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猪肉是我国食用最多的肉类,怎样养殖猪已经成为当代非常火热的话题。掌握猪的养殖技术,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浅谈一下长白猪的养殖技术。
一、猪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
要提高猪的养殖技术,我们首先要了解猪的一些特征。
1.外貌特点:不同的猪种颜色和外形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杜洛克猪是红毛,长白猪长得比较清秀,体质结实,四肢坚实。皮特兰猪,肩部肌肉丰满,背直宽大,等等。
2.生产性能
2.1繁殖性能
母猪初情期约在190日龄左右,月龄差不多7个月左右,适合交配的时间为230~250天。母猪头一次生产可以达到9头以上,多次之后可以达到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千克以上,经产45千克以上。
2.2生长发育:
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2.3胴体品质
100千克体重屠宰时,背上肌肉在19毫米以下,眼部肌肉面积在36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所占的比例达到63%以上。肉质优良,没有灰白色、不能渗水,暗黑、干硬等为劣质肉。
3.种用价值
3.1首先是外貌要正常,跟本品种外貌要符合;
3.2身体器官健康,特别是繁殖器官。没有遗传疾病,有效乳头数至少6对;
3.3种猪个体经过性能测定,总产仔数、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活体背膘厚的估计育种值资料齐全;
3.4种猪的出产地及血缘要清楚,档案系谱记录齐全;
3.5健康状况良好。
4.种猪出场要求
4.1首先外貌、器官都要健康,符合种用价值的要求;
4.2耳号清楚可辩,档案准确齐全,有种猪合格证,质量鉴定人员签字;
4.3按照国家要求出具检疫证书;
4.4因为在目前养猪过程中,大部分杂交组合中都离不开长白猪,所以选用长白猪时要观察其性能表现,以便有效地提高后代的产仔数,降低背膘厚度;
4.5长白猪是非常优秀的母本猪种,所以可以用做父本猪种与地方猪种杂交,提高生产性能,生产商品肉猪。
二、猪的饲养技术
1.公猪
初配时间:父本猪种应该要到7月龄,体重达110kg以上时可开始配种。公母比例:本交1∶24左右,人工授精大约1∶75。最好使用两年左右就换一下,以保持最好的配种能力和最高的受胎率。利用频率:8~12月龄,每周1~2次;12~18月龄,1次/d,连配3d休息1d;18月龄以上,1~2次/d,连配4d休息1d。定期检查精液品质:本交,每月检查1~2次;人工授精,每次采精必须检查。防寒防暑:温度不能过高,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8℃~20℃,高温环境将严重影响公猪的精液品质,夏季公猪的培养温度应该控制在25℃左右。
2.母猪
后备母猪,第一次交配时间应该是7月龄,体重达100kg以上并观察到第3次发情时方可开始配。饲料喂量:2.0~2.2kg/头d;配种前2周,2.5~3.0kg/头d,背部肌肉最好控制在18~20mm。妊娠母猪,饲料喂量:妊娠前期(1~84d),1.8~2.2kg/头d;妊娠后期(85~114d),2.5~3.0kg/头d。哺乳母猪,饲料喂量:产前1d,1.8~2.2kg/头d;产仔当天不喂料或喂少许麸皮;产后2~6d逐渐加至2.5~3.0kg/头d;7d以后根据母猪情况和哺乳仔猪数喂自由采食。空怀母猪,饲料喂量:2.0~3.0kg/头d,根据母猪膘情予以调整,瘦多喂,肥少喂。
3.保健程序
在配种前应该要给母猪防御疾病:乙型脑炎弱毒苗,细小病毒灭活苗,猪瘟弱毒苗,口蹄疫灭活苗,蓝耳病灭活苗,伪狂犬病基因缺损弱毒苗,口蹄疫灭活苗。在打疫苗接种这段时间,应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VE和硒,之后还应采血检测免疫抗体滴度。产前25~30d接种的疫苗:大肠杆菌多价苗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预产期前一两天注射前列烯醇,产仔当天注射长效土霉素。
4.饲料与营养
猪在种源阶段最好我们可以自己配置食物。一些玉米、糠、谷子、大麦、高梁、豆饼可以作为料子,还可以加一些食盐,鱼粉什么的。在作为种猪阶段,我们不要给质量太高的饲料,一般般就行,蛋白质不要太高。
三、猪的管理技术
1.发情鉴定。我们在母猪吃饱然后安静之后再鉴定最佳,每天进行2次发情鉴定最好,早晚各一次,检查一般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应该花三分之一工作时间在母猪发情鉴定上。母猪的发情表现有:阴门是红的,还有粘液性分泌出来;还会经常尿尿;胃口会很差;互相爬跨。每日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2.配种步骤
2.1首先应该先让母猪断奶使其返情,然后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3次;
2.2刚开始实施人工授精最好采用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进行人工授精;等成熟之后再进行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这时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两次;
2.3配种间隔:在一星期内正常发情的经产母猪:如果上午发情,则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下午配第二次,第三日下午配第三次,断奶后发情较迟(7d以上)的经产母猪、初产后备母猪,要早配并应至少配3次。
3.具体方法
3.1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公猪,然后让公母猪在比较大的地方交配;
3.2我们还有观察并给予一定帮助,当公猪开始爬跨,立即给予帮助,用腿顶住交配的公母猪,防止母猪承受不住而中止交配;
3.3我们还可以辅助公猪将其***插入阴道,应该使用消毒手套,整个配种过程配种员不该离开;
3.4观察交配过程,保证配种质量,射精要充分,每次交配应该让公猪射精2次,配种后,将母猪放到原地,填写公猪配种卡,母猪记录卡;
3.5参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理:胎次5次以上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早配;5次以下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晚配;
3.6如果在夏季时,最好在上午7:30前,下午4:30后进行配种,配种时最好不要喂其饲料。
4.接产
4.1在接生时一定要有人看着;
