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其他 > 家禽曲霉病的防治

家禽曲霉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

家禽土鸡的养殖技术。家禽曲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卉暂的特点足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蔼囊)。主要发生予幼禽,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污染的垫料、木屑、空气、泥土、饲料是引起本病风行的主要传染起源..

家禽土鸡的养殖技术。

家禽曲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卉暂的特点足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蔼囊)。主要发生予幼禽,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污染的垫料、木屑、空气、泥土、饲料是引起本病风行的主要传染起源。幼禽是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发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爆发的主要起因。鸡得病后可见呼吸艰巨,张口呼吸。减食或不吃食。病程在一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办法,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不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是防制曲霉菌病的主要办法,所以应维持育雏室干净干净、单调,每天温差不要过大。发霉饲料坚持不能喂鸡。育雏室要用5%石碳酸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方能进雏。

对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据报道用制霉菌素防治有一定疗效,剂量每100只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3天,也有材料介绍可用碘化钾、硫酸铜液让禽饮用进行防治。发现该病后立刻改换垫料或换去发霉饲料,加入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

相关阅读

林蛙肤霉病的防治


(1)肤霉病(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和绵霉菌。当水质差,天气不正常时,死的受精卵先被水霉感染,继而感染周围的正常卵引发水霉病。或当蝌蚪及幼蛙和成蛙的皮肤受伤后,水霉菌通过伤口侵入蛙体而出现水霉病。

【症状】受感染的卵发白且四周长出白毛,常见蝌蚪尾部或蛙四肢长有肉眼可见的棉絮状白毛,伤口处发炎、红肿,致使病蛙消瘦而死亡。

【流行病学】该病四季都有发生,但水温在15-20℃时发病最为严重。蛙卵、蝌蚪、幼蛙、成蛙均可感染水霉而引发本病,可引起蛙卵大批死亡,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捕捉和运输蝌蚪、蛙时,操作要轻微细致,避免体表损伤。受伤的蝌蚪和蛙,可用1%的紫药水涂抹伤口,或用5-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后再放养。蛙卵转入孵化池之前,可用1%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10毫克生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患此病时,可用10-1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连续 2-3天有效。

丝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很多蔬菜在种植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丝瓜也是免不了有时候会遭受这种灾难。最常见的就是丝瓜霜霉病,这种病害一旦发生,就会直接影响丝瓜的产量和质量,危害非常大,但是也并不是没有方法防治的。

丝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田间种植丝瓜需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栽培,并做好栽培管理措施,增施有机肥、适量灌水,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以提高植株抗病力、降低霜霉病侵染几率。

2、适时引蔓整枝,配合在其花芽分化期喷施促花王3号,以迫使顶梢旺盛营养大量回流,其主干主力营养转向幼果发育系统,提升果实膨大活力,避免叶片肥大现象,提高田间通透性、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性良好。

3、及时在霜霉病为害初期使用针对性药剂喷施防控,根据植株受害情况酌情连喷2-3次,并与新高脂膜混合使用,以改造高毒农药为中毒、中毒农药为低毒、低毒农药为微毒,降低每亩用药量(减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什么是丝瓜霜霉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叶先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后扩大为多角形褐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严重减产。丝瓜霜霉病病源与黄瓜霜霉病同属一种病菌,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阴雨,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棚内大水漫灌时,均有利于发病。大田栽培病菌借风雨传播。

丝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发病规律:南方周年种植丝瓜的地区,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复。北方病菌孢子囊主要

是借季风从南方或邻近地区吹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结瓜期阴雨连绵或湿度大发病重。

丝瓜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1、丝瓜野螟。丝瓜野螟一年发生数代,以7~9月发生数量最大,并世代重迭,为害严重,主食叶肉,严重时大面积叶片仅留叶脉,严重影响丝瓜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当幼虫盛发时,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防治,如百灵3000倍液,杀虫单1000倍液防治。棕榈蓟马可亩用10%一遍净10~20克喷雾防治。

