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蜈蚣养殖 > 蜈蚣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蜈蚣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发布时间:

养殖蜈蚣。蜈蚣分布最广,产量最多。产在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另外四川、广东、广西、陕西也产。其中浙江和嘉兴地区的岱山县50年代统计,年产量在三四百万条。据报道,从1964年至1976年的十几年..

养殖蜈蚣。

蜈蚣分布最广,产量最多。产在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另外四川、广东、广西、陕西也产。其中浙江和嘉兴地区的岱山县50年代统计,年产量在三四百万条。

据报道,从1964年至1976年的十几年间,浙江野生蜈蚣的商品产地嘉兴地区由于采用了桑树田间套种作物的高效耕作方法,使蜈蚣栖息的树行间隙日益减少,是当地药用蜈蚣商品产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1964年前的年产量250万条下降到1976年的1.5万条,为一般年产量(250万条)的0.6%。

湖北70年代末调查沿长江各县产量较多,年产量2000万条。近几年来,由于人工养殖的开展,其商品产量略有回升。

蜈蚣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我国为地道的蜈蚣药材产地,是我国最紧缺中药材,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我国蜈蚣享有较高的声誉。每年都有大批出口,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土特产品佼佼者。

但是,多年来,我国入药和出口蜈蚣,多以野外捕捉为主,然而近几年,随着蜈蚣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野生蜈蚣资源的不断减少,从野外捕捉的蜈蚣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蜈蚣货源十分短缺,价格攀升。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上,每条蜈蚣的价格已高达1.5元左右,且供不应求。这就为人工养殖蜈蚣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作为传统的药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使蜈蚣产量锐减。

蜈蚣是临床常用药,往往和蝎子等药在一起配伍应用,特点:性温、有毒,有抗惊厥,对戊四氮、纯烟碱和硝酸士的宁所引起的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对结核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菌作用。

对小儿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口紧、角弓反张、面神经麻痹、疮疡肿毒、慢性骨髓炎、百日咳、关节炎、骨结核有效,并可解虫毒、蛇毒,治烫伤、堕胎、多发性疮肿、急性乳腺炎,慢眭溃疡、黄疸性肝炎、抽搐、风癣、白秃等均有作用。

小鼠灌胃实验表明:蜈蚣对惊厥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蜈蚣的水浸液能抑制结核杆菌和皮肤真菌,民间将蜈蚣去头足研末内服,可治疗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乳腺结核以及颈淋巴结核,把蜈蚣焙干和鸡蛋混制治急性黄疸性肝炎等。目前还开展了用蜈蚣治疗肿瘤、癌症、止痉、抗真菌,从蜈蚣分离出S一羟基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谷氨酸等方面的试验。

因为蜈蚣含有很高治疗价值的和蜂毒相似的两种有毒物质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另外还含有酪氨酸、亮氨酸、蚁酸、脂肪油、胆甾醇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滋补保健品需求逐年上升,作为有明显保健功效的蜈蚣类保健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喜爱。神龙酒就是根据祖国传统食疗、食治、食补为一体的健生疗法,以及本地民间用米酒浸泡蜈蚣饮用调理养生的启示,配以数种常用中药,以现代工艺及设备生产的健身饮料酒。该产品的毒理学研究、营养学分析以及功效学研究表明,神龙酒营养高,含有15种以上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无毒副作用,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除此之外该产品具有补肾壮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

因此,大力开发蜈蚣系列产品,使其逐步向工业化开发利用方向发展已是当代生产的需要。同时由于蜈蚣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使得人工饲养蜈蚣的规模逐渐加大,对增加农户的收入,帮助脱贫致富均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知识

虾养殖现状及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虾养殖现状是虾苗退化严重,国内没有自己品种的母虾,进口虾苗在我国的生长情况不乐观,由于白斑病、红体病等病害难以控制,影响了虾的总产量,市场对于虾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市场行情看似不错,但是养殖户背后更多的是心酸,如果能有好的虾苗品种,提高养殖技术,养殖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一、虾的养殖现状

1、虾苗退化严重

(1)虾的苗种是决定养殖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如今我国还没有自己品种的母虾,主要是依靠进口母虾来进行繁殖。

(2)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口虾苗在我国的生长情况也越来越不容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虾苗的疾病和体质太差,本土虾不能得到很好的选育,所以虾农现在急需好的虾苗品种。

