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68yangzhi.com - 青蛙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已由散养户向规模户发展,畜禽养殖的污染已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近年来养鸡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品种、营养、疾病控制和饲养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在环境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环境是家禽健康的前提,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环境对家禽饲养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1、环境对家禽的影响
温度是对家禽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能够影响鸡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产蛋量等指标。对于幼禽来说,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无法为自身提供足够的热量,如果温度过低会对幼禽的采食和发育产生显著而持久的影响。适宜成年家禽的环境温度通常为18~31℃,过低的温度会对家禽的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饲料的浪费,甚至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家禽无法向周围环境散热,造成家禽体内温度过高,从而出现家禽萎靡不振甚至中暑死亡,当超过39℃时甚至会引起家禽出现大面积死亡,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温差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舍内温差过大不但可以引起家禽发病,而且可以加重患病家禽的病情,降低治疗效果,甚至会导致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家禽适宜的湿度范围为/40%~72%,最佳相对湿度为60%~65%。湿度主要通过与温度协同作用对家禽产生影响。低温时,湿度过大会加剧阴冷的影响,使鸡更感寒冷,造成冷应激;而高温时湿度能够明显影响家禽体温调节,会抑制家禽的蒸发散热。Lin等研究表明,35℃时高湿度显著提高肉鸡的腹背部皮肤温度以及直肠温度。其他研究也发现,高湿度在高温环境下快速降低家禽生产性能。如果环境湿度高易引起家禽羽毛黏连、粪便含水量大、垫料潮湿、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诱发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而湿度过低时,禽舍内由于空气干燥造成粉尘飞扬,会损伤家禽呼吸道,进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新城疫等。
光照对性腺有刺激作用,会对家禽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控制家禽的性成熟,凶此家禽良好的生产性能离不开适宜的光照。光强和光照持续时间对家禽影响最大。光照时间过短会使育成期家禽性成熟延迟,时间过长则使性成熟提前。凶此为了刺激家禽食欲,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加光强。据Lewis研究,在最初的21日龄内光照时间每增加th,肉禽采食量约增加15g。但光照对家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王翠菊研究发现,光照能够通过影响鸡输卵管形态对鸡蛋品质产生影响。
饲养密度能够对鸡舍内的环境,如温、湿度,通风,尘埃等产生影响,也影响鸡的饮食、活动和休息。Nahashon等发现,笼养几内亚珍珠蛋鸡饲养密度与采食量、日产蛋率、日产蛋重等呈负相关,在平均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方面,高密度组也高于低密度组。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为了追求高利润,许多养殖场盲日加大饲养密度,而未增加家禽料位、水位,导致禽群出现强弱分化,抢食严重,死亡率、淘汰率增加,产蛋性能下降。同时密度过大,粪便增加,舍内空气污浊潮湿,垫料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诱发各种疾病。禽流感在亚洲国家迅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型集约化养鸡场中鸡笼环境狭窄,鸡的密度大造成的。
在养殖过程中,来自通风设备、清理设备、取暖设备、饲养人员的操作以及附近马路上的汽车的噪音会对家禽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当飞机在养鸡场上空盘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飞机强烈噪音的刺激,鸡群出现惊恐、炸群、冲撞鸡笼、停水停食等表现。而且飞机噪音还会减少蛋鸡产蛋量,增加软壳蛋和破壳蛋数量。潘琦等的研究也表明,噪音环境除了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之外,还会影响种蛋受精率。
2、养殖环境的控制
养殖场选址与疫病防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经营管理方式和生产特点,注意当地地形地势、土壤、水源、气候、空气等自然条件和交通、能源、附近工厂和居民等社会环境凶素综合考虑,适宜建在远离城镇村屯的城市远郊,远离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距离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线500m以上,选择地势高、向阳背风的地方。在布局上,养殖场周围应建立围墙,围墙外设置防疫沟,出人口设置消毒池,饲养区和办公区分开,饲养区和其他设施设备区域之间通过设置100m,左右的隔离设施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作为必备的T作程序,养殖场的消毒T作应该做到严格执行。要求车辆、人员进出生产区之前都要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消毒后的人员必须换上工作服和鞋帽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平时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经常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并且每月使用2~3次消毒液进行消毒,定期灭蚊蝇和老鼠,场区内禁止饲养宠物。要加强饲料及水源的卫生质量检测,保证禽舍内清洁通风。合理处理粪尿污物,减少环境污染。另外可以通过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和微生物,并能够减轻噪音。
3、小结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饲养环境对养殖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凶此应加强饲养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改善饲养环境,实现健康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家禽养殖环境污染及措施
1、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并对发展我国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已造成我国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和恶臭三个方面。畜禽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在某些地区发生禽流感类的传染病,病原体就极易随着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及腐败死尸的排放而广泛传播,引起人畜交叉感染,给人畜带来灾难性的危害;畜禽养殖废水中CODCr、NH4+-N、SS含量都很高,水量大且温度低,废水中固液混杂,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机物含量较高,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恶臭气体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氨、醇、甲烷等200多种有机恶臭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这些气体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我国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我国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19×108t;2001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排放量为1059.1×104t。到2006年,我国畜禽粪水量超过100×108t,其中COD排放总量达到1.1×108t,氨氮排放量约为1200×104t。我国环境污染正在转型,工业污染比重下降,农业污染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2、畜禽养殖业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不断发展,导致了农牧严重脱节,加上处理技术落后,环境管理滞后,畜禽养殖只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致使畜禽粪、尿、死尸成为一大环境公害。