4.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擦干净,特别是口和鼻子,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4.3断脐用5%碘酊消毒;
4.4把初生仔猪放入温暖的空间,温度保持在30℃以上;
4.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小仔的放在前面,大的放在后面;
4.6发现有难产情况,要及时助产。
四、结语
养猪时,我们首先要知道猪的品种、发源地等具体情况,提供猪种最适宜的生活习性,在给猪进行交配时首先是要选择健康,没有遗传病,体质良好的猪,同时还需要掌握猪种的发情期、出产期等情况。总而言之,要以仔细、认真、专业的态度进行饲养工作。
相关阅读
科学家培育出基因编辑瘦肉猪 分子育种开启“模块定制”时代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宣布,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培育出一批健康的瘦肉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研究团队通过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向猪细胞内插入一种叫解偶联蛋白1(UCP1)的基因,减少脂肪沉积,增加瘦肉率,最终培育出的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这为猪的新品种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改良猪的数量性状提供了概念验证。科学家培育出基因编辑瘦肉猪分子育种开启“模块定制”时代,具体来了解一下:
10月底,中国科学院在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农场对率先运用“分子模块设计”这一突破性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嘉优中科1号水稻进行实收测产。该品种实现了水稻超高产和抗性提升的完美结合,其早熟特性使种植区域北移得以实现,对引领我国品种升级换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从“分子模块”到“设计型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创新体系,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无人机助力胡萝卜种植
近日,在山东省广饶县乐安街道西十里堡的一片胡萝卜地上方,一架无人机在机械操作手遥控下“喷云吐雾”。在不远处的办公室里,26岁的农场主张永富在电脑上仔细分析着无人机拍下的每一张图片。
旱作玉米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近日,以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为主导、经过多家单位连续6年联合攻关与集成示范,在陇东旱塬成功研发的“旱作玉米绿色增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受到了许多专家和种植大户的一致好评。
该技术使旱作地膜玉米由稀植向密植、由分次施肥向一次施肥、由手工劳动向机械替代转变,摆脱了人工“点种子”“掰棒子”“剥皮子”“脱粒子”“捡残膜”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膜上穴播、收穗和收粒、地膜捡拾和替代、秸秆还田等环节的农艺农机融合及机械配套。这项综合技术不但省工省力,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稗草抑制水稻的“秘密武器”被发现
浙江大学农学院的科研人员对稗草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水稻化感互作实验,找到了田间头号杂草———稗草与水稻相争的“秘密武器”,并对水稻育种指出了一种新的基因资源。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研究发现,稗草能分泌一种叫丁布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明显抑制水稻生长。因此,可利用稗草基因资源为水稻育种服务。稗草是典型的碳4植物,与水稻有着相同的生长环境和株型,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效率。可将稗草的光合作用关键基因相继导入水稻中,通过杂交方式将基因聚合,研发高光合效率、高产量的水稻。
河南选育出食用菌杂交品种
近日,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选育出平菇新品种“黑平16-1”。这是河南省第一个通过省级鉴定、适宜工厂化栽培的平菇新品种。
从2013年开始,河南省农科院组织专家进行杂交食用菌品种选育,用野生食用菌品种与菇农种植的高产品种进行杂交,终于选育出平菇新品种“黑平16-1”。试验发现,“黑平16-1”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的特点。一个生育周期只有23天,比常规平菇品种提前10天,而且第一茬的产量比常规品种高15%以上。
中科院破译海参基因组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完成了仿刺参的全基因组精细参考图谱的绘制,揭示了海参特殊形态进化与强大再生潜能的分子基础。
研究发现了调控动物关键进化过程中脊索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Brachyury基因的FGF基因在棘皮动物中显著收缩为1个,提示了棘皮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脊索、咽鳃裂消失的潜在原因。该研究利用多组学方法揭示了海参超强再生能力的分子机制。该种海参在强烈环境胁迫下可以将体内内脏几乎全部排出体外,当环境适宜后,可在2~3周重新长出功能完善的内脏器官。
青蟹秋苗人工繁育实现“零突破”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首次在国内实现青蟹秋苗人工繁育“零突破”。
科研团队还攻克了青蟹在种蟹性状优化、饲料选用以及苗种生长环境控制等方面的一系列难关,从而实现了青蟹从早苗到夏苗、秋苗全年繁育季的人工育苗。该技术的突破,使高质量青蟹苗种的全天候生产成为现实,打破了目前青蟹一年只能养一茬的产能“瓶颈”。大大延长了养殖期,拓展了养殖空间。
水产养殖技术
首先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并选好合适的种苗。然后将种苗投入养殖池,投放后的前3天不要投喂饲料,从第4天再开始投喂。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饲养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注意防治病虫害即可。
水产养殖什么最赚钱?
