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养猪 > 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征的防冶

猪繁殖与呼吸道系统综合征的防冶

发布时间:

【www.68yangzhi.com - 竹鼠的养殖与繁殖】(一)综述又称蓝耳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莱利斯塔德(Lelystad)病毒(LV)特征为妊娠母猪厌食、发热、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

【www.68yangzhi.com - 竹鼠的养殖与繁殖】

(一)综述

又称蓝耳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为莱利斯塔德(Lelystad)病毒(LV)

特征为妊娠母猪厌食、发热、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新生仔猪至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

仅感染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繁殖母猪和仔猪较易感。

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二)临床症状

哺rǔ仔猪:严重的呼吸困难,四肢划动,呕吐,外翻腿卧地,腹泻,肌肉颤抖,耳发紫,皮下有斑块,1周内仔猪死亡率达25%以上。

妊娠母猪:食欲不好,嗜睡,打喷嚔,咳嗽,呼吸急促,四肢、耳、腹等皮肤红斑,发紫,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增多。泌rǔ减少,发情不规则,生产能力下降,用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

公猪和育肥猪症状轻微。

(三)病理

缺少肉眼病变,以心脏肿大尤为特出,另外肺脏也有一些炎症变化。

(四)防治

母猪:阿斯匹林,8克/头/天拌料,7天(妊娠后期);支原净+阿莫西林+金霉素拌料,7天。

免疫: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灭活苗,仔猪20~25日龄,皮下注射2ml;母猪配种前10~15天1次,4ml。

小编推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报道了一种在猪群中发生的新灾难性疾病(Keffaber,1989,Loula,1991)。其临床表现为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断奶猪普遍发生肺炎、生长迟缓以及死亡率增加的症状(Hill,1990)。当时该病病因不明,人们通常称其为“神秘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

急性型。母猪发病后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体温升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105-107天感染的母猪会发生早产、流产、木乃伊胎、死胎以及弱仔,其中流产率能够达到50%-70%,木乃伊胎率能够达到25%,死胎率能够超过35%,个别母猪分娩后还具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胎衣停滞及无乳现象。所产新生仔猪中,有些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轻度瘫痪以及运动失调等症状,且产后1周内的死亡率急剧升高,可达到40%-80%。1月龄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即呼吸困难,有时呈现腹式呼吸,体温明显升高超过40℃,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被毛粗乱,眼睑水肿,腹泻,共济失调,机体日渐消瘦。少数患病仔猪的体表、耳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能够高达80%-100%,断奶后增重减少,日增重能够降低50%-75%。仔猪即使耐过也会生长缓慢,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慢性型。该类型是规模化猪场发生该病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会导致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生长发育速度减缓,母猪群繁殖性能低下,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性或者细菌性疾病。猪群更容易发生其他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

2、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这是诊断该病最准确的一种方法,通常采取细胞分离,能够用于病毒分离的样品主要包括血浆、血清、骨髓、外周血白细胞、扁桃体、淋巴结、胸腺、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脑、睾丸以及精液等。一般选择使用死胎或者活产仔猪的血浆、血清、白细胞、脾脏、肺脏、脑等组织匀浆的混合物。目前,主要使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特定的非洲绿猴肾细胞HS2H、CL2621以及Mare-145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上细胞接种病料后都会导致细胞发生病变。其中PAM分离病毒最敏感的一种细胞,Mare-145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也非常高,能够用于分离多种毒株。PAM接种后,通常经过1-4天细胞会发生病变,主要是细胞圆缩、不断聚集、脱落且快速发生崩解。Mare-145细胞接种后,通常经过4-7天细胞会呈现灶状变圆,膨大后逐渐皱缩脱落,最终形成灶状空洞。HS2H细胞接种后,通常经过24h就会导致单层细胞的折光性增强,少量细胞会集聚成丛,在单层细胞表面突出;经过48h细胞会发生更加明显的病变,即细胞圆缩,且大量集聚;经过3-4天,约有75%的细胞发生病变,细胞表现出溶解、脱落,体积比较膨大,细胞单层变得松动,彼此之间存在空隙。

血清学诊断。该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主要包括血清中和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其中ELISA对试验条件要求低,便于操作,容易进行,且操作过程以及结果判断能够标准化,具有敏感、经济、快速以及适合大量样品操作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大面积使用。

3、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灭活苗,要先给少数猪注射,经过3-4天的观察,主要是注意与正常疫苗反应的区分以及异常现象。如果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反应,除分娩后7天内的母猪以及重胎母猪外,其他猪都进行注射。一般一直没有接种过疫苗的猪群要求进行2次注射,每次间隔4周;哺乳仔猪最好选择在7-15日龄进行首先,这是由于此时母源干扰较小;后备猪在配种前要进行2次接种,之后每4个月接种1次;种公、母猪要进行2次免疫,之后每4个月进行1次接种。

