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68yangzhi.com - 土鸡养殖与疾病防治】
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家禽规模化养殖兴起,饲养家禽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兽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了解并掌握家禽发病的的症状,对保障家禽养殖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对家禽养殖疾病发病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及时的研究出防治对策,切实解决好家禽养殖疾病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家禽养殖业效益有一定的帮助。
一、鸡瘟和鸭瘟
1.发病特点
鸡瘟和鸭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不论品种和大小均感染。病禽最初精神不好,垂头缩颈,少食或不食,拉稀粪,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的伸直头颈张口呼吸,并发出咚咚的怪叫声,病程较长的病禽出现神经症状,如动作失调,伏地转圈等。
2.防治对策
加强平时的防疫工作,不要引进病禽及带毒禽,严禁将病禽及死禽肉送往集市出售。平时注意环境和鸡舍的卫生,定期消毒,消毒药有3~5%烧碱、10~20的漂白粉、10~20%的生石灰。空气消毒可用过氧乙酸。(鸭)瘟无特效药治疗,发病时,一般实行鸡(鸭)瘟菌苗紧急接种,同时添加抗生素防继发感染。
二、禽霍乱
1.发病特点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都能感染,且死亡很快,发病季节性不明显。最急性型,病鸡突然死亡,死前看不出任何症状。剖检可见肝脏上有许多针尖大的灰白坏死小点。
2.防治对策
应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严格禽场消毒卫生制度。常发本病的地方接种禽霍乱苗,3个月以上的鸡鸭每只肌注2毫升,并辅助投喂预防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均有很好疗效。饲料中添加0.5%至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在饲料中添加0.19/5磺胺喹口恶林,连喂3~4天,效果较好。
三、白痢
1.发病特点
白痢是幼禽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禽,患病小禽大多死亡。大禽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成为慢性带菌者。小禽的突发症状是干痢;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粘性糊状,肛门附近的绒毛常被粪便粘结成团,以致排便困难,吱吱叽叫,精神差,以5~15日龄小禽死亡最多。
2.预防对策
预防本病,雏禽出壳后第二天即按饲料比例加入0.02%的痢特灵,连喂7天(痢特灵毒性大,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剂量和投喂时间,防止中毒),或0.2~0.5%的磺胺类药物,连喂7天。治疗白痢,按饲料0.04%的浓度拌入呋喃唑酮或四环素,金霉素按0.2%比例拌料,均连续喂7天。氯霉素0.2~0.5%拌料,连喂3~4天。也可磺胺类0.5%拌料使用。
四、鸡痘
1.发病症状
鸡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尤以秋、冬两季最易流行。首先,皮肤型。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特别是头部的冠、肉垂、眼及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痘疮,往往因看不见和觅食难而死亡;其次,白喉型、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节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病鸡采食困难,有时嘴无法闭合、张口呼吸,死亡率较高;最后,混合型。以上二种同时出现,病势最为严重。
2.防治对策
预防鸡痘,最可靠的办法是接种鸡痘防毒苗。经常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特别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治疗鸡痘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止并发症。皮肤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疗,必要时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或紫药水。对白喉型鸡痘治疗作用不大,宜尽快淘汰。
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发病特点
本病由病毒引起,一般认为3~6周龄鸡最易感染,4周龄最多,成年鸡一般不感染。雏鸡常突然发病,病程多为一周左右。本病感染率常为100%,死亡率0~36%不等。继发感染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高达50%。发病鸡精神差,感染后2~3日拉白色水样稀便,体温高达43℃。病鸡常脱水,趾爪干燥。病鸡无食欲。腿部、腹部及胸部的肌肉常见血条纹或出血斑。肾肿,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出血。腺胃乳头周围常充血。本病对鸡马立克病和鸡新城疫所免疫干扰明显。
2.防治对策
预防本病必须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选择有效的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流水线。0.2%的过氧乙酸喷雾效果好。治疗在发病初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卵黄抗体注射的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而在发病的中、后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其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用抗生素拌饲,预防继发感染。
六、禽曲霉菌病
1.发病症状
家禽曲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气囊)。主要发生于幼禽,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污染的垫料、木屑、空气、土壤、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幼禽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发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原因。鸡得病后可见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减食或不吃食。病程在一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
2.防治对策
对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据报道用制霉菌素防治有一定疗效,剂量每100只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3天,也有资料介绍可用碘化钾、硫酸铜液让禽饮用进行防治。发现该病后立即更换垫料或换去发霉饲料,加入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相关阅读
常见猪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猪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河南地区的养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猪常见的疾病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增加了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难度。猪病对猪的健康生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传染类疾病,在养殖过程中更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疾病地预防,对一些常见的猪病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以促进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出现猪病的原因分析
