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方法。
活体蚯蚓的保存目的是以鲜活蚯蚓作饵料养殖特种水产,蚯蚓活体的保存一直是个大难题。下面两种方法可使蚯蚓保持30天以上不死亡。
(1)膨胀珍珠岩活体蚯蚓保存法:
膨胀珍珠岩是一种珍珠岩矿石经l260℃左右的高温焙烧而制得的一种白色中性无机砂状材料,具有容重轻、导热系数小、低温隔热性能好、保冷性能佳、吸湿性小、化学稳定性强、无味无毒、不燃烧、抗菌耐腐蚀等特点。
方法:
首先形成珍珠岩载体,即将膨胀珍珠岩放人容器内,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搅拌消毒后,用清水喷洒清除药液,然后拌人1%的碘型饲料防腐剂即成。然后,将体积为珍珠岩载体体积50%一70%的消毒活体蚯蚓分批倒人其中,待前批蚯蚓钻人载体后再倒下批。等所有蚯蚓钻人载体内之后,将其置人15℃的环境中保存。可保存活体l一2个月。保存温度不得低于1℃,也不得高于5℃,储存量低保存时间长,反之则短。
(2)活体蚯蚓冷水保存法:
首先将容器底部撒上一层增氧剂每平方米约40克),然后放一层干净木炭,再在表面罩上一层尼龙网,在上面放上去皮后的老丝瓜瓤筋码,高度为容器的三分之二。将绿藻塘水置人容器内进行漂白粉消毒(浓度为2毫克/公斤),于室外放置24小时后再将消毒活体蚯蚓投入容器中,容器温度为1一5℃,容器内的水位必须以全部淹没丝瓜瓤筋为准。可保活体蚯蚓2个月左右。
相关阅读
土鸡种蛋保存方法
收集起来的鸡种蛋,往往不能及时人孵,需要保存一段时间。如果保存条件差,保存的方法不合理,也会导致种蛋品质下降,影响孵化率。因此,应严格按照种蛋保存对环境、温度、湿度及时间的要求进行妥善保存,以保证种蛋的品质。
(一)保存环境
土鸡种蛋应放在专用储存室内,特别是大型的孵化场更为重要。储存室应有天花板,四周围墙厚实,窗户不要太大,既保证冬暖夏凉,又要求空气新鲜,通气良好,清洁,无阳光直射,无冷风直吹,无蚊蝇、老鼠、麻雀出入,无其他怪味。要将种蛋码放在蛋盘内,蛋盘置于蛋盘架上,定时翻蛋,并使蛋盘4周通气良好。
(二)保存温度
家禽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C,高于这一温度,胚胎就开始发育,但这种发育是不完全和不稳定的,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低于这一临界温度,胚胎发育处于静止休眠状态。一般保存种蛋标准温度是12-16℃,但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应有所区别。若保存时间在1周以内,以15-16c为宜;在2周以内,则把温度调到12-13C;在3周以内,以10-11C为佳。
(三)保存湿度
土鸡种蛋蛋内水分通过蛋壳上的气孔不断向外蒸发。种蛋保存湿度过低,则蛋内水分损失过多,气室增大,蛋失重过多,势必影响孵化率;湿度过高,易引起蛋面回潮,种蛋容易变质发霉。室内空间的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
(四)保存时间
土鸡种蛋的保存时间越短,对提高孵化率越有利。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l周,蛋的存放应大端朝上或平放;若保存时间超过1周以上,则应把蛋的小端朝上。
(五)翻蛋
保存期间为了防止蛋黄胚盘与壳膜粘连,以致胚胎早期死亡,必须进行翻蛋,也称转蛋。一般认为,土鸡种蛋保存时间在1周以内,不必翻蛋;超过l周,最好每天进行l-2次翻蛋。翻蛋时,只要改变蛋的角度就行,如改变蛋架车角度或用手把放蛋容器分别改变高度1-2次就可以完成。
蚯蚓投料喂食的方法
(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肥、土相间,一般24层。
(3)工厂规模化养殖,大多采用发酵的有机饲料,以饲养爱胜属蚯蚓为主。要求饲料含水量保持在65%一70%。投料喂食方法有轮换堆积喂食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喂食法。
①轮换堆积喂食法:
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饲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在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铺上新饲料。如此轮换堆积,依次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养殖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自动向下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起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移人新料堆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人孵化床,以便孵育幼蚓。
②表面添加喂食法:
当养殖床饲料已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一15厘米厚的新饲料。所添饲料消耗后,可再添加510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为宜。该方法便于观察饲料消耗情况,投料也较方便。添加次数太多、太厚,不利于通气,影响蚯蚓生长和卵茧孵化,甚至因湿度大而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③侧面添加喂食法:
把养殖床分成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当饲料消耗完后,在旧饲料堆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23天,蚯蚓(尤其成蚓)大部分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人孵化床,进行培育。
蚯蚓的采收方法
蚯蚓采收一般有光照下驱法、诱捕法、红光夜捕法、水驱法、挖取法等。
1.光照下驱法
适宜于室内养殖床以及箱养、池养的赤子爱胜蚓及北星二号、大平二号蚯蚓的采收。
在养殖床内的蚯蚓体重达400600毫克,每平方米密度已达1.52万条时,即可采收一部分成蚓。在采收时,可利用蚯蚓避光的特性,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用刮板逐层刮料或用钉耙在表层耙动使其蓬松而透光,以驱使蚯蚓下钻到养殖床底部。最后蚯蚓聚积成团,然后把蚯蚓团置于孔径为5毫米的大框上。框下放收集容器,在光照下,蚯蚓自动钻人筛下容器上,蚯蚓的粪粒和杂物残留在筛上。
如需净化蚯蚓体内的食物,可将蚯蚓进行自然干燥。在遭受干燥的情况下,蚯蚓自动净化消化道的粪粒,然后在筛网上,用清水冲洗体表。亦可把蚯蚓放人5一lo倍的清水中,经l一2昼夜,使体内消化食物排泄在水中,可达到净化目的。
2.红光夜捕法
该法适宜于田间养殖蚯蚓的采收,如威廉环毛蚓、湖北环毛蚓等。利用蚯蚓在夜间爬到地表面采食和活动的习性,在凌晨34时,用红灯或弱光灯在田间进行采收。方法简便,采取量较大。
3.蚯蚓诱捕法
这既适用于室内养殖床,又适用于大田养蚓的采收。如赤子爱胜蚓的养殖床,在采收前,可在旧饲料表面放置一层蚯蚓喜爱的食物如烂水果、瓜类等,经23天,蚯蚓大量聚集在烂水果层或瓜类中,这时可将成群蚯蚓取出,经筛网清理杂质即可。在田间如饲料地或桑园、果园等,可选择蚯蚓喜吃的饲料,堆放在养殖槽附近,次日凌晨在饲料堆中收集诱人的蚯蚓////。此法省工省力,又不伤蚯蚓。亦可在沿养殖池或养殖床边沿挖一深lo余厘米的小沟,沟的两端埋2个深约30厘米的陶瓷缸,或挖2个土坑,夜间蚯蚓沿沟槽爬人瓷缸中或土坑中,黎明前即可采收。
4.蚯蚓水驱法
适于田间养殖的蚯蚓的采收。在绿肥或饲料收获后,即可灌水驱出蚯蚓或在雨天清晨,威廉环毛蚓或其他蚯蚓大量爬出地面,这时可组织力量,突击采收。这种采收的蚯蚓必须迅速处理,如移人新养殖坑内,否则易死亡。
5.挖取蚯蚓法
这适于田间养殖或野外采集。先选择地表较潮湿、蚓粪堆多、孔洞密的地方,用三齿或四齿铁叉,挖土采收。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但费工费力,收率低,又易损伤蚯蚓。
常见的蚯蚓的饲养方法
蚯蚓的饲养方式分为简易饲养法、田问饲养法和工厂化饲养法。不管采取哪种饲养方式,饲养场都应选择排水良好、通风良好、湿度较大、无噪音和煤烟、避免使用农药以及能防鼠、蛙、蚂蚁的地方。
1)简易饲养法
主要有箱养、坑养、池养、棚养和温床养等方法。这些方法适于小规模饲养,优点是可以做到就地取材,投资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可以用作辅助饲养。
箱养法:
包括箱、筐、盆、罐、桶等小型容器,适于饲养赤子爱胜蚓和大平二号驯化过的蚯蚓品种。这些蚯蚓种喜欢在烂草、牛马粪及腐烂的枯叶、烂菜、瓜果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生活。以上两个蚯蚓品种,是国内外人工饲养优良品种,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的特点,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年可以增殖200~500倍,最高可以达到1000倍。
因此,在小型饲养中,可把上面介绍的有机物堆积发酵,待温度降至25~28。C时,装入以上介绍的几种容器中,放进蚯蚓种,经常洒水保持饲料湿度为60%~70%,即手握成团(/),放手散开为宜,并设法遮光。在气温13~280C的条件下适宜生长发育。在温度过高时应注意降温,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应注意保温。在北方可以移人室内饲养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在面积1平方米,高度0.4米的基料和饲料中,可养赤子爱胜蚓2.0~3.0万条,每15天左右可添加1次饲料。养3个月左右,可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翻料收取,并把产在饲料中的卵茧和成蚓分离,另行装箱培育。为节省占地面积,木箱可以堆叠起来,摆成多层。
坑养或砖池饲养蚯蚓法:
这种饲养方法适于饲养杜拉属、环毛属、异唇属以及赤子爱胜蚓。这几属的蚯蚓,除赤子爱胜蚓要求较纯的有机物质外,其他各属均需吞食大量土壤,因此可以在房前屋后的空地或树荫下直接挖坑或砌砖池饲养。
土坑或砖池的深度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以在3~20米2。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的饲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厚的土壤,然后投入蚯蚓种进行饲养。如蚯蚓较多,可在土壤上再加一层10厘米厚的饲料,上面再覆上一层肥沃土壤。
饲养环毛蚓,土壤湿度要求保持30%左右;饲养异唇蚓要求土壤湿度为25%~30%;杜拉蚓耐旱,土壤湿度应保持在22%~25%。通常投放数量威廉环毛蚓2000~3000条/平方米,重达10~15千克,最高密度达到8000条/米2,重达30千克。
堆肥饲养法:
本法适于南方饲养,北方在4~10月温暖季节也可使用。具体做法是在宽1~1.5米、高0.6米、长3~10米经发酵腐熟的肥堆或工厂废弃且无毒的有机物中,直接放人赤子爱胜蚓或大平二号进行饲养。
如果饲养环毛蚓、异唇蚓等,则应把初步腐熟的有机饲料和肥土按1:1混合,或分层把饲料和肥土相间堆积,每层10厘米,堆高约60厘米,放人种蚓饲养。
在水分和养料充足的情况下,蚯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速度很快。在生产中注意遮光防雨,并在肥堆四周挖沟,防止蚯蚓逃跑和下雨时及时排水。
蚯蚓温床饲养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冬季保证蚯蚓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生产率。可以根据地区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地上温床饲养法,可根据蔬菜育苗,花卉冬季保温的方法进行饲养。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点建温床,床长5~10米,宽1.5~2米,地下挖深0.6~0.7米。温床的北墙用砖或土坯砌成1.2~1.3米高的后墙,南面堆起高O.3米的土坎,床的横面为三角形。在深0.7米的床内,分层放蚯蚓饲料和肥土,然后放入种蚯蚓,并在肥土上培育蔬苗或树苗。如饲养赤子爱胜蚓,床深0.5米,放入发酵过的牛、马粪,最后在温床顶部用双层竹竿,覆盖双层塑料薄膜。两层薄膜之问,留7~10厘米的距离,以增强保温能力。薄膜上用绳子编结成防风网,扣紧固定。温床四周根据具体情况可堆积土或锯末等,也起到保温作用。温床的两头要留风洞,在一侧留一小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温床晚上加盖草苫,白天揭开,以便晚上保温,白天让阳光照射温床。当温度过高,可打开两头风洞散热,以调节温度。下午3~4点再将草苫盖上,如遇到风雪天气,则不要揭开草苫。这种温床在冬季一般可保持床内土壤温度10~12℃,中午最高时可以达到22℃。
温床要有专人管理,注意土壤中的水分要保持在28%~30%。如果饲养赤子爱胜蚓,则应保持饲料含水量60%~70%,20~30天添加1次饲料,以保证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养料。
也可采用半地下式温室饲养。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冬季严寒,低温季节长,气候条件对蚯蚓饲养不利。为了延长蚯蚓生长发育和繁殖期,可以来用半地下式温室饲养。这种方法也是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宽6米、深16米、长度可根据需要而定的土坑,坑底面铺砖,四周用砖砌墙。北墙高出地面2米,南墙高出地面0.5米,两边留门和通风孔。温室顶部用木材做支架,并覆盖2层塑料薄膜,薄膜之间距离610厘米,表面用尼龙绳或铁丝扣紧固定,以防风雪。温室墙根堆积马粪,室内热源依靠阳光及地温和马粪发酵产生的热量供给。其中阳光是主要热源,地温和马粪发酵热作为补充热源。据测定,马粪发酵时,温度可升高到60一70℃,从马粪温度升高到40℃,然后继续升高到60℃,再从60℃降至40它,要经过15天的过程。
在温室内沿纵向堆积数条腐熟的马粪,宽60一80厘米,高4050厘米,作蚯蚓饲养床,两例各堆积新鲜马粪,使其发酵产热,以提高饲养床的湿度。为经常保持马粪处于发酵状态,温室四周的马粪要少添勤换,发酵腐熟即可作为饲养饲料。温室顶上的塑料薄膜夜间要用草苫盖上,晴天从早晨9点揭开,下午34点覆盖,雪天或大风天可以不揭草苫。这种饲养方法在东北可以保证蚯蚓安全越冬,在中原地区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2)田间饲养法
可以与果树、蔬菜套养。即在每年春季,选择常年青绿饲料地或桑园、果园,在行间开浅沟投人饵料,然后放入蚯蚓,使种蚯蚓在其中繁衍。在蚯蚓整个生长期间,植物叶片可以起到遮荫避雨、防止阳光直射和水分蒸发以及及保持土壤湿度和降温作用。在高温季节,蚯蚓仍可在植物根部土壤中活动.大雨冲击时可爬到植物根部避雨,并采食腐烂的落叶。同时由于蚯蚓的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和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高产。