血清治疗。选择本场淘汰的健康母猪或者育肥猪,在无菌条件下取新鲜淋巴结、肺脏、脾脏等组织,高速捣碎后按1:10比例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再添加o.3%甲醛使所含病毒彻底失活,接着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即为组织灭活苗。猪第一次分点肌肉注射20-30mg疫苗,经过8天进行第二次注射,用量为40-60mg,促使体内生成充足的抗体。第二次免疫后的10天,停止饲喂8h,此时只供给饮水,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对动脉进行放血,分离得到血清后添加适量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即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其要储存在18℃下。病猪每头第一次肌肉注射10-15mg血清,经过14天即使恢复健康还要每头肌肉注射3-4mg血清,且每头每次可配合注射3-4mg黄芪多糖针剂,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病猪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o.1-0.2mg黄芪多糖、5-10mg清开灵,O.lmg氟苯尼考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复方制剂,每天1次,连用2-3天。同时60g白术,紫苏叶、栀子各40g,取大青叶、蒲公英、板蓝根各100g,柴胡、连翘各50g,全部研成粉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10g,15天混饲,连续使用7-15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55~60纳米。病毒有2个血清型,即美洲型和欧洲型,我国分离到的毒株为美洲型。病毒对酸、碱都较敏感,尤其很不耐碱,一般的消毒剂对其都有作用,但在空气中可以保持3周左右的感染力。
传播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病猪、带毒猪和患病母猪所产的仔猪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具都是重要的传染源。此病在仔猪中传播比在成猪中传播更容易。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集中,都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老鼠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临症特点
各种年龄的猪发病后大多表现有呼吸困难症状,但具体症状不尽相同。
母猪染病后,初期出现厌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少部分(2%)感染猪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并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个别母猪拉稀,后期则出现四肢瘫痪等症状,一般持续1~3周,最后可能因为衰竭而死亡。怀孕前期的母猪流产,怀孕中期的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或者产下弱胎、畸形胎,哺乳母猪产后无乳,乳猪多被饿死。
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打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
生长肥育猪和断奶仔猪染病后,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咳嗽、呼吸困难,有些猪双眼肿胀,出现结膜炎和腹泻,有些断奶仔猪表现下痢、关节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病猪常因继发感染胸膜炎、链球菌病、喘气病而致死。如果不发生继发感染,生长肥育猪可以康复。
哺乳期仔猪染病后,多表现为被毛粗乱、精神不振、呼吸困难、气喘或耳朵发绀,有的有出血倾向,皮下有斑块,出现关节炎、败血症等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高峰期一般持续8~12周,而胚胎期感染病毒的,多在出生时即死亡或生后数天死亡,死亡率高达100%。
有一点需要注意:血清学调查证明,猪群中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率高达40%~50%,但出现临床症状的不过10%,目前对这种亚临床感染的认识仍显不足。
剖检特点
剖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死猪,主要眼观病变是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肺水肿,在腹膜以及肾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和肌肉等处发生水肿。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消失,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壁增厚,膈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母猪可见脑内灶性血管炎,脑髓质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性血管套,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空泡化。
诊断要点
根据病原、传播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症状相似的一些病毒性传染病相鉴别,如流感、细小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病毒性传染病,确诊必须进行血清学鉴定或病毒分离鉴定。
有关专家提供了一个直观判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基本原则,可以供临床参考使用,如果猪场在14天内出现下述临床指标中的2个,就可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
1.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
2.死产占产仔数20%;
3.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
综合防制
如前所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病毒病,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的办法加以控制。
1.对于体温升高的病猪,可以使用30%安乃近注射液20~30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青霉素320~480万单位,链霉素2克,一次肌注,每日2次;或者每公斤体重用黄金1号0.1毫升、安妥注射液0.1毫升、安布注射液0.1毫升,分点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2.对于食欲不振的病猪,使用胃复安1毫克/公斤体重,维生素B120毫升,1次肌注,每天1次;对于食欲废绝但呼吸平稳的病猪,可以使用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病毒唑20毫升、VB10毫升,加入头孢5号25~35毫克/公斤体重,混合静注,另外肌注VC10毫升。
3.对于产后无乳的母猪,选用洁霉素180万单位、50%葡萄糖50~100毫升静脉注射,也可注射催产素3~5支。
4.对于继发支原体肺炎的仔猪,可使用壮观霉素或利高霉素15毫克/公斤肌注1~2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
5.对于继发胸膜肺炎的仔猪,可采用速解灵2毫克/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注3天。
另外,对病猪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疗法,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可用10%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配合使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时,还要加强猪舍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工作,减少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加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为减少应激反应,可在猪日粮中加入平安康,用量是每500公斤饲料添加1公斤,连用1周。
预防
1.及时注射疫苗。一般情况下,种猪接种灭活苗,而育肥猪接种弱毒苗。因为母猪若在妊娠期后三分之一的时间接种活苗,疫苗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公猪接种活苗后,可能通过精液传播疫苗病毒。弱毒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以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二免。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二免。灭活苗安全,但免疫效果略差,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每次每头肌注4毫升,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毫升。
什么时候接种疫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若猪场存在病毒,在使用疫苗前,最好先对全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每天一次,连续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方磺胺嘧啶、金霉素400摩尔/升、阿莫西林200摩尔/升,连喂5天,使猪群体内毒素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注射疫苗。
2.受疫情威胁的猪场,应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药物,方法是:产前1周和产后1周,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毫克/公斤加土霉素或金霉素300毫克/公斤,也可添加SMZ,产后肌肉注射阿莫西林。仔猪在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毫克/公斤加土霉素或金霉素150毫克/公斤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毫克/升饮水。
3.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猪舍(如热水清洗、空栏消毒),严密封锁发病猪场,对死胎、木乃伊胎、胎衣、死猪等,应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及时扑杀、销毁患病猪,切断传播途径。坚持自繁自养,因生产需要不得不从外地引种时,应严格检疫,避免引入带毒猪。
4.加强饲养管理,调整好猪的日粮,把矿物质(Fe、Ca、Zn、Se、Mn等)提高5%~10%,维生素含量提高5%~10%,其中VE提高100%,生物素提高50%,平衡好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都能有效提高猪群的抗病力。
另外,在母猪分娩前20天,每天每头母猪投喂阿司匹林8克,直到产前一周停止,能减少流产的发生。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该病毒属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其在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只上均有发病,其中以仔猪和妊娠母猪发病最多,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是患呼吸道疾病,呼吸比较困难,母猪发病主要特征是流产和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该病最初由外国流行传染至我国,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很大危害,现在尚未有特效的药物可以医治,因此只有做好防控工作,才能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原体为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

