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养殖方法。
尽管饲养场在各方面都采取了防范措施,饲养人员也很谨慎,但仍难保证不发生被蜈蚣咬伤中毒的情况。
1.中毒的临床表现
饲养者容易接触蜈蚣的部位是手、脚及小腿等部位,这些部位最容易被蜈蚣蜇伤。被蜈蚣蜇伤部位一般表现灼痛难忍,并迅速红肿甚至肿块膨大发亮。蜇伤部位感到麻木,随后肿块出现水泡,水泡破损者流出黄水或血水。多数情况只表现局部症状,并不扩散全身,一般1天后会自行消散,不会危及生命。
但是,也有个别人出现急剧全身中毒反应,除了局部症状外,还表现头晕、胀痛,全身不适,并发出汗、尿少、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心律紊乱、肌肉刺痛、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有的甚至胃肠出血、肺水肿,在抽搐、痉挛中死去。
2.蜈蚣咬伤中毒后急救方法wwW.68yangzhi.com
中毒后应首先找到被咬伤的部位,迅速挤出毒液,防止向体内其他部位扩散,处理咬伤部位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氨水涂于蜇伤部位止疼,也可用碱水洗患部。在没有氨水、碱水的情况下,可抹清凉油或大蒜汁,同时口服止痛药。氨水的浓度为3%,碳酸氢钠的浓度为5%,用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以止疼还可防止毒素扩散。
②用蜗牛捣碎糊在被蜇伤部位。
③用醋磨附子汁涂于伤口,可以止痛。
④用冰块、冰水涂擦伤口,用冰镇止疼也很迅速。
⑤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部,可清除剩余的毒汁。
⑥缚住伤口靠近内脏的一端,切开伤口吸出毒液。
⑦在伤口处皮下注射3%土根碱l毫升,或麻黄素注射液(1:1000)0.5毫升,可以止痛并中和毒液,消除症状。
⑧在伤口处皮下注射用酒精稀释的普鲁卡因2毫升,可以解毒止痛。
⑨对出现全身症状的可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或用10%的水合氯醛15~20毫升灌肠以防伤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并发症;用可的松100毫升,混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0毫升静脉滴注,促使毒素分解排出。滴注时,为防止心肌受损,可配合服用甲硫丙脯氨酸12.5毫克;肌肉注射1~2毫克阿托品;注射抗组织胺药物,防止低血压、肺水肿。
⑩蜈蚣蜇伤也可以注射抗蝎毒血清,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⑾中药口服法,即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其一是,银花30克、半边莲9克、土茯苓15克、绿豆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2次,可中和毒素,起解毒作用;其二是,五灵脂9克、蒲黄9克、雄黄3克研成粉末,用醋冲服,每日3次,有抗毒、解毒功能。
⑿用中药解毒剂涂敷伤口,如南通产的蛇药、万应锭、二味拔毒散,效果也很好。
⒀食盐疗法,即饱和食盐溶液滴到伤处,并用饱和盐水2~3滴滴入眼中,刺激结膜,也有一定疗效。
相关阅读
蜈蚣蜇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蜈蚣在祖国医学上称五毒之一,毒性物质有两种,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毒蛋白。它的毒性超过蜂毒和蝎毒,被蜇伤后便会疼痛难忍。并出现局部红肿、头痛发热、眩晕、烦躁、恶心、呕吐,甚至惊厥,一般半天左右即可恢复,不会致命。
蜈蚣饲养场的工人整天与蜈蚣打交道,自引种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活捕、加工,饲养管理人员一不小心都有被蜈蚣蜇伤的危险,其安全保护自然十分重要,这里对保护和蜇伤后的治疗介绍如下:
(一)饲养人员自我保护
饲养人员与蜈蚣打交道,必须学会自我保护,以减少或避免被蜈蚣蜇伤中毒。自我保护包括两个方面,即设施保护和行为保护,而这两个方面又必须以思想重视为前提。
1.树立防毒意识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对蜈蚣的构造和行为特征有一个基本了解,弄清蜈蚣毒的危害性和施毒方式。其次,要对蜈蚣毒伤人有正确认识,既不能麻痹大意,持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能过分惊恐,如临死神一般。认识到蜈蚣毒性剧烈,但也能顺利解毒。最后,严格遵照蜈蚣饲养场的各项操作规程及安全制度工作。
2.设施保护
