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我县城北镇一养殖场猪群发生群发性少食病状,业主请求就诊。通过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和病史、饲养管理调查等综合分析,诊断为玉米黄曲霉中毒。这一病例在我县还是首次发生。
(一)临床症状:该场共有产仔母猪4头,怀孕母猪8头,乳猪35头,断奶仔猪42头,育肥猪50头。母猪和育肥猪均少食,母猪减食量较大,形体消瘦,带仔母猪形体消瘦更加明显、无奶;仔猪常呈现饥饿状、时常咬扯乳头、擂拱乳房,哺乳母猪被迫伏卧拒绝哺乳;体温38-39℃,呼吸、大小便和精神状态无明显异常变化。
10月2日凌晨,死亡母猪一头,立即进行了剖检。
(二)尸体剖检变化:皮肤苍白,左侧第2、3、4、5和右侧第3、4乳头基部有咬伤、乳房周围有点状出血性坏死灶,右侧膝上淋巴结显著性水肿。剖开腹腔,便见大小肠充满气体、膨胀、呈赤红色,剪开肠壁肠道内冒出大量腥嗅味气体和流出赤红色浓稠浆液,盲肠内赤红色浓稠浆液量大且有一长约3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梭形凝血棒样物,肠黏膜脱落,肠壁弥漫性出血;肝脏,脂肪性变化,表面呈浅黄色、质脆;胆囊充盈,充满浓稠浑浊的酱油样胆汁,黏膜出血;脾脏,表面中间纵向一条宽约0.3厘米的出血性梗死带状区;肾脏,左右两肾表面灰白色,肾盂出血,内有浑浊的白色尿液;膀胱干瘪、壁厚,黏膜出血,仅有少量尿液;子宫内膜严重性弥漫出血。
(三)病史调查:母猪自8月下旬开始逐渐少食、不食,形体日渐消瘦;特别是带仔母猪消瘦更加明显,体温、呼吸、粪便均无明显变化;曾怀疑是感冒所致,用解热镇痛和抗菌消炎药物治疗,均无疗效。也曾怀疑是饲料配制问题,几次调整饲料配方。育肥猪群于9月26日明显减食。
查其饲料配方,也确有不合理的地方。
在临床无其他明显示病症状的情况下,初步确定为饲料调制不当所致,嘱其合理调制饲料配方。
10月2日,剖检母猪尸体后,怀疑中毒性疾病,便查其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鱼粉、米糠、麸皮等,经查发现,玉米发霉、霉味浓重、玉米胚已霉烂,豆粕、鱼粉和米糠均时间久长已结团,米糠已长蛀虫。
(四)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变化,参考教课书和相关资料,诊断为玉米黄曲霉中毒。
(五)体会:
1、发病过程及诊断。黄曲霉素中毒是一种蓄积性的慢性中毒过程,主要侵害肝脏和胃肠等消化系统,临床上无明显的示病症状;如无此病的临床经验,很难确诊。
2、饲料的使用。养殖户使用的饲料,配方一定要合理,所配饲料一定要符合饲养动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选购、使用的饲料原料一定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饲料卫生标准,不得使用霉烂变质的饲料原料;否则,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3、治疗。黄曲霉素中毒病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是采取排毒保肝的辅助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在该病例中,我们建议使用人工盐口服给药排泄胃肠道的残留毒物,维生素C、多维和葡萄糖口服给药保肝解毒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经治疗肥猪已恢复正常,母猪也已逐渐恢复健康。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