畜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畜禽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河南省的养猪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养猪逐渐成为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表现出的传染性都比较强,加强疾病的预防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河南省的养猪行业中,各种猪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畜牧业的监管不力。其不仅导致养猪行业中出现了一些疾病,对于其他养殖业以及整个畜牧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成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虽然已经形成了畜禽养殖监管体系,对畜禽养殖过程有一定的规范以及限制,但与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在当前的畜禽养殖监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方的畜牧兽医站对地方的养猪场进行监管时,很多都没有相应的执法证,这也是当前行业监管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动物疾病的监管过程中有很多盲区,比如对养殖户进行养猪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仅仅是进行过问和记录,使得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相应的监管效应。
再比如在各种畜禽的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的各种疫情进行检测以及预防时,各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各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最终对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其次,在养猪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并没有积极做好卫生管理,使得猪的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因为为各种疾病地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各种猪病预防的策略探讨
1.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这种疾病是由于多种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在体内传播最终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疾病,按照细菌病毒的聚集程度以及致病的部位不同,可以将这种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的疾病常常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急性的链球菌病则表现为脑炎和出血性败血症。由于链球菌的分布比较广泛,传播速度较快,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发生,一般在春季以及秋季出现得比较广泛,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伤口传染。当猪感染链球菌病发生脑膜炎时病猪一般会倒卧在地,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猪还有可能会出现转圈、磨牙、运动失调等症状,一般在哺乳期猪仔或断奶后的猪仔中比较常见这些症状,如果发生了关节炎,则会表现出关节肿痛,不便于进行运动,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不能站立的现象。当出现败血病时,一般会出现突然的高烧现象,腹部出现一些紫斑,猪一般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出血尿血等现象,同时还有可能会伴随有便秘和粪便干燥的现象。当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时,一般会表现出淋巴结坚硬、发炎等现象,对猪的进食有很大影响。
加强链球菌病的防治,应该要从日常的卫生管理以及消毒工作中做起,不能在饲养的过程中使用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发现有可疑的病猪出现,应该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确定发生该疾病之后要及时进行隔离,对于出现疾病的猪可以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复方磺胺嘧啶钠、复方长效制菌磺、林可霉素等。
2.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是猪的附红细胞体,这种病原体一般是寄生在红细胞内,对低温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不能适应干燥环境,而且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不高,使用一般的消毒剂就可以将这种病原体杀死。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没有任何规律,一般是在夏季和秋季发生较多,猪仔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比较高,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死猪以及带有细菌的猪,传播的途径比较多,比如蚊虫的叮咬、配种过程等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疾病地出现。对于患了此种疾病的病猪,常常会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发白、四肢以及耳尖发紫、呼吸困难等现象,而且还有可能会伴随着便秘或者腹泻的现象出现。
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时,一定要加强对蚊虫以及猪体内外寄生虫的清除,在打断尾或阉割时要对各种器具进行消毒,保证器具的清洁,对猪进行注射时也应该要对针头进行更换,药物治疗时可以对仔猪注射右旋糖苷铁和土霉素,对成年猪注射血虫净溶液或卡那霉素。
3.猪瘟及其防治
猪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猪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有紧急性、急性、慢性几种不同的种类。猪瘟的发病时间比较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及其排泄物、受污染的水源饲料等。感染紧急性猪瘟时,会出现体温急剧升高,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感染急性猪瘟时会导致病猪的精神较差,出现弓背、寒颤、喜卧、食欲不振等现象,在初期可能会出现便秘、粪便干硬,后期有可能会出现腹泻,粪便恶臭等现象。慢性猪瘟一般是由急性猪瘟转变而来的,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进食比较少、饮水变多的现象,少数病猪会出现耳尖末端和四肢下部呈蓝紫色,慢性猪瘟的持续时间比较长。
对猪瘟进行预防时,以预防为主,要做好猪场的卫生以及消毒工作,如果没有发生疫情,则应该要加强日常的检测,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养殖场要进行封锁防治交叉感染。同时可以加强药物治疗。
三、结语
养猪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猪病的出现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加强对猪病的预防成为养猪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养猪行业中,应该要针对常见的猪病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预防,提高养猪行业的效率。
常见奶牛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升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提高。牛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我国奶牛养殖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也十分良好。然而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奶牛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的几大普遍疾病作出分析,并从其发病特点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奶牛疾病的相关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奶牛常见疾病的现状分析
如今奶牛产业的产值在整个畜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多,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阻碍着我国奶牛事业的发展。奶牛的常见病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不仅如此,大多数的奶牛疾病还是隐形的,这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危害。奶牛养殖业作为国家的新兴产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国家应该在奶牛养殖业上大力重视。
二、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几种疾病
1.乳房炎