PRRS毒血症:感染PRRSV后早在第1天就可检查到毒血症,其持续时间不定。感染猪几乎都可在感染后1天就能分离到病毒,此后则与检验的动物和采样的时间有关。

精液中病毒的来源:感染公猪即使在没有毒血症或者存在有中和抗体的情况下精液中仍可排出病毒,说明病毒可在生殖道的不同部位增殖,然后从精液中排出。感染后病毒多存在于睾丸和附睾的巨噬细胞中,此外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曲细精管的多核巨细胞中也存在有病毒。PRRSV进入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含有病毒的巨噬细胞通过血液进入睾丸或附睾,进而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进入生殖细胞。

2、临床症状

猪感染PRRS后,往往因为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而出现多种程度不同的症状。一般可将其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3种。种猪群和生产猪群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干尸化;公猪精子质量降低,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精子增多。急性型的主要特征为病猪的耳朵、阴门、尾巴、腹部和鼻端发绀;随后母猪发生早产、流产及胎儿干尸化增多,仔猪哺乳前死亡率增高,后期则繁殖功能逐渐恢复,仔猪和育肥猪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症状。慢性型常由于继发感染及病毒侵害呼吸系统而表现呼吸道症状。亚临床型所占的比例很大,这可能和毒株的毒力差异、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有关。PRRS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弥散性肺炎。

从该病的临床表现来看,主要包括生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病症。如果母猪在妊娠初期感染,可使妊娠率降低,妊娠中期病毒直接接种胎儿,可出现病毒增殖,但在接种母猪病毒一般不通过胎盘,所以中期一般不感染胎儿。妊娠后期病毒接种母猪,可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发热等。异常多发生在妊娠107~112天,异常胎儿一般个体较大。根据母猪发病情况不同,同窝胎儿中异常率为0~100%不等。

母猪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食欲不振,发热,可持续7~10天,在猪群常呈波浪状出现。有规律及无规律返情。阴道出现分泌物。产后乏情、流产,提早产仔、死产和胎儿干尸化,泌乳性能降低。突然死亡。公猪的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精液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可长达13星期。小母猪的主要症状是衰弱,眼睛肿胀,有呼吸道症状,跛行,断奶前后死亡率升高。

猪只在感染本病后10天开始表现临床症状,之后主要表现为繁殖功能障碍,主要特点为临近分娩的猪表现为流产或早产,出生的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很高。妊娠后期感染的猪如果未发生流产,则死产的比例很高。感染的第2个月,干尸化胎儿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发病3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3年后其血清学反应仍呈阳性。

公猪感染PRRSV后2星期即可影响精液质量,主要表现为精子活力下降,顶体异常增加,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精子的日产量降低。据相关报道,感染后可引起射精量减少。

3、诊断要点

血清学和病毒学方法进行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免疫过氧化物单层细胞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ELISA等。用于分离病毒的细胞有PAM、CL2621和Marc145。RT-PCR能够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PRRS。

分离病毒时可利用感染猪及胎儿的血清、扁桃体、肺、淋巴结等材料,还可利用肺泡巨嗜细胞建立的细胞株分离培养本病毒。

4、防治措施

PRRS可以在短期内感染猪场内所有的猪,因此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和有效疫苗推广之前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第一,清理持续感染猪群。应用血清学方法查出所有存在持续感染的猪群,把所有猪从猪舍中迁出,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然后将猪舍闲置数天,最后重新布置新舍,开始饲养仔猪。第二,限制交叉寄养。仔猪出生后应停止交叉哺乳,限制代哺,避免交叉感染,减少PRRS从感染猪传染到未感染猪。第三,实行全进全出和母仔早期隔离断奶。第四,加强后备母猪管理,对新进的种用小母猪要进行隔离和检疫。第五,疫苗接种。美国和加拿大于1994年开始使用PRRS活疫苗,现在已经有弱毒苗投放市场。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致病机理

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该病毒首先侵入猪肺泡巨噬细胞,在入侵2d后即可危害猪肺部,7d即可将全部肺尖叶损伤至呈多中心病状,导致猪只出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该病毒在细胞内可以不断增殖,导致巨噬细胞破裂、溶解最终崩溃,这样就减少了猪体内的巨噬细胞数量;同时还为其他细菌和病毒危害猪肺泡巨噬细胞提供便利。另外,该病毒的毒株还可以发生变异,从而减弱免疫细胞的识别能力,避开抗体作用,轻易和其他疾病并发或者继发,导致猪只的病情复杂,难以诊断,增加其死亡几率。

