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养殖场。
�WWw.Yz023.coM�� 为了发展鲟鱼养殖,充分利用鲟鱼这一宝贵物种资源,及较高的经济价值优势,建立现代化人工养鲟场是可行的。拟建鲟鱼养殖场要有长远规划,并考虑是否有科学技术作保证,不应盲目上马,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一、鲟鱼场址的选择
对拟建鲟鱼人工养殖场的场址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水源水质
水量充沛、水质未受污染的水源是选择鲟鱼养殖场场址最基本的条件。良好的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泉水及地下井水均可作为鲟鱼养殖用水。鲟鱼养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丰富在6毫克/升以上。以水量丰富且能自动流入鱼池为佳,水源的水温也是鱼场选择场址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北方需考虑冬季提升水温问题。温泉水或温流水水源水温不宜超过26℃,超过26℃水温并低于28℃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影响鲟鱼的生长。尽管鲟鱼是一种广温性鱼类,但其在水温18~24℃间有一良好的生长速度。尤其是在苗种培育阶段,水温对其很重要,太低(<13℃)或太高(>26℃)均影响鲟鱼正常生长发育。
2.交通运输
鱼场场地应先选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交通方便,有利于鲟鱼苗种、商品鱼及饲料的运输。
3.利用已兴建的养殖场
国内有许多空闲虹鳟养殖场和鳗鱼养殖场等,其中大多数是工厂化养殖场,设备齐全,用来发展鲟鱼养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综合因素
鱼场地处经济中心(附近)或距鲟鱼销售市场距离近而且鱼场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均是建场选址的重要指标。依靠水库、湖泊可发展鲟鱼网箱养殖。
二、鲟鱼养殖场建场规划与建设
1.鲟鱼养殖场规划
拟建一鲟鱼养殖场,需建苗种培育车间,鲟鱼养殖车间,饵料培育池,饲料生产车间,有必要可建蓄水塔、净化处理蓄水池,还要准备兴建后备亲鱼培育池。
2.鱼池系统
鲟鱼养殖池分苗种培育池、商品鱼养殖池和亲鱼培育池。
(1)苗种培育池
有圆形和长方形的。其结构有水泥混凝土构造和玻璃钢制两种,面积一般为3~6平方米,可注水深0.8米,水位可控制。以喷淋注水和溢排水为好。
鲟鱼苗种阶段要求池壁光滑,因而水泥池应进行压光处理或贴瓷砖。
(2)商品鲟鱼养殖池
工厂化鲟鱼商品鱼养殖池一般为水泥池,以长方形为多,面积为20~40平方米,池底呈坡降。高处一端有注水口,低处有排水口。
(3)附属设备
增氧设施是鲟鱼养殖池最主要的附属设备,一般采用空气压缩机充气增氧,池内投放若干散气石,使空气在水体中均匀散发出去以达到增氧的目的。
另外一个附属设备,就是遮光设施。鲟鱼为底层鱼类,视觉较差依靠触、臭觉进行捕食,对光线有较强的趋避性,趋弱光、避强光,强烈的光线影响其摄食活动。
3.水质净化处理池
目前有水质净化处理设备,但价格昂贵。生产上一般采取曝气、沉淀、生物过滤等方式净化水质,以达到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目的。
(1)曝气池
鱼池排出的水流入曝气池,经过压缩空气曝气法或机械喷淋曝气法,进行水体气体交换,使水体增加氧量,氧化有机质。一般曝气池深度为1.5~4米,池面积根据养鱼用水量大小或流量大小而定。
(2)沉淀池
沉淀池要求能够使有机碎屑或颗粒尽可能多地沉淀下来,并使已沉淀的物质不致被水流冲起。一般采用底部进水,上渔排的方式。水池长与宽比例为4,深度为2~3米。沉降区底有排污管,污物在底部直接排出池外。
(3)生物滤池
利用生物滤池内的生物膜过滤池中的有机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滤池排出的净水经水泵提到养鱼蓄水池(塔)循环使用。在生物滤池底部也配有排污口,定期排出沉淀污物。
4.后备亲鱼培育池
后备亲鱼培育他选用可流水的池塘,池面积2公顷为宜,水深应在2.5米。池底以沙石底为宜。
5.水温控制车间
水温控制车间具有调节水温的功能。该车间有升温和制冷设备,当养鱼用水水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鲟鱼生长时,使水经过水温控制车间进行水温的调整。