3)工厂化饲养法
主要是从事大规模近剩生产。这种饲养方法要求专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控温的饲养车间、饲养床、卵茧孵化床,近则加工车间等。
不同饲养方法采收蚯蚓的方法
蚯蚓养到一定程度,除了一部分用于继续繁殖以外,其余采收用来饲养蜈蚣,不同的饲养方法采收的方法也不一样,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光照驱赶法
此法适于室内饲养床、饲养箱和饲养池的采收。在饲养床内的蚯蚓,大部分达400-600毫克,每平方米密度达1.5-2.0万条的情况下,可以采收一部分,以免
影响增殖。采收的方法可利用蚯蚓避光性,在光照下用刮粪板逐层刮料,驱使蚯蚓钻到饲养床下层,并聚集成团。然后把蚯蚓置于孔径5毫米的大筐上,筐下放收集容器,在光照下,蚯蚓自动钻入筛下容器。蚯蚓外表黏附的粪粒和有机物,残留在筛上。
2)红光夜捕法
此法适于田间饲养蚯蚓的采收,利用蚯蚓夜间爬到地表采食和活动的习性,在凌晨3-4点,携带红光或弱光的电筒,在田间捡收。
3)诱捕法
此法用在室内饲养床,也可以用于大田饲养蚯蚓的采收。采收前在旧饲料表面放一层蚯蚓爱吃的食物,如腐烂的水果等,经2-3天蚯蚓大量聚集在烂水果里,这时迅速将成群的蚯蚓取出,经筛网清理杂质即可。
在田间可选择蚯蚓喜爱吃的饲料,堆放在饲养槽附近,次日凌晨在饲料堆中收集蚯蚓。也可以沿饲养池或饲养池边缘挖l条深10厘米以下的小沟,沟的两端埋2个深约30厘米的陶瓷缸,或挖2个土坑,部分蚯蚓夜间沿沟槽爬行,进入瓷缸内或土坑中.黎明前即可收集。
蚯蚓疾病的防冶方法
蚯蚓疾病主要有生态性疾病、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寄生性疾病等。
1.生态性疾病
此病是由于养殖床低层老化,甚至腐败,长期不透气,使大量二氧化碳产生,导致缺氧而厌氧性腐败菌、硫化菌等发生作用,使大量的硫化氢、甲烷等毒气不断溢出,造成蚯蚓逃离养殖床或背孔溢出黄色液体,迅速瘫痪,成团死亡(农药中毒的有挣扎状急死现象,不会成堆结团而死亡的)。
(1)毒气中毒症:
防治方法:
注意养殖场通风,驱散毒气,及时更换老化的养,殖床基料、清除蚓粪,垫人增氧剂,立即向蚓池喷洒清水等。
(2)食盐中毒症:
饲料中配人含盐量超过1.2%,会引起中毒反应。如直接取用腌菜厂或酱油厂废水、废料会使饵料含盐过高,幼蚓更易产生中毒反应。误食后,蚯蚓先剧烈挣扎,很快麻痹僵硬,体表无渗透液溢出也无肿胀现象,色泽逐渐趋白,且湿润。这类蚯蚓可以及时处理加工成商品蚓出售。
防治方法:
立即清除基料或饲料,大量用清水冲洗。将中毒的蚯蚓全部浸入清水中,更换清水l一2次,待水中蚯蚓再无挣扎状时,放水取出蚯蚓,放人新鲜基料中保养。
(3)酸中毒症:
这是由于基料或饲料中含有较高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饲料酸化,造成蚯蚓体液酸碱度的失衡从而导致表皮粘液代谢紊乱,引起蚯蚓胃酸,使其食道中的石灰腺所分泌出的钙失去对酸的固有中和能力,并日趋恶化直至造成胃酸过多症。表现为拒食,离巢逃逸。约半月左右,蚓体明显瘦小,无光泽,萎缩,全部停止产卵。严重者出现全身痉挛状,环节红肿,明显缩短,粘液增多而稠,转圈爬行,体节变细、断裂,最后全身泛白而死亡。
防治方法:
可用清水浇灌养殖池,反复换水浸泡,并通风透气。用苏打水液或熟石灰进行中和。彻底更换基料,清除重症蚯蚓。
(4)碱中毒症:
主要是误施碱性水,如高剂量药物消毒水、生石灰消毒水、漂白粉消毒水以及加入未发酵的碱性基料,长期湿度大,池底长期不清除,加之通风不良,使氨氮积聚过量,pH值增高等。表现为蚓体麻痹发呆,无挣扎,钻在土表,全身水肿膨胀,最后体液由背孔涌出,僵化而死。同时引起蚓卵水解而溃裂。
防治方法:
用清水浇灌养殖池,反复换水浸泡,通风透气。将食用醋或过磷酸钙细粉以清水稀释、喷人进行中和。彻底更换基料,清除重症蚓。
(5)蛋白中毒症:
这主要是喂食过量,使蛋白质严重沉积而腐败。表现为拒食,蚓体颤栗,有剧烈痉挛状,且迅速消瘦,出现一端肿胀或一端萎缩或局部僵硬枯焦而死亡。
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基料,并进行消毒灭菌。疏通风道,清洗换气筒。增加纤维基料。对重症蚯蚓加强生物活性体的饲喂。
(6)萎缩症:
饲料配方不合理,或饲料成分含量单一,导致长期营养不良。温度常高于28℃,造成其代谢抑制。蚓池较小、较薄,导致遮光性不强,使蚯蚓长期受光,使体内外生化作用紊乱。表现为蚓体细短,色泽深暗,且反应迟缓,并有拒食现象。防治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以及投喂的饲料多样化。将病蚓分散到正常蚓群中混养,使之恢复正常。
2.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败血病:
由败血性细菌沙雷铁氏菌属灵菌通过蚓体表皮伤口侵入血液,并引起大量繁殖而损伤内脏,导致死亡。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受伤蚓接触死蚓后即会被传染。表现为蚓呆滞瘫软,食欲不振。继而吐液下痢,伴有浮肿,很快发生水解,产生腐臭味。防治方法:首先清除病蚓,以200倍病虫净水溶液进行全池喷洒消毒。每周一次;23次即可灭菌。其次,以1000单位氯霉素拌人50公斤饲料投喂,连喂3天。