2、主要危害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种,其中,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精液,垂直传播主要通过生殖道。其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猪只以及康复猪只,由于其排毒时间比较长,因此病毒可以在猪群中反复地传播,很难根治。其危害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大量死亡,其中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流产和产死胎、弱胎以及滞产、不发情、假发情等,需延迟1个发情周期才能对其进行配种。该病还可以降低猪只的抵抗力,导致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不达标,容易与猪瘟混合感染,或者诱发喘气病、传染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一旦感染该病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防控措施

3.1加强管理

规模养殖场宜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或商品猪时,应慎重选择,严禁在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区引种。引进后,首先要进行逾30d的隔离,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入猪群中养殖。保持环境的安全卫生,及时清理猪的粪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适时进行带猪消毒,以每周4~6次为宜,场区每周至少消毒1次;注意保持猪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加强免疫,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合理进行免疫,主要针对猪瘟、气喘病、伪狂犬病、口蹄疫、细小病毒等病。对于病死猪和患病母猪产的胎衣、胎盘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深埋、焚烧和消毒方式。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严禁病死猪流动,并保证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及时到位。

3.2加强检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疑似发生时,应采取措施尽快确诊。对全部猪群进行检疫,对病猪实行隔离饲养,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在未发病的地区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地区,母猪和公猪要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按照基础免疫程序采取肌注方式,免疫2次,每次份量为4mL/头,间隔21d,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即可;一般哺乳猪、育肥猪和保育猪无须免疫。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地区及其周围,母猪和公猪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免疫;3~10周龄的仔猪可以接种弱毒疫苗1mL/头;10~18周龄的仔猪可以肌注弱毒疫苗2mL/头。

3.3对症治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时,容易继发猪链球菌、猪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时,要对症诊治,以抗病毒、防继发、重保健为原则。针对比较常见的细菌病,要结合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免疫和药物预防工作,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添加电解多维,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健康。抗病毒方面,暂未发现特效药,目前主要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如干扰素、聚能核肽、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黄芪多糖等抑制病毒的复制。防继发和退热方面,可以采用青霉素+柴胡+复合维生素B混合肌注;或头孢噻呋钠+复方氨基比林;或清宁(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康(复方氟苯尼考)等配方,按照疗程进行用药。重保健方面,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疫病进一步蔓延;在饲喂上,可向饲料中加入瑞特奇1~2kg/t+维多利0.5~1.0kg/t,或热毒清(黄连+黄苓+黄柏)+电解多维;在饮水方面,可向猪只饮水中加入葡萄糖250g/L+食盐5g/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症状、冶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等症状;仔猪表现出异常呼吸困难症状和高死亡率。现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2006年8月至2008年底,我县畜牧管理站门诊部临床共诊疗(包括尸体剖检)猪病857例,其中养猪场63例,散养户794例。据统汁:发病率通常以母猪、仔猪较高,肥育猪较少;死亡率以仔猪最高,其次为母猪和育肥猪;90%以上的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胎并继发不孕。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临床症状

(1)妊娠母猪初期精神倦怠,厌食,体温升高至41~42℃,皮肤潮红,呼吸急促,眼结膜发红,鼻镜干燥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母猪后期四肢瘫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全身发绀,而后衰竭死亡。妊娠后期流产、早产和死胎,产出弱仔数明显增多,产后无乳,6周后出现重新发情的现象,但造成母猪不育,少数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一过性血斑。(2)仔猪以2~28日龄感染后症状明显,早产仔猪在出生当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出生仔猪表现被毛粗乱,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2℃,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四肢麻痹,共济失调,有的仔猪耳发紫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便秘。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和腹泻,出现肺炎症状。

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出现在呼吸系统和淋巴组织。肺脏呈红褐色花斑状,不塌陷。显微镜病变主要表现为间质性弥漫性肺炎,肺泡壁增厚,肺间质增宽,肺泡及肺泡膈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在感染病毒后48、60、72小时剖检猪,腹膜、肾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和肌肉发生水肿,子宫颈淋巴结、胸腔前上侧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中度到重度水肿,并呈褐色。部分肺与胸膜粘连。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壁变薄。部分病死猪肝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或坏死斑点,有的黄染,质地较脆。脾脏肿大、坏死,边缘呈锯齿状。肾脏肿大,表面有白色斑点。剖检大化县某养猪场一经产母猪发现,胸腔有大量黄色或黄褐色水样分泌物渗出,腹膜炎,腹膜与肠粘连,腹腔有大量黄色腹水,卵巢炎,子宫钙化,输卵管炎。