根据这几年我省对奶牛场的调查研究结果,在大多数奶牛场的成年奶牛都会出现乳房炎,奶牛发生临床型乳房炎病后会造成奶牛产量的急剧下降,并且其患病期间产下的牛奶并不能被食用。而隐形乳房炎可能导致奶牛的产奶数量和质量的急剧下降,不采取措施的话就会慢慢失去泌乳能力,近几年我国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占整个奶牛产业高达40%,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产业的疾病之一。
2.不孕症
在我国奶牛产业中还有一个最常见的疾病是不孕症,这样的疾病治愈起来相对困难。我国奶牛不孕症的发病率高达整个奶牛产业的四分之一,不孕症主要包括卵巢疾病和子宫疾病两种,患有不孕症的奶牛因卵巢疾病约占三分之一,其他的就是子宫疾病的发病率。
3.肢蹄病
肢蹄病会对奶牛的行走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奶牛的下肢瘫痪,对奶牛的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如果管理人员没有肢蹄的保健意识,肢蹄病的防治意识较低,那么奶牛场的奶牛患上肢蹄病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对奶牛产业造成很大影响。
4.其他常见疾病
奶牛还有一些常见的疾病,包括胎衣不下、犊牛腹泻、真胃移位等。这些疾病虽然并没有上述四种疾病来的普遍,但是其危害也不容忽视,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规模的增大,都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说提前预防很重要。
三、针对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1.针对乳房炎的预防对策
1.1保持环境卫生。绝大多数奶牛患乳房炎是由于乳区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因此,预防奶牛患乳房炎的关健是要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牛床设计要合理,牛床内要铺垫足够的干草,并及时更换。及时清理牛舍中的粪便,保持牛舍内干燥清洁。要经常刷拭牛体,尤其要注意保持奶牛的后躯及尾部的清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1.2加强挤奶管理。无论是手工挤奶还是用机器挤乳,在挤奶之前都要先将奶牛的乳房擦洗干净,注意先擦乳头再擦乳区,最后擦洗乳镜。利用机器挤奶时还要注意每次挤奶前后要对挤奶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平常还应经常对挤奶设备进行检修和有效的保养。
1.3合理配制日粮。给奶牛配制的日粮营养要平衡,要根据饲养标准在日粮中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提供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4加强对干奶牛乳区的护理。一般应采用快速干奶法,在最后一次挤净牛奶后,应立即对奶牛乳房的每个乳区进行药物处理。在干奶的最初7~10天每天进行一次乳头药浴。
1.5加强对围产期奶牛的护理。应对妊娠母牛在分娩前7~10天每天进行一次乳头药浴。乳房水肿在初产母牛中较多发,遇到这种情况,要控制日粮中食盐的含量,改机器挤奶为人工挤奶,切记在水肿没有消失前决不能用机器挤乳。
1.6加强牛群的日常管理,避免机械损伤。奶牛在犊牛期时要进行去角,这样可以避免牛群打斗时牛角划伤乳房。牛舍地面不要太光滑,哄赶牛群时要慢慢哄赶,避免奶牛相互拥挤或滑倒。水槽和饲槽要有足够的宽度,尽量避免牛群抢水抢料。给奶牛转群时尽量安排在夜间。要注意及时隔离和淘汰患有严重乳房炎的病牛。
2.不孕症的治疗措施
治疗奶牛不孕症,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供给奶牛全价、均衡的饲料。
对于生殖炎症(包括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蓄脓)引起的不孕症,可以服用奶牛子宫化瘀散或者子宫净化散来进行治疗,顽固性的、严重的生殖道炎症,可连续应用2~3个疗程,一直到子宫收缩反应正常、炎症消失为止。然后再接着服用催情促孕散服用5~7天即可。根据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经验,采用催情促孕散连续服用10~20天,效果也相当的好。
3.肢蹄病的预防措施
3.1由于牛床大多采用木板钉制而成,所以应经常检查牛床,看牛床上是否有露头钉,以防露头钉扎伤牛的肢蹄。同时还要确保牛行道上没有石块等尖锐物体。
3.2最好用砖铺地面,上面再铺一层细沙,以免地面过于坚硬和光滑。转盘道的运动架最好用防滑橡胶垫作垫板,因为木制垫板易打滑,尤其是在冬季。采精或公牛射精完成后应从牛体后下方拉缰绳,禁止从两侧拉,以免牛的肢蹄被掰伤。牛床坡度不可过大,以免牛站立不稳。
另外还应经常检查牛蹄,做好牛蹄的护理工作。可定期给牛修蹄,每天清理牛蹄趾缝间的粪土等脏物。
4.药物治理措施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制造技术,开展预防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传统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新型高效疫苗的研究。利用先进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和制剂工艺,研究针对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胎衣不下等奶牛特殊疾病及特别用药要求的专用药物,逐步形成安全、高效的奶牛专用系列药物群,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开展抗菌肽、微生态和溶菌酶等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奶牛临床用药规范,为乳品安全和奶牛高产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奶牛的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饲料、微量元素等进行检测,定期进行血样抽查,定期对隐性酮病、骨营养不良、乳腺炎、蹄病等疾病进行检测,建立高产奶牛群体档案制度,确保奶牛业健康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省奶牛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常见疾病,并具体提出了这些疾病预防和对策与措施,希望奶牛养殖场能够从疾病根本原因出发,做好每一步预防措施,通过推行奶牛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化养殖管理体系,加大对奶牛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
浅谈家禽的易发病及其治疗
摘要:近几年,家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家禽养殖户应该根据家禽易发病的种类和特征,对家禽易发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这样不仅能够为家禽养殖户的利益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够使养殖户尽到他们应尽的职责。现介绍家禽易发病的种类和特征,提出了家禽易发病的治疗措施。
近些年我国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家禽的饲养环境、新品种的引进等不良因素导致家禽类疾病经常的发生。家禽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防止家禽易发病造成的损失,家禽养殖户应该重视家禽病的易发季节和地区,加强对家禽易发病的认识和了解,对家禽易发病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防治,促进家禽养殖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1家禽易发病及其特征
1.1鸡白痢
鸡白痢是家禽养殖经常会遇到的一种传染病,该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鸡的排泄物。该疾病发生时主要特征是家禽经常将身子缩在一起打冷颤,处于昏睡状态,并且停止进食,家禽的排泄物呈现糊状,在肛门处有板结粪便的出现,有时还会伴随着家禽呼吸困难现象的出现。
1.2球虫病
球虫病是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家禽疾病。当家禽感染这种疾病的时候,会造成禽肉和鸡蛋的大量减少,这样就会给家禽养殖户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球虫病是寄生虫存在于家禽体内,破坏家禽的组织,一旦家禽感染这种疾病,约有20%将会出现死亡,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球虫病的家禽患病率呈现着上升的趋势,这种家禽易发病已经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给家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
1.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家禽养殖经常出现的易发病。禽舍温度高、活动空间小、营养物质不足等极易引起家禽患上传染性支气管炎,家禽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时候,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由于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当中,因此,该病将会以飞沫的形式传染给其他的家禽,除了飞沫外,家禽笼具、饮用水、饲料等也会成为这种疾病传播的介质。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在秋季和春季的末期容易出现,冬季的时候发病率非常高,这种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1.4禽流感