1、小龙虾
小龙虾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小龙虾出产和食用大国,平时在饭店或烧烤摊时都会点上一份小龙虾,配合酒水饮料,简直是人间美味。小龙虾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它的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加上它的价格很高,利润空间极大,是水产养殖中最赚钱的之一。
2、螃蟹
和小龙虾一样,螃蟹同样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它的味道鲜美,深受很多人喜爱,螃蟹是常见的淡水养殖产业。我国的螃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形成产业规模,养殖历史较长,相对于养殖基础和技术较成熟,养殖风险较低。螃蟹品种较多,市面上价格皆有不同,但很肯定的是养殖利润高。
3、鲍鱼
鲍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海洋软黄金的美称,是名贵的海珍品,鲍鱼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海上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岩礁潮下带沉箱养殖。它是高产出、高利润的水产养殖项目,同样的它的前期投入极大,养殖风险也较高,但若是养殖技术过关,病害防治措施好,它的养殖前景还是很好的。
4、生蚝(牡蛎)
生蚝是牡蛎中的一个个头较大的品种,它富含铁、锌、钾等人体所需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又有海中牛奶的美称。它以天然浮游饵料为食,是少有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来受人喜爱,而且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鲍鱼养殖技术
1. 饲养区域的选择
鲍龟养殖区域必须选择在水路交通比较便利,养殖海域无明显污染,海水流动性较强,水深在815米,水质清澈,透明度大于4米的海域。最适宜鲍鱼生长的海水温度为14~24℃。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海水的水温最好控制在10℃左右。要控制好海水盐度,pH值维持在8.0~8.4之间最为合适,同时还要保证饲养区域的海藻丰富多样,能够就地取材。2. 鲍鱼苗的选择首先,观察鲍鱼苗生长痕以及外壳色泽度是否明显,选择外壳色泽明显的幼苗。种苗规格要均匀一致,一般以2厘米长度为宜,保证外壳的边缘无明显缺口。这类鲍鱼苗活力强,生命力旺盛,适合进行人工养殖;其次,观察鲍鱼苗的吸附能力强弱,将鲍鱼苗翻转过来观察其翻转的时间来判断鲍鱼苗生命力是否旺盛;最后,鲍鱼苗购进应该在鲍鱼苗生长最佳时期购进,购进的鲍鱼苗需要经过全面消毒之后才能下海。3. 网箱选择网箱的选择一般结合本地区海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采用网箱中间套套聚乙烯网衣,网目规格为0.5~1.0厘米,同时还要配制聚乙烯多孔方形鲍鱼养殖塑料笼,其规格一般为60厘米40厘米15厘米,每48个组成一串,将其悬挂在网箱中。4.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1)学科投放饲料对于刚投放进养殖海域中的鲍鱼幼苗,主要以海藻为主,还可以结合实际饲养需求,向鲍鱼幼苗投喂龙须菜石莼等所饵料。同时,还要混合饲喂人工饵料。在9~11月三个季节中,海藻类饵料一般比较缺乏,这时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同时还可以将晒干后的海带经过充分浸泡粉碎之后投喂鲍鱼。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投喂的饵料以海藻为主,那么饵料投喂量应该适当增加,保证鲍鱼有充足的饵料食用。一般情况下,鲍鱼幼苗每隔4~6天投喂一次,饵料投放应该根据鲍鱼总量的90~120%的比例投入,将残饵控制在15%~20%之间。在鲍鱼饲养管理过程中,饵料投放是否科学,投喂量是否充足是决定鲍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保证饵料的新鲜性,对促进鲍鱼健康生长有着很大帮助。新鲜饵料能够保证鲍鱼喂养质量,从而更好提升鲍鱼的抗病能力,提高幼苗的成活质量。在具体饲养过程中应该结合鲍鱼个体大小和海水温度,科学调整饵料的投喂量。(2)做好安全监控工作鲍鱼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专人负责鲍鱼安全监控和水质检查工作。日常饲养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网箱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漏洞,要保证鲍鱼在饲养过程中不会出现网箱破损和磨损的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抢修。同时还要监控鲍鱼苗的生长情况,避免其通过损坏部位逃逸,确保养殖效益。在台风多发季节更应该做好网箱安全固定和防护工作,降低养殖风险。此外,日常工作中还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经常巡视检查养殖区域的水色和水质,结合季节的改变调节网箱的放养水层,要做好水质pH值调节工作,夏季气温较高时要做好遮阳工作。(3)做好网箱清理工作在饲养过程中,网箱在海水中固定一段时间后要定期清理,时间一般选择在低潮位的几天进行,清理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及时将附着在网箱上的藻类及其附着牛物去除,保证整个网箱内水流流动顺畅,持续不断为鲍鱼生长提清洁水源;其次,及时清除在网箱上的残饵、有机碎屑、发酵物和泥沙等物质,清理过程要保证网箱的完整性,发现破损的要及时修复;最后,及时将网箱内的鱼虾幼体清理出去,鱼虾幼苗在网箱内生长会对鲍鱼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在对网箱清理过程中,将网箱和鲍鱼一起提出水面,然后将鲍鱼转移到另一个准备好的网箱中,放入海水中,清理拿出来的网箱。5. 做好病害预防工作由于鲍鱼是在海面上养殖,药物防治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投喂新鲜的饵料,并定期的检查鲍鱼的生长情况,发现患病鲍鱼及时隔离,通过采用综合防控手段提高鲍鱼身体抵抗力,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螃蟹养殖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