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诊断

根据荷兰提出的简易诊断方法:20%以上的胎儿死产,80%以上母猪流产,断奶前有26%以上的仔猪死亡,三项中有两项符合即可得出初步诊断。或另一指标作初步诊断:发病14天内死亡数在20%,仔猪出生后第1周发病死亡率大于25%,母猪流产或早产率大于8%。另根据急性病猪在临床显现期和濒死期出现五大病理变化作为初诊依据:(1)急性败血症;(2)全身性的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肿大、活化或增生;(3)间质性肺炎;(4)广泛性的微循环障碍;(5)非化脓性脑炎。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4.1病毒分离与鉴定病毒分离是诊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最确切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易感细胞分离法。目前用于分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细胞主要有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CL~2621细胞、MA104细胞系的克隆株Marc~145。采集病猪的血清和肺组织分离成功率最高。将猪的肺、死胎儿的肠和腹水、胎儿的血清、母猪血液、鼻拭子和粪便等进行病毒分离。病料经处理后,再经0.45nm滤膜过滤,取滤液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培养5天后,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染色,检查肺泡巨噬细胞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抗原。

4.2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ELISA可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抗体,方法是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接种PAM培养作已知阳性抗原,并用相同方法制备模拟抗原,当阳性抗原孔的OD值与模拟抗原孔的OD值之比大于1.5时,即可判样品为阳性。

4.3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抗原,血清抗体滴度ge;1∶20时判为阳性,血清抗体滴度ge;1∶64作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活动性感染标志。

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防治措施

5.1预防措施最根本的方法是清除病猪、带毒猪和彻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这项工作应反复进行。

5.1.1建立健康猪群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史的猪场引进猪只,减少健康猪同病毒接触。因生产需要从外引种时,须先对预购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引进猪后应隔离观察1个月,同时进行严格检疫,确认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方可混群,杜绝带毒猪引入易感猪群。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严格的日常消毒措施,以建立健康猪群。

5.1.2坚持全进全出制度,严格管理早期断奶,不同日龄的仔猪分别饲养在不同场区。肥育猪应实行全进全出,每批猪进出前后猪舍都要进行清洗消毒。严格控制啮卤类动物在猪舍进出、繁殖,防止猪与野生动物、禽类接触。加强饲养管理和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合理安排猪群密度。原种猪场和规模化猪场在未查清病因前不能使用疫苗,以免干扰诊断和检疫。搞好检疫,及时淘汰凼lsquo;清学阳性猪,是减少或杜绝该病流行的根本途径。哺乳猪舍的净化是防止本病在哺乳猪群中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可将所有断奶仔猪移至其他猪舍育肥后出售。空圈后彻底清洁3次,然后用甲醛制剂、过氧乙酸等彻底消毒,14天后再进猪饲养。

5.1.3加强日常消毒种猪场或规模化猪场应严格执行综合防治措施及消毒制度,防止来访人员随意入场,必须入场人员应消毒洗手、更衣换鞋,车辆用具均应消毒。清除猪舍内外废弃物,用10g/L次氯酸钠彻底消毒1次。然后每周定期带猪消毒2次。种猪、仔猪、育成猪转群时消毒1次。配种区、妊娠区、运动场、育肥舍每周定期带猪消毒1次,周围环境每月定期用50g/L次氯酸钠彻底消毒1次。空闲猪舍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5.1.4免疫接种本病具有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在猪群中长期持续感染等多种特点,使用疫苗是目前有效可行的控制办法,国内外已研制了多种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对无病的猪场及养猪户,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1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苗,配种前1个月接种疫苗是防止胎盘感染,配种后1个月接种疫苗是使仔猪产生母源抗体,种公猪每4个月接种1次,每年3次。对发病猪场及养猪户,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1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弱毒疫苗,其产仔猪断奶后1天和1个月各接种1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弱毒疫苗;种公猪每4个月接种1次弱毒疫苗,每年接种3次。发病猪场及养猪户使用弱毒疫苗比使用灭活苗好,但弱毒苗不安全,在一般情况下不用弱毒苗,控制不了疫情时才用弱毒苗。

5.1.5隔离淘汰病猪和消毒猪舍发病猪场应采取紧急封锁、隔离并注意保持猪舍的通风、干燥。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用具用0.5%过氧乙酸和4%甲醛溶液消毒,全场猪舍用火焰喷射消毒,均为每天2次,连用3天。病死猪的垫草及粪便等污物堆积焚烧。

5.1.6定期驱虫体内外寄生虫消耗猪体营养,使猪群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还会加重呼吸道症状,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发展有一定意义,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5.2药物治疗治疗本病要标本兼治:退热、抗菌、净化病毒、病后机体的恢复。两年多来,笔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使用了几种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一:头孢畜健(注射用头孢噻呋钠,齐鲁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每250kg体重的猪用1g(1瓶),疫安欣(复方细胞转移因子,德国默克middot;金制药公司比利时生化分厂)每250kg体重的猪用50mg(1瓶),链血清(广西北斗星)每100kg体重的猪用10ml(1支),混合肌肉注射;胆王咖食因(广西北斗星)每100kg体重的猪用10ml(1支)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同时配合中草药治疗:连翘、金银花、黄芩、鱼腥草、龙胆草、石膏、白头翁、大青叶、神曲、麦芽、甘草煎水喂服5~7天,可增强猪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死亡。用此方法在临床上治疗275例,治愈234例,治愈率达85%。

