白斑综合症的对虾,其表现先是停止捕食,反应迟钝,游泳不规则,时而漂在水面慢游,时而趴在塘边。
早期白斑综合症对虾的头胸甲上可见针尖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多,不易察觉,头胸甲也不易剥离,此时对虾胃内还充满食物;到中晚期时,头胸甲上白斑多且连成片,甲壳硬红或棕黄,易剥离,伴有肝胰脏肿大、发红且易碎,附肢尤其是游泳足、尾扇变红,此时对虾空肠空胃。
导致对虾白斑综合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温度:17~18℃是病毒感染亲虾后引起发病死亡的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度,对虾即使被病毒感染,也不会导致发病死亡。
二、对虾白斑综合症受病原体、环境条件及营养条件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约。
在这些因素中,首要因素是病原体的存在,如没有此病毒的存在,则不会发生此病;而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水中溶解氧下降,如高温季节,特别是长期阴雨天之后;或浮游植物大批死亡,池水变清;或浮游动物如轮虫等大量滋生;或水质、底质严重污染;或精养池因故障而终止增氧等环境下对虾容易爆发白斑综合症。
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预防措施(该病症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应以预防为主):
一、经常使用活菌王、绿藻源、育藻膏等促进藻类生长,优化水生态,破坏病原体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用大泡王+鱼虾力士拌料,连用5~7天,以强化对虾体质,提高抗病力。
三、环境剧变时,要强力增氧并用速安300克/亩·米+五星护卫1千克/亩·米,以缓解应激;环境好转后用鱼虾卫安2.5~3亩/包+红白清1.5亩包泼洒消毒。同时用鱼虾力士100~120斤料/瓶+红克灵40斤料/包+抗菌素拌料投喂。
精选阅读
南美白对虾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虽然说我国养殖南美白对虾也有了上十年的历程了,但是这个养殖项目确实在近几年火热起来的,它与市面上的基围虾较为相似。但是比基围虾更容易养殖,经济利益也稳定的上升,不过就是缺少一定的养殖技术。使得很多人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都生病了却还一无所知。其实白对虾的疾病很难发现,只有预防为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如何预防白对虾的疾病吧!
1、选择环境
选择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养殖区域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背风向阳,安静无嘈杂,远离城区,远离交通线路的地方。根据养殖数量确定养殖池的面积,或者也可以反过来,但是周围需要配备与养殖池面积相等的蓄水池和消毒池。并且虾池内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后期的换水消毒,还要准备供氧设备,防止水中溶氧量不足。
2、清淤清塘
首先我们就要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来对虾池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因为虾池在饲养一段时间后,池底都会积累大量的淤泥,淤泥又是细菌最爱的环境。这些淤泥和细菌没有及时处理的话,会导致虾池中的水质恶劣。水质是白对虾生存的基础条件,水质变得恶劣使白对虾的生长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容易引发白对虾的病害。所以,根据四季变化的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时间,对虾池进行彻底的清塘工作,将塘底的淤泥和细菌全部清理干净,提高虾的生活环境。
3、放养密度
很多时候白对虾爆发大量的疾病都是由于饲养过密,合理的控制饲养密度,为了更好的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养殖过于集中,减少白对虾之间的接触与病菌传播性。应该将白对虾群进行分批饲养,现在通用的养殖方法都是在虾池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网格,将白对虾群分批的放入网格中分开饲养。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病虾,及时处理,避免由传染病造成的病害。还可以更好的控制与管理。
4、掌握生长情况
在养殖过程中,要制定一个巡查和检查的计划表,每天有规律的进行巡查,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每次巡查时检查部分白对虾,分析检查白对虾的情况。如果发现有病虾的存在,要根据它的生长状态以及发病症状等大概的判断出所患的病。根据病害及时对症下药,检查所有的白对虾,将病虾全部隔离,对病死虾进行解剖,找出病害的原因,然后对剩下的白对虾采取对应的防治。提高白对虾的防治能力,降低由于病害引起的死亡率。
这四个方面就是关于如何有效地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的方法,白对虾的疾病很难被发现,也难以治疗,主要还是以预防第一。并且白对虾有很多种的传染病,如果没有预防到位,产生了传染病,导致白对虾大面积的死亡,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想要获得良好的产量,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预防方法,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畜牧疾病:小龙虾的白斑综合症防治
一、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近年来流行于我国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主要养殖区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小龙虾白斑综合症发病温度为20——25℃,每年4月底至5月为流行高峰,死亡率达90%以上。患病小龙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量减少、虾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无力上草。解剖可见少量虾有黑鳃现象,头胸甲易剥离,壳内有积水,肠道内普遍无食物,但在虾头胸甲上很难观察到“白斑”症状。