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营养和应激等因素。
1.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照太强,亮度不适宜,密度过大,经常停电或突然受到噪声干扰等。
2.营养因素
营养不全价,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乏食盐或其他微量元素,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缺乏,饮水缺乏。
3.管理不当
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体质的鸡混群饲养;饲养人员不固定,动作粗暴;饲料突然变换;饲喂不定时不定量;鸡缺乏运动;等等。
4.疾病
鸡有体外寄生虫病,如鸡虱、蜱、螨等;体表皮肤创伤、出血、炎症;母鸡脱肛。
(二)临床症状
1.啄羽癖
啄羽癖多发生在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表现为鸡相互啄食羽毛,掉羽,严重时啄伤致死。
2.啄肛癖
多发生于雏鸡和产蛋鸡,啄出血后愈发严重。
3.啄蛋癖
多发生在平养鸡的产蛋高峰期,表现为鸡群中某一只鸡刚产下蛋,变相互争啄鸡蛋,常伴有产薄壳蛋或软壳蛋。
4.啄趾癖
多发于雏鸡和青年鸡,彼此之间相互啄食脚趾而引起出血和跛行,严重者脚趾被啄断。
(三)预防
1.适时断喙
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其方法为上喙断去鼻孔至喙尖的1/2,下喙断去1/3,为了防止断喙时出血或感染,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3(每千克水加2mg)和红霉素(每千克水加0.25g)自由饮水。
2.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鸡舍内温度保持在18℃~25℃、湿度50%~60%,通风良好,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氨气浓度不超过20mg),光线不能太强(以每米3W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降低饲养密度,分群饲养,喂食定时定量,供水充分,减少噪声干扰,等等。
3.合理搭配饲料
饲料要多样化,搭配要合理,提供营养价值全面的平衡日粮。雏鸡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16%~19%,产蛋期不低于16%,饲料中的矿物质应占2%~3%。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饲料单一,会收到良好效果。
4.及时治疗外寄生虫病
(四)治疗
出现啄癖时,可在饲料中加1%~2%的石膏连用5~7天,或在饲料中增加2%食盐,饲喂4~5天,并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和氯霉素等苦味强烈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