治疗方案二:赛福龙(河北远征)每200kg体重的猪用1g(1瓶),疫百特(85%多聚~反义寡核苷肽)每100kg体重的猪用1g(1瓶),疫毒黄金甲(广西北斗星)每100kg体重的猪用10ml(1支),混合肌肉注射;胃动力(美国亚卫)每100kg体重的猪用10ml(1支)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同时加喂氨基酸电解多维有利于机体的迅速康复,能迅速增加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供给量,连喂3~5天,可重复使用。用此方法在临床上治疗了228例,治愈185例,治愈率达81%。

治疗方案三:阿莫西林钠(北赛孚)每100kg体重的猪用1g(1瓶),培罗欣(植物血凝素,美国雅培制药公司澳大利亚公司)每200kg体重的猪用10mg(1瓶),链血清,混合肌肉注射;无名高热康(河北远征)每100kg体重的猪用10ml(1瓶)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同时配合复方香菇多糖拌料饲喂,连喂3~5天,可重复使用。复方香菇多糖与植物血凝素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能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复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快速诱生干扰素,全面抵抗各种病毒感染。用此方法在临床上治疗了354例,治愈304例,治愈率达86%。

6小结与体会

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造成猪发病与死亡,还造成免疫抑制,导致猪瘟等其他疾病的免疫失败,所以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防治,能够有效地防止其他疫病的发生。

目前国内已有正规的批准文号的灭活疫苗,但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此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广谱抗病毒药及中草药、各种营养补充剂、免疫增强剂对症及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生猪的运输与应激综合征


生猪由饲养地向屠宰场运送的过程称为运输。目前生猪的运输方法主要有两种,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在运输里程上有几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比较大,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差,猪的体力消耗很大,体质受到了很大影响,抗病力随着下降,如果养护不好,很容易发生掉膘(失重)、病伤,甚至死亡。这些不良后果与商品猪运输中的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应激原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功能活动。应激综合征是应激功能活动与应激原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病变的综合征候群。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应激原包括:突然的恐惧刺激、剧烈疼痛、过劳、饥饿、温度过低或过热、环境突然改变、长途运输以及创伤、烧伤、中毒和感染等。对商品猪来说,最常见的应激因素是长途运输。猪发生应激综合征时,常因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各种损害性病变,甚至导致突然死亡。发生应激综合征的猪,其肉色变淡,呈灰白色,肉质松软,水分渗出或出现局灶性坏死。现已发现与运输有关的猪应激综合征有:突毙综合征、应激性肌病、猪胃溃疡、运输病和运输热等.

据我国食品企业调查,生猪长途运输后,掉膘最高达8.2%,短途运输最低的亦有1.74%,平均为4%-5%。此外,在运输途中,忽略或不遵守兽医卫生措施,可导致疫病传播。所以运输中应以保证猪的安全为中心,选择最合理的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和运输方法,加强装卸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力争少掉膘或不掉膘,尽最大努力,防止猪的疫病和伤亡的发生,保证生猪能及时、安全地运到目的地。

猪的呼吸道病


流清涕、打喷嚏、鼻塞、咳嗽(干性、湿性痛咳)、咽痛、流泪,减食、寒战、怕冷、倦怠、沉郁、喜睡、躺卧或犬坐状,舌苔淡白、结膜潮红或发 、喉头和气管敏感、人工诱咳阳性,脉搏加快、呼吸急速或气喘,体温升高。呼吸道病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有上述症状。


预防:避免贼风,防寒去暑,喂全价营养饲料,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机体抗力,搞好饲养管理,注重卫生消毒。

治疗:按病况选用有关药物,未列入书内的亦可择用。

(1) 痰止咳药:复方樟脑 5~10毫升、杏仁水5毫升、远志酊5毫升,混合1次内服,每日2~3次;氯化 、小苏打各1~2克,1次混饲,每日2次。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或阿基比林2~5克瞅,内服;30 安乃近液或安痛定液或百尔定液5~10毫升 ,每日1~2次;万里行注射液(河南森隆兽药公司)0.15毫升/千克体重,1次肌注,每日2次,连用数日;氨基比林液5~10毫升 ,每日1~2次肌注。

生猪的应激综合征


与运输有关的猪应激综合征有:突毙综合征、应激性肌病、猪胃溃疡、运输病和运输热等。

1.突毙综合征突毙综合征是指生猪长途运输、迁移、合圈过程中的咬斗、厩舍拥挤、急剧驱赶追捕以及预防接种、公畜配种等情况下发生的突然死亡。有些猪在死亡前出现尾巴决速震颤,全身僵硬,张口呼吸,体温升高;白色猪还可见皮肤出现红斑;一般病程仅为4-6分钟。死亡猪尸僵完全,尸体腐败迅速;剖检可见内脏充血,心包液增加,肺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有的还可见臀中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色泽变淡呈苍白色。本病的发生与交感肾上腺系统高度兴奋,使心律严重失常并迅速引起心肌缺血而导致突发性心力衰竭有关。

2.应激性肌病猪的应激性肌病是指商品猪在屠宰之前受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应激刺激,在宰后出现以骨骼肌的水肿、变性、坏死及炎症为本要病变特征。眼观病变肌肉色泽苍白,所以俗称白肌肉。其发生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品种的遗传性易感素质有关,病猪的含硒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和白肌病并不相同。在有些地区屠宰场的宰后检验中极为常见。目前认为属于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据国外报告,猪应激性肌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SE猪肉,又叫水猪肉;另一种是以背肌坏死为主的肌肉坏死,称做背肌坏死。我国屠宰场里发现的白肌肉除了PSE以外,主要是一种以腿部肌肉炎症坏死为主的肌病,称为腿肌坏死,病变性质与国外报道的背肌坏死相似,但发生部位有所不同。