2.1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迅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经济中心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畜禽饲养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畜牧生产发生了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同时,畜禽产业的粪尿等排泄物数量明显增多,其处理方式比较落后,随时都会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缺乏规划,场址与布局建造不合理早期建造的养殖场,未经科学规划,选址、栏舍建设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少养殖场建在城镇近郊、村庄旁、河流溪沟畔;栏舍建设缺乏规划,多数是边发展边建设,布局零乱、建造简陋、设施陈旧落后,极易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
2.3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环保意识不强一方面,畜禽养殖业主多数为普通农户逐步发展壮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养殖业在一般情况下是微利产业,而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多数养殖场户在资金上自身难以承受。因此,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污随意排入河、溪、田、塘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之不少畜禽养殖场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生态环保,对进行粪污治理缺乏主动性。
2.4农牧脱节,粪污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传统的种、养型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在系统内部被利用转化,而随着畜禽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日益提高,养殖业脱离了种植型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农牧脱节,养殖者不种地,大量畜禽粪污及废弃物不能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不能及时还田消纳,畜禽废弃物这一宝贵的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
2.5缺乏实用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虽然通过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科学养殖技术,鼓励各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工艺,对于小型规模化养殖场废水的减量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大中型养殖场,废水排放量仍然较大。由于缺乏各种实用、低成本、处理效果好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使得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6环境管理政策落后在畜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一直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长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行,环境保护不是核心职能,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在其政策目标中没有得以充分体现。畜禽养殖污染没有被纳入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防治的内容。环保部门在包括畜禽养殖业污染在内的农村环境管理问题上缺乏相应的职能和手段,因此,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相当薄弱。
2.7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为防病和促进畜禽生长的需要,养殖者大量使用疫苗、抗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等,导致药物残留,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3、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近年来,畜禽养殖污染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地方各级政府也将养殖污染治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此,要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养殖者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与监督力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3.2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选址时,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本着合理布局,利于生产,便于管理,防止污染为原则。新建畜禽养殖场场址要选在远离城镇、村庄居民区的地方,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养殖场周围有一定面积的荒山地、林果园、农田、养殖水面,推行农牧结合,力争粪尿全部就地消化利用。
3.3转变方式,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搞好营养调控,科学合理地饲养,在保证日粮氨基酸与能量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控制日量蛋白质水平,降低氨等营养素的排出量;强化管理,尽量少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绿色兽药,并严格遵守药物休药期规定;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不滥用疫苗;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实行粪污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粪便干清堆积发酵后就地消纳,或运销周边林果园、鱼塘,尽量减少粪污的产生量;推行“畜禽-沼-果”生态养殖模式,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粪污就近消化和综合利用。
3.4增加投入,完善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督促畜禽养殖户自身增加资金投入,主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完成粪污治理改造;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粪便发酵还田;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
3.5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殖猪、禽类,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畜禽舍免清粪、免水冲洗,养殖场无粪尿、污水排出,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3.6加强监管,建立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大力度、通力协作配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畜禽养殖场污染执法监管列入日常工作日程。
4、小结
当前,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畜禽养殖成为必然的趋势。针对目前国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只有重新整合现有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的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养殖方式,提升健康养殖水平,才是解决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根本办法。
相关推荐
