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
蚯蚓的生长发育条件蚯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土壤pH值等均有一定要求。但不同种的蚯蚓,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有所差异。
1)蚯蚓的饲料与营养
蚯蚓食物来源广泛,各种植物的茎、叶.家畜粪、农业副产品及家庭垃圾,均可以作为其饲料。蚯蚓从基科、饵料所含的蛋白质、无机氮源、糖、纤维索、木质素等物质中吸收氨素和碳素营养。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钾、镁、钠、磷等矿物质元素。
一般来讲,饵料中营养成分含量越丰富,蚯蚓生长发育越快,繁殖性能愈好。蚯蝴爱吃有甜味的及含蛋白质、糖比较丰富的饲料,但不爱吃有苦味的、有涩味的食物。饲料中含盐和含沙对蚯蚓有不良的影响。
2)温度
蚯蚓是变温动物,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最适温度范围内,蚯蚓的热能消耗比较少,发育速度较快,死亡率较低。饲养实践证明,大平二号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7℃,最适宜温度为23℃。蚯蚓产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1-25℃。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成熟蚯蚓的产卵量会有所减少。温度降低,产卵间隔时间延长;温度升高,产卵减少,卵的质量减轻,卵形变小,孵化率降低。当温度升到36℃时,蚯蚓停止产卵,即使产出卵茧,其卵子受精也困难,成为不受精卵,影响繁殖率。
幼蚓的最适温度有一定规律,温度可以由高到低,最适温度可以高出成蚓3-4℃。卵的孵化温度要求从低到高,最好从13-15℃开始,逐渐上升到30℃左右,这样的温度条件可提高孵化率。
3)湿度
蚯蚓利用皮肤上的气孔进行呼吸,所以它的体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90%。所以,蚯蚓必须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是蚯蚓生存的关键要素。但太潮湿对蚯蚓生存也不利,易使气孔堵塞致死。
不同种类的蚯蚓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环毛蚓、异唇蚓等要求干燥一些,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30%左右;而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等主要饲养在有机饲料中.一般要求饵料水分含量60-70%。卵茧孵化的湿度要在60%左右。
4)空气
蚯蚓生活在基料和饵料中,生长环境不利于呼吸,加上基料和饵料不断再发酵,与蚯蚓争氧气,容易造成二氧化碳聚积,氧气不足,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
在蚯蚓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疏松基料和饵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从而可以维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5)光照
蚯蚓对光线的要求并不严格。除直射的强光不利于蚯蚓的生长外,紫外光对蚯蚓有刺激作用。在白光、散射光,特别是无光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6)酸碱对蚯蚓的影响
蚯蚓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能生存,但在弱酸弱碱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蚯蚓生长发育最适的土壤、基料的pH值为6.8-7.6。当pH值低于5.9或高于8.0时,都会引起蚯蚓逃跑。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应洼意饲养基料和所投饵料的pH值,使其达到要求的最低pH值。
另外,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对蚯蚓的生存不利.这些有毒气体是有机物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当氨含量高于17毫克/千克,硫化氢含量高于20毫克/千克,甲烷的含量高于15%时,会造成蚯蚓的逃跑或死亡。此外,在养蚯蚓时还要注意农药的毒害作用。
相关阅读
蚯蚓饲养条件的控制与调节
1)饲养密度
饲养蚯蚓希望获得高产,即要在单位面积上尽可能多养蚯蚓,但不能无限制地增加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反而会使个体生长发育速度降低,影响产量。所以要掌握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获得高产。
2)温度控制
蚯蚓为变温动物,温度对其新陈代谢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影响着生长发育和繁殖。因为蚯蚓产卵的最适宜温度为21~25℃。温度过低,产卵数量明显减少。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则产卵数量增加,但在超过25℃时,产卵数量又逐渐降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蚯蚓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3)湿度控制
蚯蚓喜欢潮湿,但由于种或品种不同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环毛蚓、异唇蚓等要求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主要养在有机饲料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一般饵料含水量为60%~70%。如果饵料含水量再高,饵料中的空隙被水分占据,空气缺乏,蚯蚓在其中无法生活。水分过多,还可导致蚯蚓产卵率降低,所产的卵也会发生腐烂。过湿的环境,还容易引发疾病,造成减产。但是,水分过低、饵料太干,又不利蚯蚓采食,同时蚯蚓皮肤过量分泌黏液,造成体内失水,导致新陈代谢失调或停止。