禽流感是在鸟类之间广泛传染的一种疾病,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传染给人。禽流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方式传播,禽流感的死亡率高达30%左右,因此,禽流感一旦发生将会给家禽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5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家禽传染病的一种,发病的主要来源是副粘病毒。当家禽患上鸡新城疫的时候,家禽排泄物呈现稀状,呼吸变得困难,严重时会造成家禽黏膜流血。鸡新城疫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这种家禽疾病感染率高,同时死亡率也很高,被家禽养殖户成为“亚洲鸡瘟”。
2.家禽易发病治疗措施
2..1注射家禽疫苗
各个家禽易发地区的防疫部门,不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重视起家禽疫苗的注射,对家禽养殖户进行适当地科学地指导,积极主动地配合家庭养殖户的工作,为他们养殖的家禽及时的进行疫苗注射。同时,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家禽养殖户提供家禽疫苗补贴或者免费提供疫苗注射。疫苗注射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注意注射的卫生条件,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家禽疫苗的注射工作。
2..2根据季节变化采取防治措施
季节的变化对于家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冬季气温低、湿度低,家禽的免疫力会相对较低,因此,这段时间容易诱发疾病,这就要求养殖户在这个季节应该增加禽舍的温度和湿度,降低家禽的发病率;夏季气温高、禽舍气温骤升,容易滋生细菌,使得疾病极易出现并大范围传播,因此,夏季的时候家禽养殖户应该加强对禽舍的消毒和降温。
2..3科学安排饲养密度
家禽饲养的密度对于家禽生活的温度、湿度、活动范围以及采光度等生活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家禽饲养密度过小会影响到家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家禽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禽舍温度升高、光照减少、家禽活动范围减小,容易诱发疾病,而且当家禽饲养密度过大时,家禽饲养疾病的出现将会大范围、快速传染,这将会对家禽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家禽养殖户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家禽饲养的密度,降低家禽易发病的发生机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禽易发病的出现和传染。
3小结
如今,相关企业和部门越来越重视家禽饲养的科学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家禽易发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家禽养殖户应该从家禽疫苗注射、季节变化以及家禽饲养密度等方面进行家禽易发病的治疗,从家禽易发病的发病、传染等各个环节进行防治,促进我国家禽养殖饲养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奶牛流行热的发生与中西医防治措施
张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药饲料监察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作者简介:张君(1985-),女,山东武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监督、执法工作。
1流行特点
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奶牛。病牛流出的眼泪、唾液以及鼻液等都含有病毒,尤其是处于发热期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出更多的病毒。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对热非常敏感,对酸碱、紫外线和脂溶剂也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物通常就能够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其中需要借助吸血昆虫作为传播媒介,这些昆虫通过在病牛和健康奶牛将相互叮咬而造成病毒传播;还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动物:该病主要是奶牛、水牛和黄牛容易发生,其中奶牛发病相对更加严重,尤其是妊娠后期的奶牛非常容易发生。在发病率与死亡率方面,奶牛要比水牛、黄牛高,青壮年奶牛要比老龄奶牛高,小于2岁时很少出现发病。
发病特点:该病通常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容易发生,一般是夏季和秋初,尤其是在7~9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如果天气潮湿闷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雨水过多,更容易导致该病出现流行。该病流行初期只有少量的奶牛发病,但经过1星期左右就会快速扩散,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大量奶牛发生感染。发病高峰期过后,只有个别出现发病,即呈散发性,当气候凉爽时逐渐停止流行。
2临床症状
支气管肺炎型: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42℃,往往呈急性发病,停止采食,张口吐舌,呼吸困难,出现咳嗽、气喘,上下眼睑发生肿胀,眼结膜出现充血潮红,不停流出眼泪,非常畏光,有清鼻涕或者黏稠分泌物从鼻孑L流出,口腔流涎,口角黏附有泡沫,站立时往往伸直头颈。对病牛进行听诊,发现呼吸音粗砺,有湿性或者干性哕音,心跳每分钟能够超过100次。
运动高度障碍型:通常是妊娠超过6个月或者分娩后1个月以内的泌乳奶牛容易发生。病牛往往呆立不动,行走时步态僵硬,出现明显的跛行或者由于很难稳定站立而倒地不起,肌肉厚实部位变得僵硬,且体表温度不均,如同风湿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瘫痪症状。
胃肠炎型:病牛主要表现出腹痛,停止采食,发生便秘或者腹泻,排出的粪便中混杂有黏液或者血液,并且散发出明显的恶臭气味。
3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静脉注射2000~3000mL添加有1~2g四环素的5%~10%葡萄糖生理盐水,用于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使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如肌肉注射20~50mL复方氨基比林,或者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ImL复方双氯芬酸钠,每天2次。
应用激素:病牛静脉注射50—lOOmg地塞米松,同时配合500~lOOOmL5%~10%葡萄糖、lOOOmL生理盐水;或者缓慢静脉注射由500~lOOOmL葡萄糖盐水和50~150mg氟美松组成的混合溶液,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药治疗:发病初期可取甘草、知母各24g,防风、羌活、黄芩、荆芥、葛根、柴胡、秦苑各30g,以3根大葱作为药引,全部研成粉末后给病牛用水冲服。也可取60g白菊花,90g紫苏,60g板兰根,加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还可取60g大黄,柴胡、黄芩各35g,苍术、苦参各40g,全部研成细末后给病牛灌服。还可取摈榔、茯苓、车前子、生地、甘草各45g,黄芩、连翘、杜仲、牛膝、双花、巴戟各50g,全部研成细粉后用开水冲调,并添加200g蜂蜜作为药引,给病牛灌服1次。
重症病牛:如果病牛瘫痪,可静脉注射300~500mL10%葡萄糖酸钙,50~80mg地塞米松,100~300mL10%水杨酸钠。如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乌洛托品,然后进行静脉注射。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用于饲喂奶牛的各种草料必须提前进行检测,确保合格后用于饲喂。同时,要确保环境清洁卫生,保持栏舍整洁干净,定期对其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还要确保圈舍通风良好,特别是该病容易发生的炎热夏季更要注意。另外,加强对牛场进行除蚊灭蝇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防暑降温:首先是确保牛舍通风良好,同时还可搭建遮阳棚,禁止奶牛直接照射日光。奶牛饲料配方要适当调整,确保适口性良好,并可适当增加氯化钾和小苏打的用量,从而预防发生热应激。必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饲喂青绿多汁饲料,确保奶牛营养需要得到满足,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免疫接种:如果奶牛出现自然发病并康复,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对该病具有免疫力。对于没有出现发病的奶牛群,可适时接种牛流行热灭活疫苗,且第一次注射后经过3星期还要加强免疫1次,每次接种4mL,能够持续6个月具有免疫能力。