6.饵料生产车间
在养殖场修建人工配合饲料生产车间和水蚤、水蚯蚓等活饵培育池。
7.管理
对鲟鱼养殖实行监控和记录簿制度。对每日的水质、水温、鱼活动摄食等情况进行监控并记录。
相关知识
俄罗斯鲟
中文名称 俄罗斯鲟
拉丁名称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
英文名称 Russian sturgeo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鲟形目
拉丁目名 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鲟科
拉丁科名 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 鲟属
拉丁属名 Acipenser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俄罗斯鲟体延长,呈纺锤形。吻短而钝,略呈圆形。触须4根位于吻端与口之间,更近吻端。须上无伞形纤毛。口小、横裂、较突出,下唇中央断开。在库拉河,其口宽平均为头长的30.8%。鳃耙非扇形,鳃耙数15~31。体披5行骨板,在骨板行之间体表分布许多小骨板常称小星。背骨板8~18枚,侧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鳍不分枝,鳍条27~51;臀鳍不分枝,鳍条18~33。体高为全长的12~14%,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体色背部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体侧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柠檬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俄罗斯鲟和大多数其它鲟科鱼类一样,有冬季种族和春季种族。冬季种族鲟在夏天游入伏尔加河,在翌年产卵。春季种族鲟在早春游入伏尔加河(洄游最盛期在3月)以游入库拉河和第聂泊河中的居多,该鲟除溯河洄游性种类外,还有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居性种类。在伏尔加河栖息的大多为定栖性种类,它们生长比海水种类慢。某些洄游个体在河中生活1年以上。
俄罗斯鲟在黑海的西北部主要摄食底栖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亚速海,成鱼主要摄食软体动物、多毛纲及鱼类。在多瑙河,幼鱼以糠虾、摇蚊幼虫为食。在里海,其食物组成在不同时期略有差异,如表1。从表中可见,该鲟长大后,即从以底栖动物为主,转为以底栖鱼类为主要食物。该鲟夏季各月,摄食最强烈,到了秋季,在海中的摄食强度明显降低,冬季则几乎不摄食。该鲟溯河洄游期间几乎不摄食,向海洄游在河中摄食也很少。幼鱼在河中吃底栖无脊椎动物。
俄罗斯鲟苗种培育方法
俄罗斯鲟在俄国养殖历史悠久,并形成了一整套的养殖技术,我国于近几年开始引进俄罗斯鲟并进行养殖,取得了成功。
1.仔鱼培育
利用圆形水泥池或玻璃钢槽,池(槽)高30~60厘米,水泥池为二层池壁,外壁有溢水口和排水口,内壁直径2.5~3米,与完整的外壁区别有6个大小为24厘米34厘米的网窗,以阻拦鱼苗及饵料,池底光滑呈锅底形,进水管为水平笛式管,中心出水管罩有网状圆简。玻璃钢槽直径为2~3米,槽心有笛式注水管,中心排水孔罩有网罩,仔鱼放养量25~30尾/升,水流速控制在0.1米/秒以下,破膜仔鱼以内源性营养期经过混合营养期过渡到主动性营养需13天左右。开始每1000尾仔鱼投喂3~5克切碎的寡毛类和少量的小型浮游动物,每日投喂2~3次。白天投喂寡毛类,夜间投喂水蚤,当鱼长至70~80毫克时,寡毛类无需切碎投喂。
2.稚鱼阶段
流水培育池面积为5~20平方米,一般为圆形池,池上喷淋注水;长方形水池也可,水位在20~30厘米,水流量为20升/分,放养密度为鱼体重0.04~0.5克时为3000~7000尾/4方米,0.6~1.0克为2000尾/平方米,1.1~3.0克为500~800尾/平方米。用自虫无节幼体、寡毛类、枝角类并添加部分人工饲料进行投喂鲟鱼,每天投喂8~12次(活饵3~4次),投饵率为10%~20%,水温为20~22℃。水温19~21℃时,鲟鱼苗经60天饲养,平均体重达5克。
3.幼鱼阶段
