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养殖疾病防治。
草鱼疾病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桑尖瘟期(又称为麦黄期)、二是白露关,桑尖瘟期是草鱼成鱼养殖中疾病防治最关键时期,白露关是草鱼苗种培育中疾病防治最关键时期,主养草鱼的池塘只要做好了这两个时期的疾病预防工作,也就迈出了养殖成功的关键一步。
桑尖瘟养殖期的气候、水质有其独有的特点,春夏交替的这一时期,多以阴晴不定、阴雨连绵的气候为主,难得有连续数天的晴好天气,气候的变化不定与水温的快速上升与急速下降,直接影响到水质的频繁变化,更会引发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鳃上寄生虫的频繁发生,如前期培水与调水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多会引发如黑水、红水及浑浊水等不良水质发生。
一、桑尖瘟期草鱼疾病预防的关键措施。
1、适时杀虫。低温养殖期通常情况下因水温过低、水位过浅、水质清瘦,以及鱼体对药物抵抗力差,常使用“鱼鳋静”和“双效鱼鳋静”等全池泼洒以预防甲壳类寄生虫如中华鳋、锚头鳋等;而桑尖瘟期气候与水质条件更适合车轮虫、指环虫的大量繁衍,使其更易感染养殖鱼类。寄生虫感染不仅会引发鱼类寄生虫病,更会继发感染细菌、真菌性疾病,也会引发草鱼的抗病力的下降。桑尖瘟期适时杀虫的原则是:0.5公斤以下的草鱼应适时使用“菌虫清”或“新车指净+中博蓝(或硫酸铜)”、“鳃虫净”等预防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的发生;0.5公斤以上的草鱼应适时使用“鳃虫净”或“新车指净+中博蓝(或硫酸铜)”等预防指环虫病的发生。
2、口服药物。桑尖瘟期因气候频繁变化以及水质不稳定等因素会对草鱼产生应激反应,极易诱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暴发。因此,桑尖瘟期预防草鱼疾病应每隔7-10天定期口服“穿梅三黄散+艾能+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5-7天,以促使草鱼获得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时预防草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肝损伤综合症的发生,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3、随时调水。桑尖瘟养殖阶段池塘藻类种类丰富,但因水温过低、肥料转化效率低及调水、改水措施等养殖工作未能及时跟上,常会引发黑水、红水及浑浊水等不良水质频发。改良红水时应首先泼洒“康乐”或“精品一元笑”,然后再使用“水宝”全池泼洒,最后用“有机酸活水解毒液或藻神+可溶性磷肥”改良水质。黑水的形成一般有两类情况:第一因池塘有机质过多引起,改良方法为第一天使用“康乐”或“康乐+底立爽”,第二天使用“活力六六+可溶性磷肥”或“活力58+可溶性磷肥”;第二种因隐藻占优势使池塘水色呈黑色,可直接使用“有机酸活水解毒液或藻神+可溶性磷肥”,并注意及时引进优良藻种。浑浊水的改良方法为:首先全池泼洒“净水宝”或“水宝”,隔4-5小时后泼洒“艾维”,第二天再用“有机酸活水解毒液或藻神+可溶性磷肥”改良水质。
二、桑尖瘟期草鱼疾病治疗的关键措施。
桑尖瘟期是草鱼疾病的高发期,为安全、高效治疗桑尖瘟期草鱼疾病应按以下疾病治疗规程进行:
1、以排除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为主线。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治疗方法与寄生虫病、细菌性、真菌性疾病治疗方法是有很大差异。因其发生的原因多由外来综合应激因素而引发,因此使用药物防治时应尽量避免药物刺激。如一旦确诊草鱼已患病毒性疾病,即使同时并发有寄生虫病、细菌性病等,也只有按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正确措施。防治措施是:第一天用“康乐”或“精品一元笑”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聚维酮碘”或“高点”全池泼洒,病性严重时第三天使用“贵鱼康”或“克毒王”全池泼洒,同时口服“艾能+穿梅三黄散+氟苯尼考(3天,1次/天)+酶合电解多维”5-7天。
2、以治疗烂鳃病为主线。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一旦养殖鱼类因疾病而出现呼吸障碍,养殖鱼类会立即死亡,因而烂鳃病相比其它细菌性疾病而言,常是引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与持续死亡的罪魁祸首。治疗烂鳃病时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准则:
①以杀灭寄生虫为治疗核心。大量烂鳃病病例表明,养殖鱼类的烂鳃病多由寄生虫感染后而引发细菌性烂鳃,要治愈因寄生虫引发的烂鳃病,首先必须杀虫,然后再使用外用杀菌药物与口服药物,否则,不仅治不好烂鳃病,更会导致烂鳃病复发。
②以细菌性烂鳃为中心但绝不忽视鳃霉的威胁。草鱼烂鳃病多由细菌引起,但是无论在低温期还是在高温期常发现细菌与真菌并发的烂鳃症状如花斑鳃、鳃呈紫色等。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细菌性烂鳃病的同时不能忽视并发真菌的烂鳃病,否则将会使用药无效。治疗细菌性烂鳃病时外用泼洒药物可选择“每立克”或“贵鱼安”或“顶碘”或“止血烂鳃停”或“精品一元笑”等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追加一次“贵鱼康”或“克毒王”,水质过肥或有机质过多时可先使用一次“康乐”或“水立爽”或“底立爽”。如同时并发鳃霉时应选择“每立克”或“菌毒清”或“贵鱼安”等配合其它药物全池泼洒治疗。
③外用与口服并重才能彻底根治烂鳃病。全池泼洒只能起到杀灭养殖水体致病菌的作用,而不可抑制或杀灭养殖鱼类体内的致病菌,因此如只通过全池泼洒消毒杀菌药物,会导致细菌在养殖鱼类体内大量繁殖后从体内向水体排出或释放入水体,其结果会使养殖水体中的致病菌数量不断增加,而使病愈后不久就出现病情反复,也就是说外用杀菌而不口服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烂鳃病的口服治疗方案是口服“穿梅三黄散+氟苯尼考”3-5天。
④以改良水质、底质为中心才能防止烂鳃病的反复。烂鳃病的发生与有机质过多及底泥过深也密切相关,使用外用泼洒杀虫杀菌药物与口服抗菌药物通常情况下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对于有机质过多的水体引发的“坏鳃死亡症”的烂鳃病也会出现治愈后病情反复与久治不愈的现象,要做到有效治疗,其办法就是治疗时适时使用化学类水质改良剂如“水立爽”或“底立爽”等杀菌与改底,与治愈后使用微生物类水质改良制剂如“活力六六”或“活力58”或“双效粒粒底改素”等调水。
3、定期口服药物防治养殖鱼类肝损伤综合症为核心。对草鱼而言,肝损伤综合症是其首先要预防的重要病症,虽然绝大多数配合饲料基本满足了草鱼生长的需求,但不可能绝对满足草鱼生理活动的需要,加上为了追求更高的生长速度,常常会加大投饵量,这必然会加重草鱼的肝脏负荷而引起肝损伤综合症,并且肝损伤综合症是长期积累的综合结果。草鱼的肝损伤综合症重在以预防为主,其主要措施在于口服药物预防与改良水质,口服预防时必须每隔7—15天定期口服“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以防肝损伤综合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
一、鲶鱼腹水病
此病是近几年来甚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发病时间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2℃。
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大多在池埂边水面慢游,不怕人。大多数病鱼皮下积水、竖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观察,腹水清亮或淡红,肝脏土黄色,肠道出血。
1、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毫升,半小时后亩用100克高锰酸钾。