一、河蟹的生物特性
1、生活史
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蟹类。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秒“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过购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河蟹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它的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天蜕皮成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一般来说,河蟹的寿命为1—3周龄。
2、生活习性
(1)穴居
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河蟹掘穴为其本能,也不河蟹防御敌害的一种适应方式。河蟹掘穴一般选择在土质坚硬的陡岸,岸边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缓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这为我们养殖池塘建设提供了依据。
(2)食性
河蟹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时也会因一条死鱼而招致同类争食,一般情况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来得容易,常构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还有一些泥沙,这是河蟹摄食底栖生物和腐殖质的一种标志。
河蟹一般白天隐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觅食。在陆地上,河蟹并不太摄食,往往将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边,再行摄食。周年中河蟹除低温蜇居暂不进食外,即使冬季洄游也照常摄食。在水质良好,水温适宜,饵料丰盛时,河蟹食量很大,一昼夜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刚蜕皮的软壳蟹,肢残个体,也常遭受侵害,但河蟹耐饥能力也很强,断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河蟹也不致于饿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根据河蟹生长发育所需,在投喂饵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结构,有利于河蟹生长。
(3)河蟹的蜕皮与生长
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
河蟹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壳过程中质量明显增加,在以后的生长中,水分的失去却是缓慢的,并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河蟹生长的速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温和饵料的制约。通常,早期幼蟹蜕壳次数较为频繁,刚入湖泊的大眼幼体,以后每隔5—7天,7—10天相继蜕壳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随着不断生长,蜕壳间隔时间逐次延长,如果环境条件不良,蜕壳生长停止,这也是同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体形相差悬殊的原因所在。
河蟹生长与水体、饵料中的钙、磷关系密切。有关试验表明,刚蜕壳的软壳蟹,体重比未蜕壳前增加30%—40%,这段时间多则1小时,少者数分钟,依靠鳃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无机盐类。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软壳蟹1—2天壳就变硬。如果放入蒸馏水中饲养软壳蟹,河蟹在水体中吸收钙离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能力强。河蟹蜕皮前夕要求壳中钙总量与体内钙的总量相等,同时河蟹体中的磷总量是壳中含磷的52.2倍。
为了配合河蟹较好地生长、蜕壳,在精养蟹池中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钙5千克,磷酸氢钠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过磷酸钙)河蟹的配合饲料中必须考虑钙和磷的比例,氯化钙和磷的氢二钠比例为2:1,才能保证河蟹生长、蜕皮的物质需要。
二、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xx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
罗非鱼养殖技术