养虾:小龙虾五种病害防治技术二、诊断方法目前小龙虾等甲壳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电镜观察、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三、防控措施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流行范围大,传染性强,可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笔者根据近年针对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控实践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将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1、苗种质量苗种是养殖好小龙虾的基础和关键,选择优质的种苗可从源头上控制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由于小龙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依旧存在困难,养殖户的苗种来源复杂,苗种质量难以保证,苗种携带病毒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议引种时最好对苗种进行WSSV检测,确保投放的苗种不携带WSSV病毒。2、保持养殖环境稳定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又是小龙虾栖息蜕壳的场所,且对保持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在养殖小龙虾池塘中种植小龙虾喜食的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有利于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与保持较强抵抗力。此外定期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和底质,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微生态环境,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3、防止水温剧烈变化根据季节不同,适当调整养殖池塘水深,防止春末夏初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小龙虾产生温度应激,导致病害发生。有些养殖户在开春时为了增加投喂量、促进小龙虾快速增长,通常保持较低水位让水温快速上升,以便达到提高投喂率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温昼夜变化大、水温随天气变化大,极有可能因温度剧烈变化诱导虾体产生温度应激而导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此时体内病毒大量增殖而导致疾病发生。建议开春后开始投喂时的水位以0.5——0.8米为宜,5——6月维持水位0.8——1.0米,7——8月高温期适当提升水位至1.2米左右为宜。此外,有条件的养殖户或企业,可在温度显著变化季节,持续跟踪检测小龙虾体内病毒量,适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4、控制放养密度,减少捕捞干扰。密度应激是小龙虾短时间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捕捞时地笼内小龙虾极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等都是密度应激造成的。很多养殖人员对合理的养殖密度知之甚少,误认为高密度养殖即可获得高产,因此一味地增加放养密度,过高的放养密度导致水体负荷增加,水质、底质恶化,养殖环境遭到破坏,而且高密度可使虾体受伤,病原更易入侵虾体,疾病频繁发生,尤其高致死率的白斑综合症影响着整个养殖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建议池塘养殖小龙虾投放苗种30——40千克/亩为宜,稻田综合种养投放苗种20——30千克/亩为宜,养殖产量控制在150——200千克/亩为宜。密度胁迫作为一种常见的应激因子现在逐渐受到研究者和养殖户的重视,捕捞可引起小龙虾应激反应,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过度应激会打乱小龙虾的代谢平衡,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抑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能力,导致抵抗力下降而感染WSSV或致体内病毒大量增殖。建议采取集中捕捞方式,不宜长时间持续捕捞,以免影响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5、投喂优质饲料,适时添加免疫促进剂与抗病毒药物过去,小龙虾养殖主要投喂熟化后的小麦、蚕豆、玉米等,存在营养不全、摄食率低、生长速度慢、虾健康水平低下、抵抗力弱等问题。目前,人工配合饲料在养殖小龙虾中已普遍被使用,较好地满足了小龙虾的营养需求。不仅如此,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小龙虾,特别适合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多聚糖等免疫促进剂或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若以免疫促进剂或抗病毒植物药物制备出功能性药饵适时投喂,则效果更佳。此外,小龙虾也喜爱水草与动物性饲料,确保养殖环境水草丰富、适时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有益。6、科学诊断,对症下药现阶段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准确诊断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确诊后,及时采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治疗时,水体消毒一般采用含碘制剂全池泼洒,一般选择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氨基酸碘等,使用剂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3——0.5毫升,使用方法为药物用池水稀释后,连续2——3次,隔天一次。内服药物采用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将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超微粉碎、混匀,拌饲料投喂或与饲料同时加工制成药饵投喂,可有效治疗小龙虾白斑综合症。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剂量为:预防时,每千克虾体重用0.5克(混合品),连续投喂3——4天;治疗时,每千克虾体重0.8——1.0克(混合品),连续投喂4——5天。7、病死小龙虾无害化处理白斑综合症病毒传染性极强,死亡虾被健康虾摄食以及病毒污染水体都可迅速传播疾病。因此,养殖小龙虾暴发白斑综合症期间,尽可能捞出病死虾进行消毒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患病虾池水排入进水沟渠,以免导致疾病蔓延。养了这么多年虾,谁才是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的真正元凶?