2、减低水位,用1PPM的利福平药浴1-2小时后加水。
3、内服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连喂3-4天,日两次
二、鲶鱼链球菌病
病鱼发黑,离群漫游,鳍片下出血,离水后鳃丝立刻流血。鱼伴有突眼、腹水、肛门红肿等典型症状。
1、全池泼洒中仁金碘亩用100毫升,连用2天。
2、病情较重,可降低水位,泼洒利福平0、5-1PPM,四小时后加水。
内服;1、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拌料连喂3-4天,日两次。
2、病情较重,加拌菌克2克/公斤料。
泼洒内服结合使用,4天后可愈。
三、鲶鱼腐皮病
鱼体溃烂,有的如茶碗大,露出骨头。有的尾鳍烂掉。主要是真菌感染所质,抗药性较高。常造成大批量死亡。
1外用;1、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毫升,然后泼洒3PPM五倍子(熬制30分钟),间隔2天再用一次。2次可愈。
2、减低水位,用5PPM的中仁金碘浸泡30分钟后加满水位。
四、鲶鱼车轮虫病
病鱼粘液增多,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有的在池水中翻滚、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镜检病鱼鳃丝和体表刮取物可见大量车轮虫,诊断必须依靠镜检。
1、全池泼洒杀虫灭藻灵亩米用200-250克,2小时后亩米用15-20毫升虫速灭泼洒。
2、亩用150-200克车轮指环清全池泼洒。
五、水质不良、鲶鱼厌食
水质发黑,透明度变小,鱼长时间摄食量小或厌食等。
1、全池泼洒特效底爽,亩用1-2公斤;第二天亩用200-300克德普清水素长久巩固。
2、全池泼洒水速清亩用1公斤。
六、鲶鱼粘孢子虫病
寄生在鱼的头部、鳍和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大小小rǔ白色的胞囊,米粒状,胞囊寄生部位充血、出血。病鱼体上的胞囊少则数十个多则数百个。取下胞囊,显微镜下可见成千上万个孢子。
1、全池泼洒孢杀灵一次。
2、内服复方驱虫散2克,免疫强肝素2克VC2克,日一次,连喂三天即好
七、鲶鱼转圈翻滚病
症状:病鱼黑头,发病时常转身,喂食后特别多,病鱼体表粘液多,不明原因死亡。肝脏肿大,有时紫褐色。流行于5-9月,鱼苗发病率最高。
外用:1、泼洒醛速杀亩用100ML。
2、降低水位,用0、5-1PPM的利福平泼洒。
内服:1、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拌料连喂3-4天,日两次。
2、肠鳃安、免疫强肝素、VC拌料连喂3-4天,日两次。
泼洒内服结合使用,4天后可愈。
八、鲶鱼水霉病
由菌丝侵入体内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白色绵毛。病鱼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1、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150毫升,半小时后亩用100-200克杀虫灭藻灵。视情况连用1-2次可愈。
2、亚甲基蓝2-3克每米3水,3-4天后重复使用一次。
九、鲶鱼斜管虫病
1、泼洒杀虫灭藻灵亩米用200-250克,2小时后亩米用15-20毫升虫速灭泼洒。
2、亩用150-200克车轮指环清全池泼洒。
3、内服复方驱虫散2克,免疫强肝素2克VC2克,日一次,连喂三天即好。
螃蟹常见疾病防治
1、聚缩虫病
聚缩虫病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成树枝状,个体着生许多纤毛,固着于物体上形成很大的群体,其根部寄生于河蟹溞状幼体的头胸部、腹部处。抱卵蟹的卵粒也有聚缩虫寄生。当受到刺激,整个群体即会收缩。当海水盐度0.003,水温18~20℃,聚缩虫在溞状幼体上迅速繁殖。感染强度1~5个,超过幼体大小的2~3倍,使幼体漂浮于水面呈白絮状。被感染的溞状幼体活动能力弱,体质瘦弱,蜕皮困难,严重的出现死亡。
防治方法:
目前采用甲醛或新洁尔灭二种药物。使用新洁尔灭浓度为10ppm,全池泼洒,侵浴30~40分钟。使用甲醛浓度为20ppm全池泼洒,侵浴8小时,但在1天内应进行水体交换,以排除剩余的甲醛。
2、菱形海发藻病
菱形海发藻属浮游硅藻类羽纺藻目,其细胞以胶质相连,形成星状或锯齿状的群体,壳环面呈狭棒状。菱形海发藻细胞长30~116微米,宽5~6微米,分布极为广泛,当海水盐度达0.03左右,水温18~20℃时,在水质肥沃,光线充足的培育池内,可在溞状幼体上迅速繁殖。溞状幼体附生海发藻后,不断扭动腹部挣扎,力图摆脱,受害的溞状幼体4~5天内死亡。
防治方法:
一般采用增加换水次数,控制光照,适当加温来促进幼体变态等预防措施。
3、蟹奴病
蟹奴属甲壳纲、蔓足类、根头目。蟹有寄生蟹奴的,没有十分明显病灶,仅腹面的脐略显肿大,揭开脐盖,可见直径2~5毫米,厚1毫米的乳白色或半透明颗粒状虫体。蟹奴寄生后直接破坏河蟹的性腺发育,造成河蟹生长缓慢,及至不能食用。该病主要是池水含盐量在0.001以上,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所致。
蟹奴病流行有季节变化,雌体比例大于雄体,大致从7月份开始,9月份达高峰,10月份后逐渐下降,11月份后基本停止。
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塘,杀灭蟹奴幼虫,常用漂白粉、敌百虫、甲醛等。
②更换池水,注入新淡水。
③用高锰酸钾20ppm溶液,浸洗病蟹10~20分钟。
④用硫酸铜8ppm溶液,浸洗病蟹10~20分钟。
⑤硫酸铜,硫酸亚铁(5:2),用0.7ppm溶液,全池泼洒。
4、腐壳病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腐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清除塘底淤泥。饲养期间,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其浓度为15~20ppm。
②治疗用漂白粉20ppm浓度全池泼洒,并在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饲料加药1克,连续喂3天。
5、着毛病
在河蟹的颊部、额部、步足关节上附着水绵等丝状藻类以后,使得河蟹行动缓慢,进食减少,如堵塞出水孔,造成河蟹窒息死亡。这种病,一般在4月底5月初发生。
防治:
①忌用农田肥水。
②4、5月河蟹生长蜕壳的高峰期过后,用青灰(草木灰)遮挡1/2的池塘水面,使水绿缺少阳光而死,并将死去的水绿捞出。
③6~7月份,每亩用20千克生石灰(水深1米)全池泼洒,通过提高pH值,抑制水绿滋生,隔10~15天再用1次,杜绝此症的感染。
④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用浓度0.8ppm较好地杀灭青苔。
⑤用生石膏粉全池泼洒呈25~30ppm,连喷3次,每次间隔时间3~4天。
6、黑鳃病
病蟹鳃受感染变色,病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清除塘底淤泥,饲养期间如发病,用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浓度为15~20ppm,连续使用2次。
②将病蟹放在2~3ppm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洗3~4次。
7、烂肢病
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摄食减少或停食,活动迟缓,最后无法蜕壳而死。该病是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敌害致伤感染病菌所致。
防治方法:
①操作要细心,勿使蟹体受伤。
②放养前用呋喃唑酮2ppm溶液浸泡10分钟后投放。
③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1ppm全池泼洒。
④用生石灰15~20ppm,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次。
8、水肿病
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在池边停食,在池的浅水处死亡。该病是因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
防治方法:
①在养殖过程中操作要细心,勿使蟹体腹部受伤。
