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68yangzhi.com - 龙虾养殖的日常管理】
1、林果地选择及鸡舍建设:一般林果地都可以用于散养鸡,但以选地势高,朝南向阳,通风换气条件好的林果地为好。林果地内搭建简易育成鸡舍,选背风干燥处用毛竹、木头等扎成双坡或单坡顶棚架,高2米左右,用石棉瓦盖顶和彩条编织塑料布围墙。舍内地面平整,条件好的用水泥铺面。
2、林地布置:林内可留有杂草等天然食物,以增加鸡群采食量。但杂草切忌过深过密,以免蛇、鼠对鸡群伤害,放养林地面积较大时,可多搭几个临时荫棚,棚内安放料槽,饮水器,供鸡白天采食,饮水和防风避雨用,担心鸡只被盗或鸡只走失,可用尼龙网围林地一周,高1.5米--2米。
3、日常管理:育雏期结束脱温后,鸡群即可采取林果地散养饲养方式,每天早上将鸡放出鸡舍,让其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饵料(青草、白蚁、蚯蚓等),同时早上和中午在鸡舍、荫棚内投放一定饲料,让鸡群半饱即可,将饮水器随时上水,不断水。下午天黑前将鸡赶回,让鸡群食饱后回舍过夜,但关鸡时应将料槽内剩余的饲料清除干净。让鸡群建立开食条件反射,每次开食时吹口哨或用其他声响,让鸡群适应。几天后鸡群再听到同一声响就会立即回来采食,便于管理。
4、注意观察鸡群:每天早上放鸡,白天开料和下午关鸡时是对鸡群观察的最好时机,此时应及时观察鸡群的表现状况,健康鸡表现为吃料、饮水速度快,早上放出时争先跑出,开料时跑来抢食,叫声响亮。
5、鸡群全进全出,搞好环境消毒:同一鸡群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因为不同日龄鸡的饲养、管理、饲料及预防免疫要求不同,如果同养就会造成防疫和管理上的不便。同时每批鸡统一出笼后,能统一对鸡舍内进行清理、消毒,对舍外林地进行清扫、铲除、深挖,并空场一段时间以达到自然净化作用。一般一片林果地饲养2-3批后就应另换场地,将原林地翻挖并空半年后再养鸡,这样效果好。
精选阅读
有关于土鸡散养重管护
种源不稳定
养殖户目前养殖的土鸡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正的土鸡品种,都来源于广西、广东、江苏等地;一种是采用五谷杂粮养出来的一般鸡。这些鸡苗来源广泛,哪里有卖的养殖户就在那里引进,鸡苗质量参差不齐,批次间差异大。
销售渠道单一
尽管林地散养鸡市场需求很大,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缺乏销售渠道。有的养殖户采取零卖的方式,导致鸡超出出栏日龄仍然无法完全出售,使饲养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提供信息来源帮助养殖户的苗鸡购得进、卖得出,解决林地养鸡户的销路问题。
关键技术缺乏
养殖户缺乏科学养鸡关键技术。如有的养殖户,密度过小,这种情况下还大量投喂饲料,导致鸡不愿运动觅食,囤集于投料槽周围,既增加了饲养成本,又降低了鸡肉的品质。在饲养品种上,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快大型肉鸡品种,大量饲喂饲料,2个月出售,最后造成鸡肉品质较差,失去了林地散养鸡的应有口味,从而导致销售困难。还有的养殖户认为林下养鸡疾病就少了,不使用疫苗免疫。这些情况都给养鸡带来很大的隐患,很容易使鸡群暴发疫病。
缺乏品牌理念
林地散养土鸡应积极推广优质品种,实施无公害生产。有的养殖户弄虚作假,使用快大鸡冒充土鸡;使用配合饲料饲养鸡。因此,养殖户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在品种上,快大型品种显然不适合无公害生产的需求。在生产中,要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抓好林地养鸡生产,尤其要对违禁药品的使用及药品的使用期、添加剂的使用等加强监督检查,使林地散养土鸡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堆。以优质、名牌产品赢得市场信誉和经济效益,打造无公害林地散养鸡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带动销售,延伸农业观光等。
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
放养饲养方式也有弊端,鸡啄食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应加强放养肉鸡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放养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鸡赖利绦虫病、仔鸡蛔虫病。防治措施如下:
1、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一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二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研成粉末,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二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用同等药量再驱虫一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2、经常清扫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鸡群受到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有关于散养土鸡怎样育苗和预防
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 育雏舍的维修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进雏前1周,将育雏舍维修好,并备齐育雏用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一并彻底清洗,然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以15g高锰酸钾与30ml福尔马林的比例为宜),最后用百毒杀等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备用。
1.2 饲料、药品及疫苗的准备:育雏前,准备好营养全、易消化、适口性好的不同日龄的雏鸡料,育雏常用药(如氟哌酸等)和消毒药(如百毒杀等)以及防疫程序所涉及的全部疫苗(如马立克氏病疫苗等)等。
1.3 预热育雏舍:进雏前1~3天(一般夏季1天,春季2天,冬季3天)鸡舍开始升温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左右。试温时,为避免污染已消毒的房屋及用具,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进行。
2 保证进雏质量