2.在放苗前,降低水体盐度可减少弧菌感染的机会。
3.放养优质健康的虾苗是关键,减少苗带菌的情况。
4.放苗后3天检测一次弧菌,在天气变化时,尤其重视做到2天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5.控制弧菌,尽量采用菌相+藻相+蛭弧菌的生物控制方案,不到非用不可,尽量减少消毒剂的使用。
6.加大增氧,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对抑制弧菌有明显效果
7.育苗期间,要每天消除池底污物和死卵、死苗,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8、池内布苗密度不要过大,投饵量要适当,防止过剩饵料腐烂,破坏水质,滋生细菌。
9.发病池中的虾卵、幼体、池不不要带入其它育苗池中,防止病菌扩散。
10.施土霉素,按1~2ppm浓度用量先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泼洒1次,连用3次。
11.呋喃西林粉剂,0.5~1ppm浓度,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2~3次。
12.选择全溶肥料,能用菌调肥水的就用菌,有时没必要下肥料,例如:池底较肥的老塘。
13.饲料中添加一些寡糖类的保肝护肠的药物。
14.单丁酸甘油酯内服可以治疗肠道里的弧菌,修复肠道。
【对虾专题】浅谈南美白对虾白便症
2009-2010年广西钦州、防城港地区偶尔有客户的大规格虾出现白便症,那时的白便症较轻微、容易治疗;2011-2012年高温期大部分区域对虾白便现象开始增多;2014年至今白便症在高温期越来越高发!2019年6月开始至9月长期高温闷热,对虾白便症的发生率几乎高达90%,真可谓谈“白便”色变。
一、对虾白便症症状
那么白便到底是什么?大家对此各有说法:有的说是细菌性肠炎,有的说是寄生虫病,也有的说是饲料变质、藻毒素引起的等等,实际上白便症就是肝脏腺管上皮、肠道柱状上皮细胞病变脱落以及增生的纤维细胞脱落所形成的白色油状粘性物质(图1),即肝脏和肠道病变结果。根据病情简单分为白便症早期和白便症晚期。
图1
1、白便症早期
白便症早期症状不明显,表现为:肉眼观察虾基本正常,少数虾肠道偏细、偏黑或偏绿,没有明显空肠现象;吃料减少或者减慢;水面基本没有白便漂浮,刮塘底观察虾粪便灰白色且细长,这时的粪便还没有漂浮在水面,再严重一些就能看到几小段白便漂浮在下风区水面上,数量极少(图2)。
图2
白便初期抗菌药物几乎100%有效!内服抗菌药“氟多力”或“出败康”3天(6餐),3天后转内服“利菌多”+“低聚糖-500”调理肠道菌群(早晚两餐或每餐内服)。内服的同时外泼“优肽”或“永乐碘+三黄散”杀灭水体中的病菌;晚上结合“底加氧”或“氧速保”保证不因缺氧加重病情。
2、白便症晚期
白便症后期水面漂浮较多白便,虾减料严重,甚至不吃料,少量虾游塘、偷死。发病虾空肠空胃、肝萎缩!虾身很瘦,严重的呈“干瘪”状(图3)。病理切片观察肝肠大量增生细胞和坏死。
图3
发病后期由于肝腺管萎缩坏死,肠道上皮细胞也严重脱落基本无法恢复!病虾不吃料,无法拌料内服药物治疗!如果减料不多就可以按照早期内服抗菌药及有益菌治疗白便症,减缓病情恶化。如果对虾减料过半了,建议还是趁早上市以免得不偿失!
二、对虾白便症发病原因
对虾白便症治疗很难长期见效,即使好转几天又会反复出现,而且病情越发加重。一是我们平时没有细心观察虾吃料及粪便的情况,发现较多白便时,其实多数虾已经发病好几天了,肝肠损伤已经难以恢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二是诱发白便症的因素没有彻底解决,导致反复发病!白便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说法也是五花八门,饲料、藻毒素、病菌、病毒、高温天气、肝肠胞虫等等,个人结合该地区发病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病因
⑴细菌感染
刚发生白便症的对虾(未内服抗菌药)多数能检测出弧菌(图4、图5),高温期底臭、缺氧,病菌繁殖速度快,气泡病损伤虾鳃部、肝脏、肠道等,给病菌入侵提供便利!细菌能够反复感染,白便也就反复出现而且越发严重。
图4
图5
2、诱发因素
⑴缺氧
缺氧加重白便症,高温期底部耗氧严重,早上多数池塘溶氧不足3mg/L,少数不足2mg/L(图6),虾缺氧游塘时有发生,缺氧后容易发生白便症。对虾养殖池塘夜晚出现严重缺氧,即使不发生死亡,第二天也容易大量出现白便。预防缺氧就常用“氧速保”、“底加氧”。
图6
⑵高温
对虾白便症主要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6-9月高温期是白便症的发病高峰期,水温32℃以上甚至高达37℃(图7),铺膜塘水温更高(38℃),白便症发病更早(放苗20天)且更难治疗!另外今年6月份放苗的虾普遍比7月中旬以后放苗的虾白便更严重,生长缓慢,避开最高气温阶段放苗也是有效减少白便症的方案。高温过后发病率逐渐下降,所以中秋节过后白便可能逐渐减少,及时“氟多力”抗菌消炎和内服“利菌多+低聚糖-500”恢复肠道菌群是减少白便后遗症的最有效途径;另外,拌料内服“营养快线+水产诱食酵母”补充营养及钙质,帮助诱食生长是关键。
图7
⑶气泡病
对虾发生气泡病损伤其鳃部、肝脏、肠道,诱发白便症也很普遍。①水浅、水肥的池塘溶氧过高(图8)气泡病高发,白便症也会提前发生;②溶氧太高(14mg/L以上)(图9)的塘虾吃料往往比溶氧适中或偏低的池塘吃料慢;③高位池水温高,溶氧更易过饱和,也就更容易发生气泡病,本地区高位池明显比土塘难养!近几年中造虾高位池20天左右开始发生白便症,大家心有余悸,今年本地人基本没人敢养中造虾!