②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1ppm,全池泼洒。
③用呋喃唑酮0.2ppm,全池泼洒。
9、水霉病
病蟹体表,尤其是伤口部位,生长着棉絮状菌丝,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造成死亡。该病因河蟹受伤,霉菌侵入伤口所致。
防治方法:
①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
②用孔雀绿0.25ppm,全池泼洒,隔5天后再施1次。
③用食盐水3%~5%,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碘酒5%,涂抹患处。
10、纤毛虫病
病蟹的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上都可附着纤毛虫类的原生动物。病蟹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重者可在黎明前死去。该病是因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并寄生于蟹体所致。
防治方法:
①用甲醛5~10ppm,全池泼洒。
②用硫酸酮、硫酸亚铁(5:2)合剂0.7ppm,全池泼洒。
③用新洁尔灭0.5~1ppm与高锰酸钾5~10ppm混合液,浸洗病蟹10分钟。
④用孔雀绿0.2~0.3ppm,沿池边水草等河蟹密集处泼洒。
11、肠、胃鼓气病
病蟹消化不良,肠、胃发炎,胀气,打开腹盖,轻压肛门,可见黄色粘液流出。该病是由于投饵不均匀或变质或难于消化的饲料而引起的。
防治方法:①定时投饲。②在饲料中加入大蒜,每千克饲料加大蒜100克,连喂3次。③每千克饲料中呋喃唑酮1克,制成药饵,连喂3天。
12、蜕壳不遂病
病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病蟹周身发黑直至死亡。发病原因与在生长过程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元素有关。
防治方法:
①定期用生石灰10~15ppm,全池泼洒。
②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蜕壳素及贝壳粉、骨粉、蛋壳粉、鱼粉等矿物质含量较多的物质。
13、曲弓反背病
该病幼体腹部出现褐色块斑,肠道无食物,尾部向背弯曲至头部,造成幼体死亡。
防治方法:
用土霉素0.5ppm,定期消毒养殖池水体。
蟹类常见疾病防治
一、颤抖病
病因: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步足环起不能伸展,发生阵阵抖动,有的病蟹肝部发黑或发白,损坏至死,鳃溃烂缺损,蟹足尖端呈现黄色或红色,腹甲异常略有黄色,有时透明水肿,顶部呈淡红色,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下水或栖于靠近水面的池边。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严重时须连用两次;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鱼虾5号0.1%、虾蟹脱壳素0.1%、虾蟹宝0.5%、Vc脂0.2%、抗病毒口服液0.5%、营养素0.8%。
二、上岸不下水病
病因:细菌及病毒引起
症状:病蟹爬上岸边、水草或树根上,长时间不下水,最后失水死亡。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Vc脂0.2%、肝胆双保素0.2%,连用3—5天,若厌食可内服健胃消食散0.5%。
三、水肿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腹脐及鳃丝水肿透明,有时趴在池边,不摄食也不活动。
防治方法:同“上岸不下水病”
四、肠炎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摄食减少,肠道发炎、发红且无粪便,有时肝、鳃亦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五、肝坏死病
病因:细菌感染、投喂变质饵料或底质恶化引起
症状:病蟹的肝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黄色或深黄色,严重时内脏模糊,此病一般伴有烂鳃。
防治方法:同“上岸不下水病”
六、烂鳃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鳃丝变色,有炎症局部溃烂或缺损,食欲减退,行动迟缓。
防治方法:
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鳃病速克0.5%、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七、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聚缩虫寄生引起
症状:病蟹体表长着一层厚厚的毛状物,且附有污泥,蟹壳呈灰黄色或灰色,无光泽,用手摸其壳,光滑粘稠,污物很难刮到。
防治方法:a:全池泼洒农康宝1号0.2ppm,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ppm;b:在饲料中添加鱼虾5号0.1%、虾蟹脱壳素0.1%、虾康宝0.5%、Vc脂0.2%,以利于蜕壳除掉纤毛虫;c: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采用池底改良活化素、光合细菌、复合芽孢杆菌改善水质和底质。
八、脱壳不遂病
病因:a:缺乏钙、磷等营养盐,饲料营养不平衡;b:细菌或病毒感染蟹的鳃、肝脏等器官,造成内脏病变;c:蟹的体内蜕皮激素分泌过少;d:水质和底质污染。
症状:病蟹病蟹常潜伏在池塘四周浅水处或水草上,甲壳后缘与腹部交界处有较大的裂缝,有的不能脱壳,有的脱壳后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a: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b: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鳃病速克0.5%、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荣成宏伟水产病害防治研究所)
竹鼠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竹老鼠又称竹根鼠,竹鼠,是一种具有一定养殖效益的动物。竹鼠抗病能力强,但在人工养殖时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生病,比如饲喂不当、管理不当等,但如果及时处理了也无大碍,现将竹鼠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措施分享如下:
1、感冒
原因与症状:竹鼠感冒的原因大多是病毒和霉菌、细菌的感染。潮湿环境的窝室也是很容易产生霉菌的。在季节交换之际特别容易感冒,如果竹鼠有打喷嚏、流鼻水、流泪、眼垢等现象发生,体温也比平常还高的话就是感冒了。恶化的话,还有可能导致肺炎或是呼吸困难。
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方式是为患病竹鼠口服抗生素。另外感冒还没好之前,要注意竹鼠窝室的保温与温度变化的控制。
2、眼垢
原因与症状:竹鼠通常眼睛有问题时大多会产生眼垢,或是竹鼠身体的机能出现问题时也会有眼垢发生。如果不是眼睛方面的疾病的话,那就要好好的全身检查才行了,千万不可轻忽。
治疗方法:单纯的竹鼠眼睛结膜炎只要点眼药水就可以治愈。过敏性结膜炎的话,竹鼠窝室内的垫材以及厕所内的沙就必须赶快撤除才行。
3、咬合不正
原因与症状:竹鼠的牙齿会不断的生长,所以它们必须借着咬硬的东西来把过长的牙齿给磨掉。但如果竹鼠的上下的牙齿长短不一或是咬合不正的话,就会造成无法咬东西,甚而食欲低落,嘴巴会无法完全闭上,而导致流口水。有些竹鼠患有先天的咬合不正,但大多数是因为去咬一些硬物时造成牙齿变形,或从齿根就弯曲、折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最好放一些较硬的食物给鼠鼠磨牙用,如树枝、矿物石等。
治疗方法:将竹鼠的牙齿磨齐成适当的长度。
4、骨折与扭伤
原因与症状:造成竹鼠骨折和扭伤的原因很多,有时竹鼠的脚被绊倒而受伤引起,特别是后脚最容易发生。还有,为了让竹鼠保暖在窝室内放入一些毛巾类的东西,因为毛巾上面有很多的网孔,会很容易勾到竹鼠的脚使其受伤。另外竹鼠的爪子的长度会一直长出来,太长的话也很容易受伤。从高处落下或是和同伴之间打架也都可能会造成竹鼠的扭伤或骨折。