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及生产性能,影响饲养效果,所以,进雏时要严把质量关,尽量选择健康雏鸡,将弱雏或残次雏鸡及早淘汰。
3 创造适宜雏鸡生长的环境
3.1 温度:雏鸡调节体温的机能尚不完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抗病力弱、免疫机能差,容易感染疾病,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适宜的温度是育好雏鸡的首要条件,必须严格控制好。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太大,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育雏温度适宜与否可由雏鸡的状态来判断,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叫声轻快,饮水适度,睡时伸头舒腿,不挤压,也不散之过开;温度低,雏鸡聚集在热源周围,拥挤打堆,很少去吃食,叫声不断;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张嘴抬头,烦躁不安,饮水量显著增加。
3.2 湿度: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尤其对1周龄左右的雏鸡影响更为明显。如湿度过低,会使雏鸡失水,造成卵黄吸收不良;如湿度过高,则雏鸡食欲不振,易出现拉稀甚至死亡现象。实践证明,育雏前期相对湿度高于后期,主要是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应高一些。一般情况下,在育雏初期,往往出现湿度过小的情况,造成雏鸡饮水频频,腿干瘪,绒毛脆乱。此时,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带鸡喷雾消毒或适当多放置水盘来增加湿度,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降低湿度。
3.3 光照:适宜的光照可促进雏鸡采食、饮水和运动,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取自然光照与白炽灯供光相结合,控制白炽灯供光的原则为:前3天最好24小时光照,第3天起至2周龄时15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递减2小时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4周后采用自然光照,以防止光太强鸡过分活动发生啄癖。
3.4 通风:通风是为了排除舍内的污浊空气,尤其是二氧化碳、氨气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还有助于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利于雏鸡的健康和生长。通风主要根据雏鸡的日龄、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掌握,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开关门窗来调节,但要防止贼风入室。
3.5 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能给雏鸡提供均等的饮水、吃料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均匀度,还可预防雏鸡啄肛、啄羽等恶癖的发生。密度过小,房舍利用度低,造成浪费;密度过大,会造成相互拥挤,空气污浊,采食、饮水不均匀等情况,导致生长受阻及疾病的传播。
3.6 全进全出制:从育雏开始到结束,始终在同一个鸡舍内饲养,同时进雏,同时出雏,即一个鸡舍都是同龄鸡。采取全进全出制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防疫,疾病的预防。
4 雏鸡的饲养管理
4.1 卫生消毒:鸡舍出入口要设消毒池,以保证进出鸡舍严格消毒,预防鸡群疫病的发生。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一个塑料(10390,155.00,1.51%)盆中盛入适量的一定浓度的消毒液放在鸡舍出入口即可,每天把育雏舍清扫干净,并带鸡喷雾消毒。
4.2 保证清洁饮水:经常提供足量清洁饮水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环节。生产中建议按下列方式供给雏鸡饮水:雏鸡在1周龄内喂温开水(25℃左右),并在水中加入适量葡萄糖,0.1%的维生素C和抗菌药,喂量以1~2小时内饮完为度;1周后直接喂清洁自来水,每天清洗、消毒饮水器一次。
4.3 饲喂方式: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胃容积小,消化力弱,因而对饲料的要求高,应根据不同鸡品种的饲养标准,结合当地的饲料资源合理配制营养价值全面、价格低廉的饲料供雏鸡采食。一般雏鸡出壳先饮水后开食,用料盘装适量经浸泡的颗粒配合料让雏鸡自由采食,保证有充足的饲料;1周后在饲料中拌入1% ~2%的砂砾及适量的嫩绿青料以助消化。做到少喂勤添,防止饲料腐败变质,料盘、饲槽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4.4 及时断喙:断喙是为了防止鸡挑食浪费饲料和啄癖的发生,一般雏鸡在1周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到2周龄时再修正一次。在断喙时预防流血和感染,断喙前2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多种维生素的用量,有利于凝血,断喙后可用0.02%氟哌酸拌料饲喂。
4.5 加强除粪:鸡粪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为保证雏鸡健康,必须搞好除粪工作,保持鸡舍空气新鲜。
4.6 综合防疫措施
4.6.1 科学免疫:免疫接种是预防鸡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育雏阶段尤应严格操作,一般根据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鸡的免疫程序,确保接种质量。主要接种疫苗有:马立克氏病疫苗,新、支二联苗,鸡新城疫H系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鸡痘弱毒疫苗,鸡新城疫I系苗等。
4.6.2 疫病预防:雏鸡常见的疾病有白痢、球虫病和鸡新城疫等,应配合使用药物科学预防。一般2周内重点防白痢,2~8周内重点防球虫病。平常注意严格消毒,并保证不让外来人员随便进出鸡舍,每天勤清扫,确保鸡舍环境清洁卫生;用具要勤洗,并定期消毒。
有关于土鸡散养问题多 掌握技术好应对