图8
图9
⑷底臭
第二茬虾塘底积累残饵、粪便、死藻等等,污染比第一茬更大,虾从上罾开始更容易看到黑肝、黑肠或者肠道细小的虾。底质越差白便的发病率越高。建议养虾先养底,经常用氧化性改底剂改善池底环境,“底加氧”、“福地安”少量多次甚至天天撒(图10、图11)。
南美白对虾白便症后期治疗难,重点在于防控其诱发因素!
养殖大全:南美白对虾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虽然说我国养殖南美白对虾也有了上十年的历程了,但是这个养殖项目确实在近几年火热起来的,它与市面上的基围虾较为相似。但是比基围虾更容易养殖,经济利益也稳定的上升,不过就是缺少一定的养殖技术。使得很多人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都生病了却还一无所知。其实白对虾的疾病很难发现,只有预防为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如何预防白对虾的疾病吧!
1、选择环境
选择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养殖区域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背风向阳,安静无嘈杂,远离城区,远离交通线路的地方。根据养殖数量确定养殖池的面积,或者也可以反过来,但是周围需要配备与养殖池面积相等的蓄水池和消毒池。并且虾池内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后期的换水消毒,还要准备供氧设备,防止水中溶氧量不足。
2、清淤清塘
首先我们就要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来对虾池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因为虾池在饲养一段时间后,池底都会积累大量的淤泥,淤泥又是细菌最爱的环境。这些淤泥和细菌没有及时处理的话,会导致虾池中的水质恶劣。水质是白对虾生存的基础条件,水质变得恶劣使白对虾的生长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容易引发白对虾的病害。所以,根据四季变化的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时间,对虾池进行彻底的清塘工作,将塘底的淤泥和细菌全部清理干净,提高虾的生活环境。
3、放养密度
很多时候白对虾爆发大量的疾病都是由于饲养过密,合理的控制饲养密度,为了更好的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养殖过于集中,减少白对虾之间的接触与病菌传播性。应该将白对虾群进行分批饲养,现在通用的养殖方法都是在虾池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网格,将白对虾群分批的放入网格中分开饲养。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病虾,及时处理,避免由传染病造成的病害。还可以更好的控制与管理。
4、掌握生长情况
在养殖过程中,要制定一个巡查和检查的计划表,每天有规律的进行巡查,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每次巡查时检查部分白对虾,分析检查白对虾的情况。如果发现有病虾的存在,要根据它的生长状态以及发病症状等大概的判断出所患的病。根据病害及时对症下药,检查所有的白对虾,将病虾全部隔离,对病死虾进行解剖,找出病害的原因,然后对剩下的白对虾采取对应的防治。提高白对虾的防治能力,降低由于病害引起的死亡率。
这四个方面就是关于如何有效地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的方法,白对虾的疾病很难被发现,也难以治疗,主要还是以预防第一。并且白对虾有很多种的传染病,如果没有预防到位,产生了传染病,导致白对虾大面积的死亡,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想要获得良好的产量,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预防方法,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秋季南美白对虾养殖须防白斑病
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是一种带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期的疾病,多发于秋后和春天之间,当水温高于28℃或者太低就较少见。这种疾病最为致命的是:病毒性白斑与夏季各种细菌和脱壳不遂引起的对虾头甲带白色斑块明显不同,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目前暂时基本无确切的治疗办法,许多神丹妙药在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面前基本上多数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预防工作更为显得重要。
白斑综合症疾病的预防工作结合这种疾病的流行特点、传播特点来进行可能会好一点,习惯性通过加强消毒、口服抗菌素或免疫多糖等预防白斑综合症疾病措施,在过去的养殖十几年历史表明:这样的措施似乎也不确切。所以: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和红体综合征等等病毒性疾病的的确确是一个:只能够预防为主的疾病。
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传播途径见图1:
从上图可以看到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特点,经口传播。从而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体质弱的对虾(易感体)。
根据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是经口传播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切断白斑综合症疾病的传播途径