竹鼠骨折或扭伤的症状有下面几点:
A:受伤的脚会一直抬高而无法贴在地面上,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样。
B:动作变得很奇怪或是变的迟钝。
C:如果是伤及到脊椎的话,可能会有下半身麻痹的情形。
治疗方法:如果有竹鼠外伤出血的情况,先将伤口消毒与止血。确定是骨折的话,大多以手术的方式将细的钢钉植入。为了避免竹鼠发生骨折与扭伤,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竹鼠饲养的环境。
5、肿瘤
原因与症状:竹鼠的肿瘤也是分成良性与恶性肿瘤,恶性与良性的判断并需要透过组织的切片检查来研判。竹鼠恶性的肿瘤进行摘除手术后还有可能会移转到其它部位。
治疗方法:让患病竹鼠服用抗癌药物来治疗,不过会产生反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化脓的肿瘤,切开后将肿瘤处洗净并消毒即可,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是良性的肿瘤的话,只要摘除后就应该可以根治了。
6、脂肪肿瘤
原因与症状:竹鼠体内的脂肪如果太多,又无法排出体外时就会发生脂肪肿瘤。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给竹鼠吃高蛋白的食物太多。
治疗方法:竹鼠脂肪肿瘤可以用手术的方式摘除,但是如果没有影响到身体的机能的话,不摘除掉是没有关系的。
7、子宫肿瘤
原因与症状:这是竹鼠母鼠才会有的疾病,也就是在子宫与卵巢处产生肿瘤。大多数的发生原因是因为感染所引起的。
治疗方法:为患病竹鼠进行子宫或是卵巢的摘除手术,并服用抗生素治疗。
8、心脏病
原因与症状:大都多是高龄的竹鼠才会有的疾病,症状是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运动能力差。用X光检查既可知道是否有心室肥大等疾病。
治疗方法:可以服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与强心剂等,让患病竹鼠病情稳定下来。
9、淋巴球性髓膜炎
原因与症状:原因是一种叫做阿雷纳病毒所引发的,人类也有可能会被感染。竹鼠感染的症状大多为痉挛、后肢步行障碍、成长迟缓等症状。被感染到的竹鼠会从尿液中含有这些病毒,会再传染给其它的同伴或是人类,所以要特别注意才行。
治疗方法:目前并没有治疗的方法,只能消极的避免二次感染。
10、肝病
原因与症状:因为竹鼠营养的不均衡或是病毒、细菌等原因所造成的。症状有肝机能变差、肝脏肿大、腹部有积水的现象。
治疗方法:可以透过血液来检查肝功能和肝酵素来做诊断。保持竹鼠食物营养的均衡是最好的方发。
以上这十种疾病是在竹鼠的养殖中较为常见,因此要养好竹鼠,我们不仅要做好饲养管理,对于各类常见疾病也应了解原因与症状,掌握好治疗方法,做好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促进竹老鼠的健康生长。
一、竹鼠牙齿过长、错牙:竹鼠是啮齿类动物,竹鼠的牙齿需要不停的咬食物,这样才能使不停生长的牙齿保持一定的长度。可是人工饲养的饲料,比较地精细,所以竹鼠只能通过咬地板及墙面来磨牙,有些是会磨不平,这样使牙齿过长或开叉,小鼠因为先天性畸形,会长出歪牙。这就需要平时注意检查,防止牙齿长歪或者过长,从而影响竹鼠进食。出现这些都可以通过用专用的钳子剪平。方法;用左手抓住竹鼠的颈部毛皮,用右手拿钳子以离唇0.3厘米处剪平即可。20天左右以后复查,如不平就再剪平。
二、竹鼠腹泻拉痢:喂食的食物不干净,可以使竹鼠产生腹泻,而且有些异味。如果注意食物的新鲜干净就不会生这种病,治疗方法:大家可以把它单独隔离,并喂以土霉素及消炎抗菌的药就行,喂法;可用小碗把药化开,放入鼠窝内,它自行会吃,因为生病的竹鼠最喜欢喝水了。也可化开后拌食物喂食或喂牛奶时在里面加入土霉素。3天后就会好。拉痢,症状是粪粒表面有一层淡黄色透明的胶状物,严重时是红黄色胶状物,伴有腥臭味。也是由于食物的不洁引起的,其治疗方法同上。
三、竹鼠伤寒感染:那是由于冷热天气交替,竹鼠受寒所发生的肺部炎症,大多属于细菌感染,其发病时,轻者只是鼻孔流出清淡的液体,不怎么吃食物。如果严重时,其眼角眼屎增多,并发出粗重的喘息声,此时如不及时处理,10-15天就会死亡,其死亡率较高。可用青霉素,及抗生素喂食,这种病很少见,天气急剧变化时,注意给鼠窝添加干草,不能让窝内太过潮湿,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隔离。并注射0.6毫升庆大霉素。或安乃近1毫升。小鼠减半。
四、竹鼠长疮:竹鼠全身某个地方部位会长出瘤子,瘤子成熟后就会自行溃烂,它里面是一种脓绿色的胶状物,其病因是由于里热淤阻所致。长疮的竹鼠有些不想吃食,也有的跟正常鼠一样,视其吃完度投放饲料。如果是这种症状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痊愈。
五、竹鼠外伤:竹鼠交配,混养,或其它原因竹鼠间互相打斗而造成损伤,大家可以用云南白药撒在伤口上,这样一天就会收口结痂,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六、竹鼠的感冒:竹鼠感冒的原因大多是病毒和霉菌、细菌的感染,如果是潮湿环境的窝室也是很容易产生霉菌的。在季节交换之际特别容易感冒,如果竹鼠有打喷嚏、流鼻水、流泪、眼垢等现象发生,体温也比平常还高伴有尾冷的话就是感冒了。恶化的话,还有可能导致肺炎或是呼吸困难。
其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方式是为患病竹鼠口服抗生素。另外感冒还没好之前,要注意竹鼠窝室的保温与温度变化的控制。人用药物可以按量使用。
七、竹鼠流泪水
治疗方法:单纯的竹鼠眼睛结膜炎只要点眼药水就可以治愈。如果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话,竹鼠窝室内的垫材以及厕所内的沙就必须赶快撤除才行。发烧就注射青霉素或安乃近。
八、竹鼠咬合不正
竹鼠的牙齿会不断的生长,所以它们必须借着咬硬的东西来把过长的牙齿给磨掉。但如果竹鼠的上下的牙齿长短不一或是咬合不正的话,就会造成无法咬东西,甚而食欲低落,嘴巴会无法完全闭上,而导致流口水。有些竹鼠患有先天的咬合不正,但大多数是因为去咬一些硬物时造成牙齿变形,或从齿根就弯曲、折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最好放一些较硬的食物给鼠鼠磨牙用,如树枝、矿物石等。
治疗方法将竹鼠的牙齿磨齐成适当的长度。
九、竹鼠骨折与扭伤
造成竹鼠骨折和扭伤的原因很多,有时竹鼠的脚被绊倒而受伤引起,特别是后脚最容易发生。还有,为了让竹鼠保暖在窝室内放入一些毛巾类的东西,因为毛巾上面有很多的网孔,会很容易勾到竹鼠的脚使其受伤。另外竹鼠的爪子的长度会一直长出来,太长的话也很容易受伤。从高处落下或是和同伴之间打架也都可能会造成竹鼠的扭伤或骨折。
竹鼠骨折或扭伤的症状有下面几点:
a:受伤的脚会一直抬高而无法贴在地面上,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样。
b:动作变得很奇怪或是变的迟钝。
c:伤及到脊椎的话,可能会有下半身麻痹的情形。
治疗方法如果有竹鼠外伤出血的情况,先将伤口消毒与止血。确定是骨折的话,大多以手术的方式将细的钢钉植入。为了避免竹鼠发生骨折与扭伤,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竹鼠饲养的环境。
竹鼠跟人一样,出现疾病一定要注意治疗,这样才不会出现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狐狸养殖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一)狐场的卫生管理
狐疫病的防治,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做好狐场的管理,防止疫病从饲料、饮水及外来兽带入,加强病原的监测及预防接种,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狐场的卫生管理。
1.饲料卫生
(1)绝对禁止从疫区采购饲料。有很多传染病是家畜和毛皮兽的共患病,从疫区采购来的肉类饲料,其家畜就带有该类传染病,狐采食后即发生这些疫病。如犬瘟热、狂犬病、伪狂犬病、炭疽、结核、布病、肉毒梭菌病等。残留食物及脱下的毛要随时清理,防止积存成堆,引起腐败而生病。