一、亲鱼的选种及繁殖雄性率,如果效果好,雄性率可达98%以上。目前国内市场上号称全雄,甚至雄性率达100%的单性罗非鱼苗,都是采用此种方法。在自然杂交繁殖情况下,是很难达到这一标准的。无论哪一品种的罗非鱼都可以通过药物诱导得到所谓的全雄性罗非鱼,虽然解决了罗非鱼过度繁殖问题,但生长速度未必提高,而且成鱼个体也不太均匀。综上所述,奥尼罗非鱼目前已成为淡水养殖的首选优良品种,在我国各省市得到广泛推广,特别在加工鱼片出口方面,既提高了出肉率,又无药物残留,避免了贸易纠纷,竞争更居绝对优势。
三、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
1、池塘准备:面积以3-5亩为宜,池底平坦。放养前10天,每亩按60-7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清塘消毒。2-3天后,每亩施人鸡肥、猪粪等农家肥75-100公斤,注水至一米,水色变成茶褐色或油绿色后即可投放鱼苗。
2、鱼种放养与搭配:南方地区到4月中、下旬,当气温回升稳定(水温在18C以上)时放苗。每亩投放规格为3.0-3.5cm的奥尼夏花鱼2000-2500尾,大规格的花鲢40尾,白鲢30尾,也可搭配少量的鲤、鲫鱼等。
3、前期喂养:放人鱼苗后,把浸泡过的花生饼或菜籽饼等搅拌均匀,沿塘边向中央泼洒,每亩每天按1.5-2斤投喂。经过一个月的养殖,鱼苗可长至10厘米左右,体重10-12克的规格。
4、中后期管理
(1)饲料投喂: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温度是22-32C,食欲旺盛。投喂范围要广,尽可能使所有的鱼种均衡摄食。其饲料有菜籽饼、糠饼、麦麸、花生饼、豆饼等,最好混合使用。有条件的投喂罗非鱼全价配合饲料,一日投喂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日投饵量:体重10-20克,5-7%;20-50克,4-6%:50-100克,3-5%;100-200克,2-4%:200克以上,为鱼体重的2%左右。
(2)水质调控:在5月中旬至6月可逐渐加水至1.5米,7、8月是高温季节,加水至1.8米左右,有条件的最好每星期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泛塘现象。
(3)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鱼种放养前可用4-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5-9月是鱼病多发季节,每隔半月可用漂白粉lppm或生石灰20公斤/亩全池泼洒。有鱼病征兆时,可采用抗菌素和维生素药饵投喂3-5天。
狐狸养殖技术
狐狸属珍稀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目前人工主要饲养的有蓝狐(又名北极狐)和银狐两种。狐狸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农村致富经网给大家介绍一下狐狸不同生长时期狐狸的养殖技术。
1妊娠期饲养管理
公母交配后,即进入妊娠期。妊娠期是一年当中,要求营养最丰富的时期,饲料强调新鲜、全价、多样、适口性强。切记发霉变质饲料不能喂狐,用2~3照毛蛋也能喂给狐,以防止死胎、烂胎和流产出现。胚胎在妊娠前期发育较慢,后期发育较快,到30天即可看出腹部下垂。其标准每418千焦(100千卡)代谢能,银黑狐为10g可消化蛋白质,北极狐为11g可消化蛋白质。
部分妊娠狐在妊娠前期具有妊娠反应,不食或呕吐,或食欲不振等,发现此种情况下必惊慌,给一些狐喜欢吃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熟制)等,只要每天都能吃一些食,就不影响妊娠和产仔。此期要求场内安静,杜绝一切机动车辆出入,停止一切场内工程修建,亦要防止生人和一切参观者入内,防止跑兽抓兽。要保证妊娠母狐全天有充足的饮水。一定要把住饲料进场的卫生关,变质的饲料不能喂给妊娠狐。
狐的配种时期拖的很长,约2个月之多,早配和晚配的母狐时间差距很大,可把妊娠狐分成两批进入妊娠期的饲养。
3~4月为蓝狐配种期。食欲下降,此时,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新鲜饲料配制日粮,日粮适当减少。正常情况下,鉴定母狐发情外阴变化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阴门开始肿胀,阴蒂增大,可在饲养室上注以+;第二阶段:阴门肿胀明显,几乎呈圆菜,阴蒂呈红色,通常持续2~3天,注以++号,第三阶段:阴门外翻,颜色变深,出现皱纹,富有弹性,持续3~5天,注以+++号,配种在此阶段。有的母狐外阴变化不明显,称为隐蔽发情,对一过种狐应以放对(将母狐放于公狐笼内)试情为主,如果放后半小时以上母狐仍不接受交配,并对公狐表现出敌对行为时,应及时分开。
如果狐群较小,为促进未发情受配的母狐早日发情,可将未受配的母狐与妊娠母狐同时转入妊娠期的饲养。
配种结束后,母狐处于怀孕期,公狐则进入体质恢复期,这个阶段,对公母狐我饲养管理应一视同仁,不能偏护母狐而忽视公狐的饲养管理,这亲才能保证公狐来年正常参加配种。妊娠母狐喜安静,所以要保持养殖场安静,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快,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此期是全年需要营养水平最高的阶段。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应推算每只母狐的预产期,并记在小室侧壁,从最后一次配种日期向后推算52天,即为预产期,在产前一周要将产箱清理干净并消毒,铺上垫草,糊好缝隙,准备好产子记录。
2产仔保活措施
狐经52天妊娠期就产仔了。产前5天要把产箱和笼网进行消毒,一般用火燃消毒(喷灯)。并铺以软杂草,垫草应事先放在日光下进行自然紫外光消毒。在寒冷的北方铺垫草要四角压实,人工造窝;在低纬度河北、山东则垫草不要铺垫太厚。狐产仔前均有预兆,一般表现拔毛、停食,活动反常等。特别是母性较强的母狐,当产前遇到风寒天气,常用垫草将产箱门堵上;有的母狐还有叼草现象。发现上述情况说明母狐将临产。产仔时间多数在夜间或清晨,也有在白天产的。发娩全过程可持续1~6个小时,多数为2~3个小时。胎儿出生后,大多数母狐都能将胎儿的胎衣剥下吃掉,断掉脐带,并舔干胎儿身上的粘液。仔狐出生后即能吮rǔ,哺rǔ期为55~60天。