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养猪业逐步由家庭副业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现代化养殖方式,这些都对防止重大疫病发生、提升猪肉质量安全水平、满足猪肉市场供给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从我国养猪业发展来看,传统养猪业,以家庭分散养猪为主,猪粪尿可给农田施肥,促进农作物生长。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迅猛增多,随之,猪业所产生的排泄物数量必然也会明显增多,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囤积,随时都会对人类和养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出现到处粪臭味,苍蝇满天飞,还会间接地对水源、土壤等产生的污染。据测算,1头猪平均日排鲜粪2.5kg、尿4kg,一个万头猪场日排粪量150t。所以对养猪场环境的控制已迫在眉睫。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1、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1.1规模化养猪场对大气的污染
养猪场产生的病原微生物、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排人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据测,一个年出栏2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296kg氨气(NH3)、27.okg硫化氢(HzS)、48kg粉尘和2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km,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km以上。
1.2规模化养猪场对水体的污染
养猪场对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养猪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氨、磷、病原微生物、抗生素、重金属等,粪污经人为冲洗和降雨冲刷,大量的营养元素流人江河湖泊池塘或渗入地下水,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使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氧溶解度降低,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和生态平衡等。
1.3规模化养猪场对土壤的污染
养猪场粪污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进入土壤,粪污中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得到净化或改良。如粪污进入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便会出现不完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另外,粪污中的一些高铜、高铁等会随同粪污一同进入土壤,引起土壤中相应的物质含量异常增高,不仅对土壤本身结构造成破坏或改变,而且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
2、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
2.1减少养猪污物排出量的措施
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养殖粪污大量的无序排放和处理利用不当造成的。运用开源节流之思想,一方面,尽量减少养殖粪污的排出(产生)量,另一方面,积极、负责地对养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是有效控制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现今,有许多学者、专家、养殖场家从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平衡氨基酸法。通过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可减少猪排泄物中氮的含量,氮是排泄物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排泄物中氮一般占干物质的2.O%~6.0%(其中粪氮占33%,粪氮占67%)。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其实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营养。研究表明,通过在猪饲料中添加某些氨基酸,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进而减少排泄物中氮的含量。Han等(1995)通过试验总结,仔猪饲料加0.1%~0.2%赖氨酸,可降低饲料蛋白2个百分点,减少氮和磷的排泄量为20.90%和17.71%。有专家试验巾,降低日粮4%的蛋白质,补足赖、蛋、色、苏等4种必需氨基酸,可降低猪舍69%的氨气。
添加酶制剂法。在猪饲料中添加某些酶制剂能促进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相应,减少排泄物中某些元素或有机物的含量,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性。据报道,在猪饲料中添加200~10001U的植酸酶,可使排泄的磷减少25%~50%。他认为,在一头生长育肥猪(体重18~lookg,需要饲料317kg)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磷排泄量由15kg降为0.llkg。
添加其他添加剂。研究表明,在肥育猪料中加lOOppm水平的赖氨酸铜与加250ppm硫酸铜形式的铜的饲喂效果相近,但前者排泄物中铜含量显著下降,降低了铜的污染。
2.2规模化养猪场污物合理处理利用措施
物理处理法一般为养猪污物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包括过滤、沉淀、固液分离等,主要去除养猪污物中的不溶性或机械杂质。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使不稳定的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或合成微生物体,达到处理污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化学处理法是在污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将污水中的溶解物质、胶体物体和悬浮物质沉淀除去,实现污水净化的方法。因本方法的不足所限,一般不用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
2.3广泛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等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今后,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养猪者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加大监管力度
依托现有的法律法规,严把新建养猪场防疫的准入关,建设一个,达标一个。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配合,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将规模化养猪场污染执法监管列入日常的工作日程。严格执行规模化养猪场建设的环保审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相关制度。
3、小结
以上对动物养殖场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当前养殖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动物营养学家及畜禽饲养户共同努力,将养殖污染逐渐降低,以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1、猪场选址与布局
1.1科学选址
现代化猪场的科学选址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保证,科学合理的选址在猪生产过程中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表现为可减少建设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生产流程通畅,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过去许多猪场过多考虑饲料运输、生猪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环境中对猪生活、生长过程所带来的各种潜在威胁,大多将场址选择在靠近公路或大城市的城郊等敏感的区域,导致疫病暴发,难以控制及对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从防止疫病流行及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猪场一般要远离其他养殖场500~1500m以上,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m以上,离居民点、工厂宜在500~1000m以上,主要交通干线300m以上,如有林带、河流、围墙等,则距离可适当缩短。
就地势方面讲,猪场应避风向阳,不宜建于谷地和山坳,防止空气在猪场上空形成涡流;考虑排水问题,地面要平坦而稍有缓坡,坡度在1%~3%最好,但最好不超过25%。此外,还要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40~50m2/头、商品猪3~4m2/头考虑。
水电方面也是重点考虑的,水源要求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以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水及日常清洁用水的要求。电力方面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猪场必须要有备用电源。