(2)搞好笼舍周围的环境卫生,防鼠灭蝇,笼舍下的粪便及其他污染物应每天清除,笼内粪便要随时清理,防蝇灭蚊,用杀虫剂定期对笼舍周围喷洒,杀灭蚊蝇。用机械办法防鼠灭鼠,防止疾病的传染。
(3)垫草干净、柔软。垫草是防寒保温、梳毛及产仔保温的必备材料,要干燥,无污染,无腐烂、防止鼠类絮窝而传染其他疾病。最好是使用前在太阳下曝晒、消毒。
2.饲料加工室及饲喂用具的卫生
(1)饲料加工室的卫生管理。饲料加工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细心、有经验。进出饲料室要更换工作服及专用鞋,其他人员严禁入内。饲料加工室要防毒、防火,其消毒药物应用无毒无味的高效消毒药物。饲料加工室随时清理,保持清洁,每次完毕用水冲洗,不留死角,防止细菌的繁殖。
(2)加工用具和食具的卫生。饲料加工用具及食具是狐每天必备的用具,食物常要接触,易成为细菌繁殖基地,每次用完后要彻底冲洗,定期消毒,对食具要采用蒸煮消毒来完成。
(二)狐场的防疫管理
1.消灭传染源,加强检疫工作。引进的狐,要隔离饲养两周以上,或经过必要的检疫,没有任何传染病后方可入场。饲料、物品要从非疫区购进,以免引起传染病流行。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狐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放入烧碱与石灰的混合物,防止带入传染病,定期进行全场性预消毒,各种用具不能相互串用。病死狐尸体要深埋1米以下或焚烧,剖检场地用烧碱彻底消毒。
2.定期接种疫苗,增强狐群的免疫力每年春天配种前,即每年12月末至翌年元月上旬,完成种狐主要传染病的疫苗接种。7月中旬要对新生幼狐和种狐再次接种。幼狐应在分窝3周时注射疫苗,不能断乳后就注射。在大群预防接种前,要进行小群(5~10只)试验性接种,观察7~10天,无不良反应时,方可对大群进行预防接种。如接种后局部出现脓肿或严重患病及死亡时,不能用该种生物制品,应更换其他生物制剂。具体预防接种可参考下表:
3.消毒消毒是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在于消灭被传染原散布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染途径。根据目的可分三种,即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终末消毒。按使用方法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狐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1)物理消毒。包括清洁冲洗、日晒、干燥和高温等,用以对病原微生物生活力予以重大影响。常用日光曝晒、火焰消毒、水蒸汽消毒等。
(2)生物消毒。主要是对粪便、污水和其他作生物发酵处理。
(3)化学消毒。是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常用化学消毒药物是漂白粉、高锰酸钾、来苏儿、甲醛、烧碱等。①漂白粉用以消毒粪便、垃圾箱、水源,不适宜于金属笼体消毒。②高锰酸钾广泛用来消毒开始腐败的畜产品、饲料配制室及饲料加工器械。③来苏儿用5%~10%的热水溶液消毒窝箱、食板、饮水槽等饲养器皿和加工调制器械,1%~3%溶液消毒手、尸体及解剖器械等。④甲醛用来消毒窝箱、工作服、实验室用具等。⑤烧碱除金属笼外的一切器具及场所均可消毒,效果很好。
4.杀虫在狐场的饲料配制室、冷库周围及其他地方,因有饲料残渣和粪水,常见有家蝇、绿蝇和腐肉蝇及其他双翅类吸血昆虫,它们是传染病活的传递媒介,因此必须进行扑杀,达到消灭传染媒介的目的。
防蝇的关键是保持好场内卫生,场内要经常打扫,粪便和污秽的垫草,应及时清除,进行生物热发酵。脏水坑要填平,粪坑要盖严。饲料配制室应经常保持清洁,严防蝇类侵染饲料。必要时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杀灭。
5.灭鼠鼠类是狐场的一大公害,它破坏建筑,毁坏饲养用具,偷吃、污染谷物饲料和肉、鱼饲料。更主要的是鼠类是狐场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原因之一。实验证明,鼠可传递各种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犬瘟热、狂犬病、副伤寒等。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灭鼠。常用的方法是机械灭鼠和化学灭鼠,化学灭鼠时一定要注意在夜间撒布,清晨收回保存,灭鼠后要把鼠尸收拾干净,妥善处理。
狐常见疫病的防治
狐场的疫病对狐场的危害极大,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发病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在养殖中一定要做好常见疫病的防治。
(一)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种肉食动物均可患本病。幼龄动物易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狗、狼、银黑狐、北极狐等肉食动物对犬瘟热病毒易感。在笼养狐中银黑狐最易感,北极狐稍差,所有年龄的狐均可发病,但以2.5~5月龄幼狐最易发病。
传染源主要是病犬、病狐及其他带毒的动物。通过接触传染,特别在狐配种期,跑狐等频繁接触相互传染。本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夏季犬瘟热常爆发于断乳的幼狐中间,开始不易被认识,直到秋季大批发生才能获诊断,从而造成严重损失。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时,银黑狐、北极狐的潜伏期为9~30天,有时长达3个月。在一些病例中出现本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银黑狐和北极狐开始体温升高(40℃~41℃),持续2~3天,拒食、少食、呕吐。鼻镜干燥,并出现龟裂。在疾病的2~3天开始,先是浆液性、后是黏液性,最后是化脓性结膜炎,定期不定期从鼻腔内排出透明液体,有时转为黏液性或化脓性鼻炎。
当肺被侵害时伴有咳嗽,初为干咳,后为湿咳。春秋两季发生时更易侵害到肺。消化器官发生卡他性炎症,腹泻,有时混有血液。
神经系统被侵害时,病狐的四肢、头部等大块肌肉出现强直收缩、麻痹或半麻痹,或出现某肌群有节律抽动。银黑狐发生突然性视觉障碍、瞳孔高度散大,虹膜呈绿色。本病持续时间约为2~3天,有的20~30天以上。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生物学实验和特异性包涵体检查。
与其他病如副伤寒、巴氏杆菌病及维生素B1缺乏症和病毒性肠炎应严格区别,鉴别诊断。
防治。接种疫苗,建立健全狐场的兽医卫生制度,及时对发病狐进行隔离、处理、淘汰。
治疗。本病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办法是隔离病狐,加强饲养管理,降低谷物饲料的比例,增加易消化的鲜肉、肝、蛋、乳等以保证病狐营养。同时用其他药物对症治疗。
(二)狂犬病
狂犬病是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并以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病。病毒通过咬伤传递给毛皮动物,最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
1.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所有哺乳动物及禽类对狂犬病均易感,人也易感。患有本病的狗和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天然宿主。这些患病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在兴奋期跑到居民点及狐场咬伤人兽而引发狂犬病。笼养狐,多半是跑到狐场的患狂犬病的野生动物和狗,经笼壁咬伤狐而散发该病。狂犬病在野生肉食动物中广为传播,银黑狐是农畜中本病的经常传播者。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动物发情和猛禽回游的季节发病较多。年龄不分成年兽或幼兽均可发病。
2.临床症状狐狂犬病与狗一样,大体可分为三期。前驱期。狐短时间沉郁,运动不明显。
兴奋期。高度兴奋,攻击性增强,咬、扒、撕遇到的一切物体;自体损伤,拒食,不饮水,长期呻吟;流涎增强,腹泻。麻痹期。后躯摇晃,后肢麻痹;体温下降无意识躺卧,肌肉高度痉挛,最后死亡,银狐病程3~6天。