浅谈家畜疾病现状及对应措施
家畜疾病的防治,关系着食品的安全卫生以及家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畜养殖业的防治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本文就针对家畜疾病的现状以及对应措施进行分析。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过度,必然对畜牧行业提出更高要求为社会提供健康的安全、绿色、有机的畜产品。传统畜牧业必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向市场畜牧业转变,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停留在仅仅关注自身的安全问题这一层面,动物产品的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近几年来肉类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我们基层一线兽医工作人员加强了对动物的检疫力度,层层把关,严格监管,家畜养殖的安全卫生以及疾病防治,就成为了各个农业服务中心的主题,但是各个地方因气候环境,物种以及生态的不同,家畜发病时处理措施也各不同。
本文就专门针对江城县整董镇家畜养殖比较常见的疾病、家畜疾病防治发展的现状进行探析,总结出各种常见的家畜疾病的防治措施,建立动物疫病长久有效的防控机制,保障畜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帮助本地的家畜养殖,可以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家畜疾病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而物质生活的提升,自然也带动了畜牧业的提升。畜牧业的发展,让很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养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当然,在饲养家畜的同时,风险也是并存的,如果家畜一旦发病,对于养殖户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因此,对于家畜养殖相关疾病的防治,就成为了江城县整董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本文来分析一些常见病情以及防治策略。
三、家畜疾病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用药: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对家畜疾病的诊断,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体制阶段,用药极不科学,都是根据经验和习惯对家畜疾病进行治疗,在拿不准病情的情况下,有用药诊治的习惯。并没有按照程序来进行各方面的化验,从而容易使之出现误诊的情况,给家畜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对于病亡的家畜,应该要及时进行解剖化验,对于发热的家畜,也需要及时地找出发热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做降温的处理,这样往往会因此错过家畜的最佳治疗时间。
2.剂量使用不科学:一些工作人员,在对家畜进行防治时,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了解不够,从而使得他们在剂量的使用方面,会出现胡乱使用的情况,另外为急于治好畜禽疾病而大剂量使用药物也时有发生。这是不科学的,对于不同的药物,其包装上面都会有明显的适用范围,适合什么样的病症。
工作人员可参考相关说明,当然,对于剂量的使用,也需要准确地参考家畜的体重,根据其体重来科学地用药。否则的话,频繁使用青霉素之类的药物,如果无法对症下药,对于养殖户来说,其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3.给药方式不对:不同的家畜疾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给药方式的不对,也会让家畜出现很多不良的反应。因此,要根据家畜的不同疾病,选择科学的给药方式,比如说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等。如果是家畜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也不能采用口服的方式。
四、家畜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1.猪类疾病:猪比较容易出现的疾病有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于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最主要的就是要使用免疫接种,对它进行疫苗的防治,才可以预防猪场出现大面积的猪瘟疾病。
第一种是口蹄疫,这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在平时要经常定期地对猪群进行检疫,设置专门的疫区来隔离发病的猪群,对于疫区,一定要作好消毒以及封锁的工作,保证其病源不会感染到其他的猪群,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种就是猪丹毒,对于这种猪病,我们在进行防治的时候,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需要对猪场的猪群接种猪丹毒菌苗,可以有效地防治这种疾病。
2.牛羊疾病:首先要说到的就是坏死杆菌病,这种病症的防治,首先就是牛羊圈舍必须要保持干净和整洁,做好卫生工作,当然对于牛羊蹄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发现牛蹄出现伤口现象,要进行及时处理,如果犯有坏死杆菌病,要立刻进行隔离处理。
其次,就是牛巴氏杆菌病和口蹄疫,这种病主要的防治措施就是要对牛羊定期进行疫苗注射,保持环境的整洁,让牛羊可以远离这种疾病。如果出现发病情况,也需要立刻隔离治疗。口蹄疫疫情进行扑杀、消毒,根除疫情隐患。
3.羊快疫和猝狙: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确认之后,立刻要对它们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说将之埋杀等,让其不会感染到其他的羊群。其次,要对发病地点,加强消毒处理,防止羊群再次发病。
五、家畜疾病防治期间的处理工作
1.加强观察:对于已经发病的家畜,我们要随时对饮食状况、精神状态进行观察,要科学地对家畜进行药物的预防治疗,药物使用方法,疫苗的注射等,都需要参考相关技术资料。免疫期间,需要定期地增加家畜的抵抗能力,可以适当给其使用一些抗生素。
2.饲养管理:对于家畜的饲养管理,首先要保证它的营养充分,才可以让家畜免疫力增加。让家畜可以健康地成长,在进行家畜饲养时,要避免各种环境问题,比如说光照不合适等,让家畜生育能力受到影响,并且会增加疾病的感染率,因此在接种前后一星期时,需要在饮水中,适当加入一些电解多维,减少家畜受到应激刺激。
3.场所选择:对于家畜的养殖场所选择,也是非常重要,首先就是环境问题,一定是没有工业污染的地点,才会比较适合家畜的生长。其次就是要选择一些地地势较高,光照和通风都比较强的地方,对于家畜的健康成长,以及疾病预防有着极强的作用。
其次,就是对于养殖场内,各种养殖的设备一定要齐全,要保持与外界进行隔离,严格地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防止疾病通过人员传播,其次,对于大型的养殖场,还必须要设置专门的实验室,来进一步观察家畜的各种并发病症,快速地抑制家畜的各种疾病感染。
六、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对于家畜的养殖,目前固然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用药不科学,剂量不合理等问题,以及病症的处理不及时,都有可能对家畜的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家畜养殖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准确地找出家畜发病的原因,对症下药,才可以更准确地抑制家畜病菌的传播和感染,从而让家畜疾病的防治能够真正的科学化,快捷化,效率化。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 犊牛发生腹泻的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南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以出生2~7日龄犊牛为多发,且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尽管犊牛管理、畜舍建设、疫苗接种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犊牛腹泻仍然是养牛场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生过腹泻的犊牛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犊牛长期腹泻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也是造成养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犊牛发生腹泻的防治措施。
1、腹泻原因
1.1微生物感染
导致犊牛发生腹泻的因素中,比较主要的就是犊牛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其中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具体介绍如下。