2、丝瓜绵腐病。丝瓜绵腐病的危害时期分苗期和结瓜期,被害后导致烂瓜。

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注重三沟配套、降低田间湿度、平衡施肥,防偏施重施氮肥,加强药剂防治,主要用1:2:200波尔多液喷雾,瓜期遇多阴雨天气,湿度大时,要早防勤防。

3、丝瓜炭疽病。丝瓜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病斑近圆形,直径大小不等,大的约2厘米。温度、湿度不同颜色不一,温度高时颜色深褐色,温度低湿度大颜色浅褐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也可用25%炭疽灵800~1000倍液喷雾,连续2~3次。

丝瓜在霜霉病发生的时候,可以食用药剂防治的方法,见效比较快,可以在种植前期就做好农业防治,这样可以减少发病的几率。丝瓜还有一些别的病害也是比较常见的,都可以用到农业和药剂两种方法来防治。

家禽疫病判断方法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禽类产品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我国对禽类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养禽业飞速发展,致使集中化的饲养方式迅速发展,但这种饲养方式使家禽饱受疫病的威胁,家禽疫病的诊断与药物选择问题始终是养殖户难以解决的重点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家禽疫病判断方法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1、常见的家禽疫病判断方法

由于引发家禽疫病的原因较多,判断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足够的病理学相关知识做支撑,才能准确的判断疫病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展开治疗,避免疫病引发的禽类大面积死亡,对饲养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家畜患病后,可以通过饮食和新陈代谢的异常变化来判断患病类型。

1.1通过饮水量判断

在确保家禽饲料中盐分含量正常的情况下,除了季节与环境的影响,如果家禽的饮水量大大超过平时的标准,那么说明家禽很有可能已经患病,如新城疫、法氏囊等。如果家禽的饮水量开始减少,那么说明家禽可能存在生命的危险,有可能是室内温度较低引起的。

1.2通过家禽粪便的性状判断

不仅是人类、家畜,家禽的部分病症也可以通过排泄物来进行判断,尤其是粪便的性状,是判断家禽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家禽中常见的球虫病,粪便的颜色呈红色,并含有血丝;如果患有白痢或尿酸等新陈代谢方面的疫病,家禽的粪便会呈现出白色;如果是新城疫或者是败血症等症状,家禽的粪便会带有黄绿色的黏液。虽然,使用这种方法并不能诊断出家禽所患的所有病症,由于家禽粪便比较容易收集,诊断起来也比较方便。

2、对于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2..1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物

在药物选择的过程中,务必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不可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来历不明的药物,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导致疫病加剧,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得不偿失;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无论是家畜还是家禽,都不能盲目下药,必须在疫病确诊以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对症下药,彻底消除疫病;在药物储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储藏方法进行储存,为了避免药物的不必要浪费,在使用配比类药物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单次的调配量,增加调配的次数,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计划药物的调配与使用,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2..2给药途径的选择

家禽疫病的药物治疗中,一般使用口服药物或者是注射药物这两种方法,口服药物通常被用于身体状态较好的家禽治疗中,采用将药物拌人家禽的饲料或饮用水中的方法,来达到对家禽用药的目的。但是,使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时,务必要将饲料或饮用水中的药物搅拌均匀,有助于家禽更好的对药物进行吸收;一旦家禽的病情已经恶化到无法饮食的程度,便要采用注射的方法来对家禽用药,注射前要对针头进行高温、酒精杀毒,以免家禽在注射的过程中发生二次感染。

2..3药物剂量的选择

家禽的病情是决定药物使用剂量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家禽首次用药可以使用规定要求2-3倍左右的药量,使用次数根据药物的效果与失效时间而定,切忌为了促使家禽快速康复采取的频繁喂药行为,这种做法不仅对家禽疫病的康复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对家禽的内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家禽疫病较为严重,可以按照病情的实际情况增加药量,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家禽出现饮水量急剧减少的情况,说明家禽因为用药量过大而导致了中毒情况的发生,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抢救治疗。一般情况下,家禽用药的周期是7天左右,1周为1个疗程。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采取一疗程、一观察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家禽恢复情况的前提下,才可以有效的制定下一阶段的治疗计划。