3.诊断临床上根据症状很易诊断。高度兴奋,食欲反常,后肢麻痹,在本地有狂犬病流行,并发现有疯狗和野生动物与狐场接触,即可确诊。
4.鉴别诊断与神经型犬瘟热及中毒相区别。
神经型犬瘟热无攻击性和狂暴,幼龄狐最敏感,而狂犬病任何年龄狐均可发生。
中毒症有强烈腹泻、呕吐、无攻击性,并进行饲料的毒物化验,即可确诊。
5.预防防止狗、野兽进入狐场,加高围栏和围墙,使狐场与外界隔离。不允许把野生兽抓来直接放入狐场。狐场工作人员(工人、职员、兽医、技术人员)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防制狐场发生狂犬病后,要实行封锁,并及时向有关卫生部门报告疫情。严格杜绝病狐跑出狐场。对狂犬病死亡后的尸体及可疑尸体一律烧毁。对临床上健康狐实行紧急接种。被患狐咬伤的狐在不超过8天的情况下允许接种。做好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措施。
从患狂犬病的最后一个病例死亡算起,经两个月后取消封锁。
(三)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是以败血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是狐场易发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李氏杆菌,该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秋冬季在土壤内能保持5个月以上。在麸皮内保存5个月到1年。在组合饲料中保存10个月,皮张中保存60~100天,而不失去活力。
1.流行病学猪、马、牛、绵羊和家禽都易感而成带菌者。狐中银黑狐、北极狐均易感,特别是幼龄狐易感。
主要传染来源是病兽和以病畜的肉作为饲料的家畜和家禽。传染途径是经饲料或饮水由口腔进入机体。维生素缺乏、蠕虫病及其他疾病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饲养管理不良,都是发病的诱因。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常发于春夏季。
2.临床症状幼狐表现沉郁与兴奋交替进行,部分或完全拒食。兴奋时共济运动失调,后肢摇摆和不全麻痹。头部、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肌肉震颤,颈部弯曲,有时向前伸展或向一侧,或向后仰头。采食饲料时出现颈部的痉挛性收缩运动,从口中流出黏稠的液体。常发结膜炎、角膜炎、下痢和呕吐。在粪便中发现淡灰色黏液或血液。幼狐从出现症状起7~28天死亡。成年狐除上述症状外,还发现有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3.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细菌学检验可确诊。
4.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另外改善饲养管理水平,加强营养,在此基础上,在饲料中混入新霉素(每只量为1万单位),每日饲喂三次,可有好的效果。
5.防治措施患病狐一律隔离,对病狐污染的笼子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2.5%苛性钠消毒。地面清除干净后用漂白粉消毒。防止啮齿类和野禽进入狐场。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对羊、猪副产品用前进行细菌学抽查化验,发现后不能饲喂。最好对饲料煮熟后饲喂。
(四)巴氏杆菌病
狐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毛皮动物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败血和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本菌抵抗力不强,50℃时30分钟杀死,58℃20分钟杀死,70℃~90℃时5分钟杀死,煮沸立即死亡。但能耐受零下70℃冷冻而不死。各种消毒药能很快杀死该菌。
1.流行病学幼龄银黑狐最易感。本病的传染来源是饲喂患有巴氏杆菌病的家畜、家禽等副产品。尤其以禽类屠宰的废物喂毛皮动物最为危险。被巴氏杆菌病污染的其他各种饲料、饮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感染途径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在狐场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夏、秋季多发,冬季少见。凡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诸因素都是发病的诱因。
2.临床症状本病多呈急性经过,一般病程为12~72小时,个别达5~6天,死亡率30%~90%。银黑狐突然发病,食欲降低至废绝,精神沉郁,躯体摇摆,并伴有呕吐、腹泻,在粪便内带有血液和黏膜。迅速消瘦、体重减轻。当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时,伴有痉挛和高度收缩的咀嚼运动,神经高度紧张而死亡。心跳、呼吸频率升高,体温波动于40.8℃~41.5℃。
3.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作预诊,确诊必须进行细菌学检验。临床上与副伤寒、大瘟热、阿氏病和肉毒中毒区别。
4.治疗改善饲养管理,排除可疑饲料,投给新鲜易消化饲料,如鲜肝、乳和蛋等,提高机体抵抗力。特效治疗注射抗家畜巴氏杆菌病高度免疫的单价或多价血清,成年狐皮下注射血清量为20~30ml,1~3月幼狐10~15ml。对症治疗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也有很好疗效。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5~10万单位,链霉素每千克体重3万单位,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5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续7天。
5.防制措施饲料严格检查,特别是禽类副产品,一经查出,坚决淘汰,对可疑的要煮熟后饲喂。定期消毒,严防鸡、猪入场。对疫区内的狐要进行特异性预防接种。本病发生时,及时清除可疑饲料,换以新鲜饲料。对病狐和可疑狐立即隔离治疗。污染的笼具和食具,场地要严格消毒。死亡后的尸体要深埋或烧毁。
(五)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狐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现浆液性出血性浸润为其主要特征。病原体和家畜及人的病原体一样均为炭疽杆菌。本菌在病原菌中为大型杆菌,其抵抗力不强,75℃时1分钟即可杀死,一般消毒药很快杀死。但形成芽胞后的杆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在干燥条件下于140℃经3小时,煮沸经10~15分钟,110℃高压下5~10分钟才被杀死。
1.流行病学哺乳动物除猫、狗有抵抗力外其余的均易感。银黑狐和北极狐不易感。
传染源是患炭疽死亡的尸体,被狐吞食后而发病。吸血昆虫以及死亡于炭疽病动物尸体接触的野禽,有时也可成为传染的媒介。
本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仔狐中多见。如随肉类饲料侵入时,可在短时间内席卷狐场,在2~3天内发生大批死亡。如不采取扑灭措施,可长期在狐场传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狐患病时病程较长,一般为1~2昼夜,其他毛皮动物时间短,从20~30分钟至2~3小时。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浅、快,步法不稳,饮水量增加,食欲废绝,腹泻,粪便内混有血块和气泡常从肛门和鼻孔里流出酱油色血样泡沫。咳嗽,呼吸困难,抽搐。咽喉水肿,一般以全部死亡告终。
3.病理剖检变化对疑为炭疽病的尸体不得随意剖检,否则易扩散而造成人畜及其他狐发生死亡。在确诊而需剖检时,必须在特定环境下,严格作好防护及各种消毒措施。