在水泥池中养殖鱼池一般为长方形,面积5~20平方米;池水深1米,备充氧设备,各地用散气石充氧,进排水方便,流水养殖,流水量为20~50升/分,放养密度为90尾/平方米。用人工饲料喂养,饵料粗蛋白含量为40%,投饵率为2.5%~10%;以20分钟内吃完为宜,每日投喂10~12次,水中溶氧量3毫克/升以上。如果是静水每天应换水1/2。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成鱼放牧式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方式中包括各种湖泊、水库、河口湾、冷却水池养殖等。由于鲟鱼的自然增殖在这样的水域中难于进行。因此,为了维持和增加自然水域中鲟鱼资源量,鲟鱼的渔业生产常以这种方式进行增养殖,也称其为天然水域人工放养。
湖泊和水库是放养鲟鱼最好的水面,一般以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较为适宜,可采取粗放的方法。在湖泊和水库中放养适量的鱼种,首先选择已放养花鲢且获得较好效果的湖泊和水库。每公顷水面放养大型鱼种数量低于池塘投饲放养量(为池塘放养量的50%-60%,并可视水库、湖泊饵料资源状况、水域类型等确定增加或减少鲟鱼放养数量和规格)。水库和湖泊成功养殖鲟鱼的关键是:
1、建好拦鱼设施,防止放养的鲟鱼外逃。
2、经常清除凶猛鱼类,减少鲟鱼的损失。
3、根据水库、湖泊的饵料资源量(第一年放养鲟鱼时,其基础饵料种类和数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与池塘等养殖相比,在大水面中放养鲟鱼,可减少饲料方面的费用,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并且生长速度一般都快于其他水体中鲟鱼的生长速度。
放牧式水产养殖可以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去开发利用水库、湖泊等水域资源,发挥其较好的生产效能,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前由于鲟鱼苗种的供应受到较大限制,使得鲟鱼增养殖难于进行;现在,质优价廉的鲟鱼苗种生产技术已得到较大开发,并开始大批量供应苗种,相信三五年之后,鲟鱼的养殖能够为国家增多更多的财富。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成鱼网箱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了一些水体中的理化因子对鲟鱼产生的危害,减少人工饲料投喂量,易于捕捞,能够确保养殖数量和生产效益。
网箱养殖在网箱网目大小、网箱淹没深度方面必须加以注意。为了使用方便,网箱面积不得大于15平方米。养殖当年鱼可用2-4平方米的网箱。
网箱底部是用带有相应网目网衣嵌入物(方便自净和清洗)的7号网筛(同时也可以避免饲料的流失)制作的。
安置网箱处的理想水流流速是0.2-0.3米/秒。在工厂化养殖场,3-5克的幼鱼通常在池塘中养殖,而在网箱中一般只养殖商品鱼。
适应阶段的前15-20天,放养密度为400-800尾。成活率:当年鱼,规格为3-30克的个体可达60%-70%;30-200克的个体可达85%-95%;2龄鱼95%-100%。养殖饲料常采用膏状、湿的或干的微粒饲料。用膏状、湿的或干的微粒饲料投喂。
必须使食用天然饵料的,在池塘养殖的鱼习惯于采用微颗粒饲料饲养。刚开始时投喂碎鱼肉,以后逐步添加微颗粒饲料,随着鱼对混合饵料的逐渐习惯,随后可渐渐过渡到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饵可在转池后的2-3天后开始。为使幼鱼尽快习惯人工饲料。一昼夜喂养次数约10-12次。在幼鱼对饲料的习惯期,蓄养栏每次喂养之后都要清洗干净。
投饵工作必须经常保持饵料的质量和投放地点不变,以使鱼能形成和保持喂食的条件反射。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鱼苗培育技术
鱼苗培育是鲟鱼养殖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培育难度较大的一个阶段,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苗种大量死亡,直接影响苗种成活率。鱼苗可以在天然水体中培育,但天然水体不易控制,若管理不当,娇弱的鱼苗会因水中敌害生物过多、饵料不足、温度变化过大、溶氧情况不稳定且含量低等原因造成大量死亡,成活率一般仅为10%左右。若有条件可采用玻璃钢水槽工厂化培育鲟鱼苗,苗种成活率可大幅度提高,一般可超过50%,甚至可达70%-80%。现将水槽培育方法加以介绍。
一、准备工作
(一)培育设备玻璃钢水槽或用混凝土砌成方形水槽(2米×2米),底部有一定坡度,排水口处最低,排水口设置拦鱼栅(由铁框架和40-60目的网布制成)。要求池壁光滑,无粗糙面与转角,以防碰伤幼鱼。也可用圆形水槽,直径约1-2米,排水口设在中间。此外,还可用一些养殖场现有的家鱼产卵池与孵化环道进行培育。