目前消费者对林地散养土鸡的需求大,养殖户获利也高,但笔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养殖户要切实掌握关键技术,注意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种源不稳定
养殖户目前养殖的土鸡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正的土鸡品种,都来源于广西、广东、江苏等地;一种是采用五谷杂粮养出来的一般鸡。这些鸡苗来源广泛,哪里有卖的养殖户就在那里引进,鸡苗质量参差不齐,批次间差异大。
销售渠道单一
尽管林地散养鸡市场需求很大,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缺乏销售渠道。有的养殖户采取零卖的方式,导致鸡超出出栏日龄仍然无法完全出售,使饲养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提供信息来源帮助养殖户的苗鸡购得进、卖得出,解决林地养鸡户的销路问题。
关键技术缺乏
养殖户缺乏科学养鸡关键技术。如有的养殖户,密度过小,这种情况下还大量投喂饲料,导致鸡不愿运动觅食,囤集于投料槽周围,既增加了饲养成本,又降低了鸡肉的品质。在饲养品种上,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快大型肉鸡品种,大量饲喂饲料,2个月出售,最后造成鸡肉品质较差,失去了林地散养鸡的应有口味,从而导致销售困难。还有的养殖户认为林下养鸡疾病就少了,不使用疫苗免疫。这些情况都给养鸡带来很大的隐患,很容易使鸡群暴发疫病。
缺乏品牌理念
林地散养土鸡应积极推广优质品种,实施无公害生产。有的养殖户弄虚作假,使用快大鸡冒充土鸡;使用配合饲料饲养鸡。因此,养殖户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在品种上,快大型品种显然不适合无公害生产的需求。在生产中,要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抓好林地养鸡生产,尤其要对违禁药品的使用及药品的使用期、添加剂的使用等加强监督检查,使林地散养土鸡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堆。以优质、名牌产品赢得市场信誉和经济效益,打造无公害林地散养鸡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带动销售,延伸农业观光等。
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
放养饲养方式也有弊端,鸡啄食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应加强放养肉鸡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放养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鸡赖利绦虫病、仔鸡蛔虫病。防治措施如下:
1、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一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二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研成粉末,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二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用同等药量再驱虫一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2、经常清扫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鸡群受到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有关于初生土鸡的饲养管理
在土鸡养殖业中,雏鸡的生产和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熟悉掌握土鸡养殖技术环节,更要科学的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做好初生土鸡的饲养管理,为育成鸡打好牢固的基础。
刚初生的雏鸡,从卵内的生活条件转变为乱外是的生活条件,一开四还不能适应,所以需要特别细心的户型。
1、温度
初生土鸡对温度的敏感性很大,温度稍低即感觉寒冷,挤成一堆,常会发生大批挤死多的现象;温度过高表现为互相远离,而且张嘴喘气。育雏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雏鸡的发育,在头三天温度可保持在30℃,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可降低到25℃左右。
2、开食
以前认为开食早不好,会影响卵黄的继续吸收,所以常在一昼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开食。但根据我们的试验,在孵出后8-12小时开食比晚开食更好,在同一日龄内有较大的体重,而且也健康。
3、饮水
过去有些人认为不能给雏鸡饮水,饮了就会拉稀,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做到经常供给清洁的水,对雏鸡生长是有好处的。开始时饮水可定时定量供给,以后可自由饮水。饮水可和开食同时开始,前10天应供给温水。
4、防疫
初生的雏鸡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感染疾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养殖方式进行疫病防治,做到发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母羊疫病的鸡群做好预防工作。才能确保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
怎样散养土鸡?散养土鸡养殖技术
导语:散养鸡因肉质鲜美而广受欢迎,很多养殖户都会选择在无污染的林地或者山里果园里进行饲养,那么,土鸡怎么散养呢?下面小编告诉您怎样散养土鸡。
散养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2、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育雏中主要注意室温、相对湿度、补充光照、适时饮水和开食、高密度育雏。
3、养鸡场建设
棚舍前的开阔林地用1.5~2米高的尼龙网圈起来,作为土鸡的活动场所。棚舍内外放置一定数量的料槽和饮水器。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500~2000只左右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度。