(2)细菌性肠胃病:
此病由球菌如链状球菌在蚓体消化道内填殖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细菌病。一般在高温多湿气候下发生。表现为初期严重拒食,继而钻出基料表面瘫软状,并频繁下痢吐液,3天左右死亡。防治方法:将病蚓群置人400倍的病虫净水溶液中,在容器内斜放一木板,让其浸液消毒后爬上木板,凡无力爬上者为染病蚓,应予废除。爬上者即取出投入新基料中养殖。也可以采用细菌性败血病一样的防治方法。
3.真菌性疾病
(1)绿僵菌孢病:
此病由绿僵菌引起。该菌适应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一般在春季和夏季发病,随着春季气温升高,绿僵菌的孢子弹射能力及萌发能力降低,致病率也随之减轻。患病蚯蚓可痊愈。但秋季正好相反,蚯蚓一旦感染,绿僵菌孢子便会在蚓血液中萌发,生出菌丝,置蚯蚓于死地。
因此,本病主要是由于基料灭菌不严所引起的,也就是基料是主要的感染源。初期症状不明显,当发现蚓体表面泛白时,蚯蚓已停食,几天后便瘫软而死。尸体白而出现干枯萎缩环节,口及肛门处有白色菌丝伸出,布满尸体表面。
防治方法:
首先清除病蚓,更换养殖池和基料。其次,用100倍病虫净水溶液喷洒蚓池壁,全面灭菌。特别在春秋时节更要消毒灭菌。一般隔lo天以400倍病虫净水溶液喷洒池一次,剂量为每平方米500一l000毫升。每周以KX电子消毒器杀菌一次,每次开机30分钟,并用塑料罩盖住蚓池杀菌。
(2)白僵病:
此病由白僵菌感染所致。但该菌对群体蚓威胁不大。只是当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出毒素时才可致蚯蚓于死地。表现为病蚓暴露于表面,体节呈点状坏死,继而蚓体断裂,很快僵硬,逐渐被白色气生菌丝包裹。发病时间为56天。
防治方法:同绿僵病的防治。
养殖蚯蚓用的投料方法:
养殖蚯蚓用的投料方法比较简单,可以分为田间饲养投料方法、坑养投料方法、工厂化饲养投料方法。
田间饲养投料方法比较简单,即在植物行间开沟,把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在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的落叶自然补充饲料。或隔30~40天再添加适量的发酵饲料。
坑养和温床饲养的投饲方法,是在坑、温床内分层加入饲料和土壤(肥土),一般分2~4层。
工厂化饲养的投饲,分轮换堆积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法。下面就工厂化饲养蚯蚓的投饲方法简述如下:
第一,轮换堆积法。
在饲养床的前端留2米空床位,然后在饲养床上堆积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放养蚯蚓。当饲料消耗完时,可在前端空床位处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盖一层4米2的铁丝网,网眼1厘米1厘米。然后把邻近的旧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到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上铺新料。如此轮换堆积,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饲养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下(/),自动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刮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同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钻入新料堆以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入孵化床。
第二,表面添加法。
当饲养床饲料已被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15厘米厚的新饲料。消耗完后再添加5~10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就不再添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观察饲料的消耗情况,投饲料也比较方便。添加饲料次数不能太多,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下部过于紧实,通气性不良,不利于蚯蚓生长、卵茧孵化。甚至由于湿度过大,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第三,侧面添加法。