一、白斑综合症疾病的发病特点
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包括红体)是经口传播的疾病,也就是说:健康的虾感染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包括红体)是由于摄食了携带相关病毒的虾和蟹,或者带病毒的飞鸟粪便等等其他而感染上这些疾病的。所以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流行往往是捕食能力强的大虾先出问题,这一点也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和其他疾病区别的一个明显表现。
二、如何针对性切断经口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
经口传播疾病流行的控制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就不一定容易了。具体措施就是:不让对虾吃携带相关病毒的虾和蟹,或者带病毒的飞鸟粪便等等,这一点靠人力把带相关病毒的虾和蟹,或者带病毒的飞鸟粪便一一清理干净是很难很难。目前这方面能够做的措施主要有见图2:
也就是:
1、整理池塘的时候,尽可能的把池塘壁的蟹居洞封闭好,螃蟹和杂虾可能都是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中间宿主。所以:螃蟹可能会传播这些疾病。
2、海边的池塘可以拿粘网在池塘周边建立拦蟹网,阻止蟹进入养殖池塘。
3、对天空飞鸟可以利用冬棚架子拉网,让鸟知道:此地觅食无望,自然而然就减少了飞鸟拉便到养殖池塘的几率了。
4、及时清理病虾、死虾
疾病发生时,及时清理病虾、死虾,阻断疾病流行的传播途径这一点对是否可以控制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流行非常重要,让病毒没办法感染到健康虾是是否控制住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流行的关键点。
在大养殖池中及时清理病虾、死虾,人力是很难做到的,杂食性和肉食性鱼可能是能够承担及时吃了死虾和活力一般般的不健康虾这个任务。
鱼一般不是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中间宿主,所以一般不会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流行起推波助澜的作用。04年我们曾经把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流行的池塘水排到罗非鱼池塘里,3天后把鱼塘水抽到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里,重复了几次都没有发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患上白斑。
所以:在密度不高的养殖池塘可以套一些杂食、底栖的鱼,请这些鱼帮忙吃了那些可能有感染的、活动不好的虾,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有明显的帮助。
三、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预防常见的误区
1、流行期大量拌喂抗菌素或者神奇秘方
抗菌素对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暂时还是很难起到预期的控制作用。
2、通过泼洒消毒药或者神奇秘方散阻止疾病的流行:
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是经口传播的疾病,而消毒药或者神奇秘方散暂时还是很难干扰到携带病毒的生物体内细胞的RNA、DNA片段的。所以:通过泼洒消毒药或者神奇秘方散是无法打断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同时频繁的使用消毒药可能会破坏本来就脆弱的秋天的池塘水环境而带来更加容易流行这些疾病的严重后果。
提高对虾活力(对虾体质)是降低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无论采取苗检验把关、消毒、以菌抑菌等什么措施,要做的完全让虾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病原体的真空状态几乎可以是不可能的,这一条最好现实一点。那怎么才能降低开放的养殖环境里对虾的患病率?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并不是有病毒就肯定有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的流行。这种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冬春天是流感高发期,但并非所有人都会感冒,感冒是多始发在体质弱且无抗体的人群中。同样的,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等病毒可能会是无处不在,而且对虾是一种不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生物,拼命消毒不能够完全杀灭病毒还会又影响对虾。所以:提高对虾体质(也就是减少易感体)才是预防病毒性疾病流行的关键点。对虾活力好就是体质好,养殖户一般现场也没办法测这个那个酶,最实在的办法就是通过观察虾的活力来判断:对虾免疫力、体质是否好!见图3
如何提高对虾的活力(免疫力、体质)?
一、保持水体充足的溶解氧
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通过增氧机的配备和合理使用、通过改底措施降低底泥的耗氧量,提高池塘水体的溶氧量,一般需要保持在5mg/L以上。太低的溶解氧会导致对虾的活力和体质下降,就可能会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要保持水体充足的溶解氧,在养殖过程中除了合理配备相应的增氧系统外,降低池塘的耗氧量是提高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养殖过程中改底、调水的主要目标,如果达不到降低池塘的耗氧量的措施是毫无意义的!