(1) PSE肉目前PSE肉的检出率较高R 10% -30%不等,有些地区高达60%-70%,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PSE猪肉的发生与其品种、个体和遗传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认为,外界环境中的如捆抓、长途运输、剧烈运动、噪音、驱赶、热辐射、拥挤、斗架、高温、电致昏以及环境突变等应激刺激,均有可能产生PSE猪肉。

PSE的屠猪生前不显临诊症状,而是在宰后表现为在负重较大部位的肌肉,主要是后肌的半腱肌、半膜肌和肱二头肌,其次是背最长肌,前肌偶见于臂三头肌及三角肌的变化。后肢肌肉的病变,往往左右两侧对称。肌肉色泽苍白、质地柔软和有液体渗出,经修割后下层即为正常色泽。较严重的呈灰白色,表层比深层严重,肌囊疏松,明显水肿,肌膜常有小出血点,肌间疏松,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胭淋巴结也常肿大、出血。最严重的肌肉呈明显的灰白色,晦暗无光泽,切面散在大量灰白色小点,偶见局部钙化灶。PSE肌肉的pH在宰后45分钟低于6.0,病变愈严重,其pH也愈低。其他器官均无明显病变可见。

(2)腿肌坏死我国发现的腿肌坏死(LMN)多见于长途运输后的屠宰猪,主要发生在前、后肢的负重肌群。前肢是臂肌和臂二头肌,后肢主要是半健肌和半膜肌,其中又以半健肌的出现率最高。严重病例也见于肱二头肌、腰大肌等肌肉,但背最株肌较少发生。后肢肌肉的病变,往往呈两侧对称。病变肌肉的pH在7.0-8.0之间,这和PSE明显不同。

(3)背肌坏死背肌坏死,最初由比利时的Thoonen等(1960)报道,以后相继在法国英国、捷克等国也均有发现,本症主要发生于75-100千克的成年猪,长白猪和皮特兰等瘦肉型猪尤为多见。轻症病例生前症状不明显,仅能在宰后检验中发现。严重病猪呈现为背部单侧或两侧肿胀,有时背部呈香蕉状弯曲,所以也称为香蕉病,是应激综合征的一种特殊表现。发病时体温常升高,主要病变为背肌肉坏死炎症,有时也见于臀中肌、半膜肌以及三头肌等肌肉。病变肌肉宰后45分钟、1小时和24小时的pH均在7.0以上。有的患猪最后可因酸中毒而死亡。

3.运输病(猪嗜血杆菌病)猪运输病病原菌主要为猪副嗜血杆菌和副溶血性嗜血杆菌。该病于1910年有Glasser首次报道,故又称格塞尔氏病。同时,本病又因运输疲劳而诱发,因此通常称为运输病。

本病多发生与运输后第3-7天,中度发热(39.5- 40.0℃),食欲不振、倦怠,经数日至1周而痊愈,或恶化而死亡。剖检,其特征性病变为全身浆膜炎,其中以心包炎和胸膜肺炎发病率最高。
4.运输热运输热是指牲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饲料、饮水不足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造成应激,而且由于拥挤、通风不良等恶劣条件而造成热辐射。
患畜表现呼吸、脉搏加快,体温高达42-43℃,精神沉郁、全身颤抖,有时发生呕吐。动物出现体重减轻、肉质下降。剖检见患畜有大叶性肺炎和肠炎,还可见各种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肌肉病变。

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养殖过程中一旦有猪只发病,就会在猪群内大范围传播,不仅会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而且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成为猪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风险。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猪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细菌性呼吸疾病由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感染,如猪支原体肺炎、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等;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由1种或2种以上的病毒引起,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是由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另外,饲养管理和环境应激因素也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二、猪支原体肺炎

该病又称猪气喘病、猪霉形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影响该病发生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寒冷、多雨、潮温、拥挤、通风不良或天气突变及饲料单一、猪只抗病率下降时,发病增高,症状也加重。临床上多呈慢性经过,一般情况下,该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在流行暴发的早期以及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时,猪只抵抗力降低,继发性病原体感染也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给养猪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该病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根据该病的发生经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型常为新发生该病的猪,尤以怀孕母猪及小猪为多见,呈急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张口伸舌,口鼻流沫,腹肋起伏运动(腹式呼吸)。有时也会发生痉挛性阵咳。猪体温一般正常,如继发感染,则体温可升高。妊娠后期的母猪发病症状较重,病死率高,仔猪死亡率也较高。

三、加强饲养管理

1.建立和完善消毒卫生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把关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传入。2.引购种猪严格隔离,新引进的种猪隔离21-28天。3.坚持严格执行定期或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和搞体水平检测,以便逐步净化。4.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将不同来源的猪只或日龄相差很大的猪只混群饲养。5.降低饲养密度。6.防寒保暖,外界环境气候骤变防止贼风侵袭。7.搞好了舍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侵袭。8.控制好了猪舍内的湿度。9.设立病猪隔离栏,病猪、弱猪及时隔离护理及治疗。