大多数母狐在正常营养条件下都能精心照顾仔狐,但个别初产、无rǔ,或未完全产完的母狐(包括死胎或活的)等出现不照顾仔狐的现象。因此,要求本群饲养员在产后12~24小时内及时查看母狐的产仔情况:
①胎儿是否有胎衣未剥,脐带未断者.
②母狐rǔ房周围未拔毛者;仔狐是否吃上奶.
③有无死胎.
④母狐是否完全产完仔等。
以上几种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处理。
①胎衣未剥者要人工剥掉胎衣,并用脱脂棉擦干身上粘液,断掉脐带并进行消毒,如果胎儿停止呼吸,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②母狐rǔ房周围未拔毛者,要人工拔毛,拔毛时由后向前拔较容易,这样利于仔狐吃奶。仔狐吃奶与否,可看到仔狐聚堆,嘴巴黑,腹部饱满,身体温暖;反之仔狐分散各处,腹部干瘪,说明母狐第一可能无rǔ,第二有rǔ,但母性不强,不会照顾仔狐。第三可能因老母狐有病,无力照顾仔狐。第四亦可能老母狐产仔未产完腹内尚有仔狐存在(多数为死胎)。以上几种情况所产的仔狐要找保姆代养。银黑狐产仔狐10头以上者,北极狐产仔在14头以上者,因母狐rǔ头有限,产仔狐数比母狐rǔ头多时,亦要找保姆代养。代养的方法:将被代养的仔狐身上用保姆狐窝的垫草擦,或用保姆狐粪尿涂到代养仔狐身上,以取得代养仔狐与保姆狐的仔狐气味一致并将保姆狐和代养狐充分混合好。另外,多于rǔ头的仔狐代养时一定挑选体型大,健壮的代养,代养后能抢上奶吃。力争一次代养成功。未产完的母狐要打催产素进行催产(多数为死胎),产后再将仔狐移到窝内哺育。有病母狐要进行治疗。如果饲养头数比较少,找不到保姆狐亦可找貉、犬、猫动物哺育,但也需是刚产仔的;这些动物没有就得用牛、羊奶来哺育,但发育缓慢,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狐狸当代养保姆。
有些场家设公共产房的办法,人工监护母狐产仔。这种方法,可以将弱生仔狐选放到保温箱中,待保温强壮后再放回母狐窝内哺育;对胎儿未断脐带,将其分离开;对离群找不到奶头者,亦可及时送到母狐怀抱中吃奶;对难产亦可人工助产。这种方法确实使应该成活的仔狐得以成活一些,但人工监视下产仔对母狐是一个意外的干扰,亦往往出现推迟产期的现象,而造成胎儿在腹内死亡,而且这种方法对怕惊的银黑狐更不适宜,望慎重应用。哺rǔ期的营养标准,大致与妊娠期相同,而每418千焦(100千卡)代谢能,狠黑狐10g可消化蛋白质,北极狐11g可消化蛋白质,饲料强调可消化性,牛奶、羊奶或奶粉为不可缺少的饲料,虽然在日粮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它是任何饲料代替的,因为各种奶类或奶制品,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及无机盐都是可消化的营养成分。幼狐在不会吃食前,或会吃食均有一份饲料量,可分别按10龄、11~20日龄21~30日龄、31~40日龄的不同标准给予。只有按此标准才能使哺rǔ中幼兽正常生产发育。
3、狐狸养殖育成期的饲养重点
育成期是幼狐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特别是幼狐在3个月龄时,其绝对增长最快。此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预备种狐明年能否参加繁殖,皮兽能否达到标准尺码和质量要求的关键时期。
仔狐生后8周龄(55~60天),即可断rǔ分窝,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视母狐rǔ量多省及其母仔关系好坏而定。多数因母rǔ量减少,出现母狐拒绝仔狐哺rǔ而提前断rǔ,但仔狐哺育rǔ不应少于45天。断rǔ是将母仔分开,仔狐由于离开母狐和同伴,大都表现应激反应,如不吃食、嘶叫、行动不安和怕人等。所以,在分窝后尽量少惊动,并给予原来哺rǔ期的饲料5~7天不变,待仔狐习惯于独立生活后,再按青年狐标准配制饲料日粮饲养。其代谢能量随日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可消化蛋白质每418千焦(100千卡)7.5~8.5g。同时要保证鱼肝油、VB1、VB2及VC的供给,在以动物肉和内脏为主的饲养场家或专业户要注意供给磷钙(鲜碎骨和骨粉),并在上述标准条件下,7~10月份,要求每418千焦(100千卡0代谢能要供给4~5g动物脂肪,以满足青年狐对能量需求,特别对芬兰超大型北极狐及其杂种一、二代,还要比普通狐高0.5~1.0倍。
2~4月龄的幼狐生长速度最快,此期要满足其营养需要,不控制给食量。9~10月,狐的食欲旺盛,以保障狐的性器官发育,换毛及幼狐生长的需要,饲料中应补充适量鲜血和增加脂肪供给量,以提高狐的毛绒质量,种狐的日粮中还应补加AD3粉、VE,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
幼狐饲养方法,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日龄的逐渐增加,不断提高能量水平,或者说按食欲增加,不断增加饲料量(各种饲料比例不变),以满足幼狐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使幼狐能够均衡生长和发育,仔狐初分窝时可2~3个在一个笼饲养,但不能超过10~15天,必须进行单笼饲养,以避免因争食而造成发育不均衡的现象。10~12月份可减少饲料中脂肪量,而增加饲料中谷物量,日粮中动物性饲料要供给含硫氨基酸较多饲料,以保证毛皮的成熟和质量。狐育成期正处于盛暑,要注意防暑降温,特别是7~8月,狐一定要注意遮阳,保证自由饮水,若有条件,可洒水降温,这对低纬度的河北、山东以南地区尤为重要。
狐狸养殖的关键要素:
1.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狐狸养殖的饲料一定要新鲜,营养全面,易消化。在日粮中,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约占65%,主要种类有小杂鱼、鱼粉、禽畜下脚料等;植物性饲料为辅,约占35%,主要种类有玉米、小麦、稻谷、黄豆、蔬菜等。同时要喂给维生素a、e、b等。母狐产崽期间要增加蛋类、rǔ类食品。炎热季节应经常向地面洒水;冬季场地要注意