此外,要求场地土壤毛细管作用弱,透水透气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一般沙土在透气透水性、毛细管作用、吸湿性方面均十分理想,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黏土在透气透水性、毛细管作用、吸湿性、导热性方面性质与沙土相反。砂壤土兼具沙土和黏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1.2合理布局
场内圈舍应根据风向、地形、朝向、生产工艺流程、防疫卫生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力求紧凑合理,确定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各猪舍间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便于猪群周转,互不干扰,严格遵守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
猪场内总体来说应划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这4个区应合理布局、严格区分。隔离区应设计在产区的下风向,各区之间应间隔一定距离,最好用绿化带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建筑群,从生活区和隔离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生产区内,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及饲料需求可划分为配种、妊娠、分娩和哺乳、断奶仔猪培育、生长及育肥等几个生产阶段,并对应设计专用圈舍。生产区内猪群流动方向为母猪在配种舍、妊娠舍及分娩哺乳舍间循环流动,而商品猪由分娩哺乳舍向断奶仔猪舍、生长育肥舍单向流动,最后在装猪台出场上市。各舍间采用多点式布置,把配种舍、妊娠舍和分娩哺乳舍作为繁殖猪的生产区,断奶仔猪舍单独作为仔猪生产区,生长舍及育肥舍作为商品猪生产区。
此外,除猪在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猪舍和设施外,还需其他的配套条件,比如电力设施、供水设施、排污设施、防疫消毒、交通运输等。在人员管理方面,兽医、养殖场饲养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要建立严格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专岗、专人、专舍,严禁擅自串舍、串岗。
2、猪场室外环境控制
2.1圈舍周围绿化
绿化是改善整个猪场环境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绿化不仅可美化猪场环境的和维持生态平衡,并且对生产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植物可吸收大气中有害有毒物质,有效净化过滤空气,达到减轻异味的目的。由于集约化猪场大多饲养量大,加之密度极高,在猪的生长过程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猪的生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性,而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新鲜氧气,同时植物对多种有害气体都有较强的吸附性,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场区内有害气体。有资料表明,植物可使场区内空气的有毒有害气体量减少25%,臭气减少50%。二是改善场区内小气候,调节场区内气温。草地和树木叶面面积分别为种植面积的25~65倍和75倍,通过大量树木遮挡阳光,可有效减少光照、辐射,同时叶片可通过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减少辐射热50%~90%,因而使得环境中的温度比未绿化地带降低2~5℃。除降低气温外,还有截留降水、降低风速和蒸腾作用等优点,从而形成舒适的小气候。三是可有效减少场区内尘埃及细菌含量,减少病原传播。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据报道,母猪产圈内空气中细菌含量为800~100个/L,肥猪舍为300~500个/L。而许多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可附着在灰尘上,随空气流动而传播疾病,因而场区内尘土飞扬直接威胁猪只健康。植物叶片对灰尘有吸附、粘着及滞留作用,使得空气中的微粒含量大大减少,进而使附着的细菌数目也相应减少。同时许多树木的花、叶、芽能分泌挥发性植物杀菌素,可杀灭一些对猪只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四是大大减弱噪音强度。猪场内部的各种机械、运输工具的开动及猪本身采食、鸣叫、走动、打斗都会产生大量噪音,这些噪音对猪群的采食、休息、增重都有着不良影响。树木与植被对噪音具有吸收及反射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强度。2.2完善消毒措施
场区内的环境卫生及消毒措施的好坏与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消毒不利,就给大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就了有利条件。一是在猪场大门及每栋猪舍的出入口处设立消毒池(大门消毒池池长为出入车辆车轮2倍周长以上),在消毒池内注满3%烧碱溶液,用以进出车辆车轮和来往人员靴鞋的消毒,池内的消毒液每周要更换2~3次。二是用1∶1600的百毒杀药液对进入场区车辆的车身、车底盘进行彻底细致地喷洒消毒,进入人员必须穿上生产区专用的水鞋或其他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三是严格限制外来车辆、人员等进出场区。必须进入时,要严格进行消毒;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及其他用具禁止离开生产区使用,同时应定期进行消毒;本场工作人员由生活区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洗澡、更衣、换鞋,然后通过装有20~25cm深的消毒液的通道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四是当猪场发生疫情时应采取隔离、消毒等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
2.3清理垃圾和杂物,杀鼠灭蚊
蚊子及老鼠身上常常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例如乙脑病毒、伪狂犬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通过它们的活动可引起疫病的流行。蚊子、老鼠传播疾病有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直接传播是指蚊子、老鼠携带病原在叮咬动物、盗食饲料时造成某疾病的感染与流行;间接传播指蚊子、老鼠作为寄生虫携带者在活动中将疾病散播开来。此外,老鼠的食量很大,1只鼠每天可消耗50~100g的食物,1年可吃掉12kg粮食,且其排出的粪便可污损近40kg的粮食;由于老鼠的门齿终身生长,因此要不断地啃咬建筑物、衣物箱柜等来磨平牙齿,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为此,规模化猪场应做到:一是清除养殖场内的杂草、粪尿、积水和垃圾,一些猪场不及时清理杂物或平时的垃圾杂物堆积如山,从而给蚊虫和老鼠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二是加固墙基、地面、门窗等,一旦发现洞穴立即封堵,使用各种灭鼠设备将老鼠的危害降至最低。三是使用杀虫剂、灭蚊灯及在排水沟、雨水积存的等处放置杀虫药,减少场区内的蚊子数量。
2.4注意水源选择、防护和水质净化
在水污染比较严重的今天,猪场的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拥有充足的供水和良好水质的水源是猪场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水质的好坏,特别是当水中含有病原体时对猪群的健康影响极大,如在取水和供水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护和消毒措施,很可能引起消化道疾病,特别是腹泻性疾病的发生。造成饮用水的感染因素很多,比如,饮水系统添加的的水溶性添加剂(维生素、酶、抗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会在管壁内形成1层生物膜,而这种生物膜对微生物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培养基,其可以利用生物膜快速生长繁殖,引起水质的极大污染,造成疾病的发生,同时降低猪体内营养素的利用率。
因此,在猪场选址时应首先勘探清楚附近地下或地面的水源的情况,便于取用与进行卫生防护,取水点附近不宜有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水排放点,地面水要进行沉淀、过滤、消毒处理。日常生产中,可通过物理方法(如紫外线消毒、沉淀等)及化学方法(如氯制剂、碘制剂、二氧化氯等)对日常的饮用水及清洁用水进行消毒。
2.5搞好病死猪及粪污处理
任何猪场都难免会因疾病流行而引起猪只死亡,病死猪常常是疫病传播与扩散的重要传染源,如不及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很有可能导致病原大量扩散,对猪群造成极大威胁,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危及人员健康。因此,做好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对防控猪场疫病极为重要。当出现病死猪时,应防止无关人员接近,防止其他动物接触和带毒,用蘸有消毒液的湿纱布、药棉将死猪天然孔严密堵塞,防止血液、黏液、污物流出,在病死猪尸体停过的地方用消毒液严格喷洒消毒,最后经过深埋、高温焚烧等方式将尸体销毁。