剖检典型变化,营养状态良好,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酱油色血样泡沫。可视黏膜蓝紫,尸体膨胀,高度浮肿,咽喉淋巴结出血,咽喉部肿胀。内脏发生高度败血症状。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确诊还须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当细菌检查材料腐败及皮张时不能进行细菌学检查)。
北极狐和银黑狐炭疽与副伤寒相似,但副伤寒主要发生于两个月的仔狐,且没有咽喉和头颈部水肿。
4.治疗可应用抗炭疽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银黑狐、北极狐成年用量20~30ml,幼狐10~15ml。抗菌素用青霉素,银黑狐、北极狐20~30万单位。
5.防制措施严格检查肉类饲料,特别是急宰的家畜。狐场发生炭疽时,对狐场实行封锁,从最后一个病例死亡起,再经15天没有死亡时,才宣布撤消封锁。对病狐和可疑狐实行隔离治疗。死亡尸体不能取皮,一律烧毁。被病狐污染的笼子用喷灯火焰消毒,或用20%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地面用1份漂白粉和3份土混合消毒,之后连同漂白粉一起铲除地面并深埋。饲养人员严格遵守防护制度,以防感染。
(六)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又称出血性黄疸,是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呈短时间发热、黄疸、血尿、贫血、黏膜坏死、消瘦的传染病。病源为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对日光、干燥、高温和常用消毒剂都很敏感。如加热50~60℃,3~10分钟即可杀死。
1.流行病学银黑狐钩端螺旋体常呈地方性爆发或散发,死亡率达90%~100%。自然条件下,银黑狐和北极狐对本病易感。传染源是啮齿类特别是鼠类,家畜也是传染源,特别是猪,因为猪的钩端螺旋体症状轻微,多为隐性传染,长期带菌,不断向外排出,污染环境。带菌动物由尿向外排出钩端螺旋体,肉食动物达500天以上,家畜达120天以上。狐吞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直接食用患本病的家畜肉或器官而引起地方性流行,伴有高度死亡率。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本病易发于7~10月份。其地方性流行特点是在发病5~10天内使大量狐发病后平息,以后经5~10天以上又重复出现。一般不波及整个狐群。多数狐经轻微过后产生坚强免疫,不再重复感染。
2.临床症状主要分为超急性、急性、慢性三种。超急性发生在地方流行的初期。病狐突然拒食、呕吐、下泻,精神沉郁,心跳加快,达每分钟105~180次,呼吸加快,每分钟70~80次。很少发生黄疸。经12~24小时,口吐白沫发生痉挛而死亡。没有康复的病例。
急性发生时,病狐食欲突然废绝,呕吐、下泻。长久躺卧,消瘦,精神沉郁,行步缓慢。出现显著黄疸。肛门括约肌松弛。尿频、尿急、尿色黄红。频死期伴有背、颈和四肢肌肉痉挛性收缩。强烈流涎,口唇周围有泡沫样液体,最后窒息而死亡,病程持续2~3天,很少康复。
慢性病例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变而来。在食欲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进行性消瘦、虚弱、贫血、定期下痢等症状。经过2~3个月,在显著衰竭情况下死亡。
3.诊断本病超急性和急性病例症状明显,结合流行病学不难诊断,但确诊还需实验室进一步诊断。本病与沙门氏菌病和巴氏杆菌病区别诊断。本病的显著特点是黄疸,体温在整个病程中变化不大;其地方性爆发在7~10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最后结合实验室诊断即可鉴别诊断。
4.治疗早期用抗钩端螺旋体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一般注射一次,个别情况下不好转时,可进行2~3次注射。皮下注射血清用量:成年银黑狐、北极狐为25~30ml、1~3月龄仔狐为5ml,3~6月龄为10ml。
对症治疗推荐用药:泻剂、强心剂,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肌肉注射链霉素等。
5.防制措施严把饲料质量关,对所有肉类进行严格检验。
发现可疑饲料煮熟后饲喂。用水安全,饮具每5天涮洗,消毒,防止啮齿类动物污染饲料和水源,定期灭鼠和消毒。对病兽坚决隔离,淘汰,不得中途放进狐场。
(七)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
加德纳氏菌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人、畜及毛皮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狐、貉等毛皮兽易感本病,给养狐业造成很大危害。
1.流行病学本病过去在我国养殖业中没有记载,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种狐时带入的,其病原体为加德纳氏菌。目前,在我国各地养狐场中广泛流行,危害极大。流行途径主要是通过种狐的交配传染。也可通过接触传染,如通过狐场工具(抓狐钳、手套等)和饮食具传染。患病动物的尿、粪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是传染途径之一。
2.临床症状银黑狐、北极狐感染加德纳氏菌后,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母狐出现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炎、卵巢囊肿、肾周脓肿等症,因此造成空怀和流产。病情严重者,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狐卧在笼内一角,其典型特征是尿血,后期体温升高,肝脏变性、黄染,肾肿大,最后败血而死。
3.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诊。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春季性兴奋期发生,成年狐发病率高于幼龄种狐。公狐发病,引起包皮炎和前列腺炎等。表现食欲减退,消瘦,性欲减退或丧失交配能力,个别公狐发生睾丸炎和关节炎。
4.防治本病用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均可治疗。用氯霉素每天3次,每次1片,连续投药12天。为了防止抗药性,中间可停喂1天。
为预防本病,从外面引入狐时一定要检疫,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狐的抗病能力。最好的办法是用加德纳氏菌病疫苗接种,即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生产的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疫苗,对检疫为阴性的狐,进行肌肉注射,每头1毫升,免疫期6个月。应该注意的是,检疫为阳性的狐,因已经感染加德纳氏菌病,此时注射疫苗无效,因为注射的疫苗会被病狐体内的抗体所中和。已感染本病的狐,如果需要做种用时,需要用药物治疗,即喂氯霉素12天,杀死体内加德纳氏病菌,经过1个月,待自身抗体消失后再注射疫苗。
马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关于马匹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由于马经常要运动,所以马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外伤,因此在养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预防马的外伤。
临床表现
出现外伤的马,患处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擦伤,有血液渗出。发生于四肢的外伤,常因疼痛而出现跛行。
防治措施
对于马匹外伤,从根本上,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使役,避免发生各种损伤。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镇痛消炎、防止感染。