在饲养管理和捕捉加工过程中,注意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
①进人工作间要穿戴整齐,用衣物保护自己。一般应穿长筒袜、长筒裤、长袖衣,不穿带洞的鞋,并扎紧袖口、裤腿。
②戴好防护手套。
③配备各种必要的物品,如长把扫帚,用以清扫及收捕;竹片制作的夹子,竹片夹子宽夹蜈蚣时着力面大,不容易夹伤。内壁光滑的容器,用以临时装蜈蚣,或转移、运输蜈蚣。
④建造安全的蜈蚣饲养房,饲养池上要罩上网罩,以防蜈蚣逃出。
⑤其他各种可以防止蜈蚣侵犯的保护措施,都应该使用。
3.行为保护
设施保护可以大大降低蜈蚣对饲养人员侵害的可能性,但仍难以完全消除危险。因此,除设施保护以外,还应该注意行为保护。
行为保护是饲养人员在饲养过程中,尽量做到行为规范化,避免因自身的行为、动作不当导致被蜈蚣蜇伤而中毒。
因此,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在接近蜈蚣群时,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刺激,并减少用手及身体其他部位接触蜈蚣。另外,注意对所戴手套进行去毒处理,以防手套带毒后被手及其他部位的皮肤接触,尤其是被伤口接触而毒素进入体内中毒。
同时,必须强调的是,非饲养人员一般情况下不要进入蜈蚣饲养场的饲养区或饲养室,尤其是不能徒手抓蜈蚣。各方面有可能接触蜈蚣的人员进入饲养区或饲养室,都要设法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偶然事件的发生。
(二)中毒后的救治
尽管饲养场在各方面都采取了防范措施,饲养人员也很谨慎,但仍难保证不发生被蜈蚣蜇伤中毒的情况。
1.中毒的临床表现
饲养者容易接触蜈蚣的部位是手、脚及小腿等部位,这些部位最容易被蜈蚣蜇伤。被蜈蚣蜇伤部位一般表现灼痛难忍,并迅速红肿甚至肿块膨大发亮。蜇伤部位感到麻木,随后肿块出现水泡,水泡破损者流出黄水或血水。多数情况只表现局部症状,并不扩散全身,一般1天后会自行消散,不会危及生命。
但是,也有个别人出现急剧全身中毒反应,除了局部症状外,还表现头晕、胀痛,全身不适,并发出汗、尿少、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心律紊乱、肌肉刺痛、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有的甚至胃肠出血、肺水肿,在抽搐、痉挛中死去。
2.中毒后急救
中毒后应首先找到被蜇伤的部位,迅速挤出毒液,防止向体内其他部位扩散,处理蜇伤部位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氨水涂于蜇伤部位止疼,也可用碱水洗患部。在没有氨水、碱水的情况下,可抹清凉油或大蒜汁,同时口服止痛药。氨水的浓度为3%,碳酸氢钠的浓度为5%,用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以止疼还可防止毒素扩散。
②用蜗牛捣碎糊在被蜇伤部位。//致富经//
③用醋磨附子汁涂于伤口,可以止痛。
④用冰块、冰水涂擦伤口,用冰镇止疼也很迅速。
⑤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部,可清除剩余的毒汁。
⑥缚住伤口靠近内脏的一端,切开伤口吸出毒液。
⑦在伤口处皮下注射3%土根碱l毫升,或麻黄素注射液(1:1000)0.5毫升,可以止痛并中和毒液,消除症状。
⑧在伤口处皮下注射用酒精稀释的普鲁卡因2毫升,可以解毒止痛。
⑨对出现全身症状的可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或用10%的水合氯醛15~20毫升灌肠以防伤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并发症;用可的松100毫升,混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0毫升静脉滴注,促使毒素分解排出。滴注时,为防止心肌受损,可配合服用甲硫丙脯氨酸12.5毫克;肌肉注射1~2毫克阿托品;注射抗组织胺药物,防止低血压、肺水肿。
⑩蜈蚣蜇伤也可以注射抗蝎毒血清,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⑾中药口服法,即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其一是,银花30克、半边莲9克、土茯苓15克、绿豆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2次,可中和毒素,起解毒作用;其二是,五灵脂9克、蒲黄9克、雄黄3克研成粉末,用醋冲服,每日3次,有抗毒、解毒功能。
⑿用中药解毒剂涂敷伤口,如南通产的蛇药、万应锭、二味拔毒散,效果也很好。
⒀食盐疗法,即饱和食盐溶液滴到伤处,并用饱和盐水2~3滴滴入眼中,刺激结膜,也有一定疗效。
被蝎子螫伤怎么办?咬伤后如何冶疗处理?