大规模集约化的养猪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如不适当处理不仅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对疫病的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实现规模化养猪的洁净生产与粪便资源化,是当前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实践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艺有:一是减量化,实行雨污分流,可有效减少产生的污水量。二是无害化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粪污中的有机物分解而达到净化的目的。三是粪污的综合利用,猪场粪便污水属高浓度有机废弃物,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中都是参与物质循环的宝贵资源,按生态学原理,把种植业与养猪业有机地相结合起来,依靠有机肥加工和沼气工程将猪场排出的粪尿等污染物变废为宝,以达到资源再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3、猪场室内环境控制
3.1温度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周围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将最适宜猪成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对于不同阶段的猪的最适宜温度(表1),大致可使用下式计算:
T(℃)=-0.06W+26
式中,W为体重,单位为kg。如体重为20kg的仔猪适宜温度为T(℃)=-0.06×20+26=24.8℃,而100kg的保育猪的适宜温度为T(℃)=-0.06×100+26=20℃。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仔猪非常怕冷,对刚出生的小猪来讲,如果温度过低,经常会出现冻死现象,尽管有些猪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由于寒冷引起低血糖从而大大削弱猪抵抗力,使猪极易受病原感染而发病;哺乳仔猪由于体脂较少及相对散热面积大,遇到低温时造成胃肠蠕动减缓、消化不良、胃肠道损伤及易受细菌病毒侵袭,而导致腹泻(如仔猪黄痢、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同时还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仔猪刚断奶时进食很少,只能消耗体组织,这样就对温度的要求更高,因此提倡在仔猪断奶时把温度突然提高2~3℃来缓解断奶应激,这一方法已经在实际生产上收到良好的成效。研究表明,保育猪生活在1℃以下时,其增重比正常情况下减缓4.3%,肉料比下降5%左右。此外,春、秋季节昼夜的温差大,极易诱发猪的各种疾病,在这期间要求适时的关、启门窗,以缩小昼夜的温差。成年猪耐热性能差,当气温高于28℃时,75kg以上体重的大猪会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时其采食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生长速度放缓,当气温高于35℃个别育肥猪可能发生中暑。此外,高温还能导致公猪睾丸散热困难出现死精、弱精等,母猪出现发情不正常及妊娠母猪妊娠后期死胎数量增加等。一般来讲,猪舍内温度高低取决于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在无取暖设备的情况下,热主要靠日光照射及猪体散发产生,而热量的散失又与猪舍的的结构和工艺设计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规模化猪场猪舍的结构、通风设备、建材和管理都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考虑,在炎热的夏季,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采取加大通风,增加空气流通,加快热的散失,向猪体和猪圈冲水,减小猪只密度及以减少舍内的热源等措施,以有效地提高肥育猪、妊娠母猪和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在寒冷冬节,猪用于保持体温的能量增多,这样就导致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放缓,因此做好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舍的体温工作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可通过添加增温或保温设施、吊顶棚、适当增大饲养密度、加厚垫草等实现。
3.2密度
饲养密度是指猪舍内猪的密集程度,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饲养密度见表2。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猪舍温度、湿度及空气卫生状况,也影响猪的采食、饮水、活动、排粪尿、休息等行为。密度过小,猪舍利用率降低,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内微生物、灰尘有害气体增多,噪声加大;同时,猪舍内散热增加,在炎热的夏季不利于防暑(但在冬季为提高猪舍温度,可适当增大饲养密度),春秋季节会因猪体散发水分过多及有害气体增多,增加细菌的繁殖机会。同时,饲养密度大时,还会缩短猪的休息时间,增加斗殴及强欺弱的机会,影响猪的均匀采食,影响饲料报酬。
3.3空气
猪舍内保温措施与空气的流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做好保温措施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规模化养猪场猪舍密闭、饲养密度大导致空气不流通,加之生火保温,致使猪舍内的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就使室内空气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并且氧气和负氧离子的含量严重不足。猪长期生活在这种污染的环境中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如猪气喘、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越来越复杂,且对防治效果也有严重的影响。猪舍内主要有害气体的情况见表3。
在实践中应该注意消除或减少猪舍有害气体的产生,保持干燥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的最主要措施。除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外,还要做好猪舍内的卫生管理,调教猪定点排粪便的良好习惯,及时消灭蚊蝇,清除粪便、污水及各种废弃物,防止其腐败分解。当严寒季节温度很低而无法换气时,可向猪舍内喷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使空气中的氨和硫化氢充分氧化,起到除臭、杀菌、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3.4湿度
湿度表示猪舍内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在50%~80%的环境下最适合于猪只的生存。环境阴冷潮湿会造成猪的生产力下降,不适于猪的生长,同时水分在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这样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的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生长不利。同时,潮湿可滋生大量蚊虫及为大多量病原微生物的繁衍提供方便,给疫病的防治带来困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由于水汽成为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猪只散热,引发热射病,还可诱发关节、肌肉等方面的疾病。但太过于干燥,又易使猪皮肤及黏膜干裂,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病患。
此外,湿度对消毒剂的效果影响明显,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有着与其适应的相对湿度范围。消毒剂只有溶解在液体中才能进入微生物体内,而气体与固体均不能进入,因此一般固体类与气体消毒剂类的消毒剂必须溶于细菌周围的液层中,才会有杀菌作用。比如,甲醛蒸汽消毒时,提高室内的相对湿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杀菌效果。但是湿度太大反而会通过减少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降低消毒效果。纳米级干燥消毒剂,作用原理是通过吸附周围环境中的病毒、细菌、寄生虫卵及氨气等达到杀灭病原体和保持猪舍环境的目的,同样受湿度影响。
因此,猪舍内湿度保持在40%~70%为宜,为了防止湿度过高,尽量减少猪舍内用水,不要大量用水冲刷猪圈,保持地面平整,及时清除积水,经常开启门窗,设置通风设备。
3.5光照
较长时间的光照可促进猪性成熟,有利于猪发情、配种、妊娠,有资料表明,当繁殖母猪光照强度增至60~100lx时,可使繁殖率提高4.5~8.5个百分点,同时对哺乳母猪的奶瘫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乳仔猪和育成猪的光照强度提高到60~70lx时,可使发病率下降9.3个百分点。重要的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它可杀死细菌、病毒,波长在272~295nm间的紫外线可将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而维生素D是促进猪从肠道吸收钙、磷,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的保障,因此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猪只骨骼生长和预防佝倭病的作用。此外,适量照射紫外线,还能增强肌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而白炽灯、萤光灯等人工灯发出的光谱中无紫外线,因而就没有以上的作用。因而,适量的太阳照射对猪群的生长很有好处,但光照强度过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与疾病(如中暑、日射病),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造成猪的皮炎、角膜炎、结膜炎等。