细菌感染:导致犊牛发生腹泻的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链球菌、梭菌、芽孢杆菌等。犊牛发生感染大多都是因为采食的饲料和饮水等,进入体内之后造成犊牛体内的菌落失调,进一步导致肠道内本来就潜在的细菌进行大量的繁殖从而造成了犊牛表现出腹泻的症状。
病毒感染:能够导致犊牛发生腹泻的病毒常见冠状病毒、黏膜病病毒、轮状病毒等。生产中如果是因为犊牛感染了病毒而发生的腹泻,一般都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通常很难进行治疗,所以在临床中应该多加注意。
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犊牛发生腹泻的寄生虫包括隐孢子虫、蛔虫、球虫等,如果人类感染了以上寄生虫同样会出现腹泻的症状。由于寄生虫感染而导致犊牛发生的腹泻情况,临床中一般可见患牛排泄的粪便带血并且具有恶臭的气味。
1.2犊牛自身因素
临床生产中,如果犊牛自身发育状况不良,就会直接导致其免疫力降低、消化系统不能够成熟的发育,还能够发现犊牛表现出各种应激反应,如果此时存在外部因素极易导致犊牛表现腹泻症状。初生犊牛仅有很低的自身免疫力,所以大多都是要从母乳中摄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够抵抗微生物的影响,所以如果存在母乳不足的情况,犊牛会因为受到感染而在临床中表现出腹泻的症状。犊牛的消化系统一般发育的不太成熟所以供给其适合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如果犊牛摄入了过量的奶但是消化不完就在肠道内进行发酵,如果犊牛日粮中的奶和代乳制品配合比例不均衡,就会直接导致犊牛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犊牛在断奶之后如果采食了调配不当的饲料会造成消化不良。通常犊牛对环境变化都比较敏感,比如天气骤冷骤热、进行去角或者断奶操作时产生的应激反应都有诱发腹泻的可能性。
1.3饲养环境
犊牛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腹泻的发生情况,腹泻是犊牛生长过程中常发的疾病,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出现腹泻之后犊牛没有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治疗措施,就会很容易导致犊牛出现死亡的情况,严重威胁着养牛场的经济状况。所以,一旦犊牛群出现腹泻的情况,要从发病原因着手开始调查并且找到真正的病原,然后给予正确的防治措施。一般犊牛发生腹泻都是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其消化系统异常并且表现下痢的一种患病症状。10日龄左右的犊牛是腹泻的高发群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性,四季交替变化的时节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危害犊牛健康,并且造成比较高的死亡率。如果犊牛生活的栏舍阴冷潮湿、光照不足、通风差、消毒不到位都容易给微生物的滋生创造条件,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犊牛的健康产生影响。
2、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牛舍勤打扫保证干净卫生,及时开窗进行通风,适当让犊牛在舍内晒太阳,同时要按时做好牛舍及饮食器具的消毒工作,尽量避免犊牛因为环境条件不良而感染发生腹泻的情况。日常生产过程中应该注重犊牛的饮食调配,首先保证哺乳母牛机体健康以产出供犊牛采食的高质量奶水;其次在犊牛出生后6~12h内供给母乳,以提供免疫力,犊牛出生后3天内都进行母乳喂养以促进其消化系统的成熟;之后可以适当增加代乳粉的含量,同时减少母乳的供给量,直至最后以饲料代替全部母乳。注意保证犊牛的生活环境稳定,避免突然变化以减少应激对犊牛的刺激,尽量保证犊牛可以平稳的生长。
治疗措施:表现腹泻症状的犊牛应该尽早给予治疗手段,及时发现犊牛的不良反应。犊牛腹泻在临床中可见厌食、腹泻、脱水、无力,腹泻严重的行动困难、身体衰弱、排泄带血的粪便。治疗之前应该了解腹泻的具体病因,然后根据病因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腹泻病牛停食1天,然后通过补充体液以改善病牛的脱水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将毒素排出,接着对症给药,腹泻犊牛如果发热可以给予解热剂,排泄恶臭粪便的犊牛给予利泻剂,粪便无臭的给予抗生素。如果犊牛属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病例可以进行输血,并且相应的补充免疫球蛋白。
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犊牛腹泻是新生10日龄左右犊牛所发生的一种急性腹泻,是由于肠道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者是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因素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综合表现出来的一种征兆。笔者现将犊牛腹泻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犊牛腹泻发生原因
1.1环境应激因素致使出生犊牛的抵抗力降低
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在某些饲养管理上的不利因素诱发下,条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此时肠道菌群出现变化,特别是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正常优势菌与致病型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发生变化,致使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1.2集约化牛舍的环境污染
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舍内外空气微生物和尘埃含量的急剧增加,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导致传染性、条件性感染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生物污染。据报道,牛舍空气中含有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形成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霉菌;也有研究表明,牛舍空气中需氧菌总数为31~562个/立方米,包括非致病菌、致病菌及选择性致病菌。高含量的选择性致病菌可以借助于非微生物因素引起敏感动物体的传染性条件性疾病。在集约化动物生产过程中,选择性致病菌对动物健康比传统的传染病更具有威胁性。
1.3病原的控制
现有资料表明犊牛腹泻是由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细菌引起的疾病。虽然有预防犊牛腹泻的疫苗制剂,但是抗轮状病毒和抗冠状病毒疫苗往往激发犊牛群发生暴发性胃肠炎;而大肠杆菌有许多血清型,若牛场存在的致病大肠杆菌与制作疫苗所用的菌种血清型不符,预防大肠杆菌的效果并不理想。
寻找一种有效预防犊牛腹泻的方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2.1.增加犊牛机体抵抗力,促进犊牛肠道内快速形成正常菌落,提高肠道菌落维持平衡的能力。
2.2.采用不同的方式净化舍内环境,降低舍内空气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含量,使犊牛避免感染致病微生。
目前采用加强通风和消毒是降低牛舍内微生物最常用的方法。牛舍内消毒常用方法是喷雾消毒或薰蒸消毒。喷雾消毒往往不均匀,还可能导致舍内湿度增加;薰蒸消毒刺激性较大,不能带畜熏蒸。
2.3利用疫苗或兽药防治犊牛腹泻。
养牛场应用疫苗预防犊牛腹泻时,不仅要注意疫苗的类型和选择合适的菌种,还要注意疫苗的副作用。对于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杆菌,规模化牛场应注意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菌株自制疫苗,往往达到预期的目的。采用抗生素防治犊牛腹泻,用药前最好做药敏试验。
2.4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牛舍,保证环境的安静清洁;定时定量饲喂优质饲料,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前后,适当补充抗应激物质。
浅谈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鸡盲肠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所以日龄鸡均易感染,多为急性暴发,病鸡突然排出大量血液,反应迟钝,冠髯苍白,猝死。该病具传染性,给养殖业造成突发的损失,对养鸡业危害巨大。现详细阐述鸡球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降低鸡球虫病的发病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大家一起来看看:
1、病原
鸡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我国已发现9个种,艾美耳属球虫的共性特征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侵害程度也不相同。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其中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是在鸡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的,孢子生殖阶段则是在体外进行的,形成感染性卵囊。