四、提高营养水平和控制霉菌毒素

应用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仔猪断奶、转群、天气气候突变,免疫接种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VC。定期清理料槽,防止槽底部饲料时间过长而发霉变质,以防霉败饲料中毒。

五、免疫接种

1.着重加强猪瘟(HC)、伪狂犬(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肺疫(PM)、猪肺炎支原体(MPS)、猪胸膜怀肺炎(APP),猪萎缩性鼻炎(AR),猪链球菌(SS)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2..用本场病料制成多联灭活苗,在哺乳仔猪阶段二次免疫,因为自家苗包含了本场可以分离和培养的几种细菌(如Ss、APP等),针对性强,解决了某些病菌血清型复杂的问题,而且避免了活菌苗俄在使用过程中抗生素干扰免疫效果的影响。

加强环境消毒,相对于化学消毒法对猪体健康负面效应和对环境的压力,机械消毒、物理消毒、生物消毒要小得多。如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加强粪便清理,粪便堆积后封土发酵。及时隔离病猪,太阳光下暴晒用具,紫外线净化处理空气。降低猪舍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使用烟叶水或沼气池废液喷洒消毒等等。

六、继发性感染疾病

继发感染疾病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在一个猪场中,如果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

1.临床症状和病变

该病多暴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18周龄墙,发病率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

2..防治对策

2..1药物使用

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因此建议使用药物预防,可采用母猪和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的方式。断奶仔猪可用支原净(5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连续使用1个月,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使用支原净(100mg/kg)+金霉素(400mg/kg)。如果育肥猪存在PRDC,可在13、17周龄使用1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应避免使用产生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的药品,如含氨茶碱的猪喘平等。

2..2做好驱虫工作

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可饲喂拌有2mg/kg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1周,间隔7~10d再喂1次。

2..3疫苗注射

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忌不要使用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病原,可在仔猪1、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采本场(在暴发该病时不发病)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1周腹腔注射3~5mL/头有一定效果。

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是目前猪场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其发病原因极其复杂,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从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其疫苗免疫做了铺垫,给予药物发挥疗效的基础,但任何一种抗生素受抗菌谱的限制,对病原菌的敏感程度不一,不可能适合所有疾病,必须合理使用药物,视病情缓急轻重对症联合针对性的投药。

1、猪养殖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疾病因素和饲养环境两方面。
1.1疾病因素
医学上对于所有种类的呼吸道疾病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后发现,呼吸道疾病的始发因素多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上毛细血管进行破坏,使得毛细血管上的纤维毛细胞损伤甚至死亡,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层脱落,从而导致养殖猪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此外,猪流感病毒等也会入侵猪的淋巴细胞,影响养殖猪的免疫力,给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创造条件。
1.2饲养环境
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养猪规模逐渐扩大化和规范化。目前我国养猪模式基本都采用圈养模式,该模式使得猪只的活动空间比较封闭,养猪场室内猪群密度较大,空气流通性比较差,容易滋生病菌,引发肺炎,成为呼吸道疾病感染的诱发因素。另外,猪群密度过大,会造成猪只呼吸困难,产生间歇性缺氧的现象。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浓度也逐渐升高,到达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刺激猪的呼吸道,病菌就更容易侵入。
1.3其他因素
由于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传播性较广的高感染性疾病,所以,在猪养殖过程中一旦有一头猪出现了发病症状,就会对整个养猪场的猪群产生威胁。再加上猪群饲养密度较大,很难对病猪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隔离,病菌就会通过空气和肢体接触等方式大面积传染,使得猪呼吸道疾病愈演愈烈。
2、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对生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从控制疾病病原体滋生和传播、改善猪的饲养环境两方面来进行防治。
2.1控制病原体
病原体是导致猪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就要从病原体方面入手,一旦生猪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应首先查明其感染的病原体,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对策。在圈养模式下,养殖猪的密度是控制病原体的关键因素,应对妊娠猪、猪仔、成年猪等不同阶段的生猪进行不同密度的养殖,这对病原体会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在大型养猪场,更应注意对生猪的免疫接种,做到防患于未然。如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性病原体都是引起生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提前接种这些病原体的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根据猪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的生长阶段,所接种的疫苗种类、注射量、注射次数等都不同。而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尽量避免猪的免疫系统被破坏。此外,应对猪只进行定时监测,提早发现发病症状,减少疾病的传播。
2.2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
除了对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控制以外,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也是防止猪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预防措施。实践发现,户外饲养生猪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概率非常小,这就是因为空气流通,病原体不易滋生。所以,保持养猪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是预防生猪患病的重要措施。养猪场应保持猪舍环境卫生,遵循相应的章程和规范,对猪圈进行消毒防疫,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责任到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旦发现有生猪感染呼吸道疾病,要及时对猪圈内所有的生猪进行隔离,然后对该猪圈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通风之后再将生猪移入,避免交叉感染。
3、结语
我国养猪业规模越来越大,生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所以,生猪的健康和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呼吸道疾病是猪群中常见的严重影响生猪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体侵染和饲养环境不当造成的。所以,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要从以上两方面入手,既要注重饲养环境的清洁,还应提前注射抑制该类疾病的疫苗。只有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有效防控生猪感染呼吸道疾病,保证生猪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