(二)饵料刚开口的鲟鱼苗主要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在鱼苗开口前,应储存足够的适口饵料,以便鱼苗适时吃到开口饵料,否则将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小水面培养浮游动物,或用卤虫卵培养卤虫,以备随时捞取,亦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储存。投喂时,切碎饲料。此外,还应备有一些配合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弥补天然饵料的不足,保证鲟鱼苗的全面营养,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若天然饵料不足,也可以从仔鱼开口至苗种培育结束阶段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饵料,人工配合饵料的粒径为0.2-2.0毫米。
配方要根据鱼的营养需求设计,除蛋白质和脂肪要达到标准外,各种氨基酸之间要尽量达到平衡。对鲟鱼而言,赖氨酸和色氨酸的需求量比其他鱼类略高,同时要注意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三)机电设备培养鲟鱼苗,保证足够的溶氧量很重要,水槽要不断进行水交换,且一般使用增氧去氮机(不采用充气增氧设施),这样既能保证水中充足的溶氧,又能防止水中多余的气泡导致气泡病。常用机电设施还有水泵、发电机等。
(四)必要的用具和药品鱼苗培育期间常用的工具和药品有:小捞网、小网箱、刮污板、排污吸管、天平、温度计、福尔马林及高锰酸钾等。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鲟鱼可以在普通池塘内养殖,亦可在具有较大的水交换量和强化投饵的小型池塘式蓄养栏中进行。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养殖时,规范的商品鱼养殖场,合理的池塘配置是成长池、育肥池、越冬池。用作养殖鲟鱼的池塘应该符合如下要求:独立的供水,充分方便的排水,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养殖池最佳面积不少于2公顷,育肥池大约10公顷。各类型夏季池塘的深度是1.5-2米,池底稍有淤泥,因为鲟鱼不同于鲤鱼,它只能从水底表面3-5厘米淤泥层处捕捉水底水生动物,几乎不深入到淤泥的深层。饵料基础应保持在如下水平:浮游动物不少于3克/立方米,底栖生物不少于5克/立方米。池塘中鲟鱼的饵料基础(尤其是在第一年)是水底生物、水蚤亚目甲壳类、摇蚊科,这是鲟鱼最喜爱的饵料。
(二)水质调节鲟鱼摄食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8-24℃,当池塘水温高于28℃时,鱼停止摄食,这期间应昼夜加大供水量,停止投饵。鲟成鱼培育最佳生长要求是水中溶氧高于6毫克/升,水温在20-22℃。
(三)放养密度在池塘式蓄养栏养殖鲟鱼的放养密度可参照如下标准:
幼鱼1.5万-2万尾/公顷,当年的1龄鱼0.7万-1万尾/公顷,2龄鱼0.6万-0.7万尾/公顷,3龄鱼0.3万-0.5万尾/公顷。
(四)饲料及其投喂在池塘养殖鲟鱼中,充当饵料的是池内的天然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在池塘式蓄养栏中,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30%-45%,脂肪5%-8%,碳水化合物10%-12%,最好用鲜鱼添加10%-30%的鱼粉作为蛋白源。
饵料台安放在泄水闸口旁水面下2米的深度处,目的是保持良好水质。
在池塘式蓄养栏中,一昼夜湿饵的投喂标准(适宜水温)。(喂养2龄鱼日投饵量占体重的5%-10%,3龄鱼占体重的3%-5%)。
投饵量由幼鱼体重及水温情况决定。投饵的频率随着鱼的生长由一昼夜的6次逐渐减为2次。随着水温下降投饵标准减少到50%,投饵频率降至一昼夜1-2次。
(五)混养为了提高鱼产量,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池塘养殖鲟鱼可以与其他鱼类搭配混养。目前,常用混养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混养少量鲟鱼。鲟鱼的放养规格应大于其他肉食性的鱼,一般为15-20厘米/尾。放养量为每公顷300-450尾,到第二年底,个体重可长到1.5千克以上。二是以鲟鱼作为主养鱼,混养草鱼、青鱼、鲇鱼和鲈鱼等,,每公顷放养鲟鱼3000-6000尾,混养鱼150-200尾;经一年的饲养,鲟鱼个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