把饲养床分为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饲养,当饲料消耗完以后,在旧料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3~4天,大部分蚯蚓移入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入孵化床进行培育。
用温床饲养蚯蚓的方法
蚯蚓温床饲养法可以在冬季保证蚯蚓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生产率。可以根据地区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地上温床饲养法,可根据蔬菜育苗,花卉冬季保温的方法进行饲养:
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点建温床,床长5-10米,宽1.5-2米,地下挖深0.6-0.7米。温床的北墙用砖或土坯砌成1.2-1.3米高的后墙,南面堆起高0.3米的土坎,床的横面为三角形。在深0.7米的床内,分层放蚯蚓饲料和肥土,然后放人种蚯蚓,并在肥土上培育蔬苗或树苗。如饲养赤子爱胜蚓,床深05米,放入发酵过的牛、马粪,最后在温床顶部用双层竹竿,覆盖双层塑料薄膜。两层薄膜之间,留7-10厘米的距离.以增强保温能力。薄膜上用绳子编结成防风网,扣紧固定。温床四周根据具体情况可堆积土或锯末等,也起到保温作用。温床的两头要留风洞,在一侧留一小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温床晚上加盖草苫,白天揭开,以便晚上保温,白天让阳光照射温床。当温度过高,可打开两头风洞散热,以调节温度。下午3-4点再将草苫盖上,如遇到风雪天气,则不要揭开草苫。这种温床在冬季一般可保持床内土壤温度10-12℃,中午最高时可以达到22℃。
温床要有专人管理,注意土壤中的水分要保持在28%-30%。如果饲养赤子爱胜蚓,则应保持饲料含水量60%-70%,20-30天添加1次饲料,以保证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养料。
也可采用半地下式温室饲养:
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冬季严寒,低温季节长,气候条件对蚯蚓饲养不利。为了延长蚯蚓生长发育和繁殖期,可以采用半地下式温室饲养。这种方法也是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宽6米、深16米、长度可根据需要而定的土坑,坑底面铺砖,四周用砖砌墙。北墙高出地面2米,南墙高出地面0.5米,两边留门和通风孔。温室顶部用木材做支架,并覆盖2层塑料薄膜,薄膜之间距离6-10厘米,表面用尼龙绳或铁丝扣紧固定,以防风雪。温室墙根堆积马粪,室内热源依靠阳光及地温和马粪发酵产生的热量供给。其中阳光是主要热源.地温和马粪发酵热作为补充热源。
据测定,马粪发酵时,温度可升高到60-70℃.从马粪温度升高到40℃,然后继续升高到60℃,再从60℃降至40℃,要经过15天的过程。
在温室内沿纵向堆积数条腐熟的马粪,宽60-80厘米,高40-50厘米,作蚯蚓饲养床,两侧各堆积新鲜马粪,使其发酵产热,以提高饲养床的温度。为经常保持马粪处于发酵状态,温室四周的马粪要少添勤换,发酵腐熟即可作为饲养饲料。温室顶上的塑料薄膜夜间要用草苫盏上,晴天从早晨9点揭开,下午3-4点覆盖,雪天或大风天可以不揭草苫。这种饲养方法在东北可以保证蚯蚓安全越冬,在中原地区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鲜活蚯蚓的长途运输方法
蚯蚓的商品性随着蚯蚓系列产品的开发而逐年增强,特别是蚓激酶的开发更加深了对其商品性的认识,因此,对蚯蚓的贮存和运输问题成了人们关心和需解决的问题。
(一)常温下蚯蚓的贮藏和运输
常温季节是蚯蚓生活的最佳状态,对蚯蚓的贮运不会有不利影响,包装也就较简便。1.蚯蚓卵茧的包装运输运输蚓卵的包装箱内需要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含水率,以便透气、换气,也就是使层p处于高容氧环境,否则极易引起厌氧腐败细菌的繁殖而导致卵茧坏死。下面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运输方法,即菌化牛粪装运法。
牛粪的纤维丰富,有利于气体流通交换,其含水率适中,特别是它能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中恒定自身的含水率,这是其他畜粪所不具有的。但牛粪要经过净化、发酵、菌化等3个处理过程。
第一步,将鲜牛粪风干,去掉过多的水分,使其含水率降至30%以下。风干后将其抖落分散,呈松软和蓬松状。然后,集成堆,严密地盖上塑料薄膜,在盖好的堆上安装电子消毒器进行消毒杀菌60分钟。
第二步,将已消毒的牛粪拌人少量消毒水,含水率约达609《,然后堆人发酵池或装入塑料袋中严封?一15天。当温度升至50一70℃时,发酵良好,可再将外层的牛粪翻到内部,继续发酵。当温度由高温降至常温时,发酵完毕,此时牛粪无臭、无菌、密度均衡、松软。
第三步,将发酵的牛粪拌人少量的菌种,于室内地上均匀地平铺15厘米厚,盖上纸,保持一定湿度。大约经7天如牛粪上有无数雪白的点状菌落,并闻到冰片似的清香气味,说明牛粪已菌化成功。如无菌落产生,则需重新拌菌种重新进行菌化处理,约15天后一般可菌化成功。
