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喙是养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断喙的鸡,在遇有营养缺乏、空气不新鲜、鸡群密度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互啄,进而造成鸡只死亡,或将互啄的恶习带到产蛋期,致使生产水平下降。断喙可以有效避免啄癖的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提高育雏率,有利于鸡只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
1.断喙的方法:断喙是借助于灼热的刀片,切除鸡上、下喙各一部分。一般用专门断喙器,雏期断喙器的孔径7~10日龄为4.4mm,7~10日龄为4.8mm。断喙方法是左手抓鸡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的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使鸡缩舌,选择适当的孔径,在离鼻孔2cm处切断。灼烧时刀片在喙切面四周滚动以压平嘴角,这样可以阻止喙外缘重新生长,如不将喙周围压平,将有5%~10%的成鸡会重新生长喙。
2.断喙器的选择:建议使用超高温的精品型的断喙器,质量好,效率高,耐用,同时引起鸡的应激反应小。断喙的优点:可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提高育雏率,群居性好,便于管理,雏鸡生长发育整齐,防止挑食饲料与钩甩饲料,减少饲料浪费,利于免疫。
3.断喙注意要点:断喙时鸡群健康状况一定要良好,因为断喙本身对鸡群是一个不小的应激。鸡群受到应激时,不要断喙,如刚接种过疫苗或发生疾病的鸡群。断喙要避开免疫期,一般情况下,断喙应在7~10日龄进行,大约到70日龄左右进行修喙。断喙前,断喙器须清洁消毒,防止烧烙时交叉感染。断喙时抓鸡动作要轻,不宜粗暴,以免对鸡群造成更大应激。断喙后必须增加料槽内料的厚度。由于断喙伤口使鸡有痛感,若槽内料深度不够,会增加鸡痛感,同时断喙后不能断水。为防止流血和感染,可在断喙前后3d内在水中加入VK或复合维生素和葡萄糖,以减少出血,抵抗应激。断喙前后2d不能饲喂磺胺类药物(会延长流血)。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