大闸蟹养殖之幼蟹性早熟的控制措施
在幼蟹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性腺早熟现象。性早熟的个体规格只有10~40克,且不再长大。当年即达性成熟的一龄幼蟹一般占5%;二龄幼蟹培育中,性早熟的个体占20~30%,性早熟的幼蟹难以蜕壳而死亡,给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控制。
1、降低培育池水温
水温是影响河蟹生长快慢的主要因素。首先,幼蟹池要建在有丰富的地下水、冷泉水及深水水库的地方,便于打井引水和自流灌溉。二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不停地往池中注水,使水形成微流水,使之降温。三在池面上多种水草,用以庶光吸热,降低水面温度。四增加池塘水深,深水处达1.5米,浅水处达0.8米。
2、科学投饵
幼蟹生长速度与饵料的营养及投饵量有密切关系。投饵要坚持精、青、粗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蟹苗下塘初期和9月份以后,动物性饵料要占饲料总量的30%,6~9月的高温期主投水草、豆渣、麦麸、米糠、南瓜等植物性饵料,少投或不投动物性饵料,同时,投饵量要少,使之呈半饥半饱状态,使其生长缓慢,以延长生长期。
3、控制放养密度
首先要提高下塘蟹苗质量,延长其淡化日龄,淡化时间要在5天以上。每亩放苗0.5~1.0公斤。蟹苗蜕变成幼蟹的放养量每亩4万只,再根据幼蟹生长情况适当增减其数量。
4、确保水体质量
要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度要达40厘米以上,水源清洁无污染,防止水质过肥。水质差的培育池往往会加重幼蟹成熟。
5、控制换水次数
据观察,每次换水,幼蟹都会大量蜕壳,因此在水质相对稳定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换水次数,控制蜕壳,也能减少性早熟。
6、放后期苗
后期苗能缩短生长期1个月左右的时间。
猪舍内氨气的危害 猪舍内氨气的控制措施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氨气日趋增多,一个年产10万头猪的猪场,每小时向大气排放的氨气159kg,它不但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生产性能。早在20年以前,国外就有大量的文献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研究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现今,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畜牧生产中的氨气污染,生物环保和动物福利等问题,有些国家甚至还对舍内氨气的含量进行法律规定。在我国大力提倡建设“两型社会”的今天,如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是当前关注的重点.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猪舍内氨气的危害猪舍内氨气的控制措施。
1、猪舍内氨气的主要来源
猪舍内的氨气主要来源于猪胃肠的氨和舍内环境的氨。其中胃肠内的氨来源于粪尿、肠胃消化物等,尿氮易被脲酶水解生成氨气,是氨气的主要来源,虽然粪氮不易分解,但是可为氨气的形成提供氮源;猪舍内环境的氨气是导致舍内氨气浓度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的残渣以及垫草等腐败分解产生的。尤其是在舍内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如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粪污清理不及时等,会导致氨气的浓度过高,还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的滋生与繁殖,增加猪群患病的几率。
2、猪舍内氨气的危害
猪舍内的氨气浓度过高会阻碍猪的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氨会引起黏膜细胞快速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使机体对氧和能量的需求量增加,并且氨的解毒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这就导致猪用于生长和生产的能量相应的减少,从而使生长性能下降。有研究表明,猪的日增重会随着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料重比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氨气的浓度过高会降低机能的抵抗力,还会诱发多种疾病。氨气是养殖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应激源,当猪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氨气后,会经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贫血和缺氧,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另外,氨气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可刺激黏膜,严重时还会造成灼伤,因此会引起猪出现角膜炎和结膜炎,导致视觉障碍。氨气进入呼吸道后还会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此外,氨溶解到呼吸道黏膜的黏液中后会使其变为碱性,从而使纤毛丧失活动功能,增加猪对疾病的易感性,易患其他疾病。
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猪场内除了注射免疫外,有一些疫苗需要通过滴鼻、点眼和喷雾的方式进行免疫接种,侵入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如果舍内氨气的浓度过高,就会破坏这类细胞的功能,从而使免疫效果降低。另外,氨气浓度过高还会增加免疫应激的出现,出现呼吸道的症状。
猪舍内的氨气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很大,会引起工作人员眼部刺激,如果浓度过高,还会刺激到软组织,如果工作人员长期在有氨气的环境中工作,健康会受到威胁,会出现咳嗽、痰多、胸闷、鼻头疼等症状。
3、猪舍内氨气的控制措施
合理的选择与设计猪舍。猪场要建立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坐北朝南、向阳,排水和排污方便的地区,并要求远离居民区、化工厂、屠宰场等污染较多地方。设计猪舍时要科学合理,尤其要注意排污以及排水的设计,做到能够彻底、及时将粪便、污水等物排出舍,舍内要求通风良好,尽量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蓄积。
加强日常的管理,切断氨源。要加强日常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及时彻底的清理舍内的粪污,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干燥。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栏舍、工具、饮水系统以及料槽等,加强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合理的通风换气可以彻底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在寒冷天气到来前要做好保温工作,但是也不可以忽略通风,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舍内安装暖炉来提高舍内的温度,同时要在天气温度较高时段加强通风,保持保内空气新鲜,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保持猪舍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高是造成舍内氨气浓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有些养殖场在冬季为了提高舍温会增加饲养密度,虽然可有效的提高温度,但是同时也会造成氨气量剧增,从而危害到猪群的健康,因此,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要保持猪群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确定,保育猪的饲养密度通常应控制在0.5m2/头,育肥猪根据大小应控制在1~1.5m2/头。
科学合理的配制日粮,改善日粮的结构来减少氨气的排放量。可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与动物氨基酸水平相适应的氨基酸,来提高猪日粮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利用率。合理的添加合成氨基酸,相应的降低粗蛋白的水平,不但可以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还可以减少猪粪尿中的排氮量,从而减少舍内氨气的产生量。有研究发现,因尿氮产生氨的量要明显的高于粪氮,在日粮中增加非淀粉多糖可以减少尿氮的排泄量,增加粪尿的排泄量;可在日粮中添加除臭剂,如膨润土等硅酸盐类,减少舍内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的产生;添加酶制剂或者酸制剂,以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改善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饲料中干物质以及氮的利用率;