(六)越冬越冬池塘的水交换应在8-10天一次。池塘面积应在0.33-1公顷之间,水深应保持在1.2-1.7米(指不结冰层)。越冬放养量为10-20吨/公顷,即体重为40-80克的当年鱼10万-15万尾/公顷,体重为500克的2龄鱼3万-4万尾/公顷。
甲鱼养殖场建设
甲鱼养殖场需要建设4个池子,分别是亲甲鱼池、成甲鱼池、幼甲鱼池、稚甲鱼池。建池可以选择安静的地方,地势高一些,亲甲鱼池需要建设产卵房,稚甲鱼池建在室内的话,水深应达到40cm,面积为50㎡,室外建池需要水深达到30cm,面积为80㎡。
1、亲代甲鱼池
亲代甲鱼池需要建设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并且对地势的要求要稍微的高一些,最好是选择在坐北朝南的方向为最好。在建设的时候,可以在产卵的地方砌沙堆,数量差不多在5个左右即可,厚度的话,可以在20厘米的样子。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它的产卵场建设在产卵房里面,这个面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但是房顶最好是选择玻璃的。产卵池里面需要留小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方便甲鱼的进出。
2、成年甲鱼池
这个甲鱼池其实在建设的时候,和亲代甲鱼池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不需要产卵,所以在建设的时候,只需要将产卵场去掉就可以了。
3、幼年甲鱼池
其实这个在建设的时候,原则上和上面的两者是一样的,不过在建设幼年甲鱼池的时候,可以在面积上稍微小一些,这样也能节约成本。
4、稚甲鱼池
稚甲鱼池在建设的时候,可以选择室内水泥池或者是室外水泥池。室内的话,建设的面积差不多在50平方米的样子,水的深度需要在40厘米左右,池子的话,可以稍微高一些,在9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在它的池底,可以铺上一些沙土,然后需要建设一些供休息的地方,面积大小视情况而定。室外的话,面积可以稍微大一些,在80平方米的样子,水深可以浅一些,在30厘米的样子即可,池子的话,稍微高一些,一米左右即可,休息面积要稍微小一些,比例为1:10的样子。
在选择养殖场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来养殖,甲鱼喜欢晒太阳,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并且周围最好是比较安静,毕竟甲鱼是怕生活在吵闹的地方的。然后附近有干净水源,水质要好,这样需要换水的话,也会比较方便一些。还需要有丰富的饵料,因为甲鱼喜欢吃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食物。
蜈蚣养殖场的建设方法
蜈蚣饲养场小区内部设计与建造饲养场规划完毕以后,即着手修建饲养池,然后修建配套设施,每个小区自成一体。下面向读者介绍饲养池的修建规格要求。
每个饲养小区可分为两部分,即由饲养池和遮荫棚组成。饲养池的规格没有一定的要求,但构造基本一样建池的面积可根据小区的长度和宽度而定。建池的长度可根据小区长度设定,宽度要以方便操作为原则。例如6米5米的小区,饲养池长可设定6米,宽度可设定1.8米,两个池并排修建,中间共用一道隔壁,两个池子周围留出走道和排水沟的位置,便于管理和排水。
池子的总深度l米左右,地上部分0.4米,地下部分0.6米。池子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如在室内修建也可以是正方形。池子底铲平拍实,用砖铺平,砖缝用水泥沙浆勾严,防止蜈蚣钻入缝中。池壁的地下部分厚度24厘米,地上部分厚度6厘米,地上部分池壁的下部内面镶20厘米宽的一层环池壁的玻璃,防止蜈蚣逃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结合部的池壁内面,环绕池壁修两道槽,第一道槽为食槽,第二遭槽为水槽,食槽宽度7-8厘米,水槽宽度10厘米,深度6-7厘米。水槽通向槽外留有排水孔,换水时可把排水孔打开,让水排出再换新水。水池内要经常注满清洁的水,一方面供蜈蚣饮用,另
一方面是蜈蚣饲养场防逃的第一道防线。
池子修好后,池面上还要准备好铁纱网或窗纱准备做盖,在开始饲养后要在池子上面加盖,以免老鼠侵害。池内加饲养土和瓦片。