将菌化的牛粪轻轻搓散,以雾状喷水的方法洒人清水,边喷洒边搅拌,以使牛粪中含水率达40%左右。接着,把刚筛出的蚓卵按整个牛粪体积量的40%一60%量出,均匀地拌人菌化的牛粪中,随即装入塑料薄膜中,扎紧口袋,扎好透气孔,可装箱托运。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常温季节,气温偏高或运输时间长时,蚓卵数量宜少,反之可多些。
②木箱内装人蚓卵时必须留有l/4左右的空间,以确保箱内足够的空气供袋内交换。同样,气温偏高,留的空间应大些,反之可小些。
③箱内留的空间应蓬松,可用吸水性强、又有弹性的材料填满,以减少袋体在运输中的振动,同时起湿润作用。
④每只包装箱不宜大于0.1立方米,货多可采用分批运输。此种方法运输蚓卵,时间可长达30天左右。不论是长途、短途、空运、海运,均可达到安全效果。2.种蚓的包装运输对种蚓装运的安全系数要求高。例如大中蚓对湿度要求高,耗氧量相应亦大,从而箱内载体的含水率也应偏高,气孔率也偏大;而小蚓、幼蚓体弱,生理活动能量较低,对载体湿度及气孔率要求不像大中蚓那样高。运输的距离远、装运量大时,必须进行合理包装运输。
(1)分巢式载体的装运
即按蚯蚓大。中、小等级别和所需生态条件的不同,进行对号选巢穴载体装运。这样,对于批量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都安全可靠,甚至在长达数月的常温季节内不开箱也不会发生任何死亡现象,而且还会繁殖和正常生长。栖巢载体的制作:用于大中蚓栖巢载体的,在菌化的牛粪中掺人3%的豆饼粉和5%的面粉,拌匀,并加适量淘米水反复揉捏,使之达到可粘成团(含水率约65%),用手捏成大小如鹅蛋的圆团//农村致富经网//,并滚上一层麦麸或存放1年以上的阔叶树锯末。用于小幼蚓栖巢载体的,将菌化牛粪中掺人适量营养液拌匀,并反复揉搓,抖落成含水率约为40%的泥状小块团(直径大小约23厘米)。
另外,在大小载体团之间必须有间隙,具有充分的空气含量和增氧、抗腐败细菌、通气换气等很强的生态缓冲作用,因而要有组合填充料。组合配方为:菌化牛粪中粗大纤维为70%,菌化牛粪中的粉料20%,营养载体10%,长效增氧剂0.1%(另加),然后将上述配料一起拌匀后,洒上少量清水,使其含水率为30%左右。
种蚓的换巢:如果少量包装不必换巢,在大批装运时,将大、小栖巢载体团按7:3的比例称量混合,同时倒入30%的填充料,装入蚓池或容器中,放人种蚓,使其迅速钻人载体。投放种蚓数量一般为每立方米6万条左右。投放后即加盖遮光,种蚓换巢约24小时。当开盖后发现蚯蚓全部钻人载体团块,就可进行包装了。如果短距离或装运量较少,可直接将载体装入塑料编织袋中,然后装箱即可。
如果用于长途或长时间批量运输,事先应将木箱钻一些透气孔,并在木箱内壁上粘贴上塑料编织布,然后直接将蚯蚓载体装入箱内,应留出20厘米高的空间,封盖即可运输。
(2)原巢的装运
即原种蚓不经过换巢过程,直接连同原种培育盘,箱等容器一起包装运输。该方法简便,只要将盘中加换新的高蛋白载体即可将培育盘叠起来,上下盘拴牢即可交付托运。如是长途或长时间托运,则需另加外包装箱,并须定期向箱内喷洒清水或注入营养液。
包装箱运输注意事项:
应摆放在通风处,绝不可放置在高温处或众多货物的中间部位。批量装运时包装箱应呈品字形码放,各层箱的间距不得少于15厘米。整个箱群不得盖得太严实,只要盖得能遮挡住中、大风雨即可。
3.商品蚓的包装运输;
为满足特殊加工的需要,如蚓激酶制药就需要活体蚯蚓加工。在常温下,活体蚓可采取干运和水运两种方法。
(1)干运法。以膨胀珍珠岩作为暂栖载体。将膨胀珍珠岩加温干燥后浸人营养液中,使其吸附一定营养物质和水分,就可作为营养载体。
方法:
先将长效增氧剂密封于塑料袋中,并在袋一面钻若干针孔,以供吸水、放氧之用。将其平放在不漏水的装运容器底部,有孔面向上。然后,将膨胀珍珠岩营养载体与软质塑料泡沫碎片拌匀倒人装运容器内,在容器上部留出20厘米空间。向容器内均匀喷洒水,约30分钟后,如容器底部积蓄约5厘米深的水,即可投入商品活蚓了。投蚓量可按每立方米4060万条计算(视气温高低而定)。
(2)水运法:
是一种将商品蚓贮于清水中进行运输的一种可靠方法。关键在于水质问题。将消毒的自来水盛于容器中夜露一晚,使其释放掉所有氯离子。然后,按o.0025%的浓度投入长效增氧剂,随即按每立方米水体60100公斤的比例投入商品蚓。最后调节水位至容器口沿下30厘米处即可封盖托运了。该方法一般町贮运10一15天左右,但必须每天换人增氧水30%以亡。
(二)高温季节蚯蚓的贮藏和运输
蚯蚓对高温极其敏感,当气温达到28℃时就会寻求低温处。因此,在夏季贮运蚯蚓,安全措施很重要。蚯蚓自身潜在着一种溶解酶,一旦发生蚯蚓死亡,这种溶解酶立即会从蚓尸上大量产生,致使蚓尸完全溶解而发出奇臭气味,从而造成极大的环境空间污染。
1.蚯蚓卵茧的包装运输
高温季节,蚯蚓卵茧在运输中会产生黄霉菌和水霉菌的寄生繁殖及腐败细菌的危害。霉菌的产生主要是高温高湿引发的。因此,除了按照常温季节贮运载体的方法外,还得减少密度,包装箱要薄,箱板上透气孔多一些,也可在箱内放置几支可与箱外通气的换气筒,在载体中混人一些刨花等。如气温在35C以匕时,必须带冰运输,以使箱内温度低于25℃。
2.种蚓的包装运输
(1)少量装运:一般指5万条以下的小包装装运。这类包装可用菌化牛粪载体与膨胀珍珠岩l:l的比例混合载体进行装运。同时要解决包装箱内的换气,也就是要求箱的透气孔多些。为防止蚯蚓从透气孔中逃出,可在箱板上粘一层纱布后再将包装箱封人布袋中,在布袋外刷上病虫净药液可防止蚯蚓逃逸。