2、销路不畅

(1)近年来,商品虾受到国际市场的反倾销,食品安全检疫力度比较大。

(2)国家在对虾市场的宏观管理方面也缺乏政策性的指导,所以导致了虾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供给大于需求,虾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养虾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疾病难控制

白斑病、红体病等病害已经成为了养虾业的头号公敌,虾生病之后就会难以控制,从而影响经济效果。疾病难以控制的原因有三个:

(1)因为病原复杂,而且病因不完全清除,这就导致了无法下药。

(2)虾的个体很小,并且数量很多,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用疫苗进行免疫。

(3)虾体的自身抗敌非常弱,主要还是以天然的免疫反应为主。

二、虾的市场分析

1、虾市场行情看起来表面风光,但是背后更多的是心酸。目前虾的价格上涨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灾人祸导致的虾的减产,从而导致市场供应量急剧减少。

2、同时市场对于虾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所以虾的价格是在上涨的。

3、虾的消费渠道主要是加工、出口以及国内的消费需求。

4、虾的市场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并且目前还处于继续上升的阶段,所以,养殖优质虾还是可以收到比较不错的收益的。

三、如何做好养殖虾的前提工作

1、在养殖之前,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虾的产量,增加收益。

2、要想做好前提工作,首先要根据虾群的养殖数量对池塘面积进行规划,这样才能在养殖虾的过程中更加节省时间和精力。

3、其次,要对水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养殖虾群要靠近水源丰富的地方,并且水质一定是要安全没有任何污染的。

4、另外,还要给虾群建造好适合居住的生存条件,选择的生活环境最好是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或者厂房的,要尽量选择光照条件充足的地方来进行养殖。

建水县养鸭业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建水县具有悠久的养鸭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养鸭业生产水平低,发展速度慢,进人九五和十五养鸭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5年末全县鸭存栏32.93万只,出栏肉鸭81.64万只。有力地推动了建水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人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1 发展养鸭业的有利条件

1.1广阔的水面和适宜的气候 全县国土面积3 759 km, 城区、曲江两个坝子宽广,大部分稻田长年有水,境内有曲江、沪江两河交错经过。有中型小水库3座,蓄水8 300多万扩,小型水库85座,蓄水7200多扩,水库坝50个。加上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090,平均降雨量783.1 m m,无霜期324d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如春,适宜养鸭。

1.2 具有种养结合的传统 建水县临安镇和曲江镇的群众历来有在水稻收割结束后利用鸭群放牧,采食田间遗谷的习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鸭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两镇许多农户纷纷转向经营养鸭业,将部分长年有水的水田围田造塘,改造成塘边养鸭、塘中养鱼、附近种果的立体化三高农业,扩大了综合利用效果,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

1.3 消费量大 建水县历来有逢年过节吃烤鸭,嫁娶婚丧必有鸭,喜庆接客不少鸭的消费传统,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鸭子也成了广大家庭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随着建水县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外游客多达几十万人次(据统计, 2005年前来建水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有80.03万人),酿烤独特、精制、肉质嫩、味道鲜美的曲江和临安镇烤鸭深受国内外宾客的赞誉。现在建水的鸭子饲养量只能自给自足,外销不多,如果进一步开辟县外市场,需求量更是可观。

2 规模养殖情况

2.1生产方式 1990年之前,建水县鸭的饲养业一直是传统方式饲养,包括疾病防治、种蛋孵化、鸭的营养等。养殖户普遍于江河或池塘边划地为场,除了附设一产蛋舍或棚外,没有任何鸭舍。饲料单纯仅为稻谷加上放牧采食的青草。近年来,建水县的鸭子生产方式开始由分散零星户饲养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式的转变,由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商品经济方式的转变,并开始由落后的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的现代化饲养方式的转变。鸭子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养鸭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 养殖规模 建水县拥有一批规模养鸭专业户。据统计,2005年出笼商品鸭在1万只以上的养鸭户10余户,年孵化、销售雏鸭10万只以上的农户5户。近年来,由于建水县成鸭主要是自产自销,所以,规模养鸭主要集中在烤鸭比较出名的临安镇、曲江镇片区。为了便于管理,提高专业化、标准化饲养程度,在临安镇养鸭比较集中的犁园街村委会建成建水县蛋鸭养殖小区,辐射带动了全县养禽业的发展。