2..4注意药物使用的禁忌

由于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因此,在药物搭配的过程中,要对药物之间的反应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明确哪些药物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发挥药效,哪些药物一起使用会产生毒素,以免导致患病家禽死亡,使养殖场蒙受经济损失。

3、总结

家禽疫病的诊断与治疗是家禽养殖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极大。因此,从事家禽养殖业的业主,要在养殖过程中,多多查阅有关家禽疫病诊断及药物使用方面的书籍,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家禽疫病进行准确的判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使用,确保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家禽饲养成败的重要因素仍然是疫病的防治,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控制疫病,才能给饲养者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鸡的主要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鸡的疫病很多,危害大的主要有:鸡新城疫(鸡瘟),鸡出败(又叫鸡霍乱)、雏鸡白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禽流感以及鸡球虫病等。
(一)几种主要鸡病的识别要点
1、鸡新城疫: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发病率死亡率都高。病鸡腹泻出黄绿色稀粪,口腔和素囊积有多量粘液,常摇头而吐不出粘液,病鸡精神萎顿,发出“咯咯”叫声,鸡倒提口腔中流出粘液,剖检可见腺胃乳头、盲肠扁桃体和泄殖腔有出血点。
2、禽出败:鸡、鸭、鹅均可发病。急性病例常看不出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如晚上吃饱食后,第二天早上见鸡死在笼内,或产蛋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病鸡拉灰白色或绿色粪便,病鸡精神萎糜,口流粘液,鸡冠髯变青紫色。剖检可见肝肿大,表面密布灰白色坏死小点,心冠和心外膜状或片状出血,十二指肠出血。
3、雏鸡白痢:多发生一月龄内的雏鸡,病鸡怕冷,喜堆积在一起,闭眼缩颈,排出白色糊状带腥臭味的稀粪,病鸡肛门附近羽毛被粪便粘附,有时肛门被堵塞,发出凄厉叫声。剖检可见肝出血或有灰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发于3-6周龄雏鸡。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鸡排白色或黄色水样稀粪,厌食、精神高度沉郁、羽毛松乱、啄肛。剖检的特征是胸部和腿部肌肉呈块状或条状出血,法氏囊肿大,囊内有血凝块或黄色胶样物,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
5、鸡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2-4月龄的鸡,病鸡翅、腿麻痹,两腿呈前后伸展姿式,不能站立,病鸡营养不良,消瘦,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外表看不到典型症状,但剖检可见肝、脾、肾及卵巢肿大,色淡、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结节,凸出实质脏器表面。
6、鸡球虫病,主要发生4-6周龄雏鸡,病鸡精神沉郁、闭眼、呆立,羽毛松乱,排出带血粪便。剖检可见盲肠肿胀,肠壁增厚内容疑血块和干酪样物质。
(二)鸡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蛋在入孵前应清洗干净,再用消毒药对蛋壳进行消毒,如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5分钟,小鸡出壳后至育雏期间要进行保温,如用保温伞保温。
2、疫苗防疫:小鸡出壳24小时内要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8-10日龄和28-30日龄用鸡新城疫四系或Ⅱ系疫苗点眼鼻各一次;10-14日龄和21-24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各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注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4个月龄注射禽霍乱菌苗。
3、投药防病:1-14日龄雏鸡主要预防雏鸡白痢和其它经蛋传递的细菌性疾病,按1000毫升饮水中加入硫酸庆大霉素3万单位,让雏鸡自由饮水,或每10只雏鸡用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针剂一支拌入2斤碎米饲料内,要求拌匀,每天喂3-4次,14天内喂完,15日龄到60日龄鸡,主要是继续预防雏鸡白痢和鸡球虫病,按每公斤体重用复方敌菌净30-40毫克计算药量,混入饲料中让鸡自由采食,连续用药4天,停药3天,一直到2月龄。
4、投药治病:若鸡发生白痢病,鸡霍乱等细菌性疾病时,可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若发生鸡球虫病时,用马杜拉霉素,三字球虫粉等抗球虫病药治疗;若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或两病混合发生时,用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双价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