2.保持棚舍干燥、卫生勤洗刷水盆、食盆,及时清除笼舍的粪便和剩料;定期用百毒杀溶液喷洒全场地面及笼舍。
3.掌握发情,适时配种:在日粮中加喂鱼肝油,并适量喂些葱、蒜等催情饲料。从2月中旬开始定期对种狐做发情检查。对已进行交配的母狐,再进行复配,直到母狐拒绝交配为止。母狐配种的要领是粉红色早,紫黑色迟,暗红色配种正适宜。
4.按时预防接种疫苗,注意药物预防:一年进行两次疫苗接种,分别在11-12月留种时和6-7月仔兽分窝离奶3周后,用犬瘟热、病毒性肠炎、脑炎等疫苗进行逐个防疫接种,并用虫克星药物对狐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
5.耐心护理,保证成活率:从第一天配种到52天止,在此期间给狐舍更换柔软清洁的干草和做好保温工作。谢绝一切参观,以防流产。每天喂食时,要细心观察,如果母狐叼仔狐,要及时分离或进行药物治疗。对个别无母奶的仔狐,必须及时移出窝箱,进行人工饲养或让别的母狐代养。
小知识:狐狸养殖巧用褪黑素
褪黑素是由动物脑内松果腺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也称松果腺激素。1985年首先在北美的毛皮养殖场应用,我国于1993年初解决了国产化工原料人工合成褪黑素和制造褪黑素植入物的技术,1998年后,褪黑素在我国东北地区毛皮养殖业中普遍应用。
一、诱导狐狸毛皮提前成熟:在夏季长日照期使用外源性褪黑素,通过提高狐狸体内褪黑素水平,可模拟短日照作用,诱导狐狸冬毛提前生长和成熟,有助于减少由于寒冷应激造成的动物体重减轻和毛皮损伤,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1、使用剂量:每只2粒(20毫克)。
2、使用方法:背部两肩胛骨间颈部皮下埋植。
3、使用时间:成兽6月中旬为宜;子兽不宜过早使用,晚些效果较好,一般7月10日~15日为宜;留做种用的狐狸一般不使用褪黑素。
4、效果:埋植褪黑素后狐狸表现为食欲增加,采食量增大,生长增快,睡眠时间延长。成年狐其毛皮可以提前30天~70天成熟,幼狐可以提前15天~30天成熟。银黑狐一般在埋植褪黑素后105天~120天取皮,蓝狐为90天~95天取皮。
二、延迟公银黑狐发情银黑狐一般在1月~2月发情,而蓝狐则在3月~4月发情。养狐业中为了生产霜狐,往往要延迟公银黑狐的发情时间,而狐狸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其性腺发育、发情配种和妊娠都受光照调控,为了改变其发情时间,传统的方法是采取控光养殖技术。采用褪黑素后,可以节约劳力,减少烦琐的日常管理,同样达到预期的效果。
1、使用剂量:每只4粒(40毫克)。
2、使用方法:背部两肩胛骨间颈部皮下埋植。
3、使用时间:11月15日~12月20日。
4、效果:在11月15日~12月20日使用褪黑素,公银黑狐的发情时间可以延迟到4月份,与蓝狐的发情基本同步。
蝇蛆养殖技术
首先是养殖房准备,可以利用旧房改造,四周用纱窗围起来。养殖房准备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粪料发酵以及蝇蛆孵化和培育工作。在培育过程中,最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以50%-80%为宜。
一、蝇蛆养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消毒
养殖蝇蛆如同其他经济动物,优良品种是获得经济效益的保证。目前有些报道简单认为引养野生家蝇即可,事实上优良品种的培育必须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的筛选、繁育才能实现,所以,蝇蛆养殖者应在专家指导下选择品种,不可盲目引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培育出无菌家蝇。
2.养殖管理
蝇蛆的养殖管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家蝇的生存周期短,繁殖量大,且其生长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既要注意调控好环境因素,更要适应其高节奏的特点,加强管理。再者,由于家蝇是传播疾病的媒介昆虫,是四害之一,防止家蝇外逃也是管理的重点内容。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植物59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蝇蛆养殖技术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小伙伴。
银狐养殖技术
银狐栖息于寒冷地带的山地、森林、草原等环境中。昼伏夜出。行动敏捷,嗅觉和视觉都很敏锐。善于奔跑。杂食性,但以肉食为主,捕捉鼠、鸟、蛙、鱼和小动物等,也吃植物籽实、浆果、根、茎等。每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发情交配。雌兽的妊娠期为4957天。3月下旬至4月下旬产仔,平均每胎产45仔。寿命为1012年。
人工饲养时,银狐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透光、排水方便、水源丰富、水质好、有鱼虾或屠宰下脚料等饲料来源充足的地方作为场址。农户可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和庭院饲养。场的围墙最好用砖石砌成,也可用竹木、铁皮或铁网围成,高度2米以上,以防止银狐外逃和敌兽侵害。笼舍上一般用水泥板、石棉瓦、油毡等盖顶,以防雨和遮荫。农户可利用废旧钢筋制成笼架,再用1214号铁丝编织网或电焊网围成笼舍。笼舍的底网眼规格为2.5厘米2.5厘米,四周网眼可与底网相同,也可加大为3.0厘米3.5厘米,笼顶网眼可大些为4厘米4厘米。笼舍的规格为120厘米90厘米80厘米。笼舍的正面设置40厘米80厘米的笼门,便于饲养管理。笼腿用钢筋、角铁或木头制成,一般高6070厘米。也可垒成砖台,再把笼舍放上即可。舍内放置瓷盆或水泥、铁皮制成的食盆。