3 服务网络建设情况

经过 九 五和十五的发展,建水县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县14个乡镇建立乡镇兽医站,141个村委会设立村兽医防疫员,有村级兽医防疫员154 人,14个乡镇兽医站有畜牧兽医人员82人,县级兽医站38 人,县畜牧局机关(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8人,合计128人,其中乡镇兽医站、县兽医站、县畜牧局人员中有大专以上学历68人,中专55人。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52 人,初级技术职称59人,见习生2人。形成县、乡、村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网络,有专人承担全县畜牧业信息传递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养鸭业生产措施的落实和现代科技的推广,鸭的各种疫病也得到很好的控制。

4 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鸭子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后引进了樱桃谷鸭、天府肉鸭、江南I号、江南I号等优良品种,但是缺乏瘦肉率高、生长快的品种和后备品种,鸭子过肥、油腻,不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要。

4.2 分片集中饲养,疫病隐患大建水县养鸭主要集中在临安镇和曲江镇。虽然鸭子的抗病力较强,疫病相对较少,但养鸭分散在千家万户,面小量大,而生产环境不能封闭隔离,同一水塘可能承载好几群来源不同的鸭群放牧,或者水塘相邻,容易造成鸭子感染各种传染病。当发生传染性疾病时,病原随水流向下游或者向周围扩散传播,使沿河上下游分布或者水塘周围的鸭群依次发病,损失严重。

4.3 鸭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产品单一,产业链短,制约了养鸭业的发展肉鸭主要以活鸭或简单加工,如烤、卤。蛋制品主要是以咸蛋、皮蛋的形式进人市场。并且在鸭产品的加工上仍然处于传统的手工劳作阶段,没有一家真正从事鸭屠宰、鸭肉加工、羽绒加工的企业,更没有形成品牌,市场上销售的烤鸭也只是一些个体户的小打小闹,数量少,储运不方便。缺乏新品种的开发、配套加工业的新建、鸭产品的保鲜、储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鸭产品综合利用率低。

4.4 市场体系不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渠道不畅最近几年,建水县的养鸭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鸭大户,但养鸭产业化经营起步晚、规模小、效益差,鸭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仍然以千家万户的个体面对市场竞争,缺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信息体系不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少,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难度大。只注重抓县内市场,缺乏对省内外市场的开拓。鸭产品零售终端数量大、规模小,实力不强,基本处于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状态,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

4.5 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养鸭业生产发展虽然较快,但与养鸡规模化相比较,养鸭的规模化程度低,饲养规模一般不超过5万只。大部分养鸭场(户)还是以家庭养殖方式经营,产、供、销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少,对饲养户带动能力不强,行业组织化程度低。从而使先进技术的推广,活鸭批量收购、运输、加工和销售以及打人县外市场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5 建水县养鸭业的发展措施

5.1 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充分利用地方品种资源,突出重点,完善养鸭业良种繁育体系,积极开展品种改良,提高品种质量和档次,增加市场竞争力。向无公害基地和生产卫生、安全的绿色食品方向努力。

5.2 加强鸭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扩大流通渠道依靠加工企业,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拓宽市场,扩大对外销售。在有条件的养鸭主产区,由乡镇、村委会把白条鸭、板鸭、烤鸭加工、运销户组织成立协会,增设营销网点,与国内品牌加工企业挂钩,按企业要求生产名牌产品,扩大鸭系列产品的外销量,继续壮大鸭产品个体运销户,政府出台相应一些优惠政策,培育市场,搞活市场流通,促进全县养鸭业的发展。

5.3 发展规模经济,加快养鸭业产业化进程建水县养鸭业发展速度较快,养鸭业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比重仍然很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分散的饲养模式不利于生产的整体运行和协调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其产品在市场上也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养鸭业生产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必须走规模化生产之路,推广小区适度规模养殖、专业大户、专业村或专业养殖场,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采取专业村或饲养场也有利于统一防疫,对控制疾病传播十分有利。

5.4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养鸭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尚无养鸭龙头企业。因此,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制定发展养鸭业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和资金上吸引省内外的投资商和民营企业家投资养鸭业,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种鸭繁殖、优良品种引进、鸭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逐渐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沽的分配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生产程度,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促进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

5.5 加强科技推广,完善县、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畜牧兽医部门的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分区包片进行网络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科技培训,做好良种、防疫治病、科学饲养管理等技术和产、销流通的中介服务,并建立必要的相关合同关系。如科技服务组织与养鸭户建立供料、科技服务及回收商品鸭的合同关系,与加工、流通企业建立商品鸭的供销合同关系。实行订单养鸭业,减少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应加强农户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网络的能力,了解市场,把握市场。

更新于:17小时前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