(2)批量装运:
一般是指5万一50万条的单一包装托运。包装载体可采用膨胀珍珠岩营养载体。在箱内必须固定几支与箱外通气的换气筒。一般根据每立方米容积安装lo个直径为10厘米的高密细孔的换气筒。再在包装箱外刷一层病虫净药液。
(3)大批量装运:
大批量也称高密度运输,也就是将50万条以上的种蚓在低温处理下一次性包装运输的方法。一般指使载体温度稳定在0一10℃之间。首先,将木箱内壁全部镶上一层厚度为5厘米的硬塑料泡沫板,随即装入膨胀珍珠岩颗粒与lo%膨胀珍珠岩营养载体混合物。种蚓投入量可按每立方米80万千100万条计。当种蚓全部钻人载体后,距箱口沿40厘米深处固定井字形格架,在格架上放一块与箱口大小一样的钢丝网,将厚约20厘米的冰块用打有针孔的无滴塑料薄膜包裹35层后置于箱内钢丝网上。一般可按每立方米载体摆人0.2一0.3立方米的冰块计算用量。
最后盖上一层硬泡沫板,钉上木盖即可托运。但必须注意,冰块始终应在上面,不可倒置和侧放。远途运输还必须加冰块,以确保安全。商品蚓的大批量装运可采取纯水加冰的低温装运法。
(三)寒冷季节蚯蚓的贮藏和运输
季贮运蚯蚓是比较安全的。只要保持载体内温度在o℃以上,不使载体冰冻即可。但蚓卵茧不同,务必要采取特殊包装方法。
1,蚓卵茧的包装运输
一般采取原基料载体为主要贮运载体。如向南方运输,可直接用原有基料载体或菌化牛粪进行包装运输。如向北方运输,必须组合运输用载体进行贮运。下面介绍两种可发热御寒的贮运载体。
(1)鲜牛粪混合载体装运:
将风干的鲜牛粪和菌化牛粪各取一半混均匀后,分多层包裹蚓卵,使之组合成球团,然后取部分鲜牛粪将球团包裹一层,再包上2层无滴保温薄膜即可装箱托运。也可将麦麸与5倍的鲜牛粪混均后分多层包裹蚓卵,使之组合成球团,然后以原基料载体为垫层,将包裹好的球团居于木箱中央,周围填满基料即可装运。
另外,还可将刚筛出的黄粉虫于屎粒拌人3倍的鲜牛粪中反复揉搓,压成饼状,铺于无滴保温薄膜上。然后将蚓卵与原载体放置该饼正中,将蚓卵包裹成球状后,连同无滴保温薄膜一起置于木箱中包严、钉箱即可托运。
(2)鲜禽粪混合载体的装运:
这是将鲜禽粪进行高氯消毒后风干至含水率40%左右,与原基料混合成装运载体,或与菌化牛粪混合成装运载体的方法。可将消过毒、具有团状的鸡、鸽、鹑等鲜禽粪裹上一层麦麸,拌人等量的原基料载体后,分层包裹蚓卵成一球团,然后以无滴塑料薄膜包严装箱即可。
也可将净化过的鲜禽粪与等量的菌化牛粪充分混合后压成若干厚约2厘米的薄饼状,然后在每一薄饼上铺上一层蚓卵,并将所有薄饼叠起来,高度约等于该饼的直径。最后以硬泡沫塑料板作保温内衬装箱钉盖。另外,还可采用含水率约为60%的食用菌废基料加5%的麦麸拌成的贮运载体进行装运。
2.种蚓的包装运输
种蚓的装运比较简单。只要按照蚓卵的装运方式即可,况且种蚓的保温不像蚓卵要求高。一般装运箱的容积达到1立方米时,基料载体均可保证种蚓安全运至北方。如少量装运,则务必成数倍增加载体,并需以无滴塑料薄膜或硬厚泡沫塑料板加以保温装运。总之,只要不使载体内冻结即可。
蚂蚁干保存方法或加工蚂蚁产品
1、保存蚂蚁干。
(1)经干燥的蚂蚁装入麻袋内,每袋装25公斤左右,袋口用绳子扎紧,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保存时最长可达一年,保存期要做好防潮,防霉、防虫蛀及防泛油等工作。
(2)装有蚂蚁的麻袋若数量多,堆入时要叠放50厘米厚的木板。不能着地堆放,能免受潮霉烂,同时隔1个月2个月要翻剁一次,有条件的可放置在太阳下晒,要使蚁体水分蒸发,再次干燥,以利于延长保存期。
(3)不宜使用塑料薄膜袋或塑料编织袋保存干蚁。塑料薄膜袋不透气,干蚁体还含有水分,时间一长,即会发生霉变,有能做药用。
2、干品的质量标准。
(1)蚂蚁干要求无农药污染、干燥(蚁体含水量不超过10%)、无杂质、无沙粒、无煤粉、无盐味、无霉变、无虫蛀。
(2)干蚁以肢体完整,黑色有光泽,蚁酸味浓烈为佳。肢体残碎或空壳、无酸味为次品。
(3)蚁卵和干蚁最好分开盛放,不要混合在一起,因为蚁卵含油脂多,若加工蚁粉,易溢出油来,增加加工难度,存放太久卵易被虫蛀。
3、制作药剂。
(1)蚁粉。将鲜活蚂蚁用电烘箱(保持温度在80℃以内)烘干1015分钟,得干蚁或在铁锅内小火焙干后碾细,过100目筛即成蚁粉。烘干温度不宜过高,烘烤时时间不易不久,切忌烘焦而失去活性物质。蚁粉可拌蜂蜜服,每次5克,1日3次。
(2)蚂蚁酒。将干蚁压成碎屑,加黄酒或白酒510倍左右,每过23天摇摇瓶子,经1525天滤渣、勾兑,饮用。
(3)蚂蚁类用湿丸。干蚂蚁50%,其它有仙芽、炮山甲、牛膝、白花蛇、另加全蝎、蜈蚣等。烘干,碾细,然后混匀过100目筛,装入胶丸中,每个胶丸0.3克。成人每日3次,每次3丸5丸。
蚂蚁的加工应用方法
蚂蚁粉:在锅中烘干50℃左右,碾粉过筛即成。
蚂蚁酒:蚂蚁与酒比为1:10,可加沙参15克。黄芪20克、首乌20克、黄精15克、五茄皮15克、枸杞子20克、甘草10克一起浸泡,男性另加把戟15克,浸泡四周后可服用。
服用方法与用量。
1、粉剂:每次5克,饭后服用。
2、酒剂:每日两次,每次一盅(15毫米),饭后服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蚂蚁类风温配方)以100克计划内算,蚂蚁50克、志观草15克、穿山龙10克、白术10克、炮山甲5克、七叶一枝花10克、烘干研粉,过100目筛即成。
更新于: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