卵孵化时的湿度(/),一般要求水分含量在56%~66%,湿度过大或通风不良,卵茧易变质发黑。在生产中,夏天为了降温可以增加用水量,要特别注意掌握湿度,不要顾此失彼。
4)pH值的控制
蚯蚓生长和繁殖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蚯蚓生活的基料或饵料pH值一般应掌握在6.8~7.6为宜。过高或过低往往出现不良反应。如引起蚯蚓身体变干、脱水萎缩,体色变为黑紫,感觉迟钝,以致逃逸。
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饵料,在发酵时产生一定量的氨,使饵料的oH值升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饵料,发酵时最后产生二氧化碳,使饵料pH值降低,因此饵料发酵腐熟时,要求氮、碳饲料搭配合理。投喂饲料前一定要测定饵料的pH值,如果偏高或偏低,都要及时调整。
养殖蚯蚓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蚯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土壤pH值等均有一定要求。但不同种的蚯蚓,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有所差异。
1)蚯蚓的饲料与营养
蚯蚓食物来源广泛,各种植物的茎、叶,家畜粪、农业副产品及家庭垃圾,均可以作为其饲料。蚯蚓从基料、饵料所含的蛋白质、无机氮源、糖、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中吸收氮素和碳素营养。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钾、镁、钠、磷等矿物质元素。
一般来讲,饵料中营养成分含量越丰富,蚯蚓生长发育越快,繁殖性能愈好。
蚯蚓爱吃有甜味的及含蛋白质、糖比较丰富的饲料,但不爱吃有苦味的、有涩味的食物。饲料中含盐和含沙对蚯蚓有不良的影响。
2)温度
蚯蚓是变温动物,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最适温度范围内,蚯蚓的热能消耗比较少,发育速度较快,死亡率较低。饲养实践证明,大平二号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7℃,最适宜温度为23℃。
蚯蚓产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l~25℃。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成熟蚯蚓的产卵量会有所减少。温度降低,产卵间隔时间延长;温度升高,产卵减少,卵的质量减轻,卵形变小,孵化率降低(/)。当温度升到36℃时,蚯蚓停止产卵,即使产出卵茧,其卵子受精也困难,成为不受精卵,影响繁殖率。
幼蚓的最适温度有一定规律,温度可以由高到低,最适温度可以高出成蚓3~4℃。卵的孵化温度要求从低到高,最好从13~15℃开始,逐渐上升到30℃左右,这样的温度条件可提高孵化率。
3)湿度
蚯蚓利用皮肤上的气孔进行呼吸,所以它的体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90%。所以,蚯蚓必须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是蚯蚓生存的关键要素。但太潮湿对蚯蚓生存也不利,易使气孔堵塞致死。
不同种类的蚯蚓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环毛蚓、异唇蚓等要求干燥一些,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30%左右;而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等主要饲养在有机饲料中,一般要求饵料水分含量60%~70%。卵茧孵化的湿度要在60%左右。
4)空气
蚯蚓生活在基料和饵料中,生长环境不利于呼吸,加上基料和饵料不断再发酵,与蚯蚓争氧气,容易造成二氧化碳聚积,氧气不足,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在蚯蚓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疏松基料和饵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从而可以维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5)光照
蚯蚓对光线的要求并不严格。除直射的强光不利于蚯蚓的生长外,紫外光对蚯蚓有刺激作用。在白光、散射光,特别是无光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6)酸碱对蚯蚓的影响
蚯蚓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能生存,但在弱酸弱碱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蚯蚓生长发育最适的土壤、基料的pH值为6.8~7.6。当PH值低于5.9或高于8.O时,都会引起蚯蚓逃跑。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应注意饲养基料和所投饵料的pH值,使其达到要求的最低pH值。
另外,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对蚯蚓的生存不利,这些有毒气体是有机物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当氨含量高于17毫克/千克,硫化氢含量高于20毫克/千克,甲烷的含量高于15%时,会造成蚯蚓的逃跑或死亡。此外,在养蚯蚓时还要注意农药的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