饲养土:用70%的细土、20%的细沙、10%的锯末混合而成,也可以根据季节适当调节。夏季,蜈蚣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饲养土既要做到保持一定的湿度,又要保持一定的通气性,所以锯末要相应多一些;秋季、冬季和春季蜈蚣的活动量比夏季相对减少,冬季不加温的情况下,蜈蚣没有活动,饲养土中锯末的比例应保持在10%左右。冬季蜈蚣处于冬眠状态,饲养土的细度要好一些,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饲养土配好以后,喷洒一些清水,搅拌均匀,达到手握时成团,松手时能散开的程度、有潮湿感。然后平铺在饲养池的底面,厚度10-20厘米。
饲养瓦:饲养蜈蚣离不开瓦,因蜈蚣独居性较强(也能几条十几条生活在一起),把小瓦片重叠铺垫起来,空隙多、空隙大、吸水性好。这样就给蜈蚣栖息、交配、产卵、抱卵孵化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注意不要用下房瓦或长期露天堆放的瓦,这些陈旧的瓦里,可能有一些病原体,容易使蜈蚣感染疾病。
饲养砖:有的用砖垛代替饲养瓦。即把砖码成垛,砖与砖之间、上下砖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的缝隙,在砖垛从池底垒至与池壁的水槽与食槽平,这样饲养面积大大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饲养池的面积。
蜈蚣饲养小区要留排水孔,排水孔与周围的排水沟相通,捧水沟与外界水渠相通,形成畅通的排水系统。
在蜈蚣饲养小区上可以盖遮荫棚,遮荫棚可以因陋就筒,盖成半坡形的。一般遮荫棚后坡向北,高15米,前坡向南,高25米,15米以下用砖砌成实墙,上面的1米做成统窗。窗框冬季上好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太阳斜射的情况下可以射进大量阳光,提高棚内温度,这样可以保证遮荫棚内温度不能低于0℃。夏季太阳直射,遮荫棚内也进不了阳光,把玻璃或塑料薄膜拆去,可以通风。遮荫棚的顶可以在里条上铺上帘子,帘子上铺上麦秸,厚度10-15厘米,麦秸上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再抹一层混有短麦草的泥。这样既能防止麦秸被风刮走,又能防雨,冬季可以保暖,夏季可以隔热,比较实用,而且成本还低,可以节省投资。
俄罗斯鲟鱼养殖新技术
俄罗斯鲟鱼由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我国,目前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多地均有养殖,已成为值得推广的淡水名特优养殖新品种。
一、养殖池塘与水质要求
鲟鱼是高溶氧鱼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溶解氧的适宜含量要求在6mg/L以上,低于1.5mg/L会出现死亡。养殖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2m左右,要求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考虑到其对水质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经常注入的池塘为佳。为防止其他野杂鱼苗进入,入水口处一般用20目的筛绢作拦网。
二、苗种放养
1.清塘与消毒。苗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300-400kg,以杀灭野杂鱼、病菌及有害生物;苗种放养前,还须先用5%的食盐水溶液洗溶苗种20分钟,然后再投放鱼池,人池第二天开始投喂。
2.放养规格与密度。鲟幼鱼在2月龄时已具有成年鲟鱼的基本特征,所以一般放养规格为每尾309左右,放养密度为每亩为1000-1200尾。池塘主养俄罗斯鲟鱼,为有效利用水体,可适当搭养鲢、鳙鱼。因为鲢、鳙鱼为上层鱼类,俄罗斯鲟为底层鱼,各自活动不受影响;另外,鲢、鳙鱼还能摄食浮游生物,净化池塘的水质环境。搭配比例以每亩水面搭养鲢、鳙夏花4500尾为宜。
三、日常管理
俄罗斯鲟鱼为杂食性底层鱼类,幼鱼以底栖生物、水生昆虫为食,成鱼则以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及小型鱼类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经过驯化可以摄食人工饵料。