使用一些化学物质或者生物制剂等畜舍改良剂,以改善猪舍的环境。可以通过一些化学物质来处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垫料,来降低氨气的含量,如高锰酸钾、硫酸铜等都有吸附氨气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舍内氨气浓度。
猪舍氨气的危害及防治
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为了提高猪舍保温温度,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将猪舍的门窗关闭,以减少通风量。这样,虽然猪舍内温度能够保持较高,但是往往将导致猪舍内氨气含量升高,以致诱发冬春季猪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舍小环境的臭气主要源于猪粪尿,猪粪尿中含大量的氮和磷,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NH3、H2S等有害气体。现从猪粪中鉴别出了168种特异性臭气物质,而对人畜健康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是NH3、H2S、CH4等。因此,减少氨的释放量意义重大。
1、氨气的产生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mg/L。畜舍内的氨气来源主要为两种:一种是来源于动物体内,主要是肠胃消化物、粪尿等;另一种是舍内环境的氨气,主要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的。畜舍内氨气的含量与饲养密度、畜舍温湿度、畜舍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氨气的特性,畜舍内的温湿度越高,氨的浓度相对越高。
2、氨气的标准
家畜长期处于畜舍空气中,氨的容许量应限制的更严些,我国无公害养殖GB18407.3规定,场区5mg/m3,猪舍20mg/m3,牛舍15mg/m3。
人对于8mg/m3的氨一般不易察觉,15mg/m3时已有感觉,38mg/m3时引起流泪和鼻塞,76mg/m3会使眼泪、鼻涕显著增多。
3、氨气的危害
一定量的氨气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呼吸困难、窒息等,氨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具有刺激性,严重时可发生碱灼伤,故可引起视觉障碍等各种炎症。氨可以由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贫血和组织缺氧。NH3是动物圈舍内公认的应激源,在氨浓度为10—15mg/kg时,会降低动物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同动物对氨浓度有着不同的耐受力,反刍动物对氨的耐受比单胃动物强,猪的耐受比鸡强;而鸡的幼雏对氨比较敏感。
首先,溶解与呼吸道和眼结膜上,产生碱性刺激,1%NH3,溶液的pH值为11.7使黏膜发炎充血,严重可使眼失明。其次,由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输养能力,引起组织缺氧。第三,短时间和低浓度NH3可由尿排出,可以得到缓解,但长时间高浓度中毒则不易缓解,会使中枢神经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脏损伤。第四,降低成产力。NH3浓度过高不仅加快诱发流行性猪萎缩性鼻炎,而且还会导致增重下降,爬跨行为减少。第五,使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家畜如果长期处于低浓度的氨中,对结核病和其他传染病的抵抗力显著减弱。在氨的毒害下,炭疽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的感染过程显著加快。试验表明,50mg/kg和75mg/kg的NH,会使健康小猪肺部清除细菌的能力减弱。关节炎高发生率、猪应急综合征损害和脓肿都与圈舍中空气氨水平成正相关。另外,氨气还与猪的一些异常行为有关,例如自残行为。
动物行为学研究表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猪会选择无氨气污染的场所。畜舍内有害气体浓度高时,可导致猪的增重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小母猪持续不发情。
有报道指出,NH3对畜禽产生影响的起始浓度是25x‘10-6,而当浓度达到lOOxl0-6时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NH3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养殖业也有较大破坏。原因可能因为NH3对肠道正常菌群有负面影响,阻碍水和营养吸收。总之,高浓度的NH3会在环境中形成恶性循环。
4、氨气对环境的污染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猪场趋向于规模化,这些大规模的养猪企业在给人们提供足量肉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粪便和污水。畜禽(特别是养猪业)排泄的大量含氮物质是造成畜牧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这些含氮物质主要来自饲料中未被消化利用的粗蛋白和氨基酸的降解。
排出的氮,若不通过处理经空气作用产生大量硝酸盐,渗入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促使水体“富营养化”并产生臭气。据估算,1头肥育猪从出生到出栏,排粪量为850~1050kg,排尿量为1200~1300kg,1个万头猪场每年排放纯粪尿约为3万吨,加上猪舍冲洗污水,每年可排放粪尿及污水6~7万吨。每日排污水100~150t,且粪便恶臭成分高达230种,成为集约化猪、鸡、牛饲养中首要的污染畜种。
过去畜禽粪尿用作肥料供作物生长,靠自然界的自然能力消除,但是现在大量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所产生的粪尿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特别是这些有机质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产生大量的臭气,不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也严重影响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在所有的臭气中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最大。氨的释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使猪粪作为肥料的肥效下降。如何控制和减少养猪生产中氨的释放问题,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问题。
5、国内外畜牧业中氨的排放状况
畜牧业是一个大的氨气排放源,氨气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各国的关注,各个国家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减少畜禽舍氨气的排放量。
在英国,畜牧业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高达9%,NH3的产生和排放大约80%来自于畜业。
欧洲环境署评估指出,超过80%的NH3排放是来自于畜禽生产。就全球范围而言,来自畜牧生产的氨大约占50%。在英国、荷兰、丹麦和德国,畜牧业中排放的氨气分别占该国总排放量的75%、85%、82%和76%。
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养猪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根据联合国FAO统计,不仅数量上又了突涨,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很大的提高,经世界各国研究表明猪的健康及生产性能与猪舍空气环境有着紧密关系,由此可见空气环境的控制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质量好坏。
欧洲和美国都对畜禽舍氨气排放制定了有关法规,如英国要求氨气的排放总量从1999年的34.8万吨减排到2010年的297万吨,在美国单个畜禽场的每天氨气排放量不能超过45.4kg。并纷纷采取措施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加以限制,并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如欧盟有关的法令规定在每公顷土壤中可施入的畜禽粪便氮的总量不超过170kg/年,磷的总量不超过250kg/年;法国也规定在每公顷土壤中可施入的畜禽粪便氮的总量不超过170kg/年,但对施入磷的总量没有具体要求;丹麦则限制动物的饲养密度来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一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已应用于荷兰,用于指导畜禽粪便的处理和贮存,并优化其利用。美国的联邦水污染法中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畜禽场,建场必须通过环境许可。
由于多方面成本方面考虑,我国大多数猪场建在城郊结合部位或者郊区(人口密集、土地占有量较少),产生的粪污及臭味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我国人们对猪肉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因此,建设先进管理技术和生产的规模化集约猪场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6、减少氨气污染对养猪业的意义及原则