可建造塑料大棚鸡舍或改造旧建筑物为鸡舍,鸡林地内要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排污条件好,雨季不成内涝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4、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
5、消毒免疫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有关于土鸡的饲养技术
春天到了,天气暖了,到了人们饲养土鸡的好时候。要想让饲养周期短,耗料少,见效快,收入多,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术。
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对旧鸡舍进行修正、清洗、消毒。四壁内及顶上用浓石灰水粉刷。并进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进行通风,将圈舍内异味散净。进鸡苗前两三天,对圈舍进行提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5度。
从正规渠道引进鸡苗。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要从正规厂家购买鸡苗。有条件的合作社或者农户可以自留种鸡,自繁自育。留种鸡时,要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度快的,公母比为1:10。不过,笔者建议自己孵化不仅麻烦而且技术风险大,不如从正规厂家引种。
鸡苗进入圈舍后,首先先饮水。在饮水中添加蔗糖或者维生素,以增进食欲,促进胎粪排出,饮水后2到3小时在开食,雏鸡做到少喂多餐。使用炒熟的玉米颗粒做开食料比较好。控制好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室内温度。由于土鸡散养,因此,自己配合饲料比较好。鸡苗育雏完毕后,日料配伍可以为,米糠,玉米粉,豆粕、各类青菜叶等。
平时要注重疫病的控制,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检查鸡粪的颜色、形状。经常对饮水、饲料等工作进行清洗消毒,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带鸡喷雾消毒。在饮水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但要注意药物用量。放牧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当有鸡发生疾病,要尽早确定疾病和病因,该隔离的隔离,然后全群消毒。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做好防疫。
散养土鸡如何进行防疫?散养土鸡的防疫流程
散养的土鸡,饲养时间长,饲养环境多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吃的也多自然饲料粗料等。所以土鸡大多体质好,抗病能力强,但抗病能力强的土鸡不代表就是不需要进行防疫了。那么散养土鸡如何进行防疫?散养土鸡的防疫流程。
长期以来低程度的选育和粗放的饲养管理使土鸡形成了疾病少、耐粗饲的特点,再加上土鸡大多数采用的是四园(果园、茶园、桑园、竹园)散养,环境远离污染,利于防病。但因为土鸡的饲养周期较长,加上长期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有时还会遇上四园作物喷施农药引起土鸡农药中毒,所以散养鸡的防疫不容忽视。除加强日常管理,如严格消毒、隔离饲养以消灭部分疾病外,药物预防不失为一条好途径。鸡新城疫接种。
1)鸡7~14日龄、25~28日龄时用克隆30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按每500只鸡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单位,也可用海达、海天、普杀平、兰星等混合使用。2)鸡55~6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系与克隆I系疫苗按1∶1.5混合肌注。3)鸡125日龄时用新支减三联苗、流感二联油苗肌注,每只0.5毫升。4)鸡306日龄时重复用克隆I系肌肉注射。5)在土鸡440日龄(出栏前)用弱毒苗(II系或IV系疫苗)饮水。
有关于如何饲养土鸡
当前所说的土鸡,已经不局限于地方品种鸡,还包括还有白羽血统的杂交鸡。要想饲养好土鸡,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品种选择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品种的选择,主要选择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适中、羽色符合市场的品种,当然还要兼顾品种的生产性能,即生长速度。以地方品种鸡或含有地方品种鸡血统的杂家鸡为宜。
圈牧结合圈养和放牧相结合,是在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之间的一种兼顾选择。一般育雏期间在圈舍内进行,时间一般为30-45天。有的养殖户在上市前15-20天再进行圈养育肥。放牧是提高肉鸡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养鸡场地一般多选择在果园、茶园、桑园等地,或者经济林下面。但要注意放牧地面上杂草不能过多和过高,以免有兽类对鸡只存在潜在的危险。放牧时肉鸡应早出晚归,放牧密度为每亩地100只以内。
饲养管理 放牧的过程中,鸡只能够自行采食草籽、昆虫等。在早晚,尤其是晚上进行适当的补饲。除了饲喂全价饲料以外,还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放牧周围要有围栏,以防逃跑。出售前10-20天,如果土鸡较瘦,可以限制放牧,进行圈养催肥。
加强防疫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土鸡的重要保证。虽然放养土鸡的抗病力强,疫病较少,但由于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而且很多放牧地点都是老地点,存在以往的病菌,因此必须认真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尤其是要注意球虫病、鸡痘,以及禽流感等传染性强的疾病。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适时销售 除了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鸡只肉质,因为,饲养期太短,鸡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饲养期过长,肌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一般中型鸡种,饲养周期在120-150天之间比较合适。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