捕捉、养殖蝎子,就有被蝎子咬伤的准备,一般来说,我们养殖户养殖的药用蝎子毒性都不是很大,如果是宠物蝎子,那有的蝎子就要人命了,比如说:中东金蝎(以色列杀人蝎),我们必然注意准备一些应急的特效药在身边了。不过,我们要知道,有毒蝎子虽在所有蝎子种类中所占比例较少,但它们可以通过复杂的神经毒素致人死亡。
那么,被蝎子蜇伤咬伤后怎么办?我们首先来了解下蝎毒的特性:
当蝎子毒刺蜇人时,可将毒液注蜇人体。蝎毒内含毒性蛋白,其主要有毒成分为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出血毒素以及使心脏和血管收缩的毒素等。被蝎子蜇伤后,局部出现一片红肿,有烧灼痛,中心可见蜇伤痕迹。
蝎子咬伤局部可见大片红肿、剧痛,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舌和肌肉强直、流涎、头痛、昏睡、盗汗、呼吸增快及脉搏细弱等,轻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儿童被螫伤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果中毒严重,可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流涎、畏光、流泪、恶心呕吐、口与舌肌强直、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细弱和肌肉痉挛等。中毒严重者多为幼儿,甚至还可发生鼻、肺或胃肠出血、肺水肿、昏迷,直至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被蝎子咬伤后要进行及时的处理,立即用带子扎紧被蜇处的近心端,如手指被蜇伤,捆扎指跟部,手腕被蜇伤,则捆扎肘部(这样做,可以防止蝎毒随血液进入心脏),然后拔出毒刺;用手将伤口内的毒液挤出,要遵行以下的处理原则: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绳子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用吸奶器、拔火罐等吸取毒液。若口腔粘膜无破损,也可用口吸出毒液,以将毒液排出体外。
2、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3%氨水、石灰水上清液、1:500高锰酸钾液、5%碳酸氢钠液等任意一种清洗、反复冲洗伤口。
3、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
5、伤口周围可涂擦南通蛇药,也可内服。
注意:被蝎子咬伤伤口禁涂碘酒等刺激性药物。若伤口有组织坏死糜烂不宜用湿敷的办法,如疼痛难忍,在民间可用鲜马齿苋或大青叶、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消炎止痛作用,还可口服蛇药。
在被蝎子蜇伤的伤口处,还可以用如下方法处理(选你能立即用到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1、蝎毒是酸性的,可以把氨水、浓肥皂水或碱水涂抹在蝎子蜇伤伤口处。
2、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
3、用苏打水或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液洗涤或浸泡,效果也不错。
4、大青叶10克,薄荷叶10克,马齿苋10克,一起捣烂敷于患处。
5、大青叶、半边莲各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服;
6、用蒲公英的白色rǔ汁外敷蝎子蜇伤伤口;
7、把蝎子背上就是黑色的那地方榨成糊抹在伤口处!能缓解。
8、如果有蛇药的话。用温开水化开抹在伤口上,没药可用泡开的冷茶叶(碱性)敷上。
9、大蜗牛1个,洗净连壳捣烂涂伤口;