鸡球虫的感染过程是病鸡通过粪便排出卵囊,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经1~2天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卵囊,这种卵囊被鸡食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成为卵囊,卵囊排出体外,按上述过程循环发育。由于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引发球虫病的发生。
2、流行特点
各品种鸡均对此病有易感性,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仍然具有敏感性。刚孵出的雏鸡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不能释放出子孢子,所以有时表现出对球虫完全无易感性;也有认为幼雏很少发生球虫病是母源抗体的缘故。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被病鸡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土壤都含有大量的卵囊,鸡通过啄食了感染性的卵囊而被感染。鸡球虫的生长发育只有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高温、干燥的条件则不利于其生存,因此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最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日粮成分中营养成分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缺乏,也会影响肠道内球虫的生长发育与致病性,引起该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病程多为2~3周,多发生于幼鸡。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羽毛蓬乱,不喜运动,食欲下降,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稀粪黏连。病程后期,由于大肠上皮被破坏和机体中毒,病鸡症状加重,出现运动失调,渴欲增加,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排出带血水样稀便,身体逐渐消瘦。若是发生盲肠球虫,粪便会呈棕红色,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为纯粹血便。雏鸡的死亡率在50%以上,甚至全群死亡。慢性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幼鸡或成鸡,症状与急性型类似,但不明显,病程较长,可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表现逐渐消瘦,发生间歇性下痢,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较低。
该病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其他脏器只发生贫血退色。剖检可见盲肠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5倍,盲肠内有大量凝固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黏膜上有出血点,发生糜烂性坏死。直肠黏膜可见出血斑,小肠肠壁扩张,增厚变粗,发生严重坏死,肠壁深部和肠腔有凝固血液,使小肠外观上呈红色或黑色。慢性球虫病鸡主要表现为肠道苍白失去弹性,肠壁增厚。
4、诊断
可采集鸡的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取病死鸡肠黏膜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若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由于鸡体内寄生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在判断发病和死亡原因时,还应结合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剖检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5、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预防应以药物预防为主,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一般在雏鸡12~15日龄开始饲喂拌有抗球虫药的饲料,这样可消灭处在萌芽状态的球虫,从而达到预防鸡球虫病的目的。要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控制好饲养密度。经常用热水或热碱水对料槽、饮水器、器具以及场地进行洗涤消毒。保持垫料干燥,不让卵囊有孢子化的条件,破坏其生活史,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提供营养丰富充足的饲料,在饲料和饮水中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增加机体抵抗力,降低死亡率。
球虫病的治疗时间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合成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那拉霉素、山度霉素和海南霉素等。化学合成类药物主要有氯羟吡啶、二硝托胺、氨丙啉、尼卡巴嗪、常山酮、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喹口恶啉和乙氧酰胺苯甲酯等。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浅谈鸡球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对雏鸡危害最大。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为避免和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下面将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危害较大的是堆型、柔嫩、巨型、毒害、布氏5种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寄生于盲肠致病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又称脆弱艾美尔球虫),雏鸡常见。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的为堆型、哈氏、变位、和缓、早熟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中段致病的为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部致病的为布氏艾美尔球虫,青年鸡易感染小肠球虫病。一般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病鸡和球虫病携带者是发病群体的来源。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圈舍潮湿,空气质量差,鸡群过于拥挤,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当等为本病发生的诱因。另外,本病的发生与马立克氏病有密切关系,两者能相互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病唯一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主要是雏鸡食入球虫孢子化卵囊而感染致病。饲料、饮水、尘埃、垫料为传染媒介。野禽、昆虫及饲养员、工具亦能机械传播本病。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精神委顿、嗜睡、被毛松乱、闭目缩头、呆立吊翅、喜欢拥挤在一起,嗉囔充满液体、便血下痢、肛周羽毛因排泄物污染粘连、喜饮或绝食。可视粘膜、冠、髯苍白。病末期有精神症状,昏迷,两脚外翻、僵直或痉挛。
2、慢性型:无明显症状,表现为厌食、少动、消瘦、生长缓慢、脚翅轻瘫,偶有间歇性下痢。急性患鸡经5-10天不愈衰竭死亡;急性经过不愈者转为慢性。
三、病理变化
一般集中在肠管,其它器官无多大变化。不同种类的球虫侵害所造成的病变程度和部位亦不同。
1、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两侧明显肿胀(较正常的肿大3-5倍),肠道粘膜出血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脱落,肠内有凝血块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2、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中段,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松弛增厚,有严重的坏死灶,肠粘膜有少量小出血点和白色斑点相间,肠腔有凝血,浆膜淡红色,经济《浅谈鸡球虫病》(https://www.unjs.com)。
3、堆型艾美尔球虫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大明显,肠粘膜出血,浆膜可见灰白色小斑点。
4、布氏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后段与盲肠联合部位,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粘膜出血,有针尖状出血及灰白色斑点。
除上述几种球虫外,其他球虫对鸡的致病力较低,其病变也不严重。
四、防治措施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天。