意义据统计,现代的养猪生产中猪采食的氮中约70%排除体外(约200/0粪氮和50%尿氮)。粪中微生物在脲酶活性的作用下尿中的尿素迅速分解为氨气挥发,粪氮多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不容易分解,降解成NH3则是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因此通过对畜禽日粮的营养调控来减少粪便排放量及对环境的影响是集约化猪场从根本上解决粪便污染的重要措施。
减少氨的释放总体原则①提高饲料氮的利用效率,减少粪尿氮的排出量,尤其是尿氮的排出量;②对排出的氮使其尽量少地转化成氨,降低粪尿中尿素与氨的浓度及脉酶的活性、pH值、温度、减少散发表面积等;③对产生的氨通过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使其尽可能少地释放到空气中去。
浅谈家禽的易发病及其治疗
摘要:近几年,家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家禽养殖户应该根据家禽易发病的种类和特征,对家禽易发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这样不仅能够为家禽养殖户的利益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够使养殖户尽到他们应尽的职责。现介绍家禽易发病的种类和特征,提出了家禽易发病的治疗措施。
近些年我国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家禽的饲养环境、新品种的引进等不良因素导致家禽类疾病经常的发生。家禽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防止家禽易发病造成的损失,家禽养殖户应该重视家禽病的易发季节和地区,加强对家禽易发病的认识和了解,对家禽易发病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防治,促进家禽养殖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1家禽易发病及其特征
1.1鸡白痢
鸡白痢是家禽养殖经常会遇到的一种传染病,该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鸡的排泄物。该疾病发生时主要特征是家禽经常将身子缩在一起打冷颤,处于昏睡状态,并且停止进食,家禽的排泄物呈现糊状,在肛门处有板结粪便的出现,有时还会伴随着家禽呼吸困难现象的出现。
1.2球虫病
球虫病是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家禽疾病。当家禽感染这种疾病的时候,会造成禽肉和鸡蛋的大量减少,这样就会给家禽养殖户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球虫病是寄生虫存在于家禽体内,破坏家禽的组织,一旦家禽感染这种疾病,约有20%将会出现死亡,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球虫病的家禽患病率呈现着上升的趋势,这种家禽易发病已经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给家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
1.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家禽养殖经常出现的易发病。禽舍温度高、活动空间小、营养物质不足等极易引起家禽患上传染性支气管炎,家禽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时候,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由于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当中,因此,该病将会以飞沫的形式传染给其他的家禽,除了飞沫外,家禽笼具、饮用水、饲料等也会成为这种疾病传播的介质。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在秋季和春季的末期容易出现,冬季的时候发病率非常高,这种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1.4禽流感
禽流感是在鸟类之间广泛传染的一种疾病,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传染给人。禽流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方式传播,禽流感的死亡率高达30%左右,因此,禽流感一旦发生将会给家禽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5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家禽传染病的一种,发病的主要来源是副粘病毒。当家禽患上鸡新城疫的时候,家禽排泄物呈现稀状,呼吸变得困难,严重时会造成家禽黏膜流血。鸡新城疫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这种家禽疾病感染率高,同时死亡率也很高,被家禽养殖户成为“亚洲鸡瘟”。
2.家禽易发病治疗措施
2..1注射家禽疫苗
各个家禽易发地区的防疫部门,不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重视起家禽疫苗的注射,对家禽养殖户进行适当地科学地指导,积极主动地配合家庭养殖户的工作,为他们养殖的家禽及时的进行疫苗注射。同时,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家禽养殖户提供家禽疫苗补贴或者免费提供疫苗注射。疫苗注射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注意注射的卫生条件,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家禽疫苗的注射工作。
2..2根据季节变化采取防治措施
季节的变化对于家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冬季气温低、湿度低,家禽的免疫力会相对较低,因此,这段时间容易诱发疾病,这就要求养殖户在这个季节应该增加禽舍的温度和湿度,降低家禽的发病率;夏季气温高、禽舍气温骤升,容易滋生细菌,使得疾病极易出现并大范围传播,因此,夏季的时候家禽养殖户应该加强对禽舍的消毒和降温。
2..3科学安排饲养密度
家禽饲养的密度对于家禽生活的温度、湿度、活动范围以及采光度等生活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家禽饲养密度过小会影响到家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家禽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禽舍温度升高、光照减少、家禽活动范围减小,容易诱发疾病,而且当家禽饲养密度过大时,家禽饲养疾病的出现将会大范围、快速传染,这将会对家禽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家禽养殖户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家禽饲养的密度,降低家禽易发病的发生机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禽易发病的出现和传染。
3小结
如今,相关企业和部门越来越重视家禽饲养的科学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家禽易发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家禽养殖户应该从家禽疫苗注射、季节变化以及家禽饲养密度等方面进行家禽易发病的治疗,从家禽易发病的发病、传染等各个环节进行防治,促进我国家禽养殖饲养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蛋鸡热应激的产生机理 蛋鸡热应激的控制措施
正热应激是指动物对高温环境所发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热应激状态影响鸡体采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物质的代谢,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高温对家禽的生产力及健康的不利影响已众所周知,因为鸡无汗腺,不能通过出汗排出剩余热量,加以被覆厚羽又难于排出辐射与对流热,特别是由于高密度饲养的采用,高生产性能鸡的引进,鸡舍降温设施受限等方面使鸡受高温应激影响更为加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鸡热应激的产生机理和蛋鸡热应激的控制措施。
1、热应激的产生机理
1.1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蛋鸡产蛋的最适温度17-23℃,温度太高会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小,壳薄、脆,表面粗糙。高温会导致鸡的摄入量下降,缺乏营养,产蛋率下降。从21℃开始,环境温度每升高10℃,产蛋率下降o.5%,25-30℃,每高10℃,产蛋率下降15%;超过30℃,产蛋率急剧下降。
1.2血液指标变化
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鸡在急性热应激刺激下会出现热喘息,引起肺通气过度,血液中二氧化碳排放过多;血液中的碳酸浓度下降,pH值增加,严重时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但呼吸性碱中毒,热呼吸停止后很快恢复正常。
血清中离子浓度。在热应激刺激下,鸡血清中钙、钾、钠、磷浓度变化明显。热应激期间,鸡采食量减少,摄入量减少,与此同时骨钙几乎不被调动到血液中,尿钙排泄增加,然后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增加程度会随着热应激的时间而下降,血钙降低导致蛋壳薄。急性热应激的早期阶段,二氧化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