降低池塘的耗氧量本质上就是通过减少池塘中可以参加水体氮循环的氮,相应降低了微生物的耗氧量。有时候降低池塘耗氧量可能比增氧还重要。见图5:
二、采取措施保持水体温差日波动不要太大,避免干扰对虾的正常生理代谢
日早晚温差波动太大,对对虾的生理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现在秋季也到了,许多养殖区域的早晚温差明显的比夏季大了。见下图6:
气候的早晚温差大,自然会带来水体日温差变化偏大,当水体日温差变化大于5℃时,对对虾的正常生理就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这种气候条件只能够是通过合理使用增氧机和提高水位来缓冲水温的波动幅度,也可以在气温温差大的时候每亩撒胜维211一包/亩,提高对虾体质、提高对虾对温差波动的抵御能力,降低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三、水温太低,尽量维持池塘水体合适的水温和提高对虾对低温的耐受力
在水温低于二十度时,对虾的抗寒工作必须做好,提高对虾体质也就是保证虾的体温在低温时的生化代谢能够相对稳定。可以在水温低于二十度时适当减料同时每亩撒胜维211一包,同时做好冬棚通风工作前提下尽可能的发挥冬棚的保温工作,降低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调整好水环境,保持水质在适合对虾的适合范围
一、创造适合南美白对虾生理的PH值
适合南美白对虾生理的PH范围为7.6—8.4。PH过高会增加氨氮的毒性等等不说,仅仅是水体的PH太高或者太低,对对虾的健康生长都是不利的,也可能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1、pH太高的原因
水体pH太高和水体的总碱度和藻丰度用密切关系。总碱度太低的水体,藻丰度稍微上去(出水色),池塘的pH就大幅度波动和偏高。池塘水体太浓也会引起水体pH偏高,见下图7:
2、稳定pH的措施
1)总碱度低稳定pH措施见图8
2)藻丰度太大(水太浓)稳定pH措施见图9-10
二、控制氨氨低于O.2mg/L
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的提高水体溶解氧、保持适当的藻、降低底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使到池塘水体的氮循环是良性循环,把氨氮控制在O.2mg/L以下。当水体的氨氮浓度太高对对虾的健康生长都是不利的,也可能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氨氮的控制:
氨氮的控制要把水体氨氮超标视为养殖管理问题,不能够把水体氨氮的控制寄托在某一个绝招或者神丹妙药上。重点是合理排污、合理投料、降低水体和底泥的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体溶解氧、降低池塘的耗氧量。
三、把硫化氢控制在0.1mg/L以下
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的提高水体溶解氧、保持适当的藻、降低底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稳定水体pH,把池塘水体的硫化氢浓度应控制在0.1mg/L以下。当水体的硫化氢浓度太高对对虾的健康生长都是不利的,也可能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甚至引起硫化氢中毒而大量死亡。
硫化氢的控制一样的应该视为养殖管理问题,一旦出现水体硫化氢超标,马上泼洒塘生态,土池还需要撒底康,需要尽可能1-2天就把硫化氢控制下来,否则一旦对虾硫化氢严重中毒就无能为力了。
四、把亚硝酸盐控制在0.2mg/L以下
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的提高水体溶解氧、保持适当的藻、降低底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使到池塘水体的氮循环是良性,把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2mg/L以下,当水体的亚硝酸盐浓度太高对对虾的健康生长都是不利的,也可能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亚硝酸盐控制
亚硝酸盐控制要把水体亚硝酸盐超标视为养殖管理问题,不能够把水体亚硝酸盐的控制寄托在某一个绝招或者神丹妙药上。重点是合理排污、合理投料、降低水体和底泥的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体溶解氧、降低池塘的耗氧量。
护理好每一次的换壳,保持对虾状况良好
脱壳不遂是目前对虾偷死、空胃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好每一次的换壳,才能够提高对虾活力和体质。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是伴随着换壳来维持的。换句话说,换壳不仅是南美白对虾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志,也是能不能长大生长的一个标志。对虾的换壳主要受对虾体内内分泌激素调控而不是由体外因素主导,这一条提示;在换壳中的脱壳阶段,泼洒维生素c、钙等和对虾能否把壳顺利脱下来关系并不是那么直接,直接因素是脱壳素。脱壳不遂见图11
为对虾提供平衡的营养素,使对虾有良好的状态,提高对虾体质,减少其感染机率。
一、针对性强化人工养殖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保持对虾有良好的消化系统,见图12
二、针对性强化人工养殖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尤其是室内循环水养殖),减少问号虾等异常状况
