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黏液瘤病是由黏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全身皮下,尤其是脸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皮下发生黏液瘤性肿胀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黏液瘤病毒为痘病毒科兔痘病毒属成员。
本病毒对干燥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黏液瘤结节中可存活2周,在潮湿环境中8~10℃可存活3个月以上,26~30℃时能存活1~2周。对热敏感,55℃10分钟、60℃数分钟内被灭活。对高锰酸钾、升汞和石炭酸有较强的抵抗力,O.5%~2%的甲醛溶液需要1小时才能灭活该病毒。
2 流行病学
病兔是传染源,以病兔眼垢和病变部皮肤的渗出液中含毒量。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常见的是蚊和蚤)叮咬传播。也可与病兔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病毒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接触而传染。
本病只发生于兔和野兔,其他动物无易感性。多发生于夏秋昆虫孳生繁衍季节。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7天,长可达14天。
以全身黏液性水肿和皮下胶胨样肿瘤为特征。被带毒昆虫叮咬部位出现原发性肿瘤结节,然后眼睑肿胀、流泪,有黏性或脓性眼垢,严重的上下眼睑互相粘连。肿胀可蔓延整个头部和耳朵皮下组织,使头部皮肤皱褶呈狮子头外观。肛门、生殖器、口和鼻孔周围浮肿。浮肿部位出现皮下胶胨样肿瘤,尤以黏膜和皮肤交界处多见。
4 病理变化
突出病变是皮肤肿瘤,皮肤、皮下水肿,尤以颜面和天然孔周围皮肤明显。有的毒株可引起皮肤出血,胃及肠道浆膜淤血,心内、外膜出血,肝、脾、肾、肺充血。
5 诊断
5.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有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病原分离与鉴定:免疫扩散试验(用于可见皮肤病变时的死亡兔子)、免疫荧光试验,或病变材料接种兔肾细胞,观察细胞病变也可鉴定。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病料采集:取病变组织,将表皮与真皮分开,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后备用。
6 防治
采取一般性的综合防疫方法。发生本病时,扑杀病兔和同群兔,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环境、用具等。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