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鹿是优质品种,养殖要求较高,饲养管理技术一定要过硬,才能保证养殖的健康发展。
(一)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1.鹿的标记
标记就是给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鹿的耳号。这种方法是借鉴国际上猪的卡耳号法,很有规律,左耳代表的数字大、右耳小,且是对称的大小关系。具体言之,左耳上缘每卡一个豁口为10、下耳缘每卡一个豁口为30、耳尖一个豁口为200、耳廓中间卡一个豁口为800,而右耳相对应部位的一个豁口即代表1、3、100、400。二是标牌法,即是用特制工具将特制的标牌卡在鹿的耳下缘,然后用特制笔在牌上写出所需要的鹿号,**不褪色。北京奶牛研究所可提供标牌和特制工具。给鹿卡耳号和标牌应在仔鹿产后3天进行。
2.茸鹿的组群及布局
茸鹿应按其不同的品种、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分别进行合理的组群和布局,**不允许不分大小、公母、品种在一起混养。鹿的布局,应将公鹿安排在鹿场的上风头圈,以防配种期公鹿嗅到母鹿发情气味加剧其争偶、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妊娠产仔母鹿应安排在场内较安静的圈舍,仔鹿安排在靠近场部或队部的圈舍,以利于仔鹿的管理及驯化。
3.饲喂次数、时间和顺序
鹿一般每日饲喂3次,生产季节(产茸、产仔季节)喂4次精饲料为佳(白天3次、夜间1次),饲喂时间:4月初~10月末期间,早饲4:00~5:00时,午饲11:00时、晚饲17:00~18:00时;冬季白天喂2次(早8:00时、晚16:00时)、夜间喂1次(23:00时左右)。鹿的饲喂次数和时间定下来后,应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才有利于鹿建立巩固的条件反射、采食和消化机能。饲喂顺序是先精后粗,即是先给精饲料,待鹿吃净了再给粗饲料。要求每次饲喂都应扫净饲槽内残余饲料和土等。精、粗饲料的增减和变换一定要逐渐进行,增加料量过急或突然变换饲料易造成“顶料”和拒食。
4.饮水
可以饮顿水(定时饮水)或自由饮水(即水槽内经常保持有水,鹿可随时饮用)。要求水质洁净,水量充足,冬季应饮温水,北方地区应防止水槽结冰。
5.圈舍卫生
保持圈舍卫生,每天打扫舍内的粪便、饲料残留物。冬季为了保暖,棚舍内的粪便可适当保留,并且做到圈舍经常消毒。
6.舍饲茸鹿的精饲料配方配方Ⅰ的豆类饲料、矿物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幼鹿、生茸期公鹿和种公鹿、母鹿产仔哺乳期、病弱鹿;配方Ⅱ以谷物饲料为主,仅为成年鹿生产淡季所用。
(二)成年公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1.生产时期的划分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提高鹿的生产力,根据公鹿的生产情况,人为的将其一年的生产期划分为四个时期。梅花鹿:生茸前期(1月下旬~3月中旬)、生茸期(3月下旬~8月中旬)、配种期(8月中旬~11月15日)、配种恢复期(11月15日~翌年1月中旬);马鹿:生茸前期(1月中旬~2月中旬)、生茸期(2月下旬~8月上旬)、配种期(8月中旬~11月上旬)、配种恢复期(11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 每个时期的开始与结束因鹿种、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鹿群质量及饲养技术的好坏而有所区别,如上述某些因素好些,每个时期就可能提前,否则滞后。
2.不同生产期的日粮
目前,公鹿的精饲料各地区差异不大,主要由玉米、豆类饲料和糠麸组成,各生产时期的给量也基本相同,而粗饲料则因地制宜。精饲料的质量应得到保证,配种期应补给胡萝卜等维生素类饲料。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