这里需要强化的营养素包括盐--电解质
这里的盐是指包括钾、钠、钙、镁等等的电解质,电解质是影响对虾生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户说的问号虾、惊跳、抽筋和对虾摄取的饵料电解质不平衡可能有一定的关系。长期缺乏电解质的对虾可能会出现问号虾、惊跳、抽筋等不健康状态,对虾的健康生长都是不利的,也可能增加了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疾病感染率。
不过电解质补充可不能够随意的、定期的、大量的泼洒微量元素等,微量微量意思就是需要量很少很少的意思,随意大量泼洒,你用的是假货还好说,要是真货搞不好就出现重金属中毒了。
病毒性白斑和细菌性白斑的肉眼鉴别
对虾头甲有白色斑块不一定就是白斑综合症疾病,有时候细菌感染、老壳虾、水体硬度太高滥用钙的脱壳不遂也会在头甲出现白色斑块。病毒性白斑和细菌性白斑的肉眼初步鉴别见图14-16
南美白对虾养殖该如何排污?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如何科学的管理虾塘很关键,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管控虾塘有机物,其中的措施有利用活菌生物分解,和排污,大量排换水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但是长期的大排大灌花费高,水质不容易稳定,所以有效排污,是重点去抓的一个方向。
排污的污主要指的是虾粪便,死藻,和残饵,在科学投饵的基础上,选择排污时间就很关键。
1,比较多的污物比会随着温度,溶解氧,增氧机的打开而随水流上下翻动,所以在污物在底部的时间去排污,效率就会比较高,其中凌晨左右,温度分层不大,较多的污物会集在底部适宜排污。白天,则会有比较多的污物向水中上层移动。可以在早晨比较早一点的时间,安排一个较长时间的排污工作。
2,投料后看料台后排污,在一些粪便还是比较完整形态,比较容易沉在底部的时候排污,因为刚排泄的粪便会在短时间内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形态,但是随着水流搅动,对虾活动,水的浸润,会慢慢散落开,由于相对表面积的增加,则会比较容易悬浮水中,不容易集污排污,所以在看料台后安排适当长一点的时间排污,效率也会增加。
3,勤排污,能够安排一个勤劳的工人或自己勤劳一点,增加排污次数,效率也会增加。养殖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的细化,才能保证比较高的养殖成功率和效益。当然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进行排污是一个方面,如果在养殖过程中运用循环水养殖的模式,并运用中压紫外线消毒器为水体消毒,能够有效的减少水体中污染物,保证水体的安全。
处理南美白对虾黑鳃问题—100%安全有效
今年以来,对虾的黑鳃问题很常见。养殖中,虾鳃是虾发病时的一个重要的指示性器官,许多病原都会导致对虾发生鳃病,这是因为鳃部是虾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器官,其防御能力又较弱,所以当感染病原时,鳃部往往首先受到危害而出现症状。当黑鳃病严重时,继而会出现慢料、游塘、死虾等现象。若是防治措施不力,就不得不提前卖虾,致使养殖收益大幅度降低。
虾鳃受损,变黄
一般而言,健康虾鳃具有如下特性:鳃盖光滑、半透明,鳃丝平滑、干净、整齐,略有弹性,无异物附着。凡不符合以上特征者均视可为病鳃。
虾鳃的作用
1、起呼吸作用;
2、排出机体毒素(新陈代谢);
3、吸收营养物质、微量元素。
黑鳃的危害
1、对虾患病后,摄食减少或停止。鳃主肝,肝主肠,肠主肉壳;
2、病虾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
3、无法适量的吸收营养物质、微量元素会造成瘦身、棉花虾;
4、游塘。常无规则的在池边缓慢游动,时而头朝上在水面打转,易受惊而跳出水面。
黑鳃形成的原因
1、重金属、氨氮、亚盐高:这三种物质均为血液毒,它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鳃部或直接作用于鳃部,损害其携氧功能,从而引起鳃组织缺氧坏死,甚至全身中毒死亡;
2、长期高PH值:PH高低烧鳃、腐蚀;
3、有机质过剩:在养殖中后期,随着对虾排泄物的增多,以及残余饲料和老化,死亡的水生生物尸体的沉积,很容易造成池底恶化和水质的污染,致病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注意底质改良和水质净化,黑鳃病和烂鳃病就容易发生,尤其在夏天高温季节、有机污物高速分解时更易发生。(对虾都有对鳃部自我清理的动作,主要使用鳌足进行清理,当水质有机质太多时,清理无效,便会引起鳃病);
4、细菌感染:病原是弧菌、气单胞杆菌;
5、对虾也会因大量死藻类堆积于鳃叶中而使鳃区呈黄色/黑色:在一些新建的黄泥底质虾池放养潜底性种类,或进行越冬,由于鳃部沾了底泥,对虾也会出现黄鳃;
6、纤毛虫:由固着类纤毛虫、吸管虫和固着轮虫附着在腮丝、体表上而成。本病多发生在池水肥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的池塘。主要危害是,影响虾的呼吸和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引起脱壳困难而死亡。
预防方法
1、保持PH值稳定:补充碳源—小苏打、控藻控菌—百安清;
2、保持水质清爽通透:重毒清+增效降解灵;
3、氧化清洁底部环境:底毒消+护底卫士;
4、彻底分解底部蛋白质残留:百安清
治疗方法—早发现,早治愈
1、底部引起的黄黑鳃,可使用黑鳃净+底毒消+乐米氧
2、水质引起的黄黑鳃,早上黑鳃净+乐米氧,傍晚重毒清清鳃;
3、细菌性黄黑鳃,早上黑鳃净+底毒消+乐米氧;
4、更长效预防黑鳃的发生:定期使用百安清,5-10天/次,4亩/包。