(三)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在鸡病的临床表现中,肿脸症候群较为普遍,给鸡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极易造成误诊,使我们不能有针对性的投药。肿脸症候群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除饲料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或不平衡及维生素A缺乏,环境应激如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高温高湿,消毒药刺激(如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气雾免疫(如接种新城疫疫苗等),治疗用药(如丁胺卡那霉不比等),寄生虫病(如组织滴虫病、禽眼线虫病)等均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引起肿脸外;病原维生物引起的肿脸症候群更为常见,危害程度更大。在生产实践中,引起鸡肿脸症候群的常见传染病有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眼型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慢性呼吸道病、肿头综合症、禽流感、传染性支气官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脸肿是由于各种致炎因子通过破坏脸部上皮组织细胞,鼻腔黏膜、眶下窦、哈德氏泪腺等而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的,放在治疗时应先作出病因诊断,针对不同的病原选用合理的药物进行防治,切勿以症为病,轻易随症施治。并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该疾病的流行发生。
(1)根据不同鸡种的生理特点和生产性能、
科学配制“全价”饲料,增强鸡体的抗病力;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鸡舍卫生;
(3)定期消毒,以减少甚至隔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途径;
(4)根据本地发生和流行疫病的血清型或亚型,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土元大肚病、裂皮病、曲霉病的病因和防冶方法


土元大肚病:

大肚子病又叫腹胀病、肠胃病,为生理性病害。

病因:

池内过潮,饲料含水量较大,土元暴食脂肪性饲料后,体内水分及营养积累过多而引起。

防治方法:

发现土元患此病,立即拣出病虫进行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以降低饲养土湿度;

二是取出表层湿饲养土,更换新土;

三是停喂青料,投喂干料;

四是药物治疗。按每0.5kg饲料和氯霉素粉49、酵母片6片(研末)的比例搅拌均匀,连续投喂3~4次。

土元卵块曲霉病:

因缸(钵)内高湿、高温,促使曲霉菌大量繁殖,造成卵和若虫死亡。

防治方法:

保持池土干燥,湿度不超过20%,卵块隔7天收一次,用3%的漂白粉1份加石灰粉9份混合后,撒在卵块上消毒。出虫后,每隔3天筛出幼虫,放人幼虫池内饲养。孵化期不投食。

土元裂皮病:

病因:

土元代谢失调,蜕皮时饲养土干燥或饲料含水量过低。

症状:

土元不蜕皮或半蜕皮,不吃食物,逐渐消瘦。病虫必死。

防治方法:

一是饲料营养要全面,保证虫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促使虫体顺利蜕皮;二是合理控制饲养土的湿度和饲料的含水量,增加虫体内水分;三是土元将要蜕皮时不要筛虫,以免损伤虫体。

莴笋霜霉病病害防治


莴笋霜霉病病害防治

霜霉病是莴笋的主要病害。春莴笋、秋莴笋均有发生,尤以春季莴笋受害较重,在春莴笋封行时最易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近地面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的淡黄色病斑,叶背面长出白霉。随后,病斑变褐色,连成一片,全叶变黄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全株。数天以后,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黄,严重时可绝收。

病菌在土壤中或秋播莴笋上越冬,种子上也可带菌。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阴天气温较低、多雨、多露、多雾、光照少,品种单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过大、通风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适当控制栽植密度: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开沟排水,灌水施肥采用沟灌等以降低田间湿度。莲座期及时预防,收获后清除病残体等。

2、用种子重量的0.3%药剂拌种。也可用25%瑞毒霉(25%甲霜灵)或50%的福美双、甲霜灵锰锌等药剂拌种。

3、药剂防治:应该在发病初期就喷药,选用药剂和兑水比例: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1700斤,霉克多66.8%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700斤,25%甲霜灵1斤兑水500斤、40%乙磷铝1斤兑水250斤、64%杀毒矾1斤兑水400斤、48%瑞毒锰锌1斤兑水500斤、72.2%普力克水剂1斤兑水600-800斤、双露1斤兑水600斤、菌可得1斤兑水1000斤。常用药百菌清、杀毒矾、乙膦锰锌、瑞毒霉等也有作用。兑水喷雾,隔7-10天1次,连续3-4次。喷药以叶背为主。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

更新于:3个月前
推荐内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