10、取少许硫磺研成末,用纸卷成烟卷状,点燃后熏患处,可以止疼。
11、雄黄、枯帆各等份,研成粉末后用茶水调成糊状,涂于蝎子咬伤伤口上,每天涂3次,1~2天可愈;
12、煤油少许,碱面若干,调匀涂擦患处。
13、金银花6克,紫花地丁6克,板兰根6克,土茯苓6克,牵牛花3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连服2~4剂。
14、白矾、半夏适量研末,醋调贴患处,痛止毒出;
15、也可以在伤口周围涂擦南通蛇药。
16、将大蜘蛛捣烂,敷于伤口上。
17、取中草药半边莲捣烂敷于蝎子蜇伤伤口上。
18、用蝎子25克浸在85%酒精100毫升内,经7-10日,取出其浸出液涂抹在伤口上,疗效颇佳。
注意:被蝎子咬伤中毒严重者及幼儿、孕妇,在螫伤后进行应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蜈蚣的加工方法
蜈蚣的干燥全体可以做药材,但首先要经过初加工方能作为商品上市。而蜈蚣初加工技术性强,加工得好商品价值就高,加工得不好就要降低商品价值,所以蜈蚣初加工是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之一,必须认真对待。
(一)蜈蚣的捕捉
蜈蚣如果饲养管理合理,一般生长2年的个体就可以作小条(6~9厘米)商品出售,3年的个体可以达到中条的规格(9~12厘米),3年以上的可以达到大条的规格(12厘米以上)。
人工饲养蜈蚣收获季节一般在7~8月,主要采收雄体和老龄雌体。以雌性个体腹中无卵为原则,否则加工时难以烘干,易生虫腐烂。野生蜈蚣的捕捉,以清明至立夏为最佳季节,因为立夏过后,多数雌体到隐蔽的地方产卵,蜕皮,很难捕捉。更主要的是即使捕获也给加工、贮存带来不便。
捕捉工具通常用钉耙,竹篓、大口瓶为贮存器具。人工饲养捕捉时,翻动蜈蚣栖息的瓦片、碎石,发现蜈蚣时,用宽竹片夹子夹住,放入贮存容器中。野生蜈蚣捕捉留种用的,这里不再叙述。在发现蜈蚣,没有夹子的情况下,如不及时捕捉蜈蚣就会逃跑时,也可以徒手捕捉。其方法是:用食指或其他工具压住其头部,使其毒腭张开,不能合拢,然后用拇指配合食指捏起头部,拿起后以一只手将蜈蚣躯体捋进手掌,扔进容器中。在扔进容器时要注意将其头尾一起脱手,否则容易被蜇伤。
(二)蜈蚣的初加工
蜈蚣加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操作上一定要认真,使成品合乎商品要求。加工时用开水把蜈蚣烫死,捞出后挤出粪便,再按下列方法固定、干燥:
一种方法是取长度比虫体稍长(www.ncZfJ.com/),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插入蜈蚣尾端的末节,另一端戳人头部与躯干部第1节之间,借竹片的弹力使虫体伸直。5条或10条为一排,用薄竹片夹好晒干或烤干,以足、躯干、头、尾齐全,有光泽,无虫蛀、霉坏者为佳。若需久放,可用塑料袋密封。
另一种方法是,将头部用大头针钉在木板上,用手轻轻拉尾部,使其伸长,然后用大头针钉住尾部。以10条为一排,置日光下晒干即为成品。上述两种加工过程,如不小心有断肢脱落,也可以收集起来,一并销售,其药用价值一样。
蜈蚣成品呈扁平长条状(图12),长6~12厘米,宽0.6~1.0厘米。全体有22节,最后一节细小,称尾脚。头部红褐色,有触角和毒钩各1对。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并有两条突起的棱线。腹部黄棕色,瘪缩,每节有足1对,黄红色,向后弯曲,最后1节如刺。产品稍有腥味,并有特殊的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
在中药中应用有熄风解痉、消毒解毒的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口眼喁斜、淋巴结核、肿毒疮疡等。用量l~3条,据中医临床报道,用于治疗肿瘤时,需较大的剂量。
更新于:1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