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最近在走访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现很多白对虾养殖的池塘出现对虾游塘、红体、甚至出现死亡。经检测确定为病毒性白斑病。病毒性白斑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是影响养殖成败的主要病害。本文就白斑病的防治做初步探讨。
一、白斑病症状:
早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多,不易观察到,此时对虾胃内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连成片,严重的全身甲壳都有白斑,胃内空无食物,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头胸甲容易剥离。
白斑分细菌性白斑和病毒性白斑。细菌性白斑可控制;病毒性白斑在发生早期未扩散前(俗称“未开花”)有治疗的价值,一旦扩散基本无法治疗。
二、流行时间及危害
一般病毒性白斑病高发期为放苗30-45天左右,影响3-6公分的对虾的成活率。感染病毒性白斑病的对虾,严重的会出现摄食下降、红体、游塘,一旦出现游塘基本会大量死亡,难以控制。
三、影响白斑病发生的可能因素
1.苗种因素及体质因素
2.养殖池塘底质情况恶化
3.水质环境恶化
苗种病毒隔离的不彻底或苗种体质弱是白斑病发生的基本因素。在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病毒性白斑病经常发生在底质或水质条件恶化的池塘;有时一次不当的换水或加水,抑或改底不及时甚至气候引起的应激都有可能造成白斑的发生。
四、预防方案
1.放苗15天后
内服:芪黄素+金美康+生泰蓝3-4天/周,2餐/天,连用2周。
提高对虾体质、增强免疫水平,减少感染的几率,从基层上防止病毒的侵袭。
2.白斑病易发、高发季节或放苗25-30天内
外泼金美康+天清素+生泰蓝连用两次
内服金美康+芪黄素3-4天2次/天
3.放苗20-25天需要进行底质处理,减少病毒白斑病诱发的环境因素
控制和杀灭底部的致病菌;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对虾的侵害。
外泼:本草粒粒净+底改
五、结论
芪黄素中的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对虾的体质,提高对虾的免疫力,抗病毒的功能;金美康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病原,有杀菌、凝血、清除细菌内毒素、抗病毒的作用;生泰蓝成分板蓝根,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天清素能够快速消出炎症,预防和治疗细菌、病毒性疾病及混合感染性疾病。
通过系统化、程序化的预防方案既能减少病毒性白斑病的发生,又能够在病毒性白斑病早期控制病毒的扩散,控制病毒病的发展,减少病毒性白斑病对对虾的危害。
牛!终于有人把南美白对虾白斑病说透了!
对虾白斑病分为:细菌性白斑病、病毒性白斑病
细菌性白斑:弧菌、气假单胞菌。发病后相对可控,易治疗。
病毒性白斑:白斑病毒综合症病毒。在病毒感染初期(未开花)未扩散。前有治疗价值,发病出现死虾没有有效治疗药物,无法治疗。
细菌性白斑
目测:将病虾头胸甲剥离后对着光线观察甲壳完好,单侧显像,没有穿透,单面感染造成。
镜检:放大100或150倍。
1、病虾头胸甲壳有点状不明显小洞,一个视野可见3个以上,此为发病初阶段,病虾头胸甲不易剥离,此时对南美白对虾没有造成相应伤害。
2、病虾甲売上有点状小洞,洞中间已有一黑点坏死组织。一个视野可见5个以上,头胸甲易剥离,此类南美白对虾已出现摄食减少、游塘或其他不适症状。
白斑病毒综合症
病虾甲売剥离后对着光线观察可见边缘不规则大小白点,甲壳双面病变。
镜检:放大100或150倍病虾甲壳上有点状白斑,连片、层叠,有2层、3层、4层之分,形状如同不规则的鱼鳞重叠,白斑小而深的多为发病初期。病虾头胸甲易剥离,病虾已出现零星死亡。病虾甲壳上呈多层礼花样对外喷射状,严重的已接近甲売穿孔,此类病虾已出现批量死亡。
细菌性白斑和病毒性白斑的镜检图
病毒性白斑病发病原因
1、病毒传入:虾苗携带;进水含病毒;鸟类粪便;浮游动物带毒。
2、温度:17-18℃是病毒感染对虾后发病死亡的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对虾即使感染病毒,也不会导致发病死亡。
3、白斑病受病原体、环境条件、营养条件因素的制约。特別是长期阴雨天之后,浮游植物大批死亡,池水变清;浮游动物如轮虫等大批滋生;水质、底质严重污染;精养池因故障而终止增氧;对虾因营养、环境导致的免疫力低下;对虾易发生此病。以上引发白斑综合症的本质都是水中溶解氧下降。
4、病虾从出现症状到大量死亡只有3到5天的时间,最多7天整池子的虾全部死亡。发病后及时处理、出售,白斑病毒对人类无害,可正常食用。
对虾白斑病的有效防治
细菌性白斑病:定期水体消毒灭菌。发病初期,使用超能金碘水体消毒,配合保肝护胆中药泼洒。拌料内服:肝胆利康+出血宁+强立康+VC连续拌料7天。停用抗生素,换方案为:偷死停+健渔新能源+丁酸菌长期拌料投喂。
病毒性白斑病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一旦发病基本在一周内就排塘,只能加强预防,定期消毒,内服中药药物细菌性白斑病,注重对水体用碘制剂消毒,加强改底和地质消毒,拌料内服添加抗生素、维生素和肝胆利康、五黄粉等增强体质。发病后还可以水体泼洒盐酸土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氟苯尼考。
68yangzhi.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如何有效预防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土鸡如何预防生病”专题。
更新于: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