先用氯化钠溶液对伤口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再涂上消炎药膏。经过几个月的休养,马匹伤势可逐渐好转。
养马的前景
马为草食性家畜,马的祖先始祖马起源于北美,在5000年前被人类驯服,成为人类生活生产重要的工具。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科技水平与生产力的提高,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正在日益减少,马如今主要用于赛马业、马术运动、骑乘马业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现代马业已经成为一种综合文化、体育、经济、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第三产业。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我国拥有适合马匹发展的先天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马匹数量和马品种资源都相当可观。但由于马业转型缓慢、社会经济效益低下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我国马业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和产业转型初期。
关中马的马厩设计
1、马厩地面:马厩的地面非常重要,要求防滑、防潮、耐用。通常采用水泥地面,既坚固、耐用、又经济、方便,便于卫生消毒、防疫等。
2、马厩门窗:门窗的大小、高低与马厩的通风采光有直接关系。窗的大小应与地面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以1:10为好,窗高在1.5~1.8米左右。门高约2.5米,宽约1.2米。
3、固定装置:马厩内的固定装置包括饲槽、喂草架、水槽。饲槽应位于门旁的夹角处。饲槽与水槽应分开,水槽一般使用水桶,可将水桶支架固定在墙壁一角,以防被马弄倒。用喂草架给马喂草。饲槽、喂草架、水桶架的外形设计上要求没有棱角,以免对马造成伤害。
4、附属建筑:鞍具室要干燥防潮,大小应能装下所需要的马具物品,需要设置固定的鞍具架。马善奔跑,所以需要设置较大的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以养殖户的管理承受能力为度,越大越好。马匹运动场的地面一般为土壤和沙子的混合地面,这样会减少马匹蹄部的磨损,起到蹄部保护作用。运动场也可以种植一些适口的青草,供马匹在散步时食用。
在养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马的疾病的预防,因此在养马的过程中,要想把马养好,首先就要打造一个适合的马厩,其次就是了解一个养马的常见疾病以及预防疾病的一些常见方法。
冬季低温时节鲟鱼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卵霉病
1、病因
由水霉属和绵霉属等水生真菌寄生虫引起,常见的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
2、症状
鲟鱼的卵表面长有黄白色毛样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该病是史氏鲟等鱼卵在人工孵化过程中的常见病,可影响孵化率。
3、防治方法
主要是提高受精卵的质量,保持孵化中的良好水质,随时清除坏卵,消除霉菌。
二、水霉病
1、病因
主要是鱼体受伤或水质不良而引起体表感染,滋生水霉。
2、症状
病鱼患处滋生大量灰白色、棉絮状的水霉菌菌丝,严重的行动缓慢、消瘦、不摄食,甚至死亡。
3、防治办法
用生石灰水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泼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在捕捞、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仔细,避免鱼体体表受伤。
治疗上,可用0.4‰的小苏打和0.04‰的食盐合剂全池泼洒。或用3%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有一定疗效。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
由于养殖集约化,和环境恶化,疾病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长期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水质好坏直接决定蟹是否能够健康快速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适时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要定期使用一些底质水质改良剂,以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
水肿病
原因:该病是在养殖过程中腹部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所致。
病症: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明显肿胀,打开背壳后有大量积水流出,三角腺明显肿胀呈透明状,病蟹停止摄食,常常匍匐在池塘浅水边死亡。
防治:
1、河蟹脱壳时尽量减少惊扰,避免使其受伤。
2、全池泼洒土霉素0.5-1克每立方。
3、内服032,100公斤饵料拌1包,加免疫专用1包。
腐壳病
病因:运输或放养过程中使其机体表皮损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所侵害受伤导致细菌或真菌所感染。
症状: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胸部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防治:
1、池塘清除敌害如老鼠·青蛙·小龙虾等
2、全池泼洒立安洁每瓶6亩。
黑腮病
病因:此病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主要由水环境恶化所引起。
症状:病蟹鳃部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防治:
1、保护水生植物正常生长,提高水体自净功能。
2、经常添加新水保持水体清新。
3、经常使用077或降解型改底,使用调水专用或em调水保持水体藻相菌相平衡。
纤毛虫
病因:该病是由于不经常换水,残饵不及时清除,池水过肥,使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
症状:病蟹体表长着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食欲下降乃至停食,终因无力蜕壳而死亡。
防治:
1、彻底清塘消毒,经常加注新水。
2、定量投喂饵料,及时清除残饵。
3、经常使用调水专用或em调理水质,077或降解型改良底质保持水体菌相藻相平衡。
4、全池泼洒硫酸锌,严重隔天再泼洒一次。
怎样防止蚂蚁危害黄粉虫 黄粉虫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黄粉虫是移动的“蛋白质库”,不仅可以充作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而且对于人体保健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养好黄粉虫可以获得良好效益,而要养好黄粉虫,就需要注意黄粉虫蚂蚁的危害与疾病的防治。怎样防止蚂蚁危害黄粉虫黄粉虫常见疾病防治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清水隔离法:用箱、盆等用具饲养黄粉虫时,把支撑箱、盆的4条短腿各放入1个能盛水的容器内,再把容器加满清水。只要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蚂蚁就不会侵染黄粉虫。
二、生石灰驱避法:可在养殖黄粉虫的缸、池、盆等器具四周,每平方米均匀撒施2-3公斤生石灰,并保持生石灰的环形宽度20-30厘米,利用生石灰的腐蚀性,对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