1.鲟鱼的驯化。鲟鱼的驯化难度比常规鱼类大,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5种:①直接用颗粒饲料投喂。虽然需时较短,一般为1—2周,但成活率低,仅为35%-40%;②活饵和颗粒饲料交替投喂。此法驯化时间长,约需8周以上,驯化成活率可达40%~50%;③软颗粒投喂。在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活饵制成软颗粒投喂,约需3周可完成驯化,成活率在50%以上;④用活饵研浆浸泡干颗粒饲料投喂。需晾至半干后投喂,驯化约需2周左右时间,成活率超过75%;⑤活饵引诱法。将水丝蚓等活饵洗净研浆,洒入池中的饵料台,让鱼嗅到水丝蚓的味道后,刺激其食欲:然后撒少许人工配合饵料,如此持续l周后,逐渐减少活饵料量,直至完全适应配合饵料。显然,后三种方法效果好,驯化时间短,成活率高,宜于推广。
2.饵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饲料,促进其健康生长。
(1)定时。每天3次,即8时、14时、17时各投一次。
(2)定位。每亩鱼池设饵料台1-2个,饵料台面积为6m2,设在投喂方便、向阳和水体交换好的地方,以利于鱼的摄食。饵料台控制在离池底20era左右,平时集中饵料台投喂,使鱼逐渐形成条件反射而觅食。
(3)定质。配合饲料要求新鲜、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409到成鱼阶段的饲料组成要求蛋白质含量达到45%左右。
(4)定量。投饵量的确定主要根据水温、鱼体大小、吃食情况及气候因素等综合考虑,掌握“八分饱”的原则。鲟鱼在适温范围内,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大,水温18~20℃,按鱼体重4.5%投喂:水温20—24℃,是鲟鱼生长速度较快的时期,按其体重的5%投喂;水温24-28℃,虽然摄食量很大,但生长速度缓慢,考虑到经济效益,按鱼体重的4.5%投喂:在阴雨天或雷雨之前则要停喂。
投喂时先撒少量饵料,引鱼至饵料台,待鱼群聚后,再大量投喂,约需15分钟;当大部分鱼吃饱后再少量投撒,整个投喂过程20分钟左右:最后还要清除残饵,以免败坏水质。
3.水质控制。俄罗斯鲟是高溶氧、冷水性鱼类,根据此习性,可采取隔天换水的方法,换水量为水体的30%一50%。在夏季高温期,升高水位至2.5m,并加大换水量,改隔天换水为每天换水1/3,换水时不可大排大灌,采用全天微流水,边排水边进水的方法,这样既可降温,又能够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秋季温度有所下降,水位保持2m,每天换水量为1/5,池水恶化时,排除旧水,注入新水。
4.加强巡塘管理,严密注意浮头。主要观察鱼的活动、吃食以及水质状况等,以便及时调整养殖措施。巡塘每天至少需要3次,即黎明时分观察水温、水色及池鱼有无浮头迹象;日间结合投饵检查水质及池鱼有无浮头预兆:盛夏季节,天气变化突如其来,最好在半夜前后增加一次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事故发生。
由于俄罗斯鲟对溶氧的要求较高,因此养殖过程中防池鱼浮头应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浮头在黎明发生,为轻浮头,因为日出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浮头便逐渐消失;如果浮头发生在半夜前后即为重浮头,因为夜间水生植物需消耗氧气进行呼吸,溶氧有减无增,而距次日日出还有较长时间,因此浮头只会越来越重。从浮头的范围来看,鱼类在池塘中浮头为轻浮头:如扩散到池边,整个池面都有鱼浮头即为重浮头。另外,发现鱼浮头后,用声响或手电光刺激,稍有惊吓即下沉者为轻浮头:如池鱼受惊吓不下沉、反应迟缓者表明浮头时间较长,程度已较重。
解救浮头的有效措施是立即开动增氧机,同时结合排灌水,使水呈流动状态,也可准备一些氧化钙等化学增氧剂以备紧急抢救之用。值得一提的是,发现鱼浮头切不可惊慌失措,不可马上去捞除死鱼,因为那些浮头搁浅的鱼受惊吓后,挣扎窜游,而此时水中氧气很少,底层已无氧气,浮头的鱼本身已筋疲力尽,若惊吓后下沉水底,就再无力上浮,反而会加速其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
5.疾病防治。俄罗斯鲟的抗病能力较强,只要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喂,切忌暴食,并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基本可避免疾病的发生。
(通联:048100,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刘国信
渔业致富指南2012-11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