笼舍内设有窝室,用木板或水泥板制成。也可用砖筑成,再在窝底加垫一块木板。寒冷地区,在早春和严冬时可将窝室做成夹层,中间填充防寒保暖材料。窝室规格为80厘米55厘米55厘米,室内用隔板分成55厘米50厘米的巢室和55厘米30厘米的走廊两部分。走廊与笼舍、巢室相接处,应分别留有2025厘米的圆孔或方孔出入口。如用木板制作窝室,要求其厚度为1.52厘米,且要光滑,木板间隙应尽量严密,以利防寒保暖。
另一狐舍建设方案:笼子为运动场,长200~300厘米,用三角铁焊架,用电焊网将四周围起,在笼的一侧留一高40厘米,宽30厘米、另一侧留两个直径15厘米的孔,将食水槽挂在笼外。在与窝室相连的笼底部留一直径35厘米的洞,窝室长100厘米,宽90厘米,用3厘米厚的木板做成,底部可用条木板钉制留2厘米的缝,便于下漏粪便。
引进种银狐应从外贸部门和正规良种繁育场家引进。选择性情温顺、产仔量高、确保有生育能力的品种饲养。新饲养户切忌全部引进仔狐。在引进种狐时,首先应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温度、饲养场地通风、光照度等条件,一般品种在北纬30度以北适宜饲养,在北纬30度以南较为难养。一般农户一次引进要在3组银狐以上,以利择偶配种,但切忌引进数量太少,难以繁育。
银狐经过长期人工驯化饲养,食性很广泛,主要有谷物性饲料,如玉米、麦麸、碎米、细米糠、高梁、大麦、大豆、花生饼、豆饼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杂鱼、畜禽内脏、肉产品下脚料渣、血粉、蚕蛹、蚯蚓等。有条件的可捕鼠喂银狐。果蔬类如胡萝卜、大白菜、油菜、茄子、西红柿、黄瓜,及添加饲料等。在上述四种饲料中,以前两种饲料为主要成分,一般占每日饲料量的80%左右。饲料应多种品种混合,合理搭配。饲喂谷类饲料必须加工成细粉,按配合饲料的配方比例混合,加温蒸熟成块状后饲喂。糠麸类含有较多的纤维素,不易被银狐吸收,因此饲喂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谷物总量的25%为宜,并要加工成细粉。油饼类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占日粮的30%左右。动物性饲料如血粉煮沸后饲喂,可占动物性饲料的20%左右,蚕蛹可占日粮的5%左右,均应煮熟后与其他饲料一起。
绞碎饲喂。饲料要求新鲜干净,现制现喂,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发生中毒。如饲喂肉类要去掉过多的脂肪;冻鱼应化冻去污;干鱼应浸泡去盐;不十分新鲜的鱼应熟喂;较大的鱼要去胆;不能喂毒鱼。蔬菜类要去根洗净,有苦涩味的要用沸水浸烫。另外,还需补充适量的骨粉、食盐及微量元素,以利生长。饲料应按比例喂伺,以成年狐为例,日给料量肉类150克、谷物50克、蔬菜类200克、酵母3克、骨粉3克、食盐2克、鱼肝油12滴。配合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全。幼狐应多喂些动物性饲料,成年狐应多喂给谷物饲料。
银狐闭尿症的诊治:
每年1月下旬至2月期间,是狐狸的交配繁殖季节,很多狐场通过交换种公狐以保持狐群的优良性状。畜主叙述:该银狐在被临近狐场带走后,开始表现精神不安,食欲下降,易惊吓。2天后,表现精神烦躁不安,频频起卧、举尾,屡做排尿姿势。临床检查:体温正常,呼吸稍促,被毛粗乱,口色发白,舌苔黄厚,后腹壁触诊膀胱胀满,因此初步诊断为狐狸因惊吓应激引起的尿闭症。应尽快实施膀胱穿刺术,防止膀胱破裂。
将银狐前躯侧卧,后躯半仰卧保定在耻骨联合前缘3~5cm处腹白线上剪毛,碘酊消毒,酒精脱碘。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浸润麻醉。选择12~14号针头,一手隔着腹壁固定膀胱,另一手持针头与皮肤呈45角向骨盆方向刺入膀胱,尿液便从针头射出。待尿液不自主外流时,接上注射器抽吸,抽吸完毕,注入青霉素160万IU,拔出针头。同时辅以下述疗法:
(1)在后腹部隔腹壁轻轻顺时针按摩膀胱,每天2~4次,每次6~10min。
(2)中药治疗可用肾气汤:熟地黄8g,茯苓6g,山药4g,山茱萸4g,牡丹皮3g,泽泻3g,牛膝2g,车前子2g,附子1g,桂皮1g,每日1剂,连服5日。
(3)为了减少应激,将病狐置于安静环境,饲喂高蛋白食物,并在料中投服土霉素50mg,每日2次,以防继发感染。
银狐疥癣病的防治:
微山县夏镇养殖场69头银狐:患有以全身剧痒,皮肤红肿,腿、爪、嘴周围干裂结痂为主要特征病状,经诊断为狐疥癣病。以阿维菌素间隔2次注射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1998年4月夏镇养殖场从东北引进lO对银狐,8月发展到69头,放在以前养蛋鸡的鸡舍里。舍内阴暗潮湿,周围全是杂草丛。近来养兽户主发现银狐全身擦痒,被毛脱落结痂前来就诊。
2、症状69头银狐全部发病。幼狐较为严重,整个后肢,嘴唇发生被毛脱落、干裂、结痂、出血、不断擦痒。成年狐皮肤红肿,被毛脱落有鳞屑。
3、诊断从患部皮肤的病变交界处刮取痂皮放入器皿中,加10%苛性钾溶液,浸泡5分钟镜检,发现有大量椭圆形成虫和3对腿的幼虫以及灰白色半透明的椭圆形虫卵。根据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镜检确诊为疥癣病。
4、治疗
4.1、建议养兽户主及时把银狐从潮湿的舍内迁出,放入专用铁笼内,置于干燥朝阳的兽棚中。
4.2、采用灭虫丁(阿佛菌素)注射液(南京金盾动物药品厂生产批号980401),按每公斤体重O.2mg注射。
4.3、地面及时用生石灰消毒,狐身及用具定期用百毒杀喷雾消毒。5天后痒觉消失,皮屑及痂皮逐渐脱落,露出鲜红色皮肤。遂又按前方注射1次。7天后患狐完全痊愈,患处长出新毛。再次镜检未发现成虫及虫卵,追访结果没有复发。
近几年,经人工饲养培育,银狐体型增大,毛绒品质有很大的提高,银狐使养殖者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银狐饲养业饲料来源充足、饲料成本低、设备简单。银狐生存能力和适应性特别强、管理容易、抗病力强、繁殖快、成活率高,是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新兴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