4、群体暴发球虫病时,常用下列药物予以治疗。
(1)氯苯胍为广谱抗球虫药,疗效高,毒副反应轻,适口性好,当使用其它球虫药无效时,改用本药可以奏效。每100公斤饲料用3-5克拌料,连用3-5天。
用氯苯胍1.5克,丙二醇20毫升,土温80-00毫升,加热至70℃溶解后,配成30ppm浓度的水溶液,供鸡群饮用。长期使用可能会使鸡肉(蛋)产生药味。
(2)10%盐霉素钠。每100公斤饲料用5-7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3)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公斤饲料拌药50克,连用3天,停3天再用3天(预防剂量减半)。
(4)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配合Vk3针剂0.2毫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5)30%磺胺氯吡嗪钠粉(水溶性)。广谱高效抗球虫药,对各种球虫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用量按每公斤鸡1克饮水3天。预防或一般性治疗按每公斤水加1克供其自由饮用;严重感染时每公斤水2-3克药粉兑水饮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用药25-30克拌料投喂。
(6)硫酸钠辅助治疗法。本方法适用于小肠球虫病的后期,肠腔内充满脓血时,此法优于单一使用抗球虫药治疗。用法:每1000羽鸡用硫酸钠500克饮水3-5天,重症者可口灌服2次。目的是迅速将肠内脓血排除,以利药物被充分吸收而发挥疗效。
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考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建议养殖户在用药时根据当地市场的供药品种对症选用,并交替使用。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天,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若天气干燥,鸡群健康,间隔时间可适当长一些。用户在使用各种抗菌药物防治鸡其它疾病期间不必再使用抗球虫药物,因为一般抗菌药物对球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和效果。
猪养殖常见疾病发生原因与对策
河南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养猪产业历史悠久,畜牧业在河南农业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由于养猪环境的恶化、预防体系的不完善、管理粗放、随意引种、盲目用药等原因,猪的常见疾病发生较为频繁,给养猪户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本地养猪业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几种猪常见疾病,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就防治对策作出几点建议。
一、猪疾病发生原因
1.防疫工作不到位
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免疫抵制工作做得不到位。就饲料免疫来说,由于饲料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果控制得当,它们对猪的发育是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但如果这些微量元素如铜、砷超标的话,猪食用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红、粪便发黑的状况,从而导致猪的发病率升高。就疾病免疫来说,诸如伪狂犬病、血液虫病等疾病,如果注射疫苗达不到应有的抗体高度,一旦应激就会发病。就药物免疫来说,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是绝对应该避免的,因为长期使用不仅会造成猪免疫功能的下降,严重者还会引起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此外。在疫苗运输和保管方面,有些养殖户对保管常识不够了解,导致疫苗效用降低乃至失效。
2.管理粗放
目前,随着市场化浪潮的推进,养猪户作为市场中经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逐,他们倾向于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一些养猪户为了节省成本而选用质次价低的原料,尤其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霉变而产生霉菌毒素,进而导致猪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
此外,猪舍的环境卫生对于猪的健康成长无疑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猪数量的增加,猪群的密度也在迅速增加,此时如果不对猪舍环境卫生严加监控,就很容易发生传染病。有些地方的检疫工作把关不严、检疫人员职业素质、职业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不齐全,一些患有传染病的猪就很有可能趁机进入养殖场、消费市场,导致大面积流行暴发。
3.养殖方式落后
我省虽然有着悠久的养猪历史,也积累了不少养猪经验。但是,传统的东西不一定全是好的。我国现已进入市场经济,以前那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对市场作出积极的响应,显示出了滞后性。大部分养殖户都是散养户,他们欠缺基本的养殖知识,不仅在观念上陈旧落后,在技术上也不能胜任越来越现代化的养猪模式。
4.随意引种
正如一棵树的好坏关键在于它的根苗,一只猪的优劣正在于它的品种是否优良。随着养殖培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猪品种被开发出来,这些品种经过在实际养殖中和市场销售中的检验,显示出了传统猪种不具备的优势,如抗病能力强,繁殖能力强等。正因此,很多养猪户把目光投向了这些新兴猪种的身上。他们为了扩大贸易和改进品种质量,以顺应市场发展,不断引进新的品种。但与此同时,一些猪病也随之而来。近年来发现的诸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等,正是在引进先进的养猪技术和优良猪种时进入我国乃至我省的。
5.盲目用药
俗话说:病从口入。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药物不是能够随意服用的,尤其对于养猪行业来说,很多疾病都是从食物、药物中感染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养殖户在猪发病时,没有能够做到对症用药、合理用药,而是出于尽快治好病的急切心理,盲目用药,比如剂量过大或药品选择不当等。这些对病猪来说,不仅并不能治好,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二、常见猪病防治对策
1.猪瘟的防治对策
猪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的症状表现为食量减少甚至拒食、胃寒、便秘、粪便干硬、呕吐、眼部有浓稠的粘液分泌物、嗜睡、体温升高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对猪瘟进行防治,一方面,平时要加强对猪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检测,及时排除污水,保护猪场水源,及时清理猪场粪便,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对死猪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注意灭鼠灭虫工作等。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养殖场则要及时进行封锁以防交叉感染。
2.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对策
猪呼吸道疾病与猪的居住环境、饲养密度及防疫管理等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在卫生差、通风不良、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尤其在每年的初春、秋末和冬季,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针对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要对症施药、控制药量、适时停药,同时可以有计划地进行药物保健。
3.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对策
猪流行性腹泻是家猪常见的疾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发病猪前期体温会出现升高状况,也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后期一般会发生腹泻和呕吐情况。而且,这种病的症状严重程度会随着猪年龄增加而增大。
防治猪流行性腹泻,要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监测和消毒管理,猪群在脏乱差的环境下,加之猪群密度较小,极易导致细菌的散播。在该病高发季节应注意猪场周边可能携带病原的人、物进入猪舍,并且要定期对猪场内人流密集地方进行消毒。对发病猪的治疗,要及时进行隔离。除了采用康复猪血疗法、疫苗注射外,一些中药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对于这类流行性腹泻也具有很好地效果。此外,水对患有流行性腹泻的病猪有着重要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