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月湘潭岳塘区5家休闲渔场采用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即在池塘养殖时主养淡水白鲳(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膨化颗粒饲料为主。淡水白鲳放养时间在5月6日至10日,此时水温稳定在20℃以上。鲢、鳙鱼投放时间为4月上、中旬。鱼种投放前进行鱼体消毒。鱼种投放情况为淡水白鲳占总投放尾数的80.5%-89.5%,鲢、鳙鱼为10.5%-19.5%。鱼种规格为淡水白鲳8-15g/尾,鲢鳙鱼种为自育的大规格鱼种。饲料为淡水白鲳专用膨化颗粒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32%,粗脂肪>4.5%,粗纤维<6%,2009年5家渔场共发展白鲳养殖水面3.0hm2。收获时,平均亩产752kg,淡水白鲳占总产量的81.3%-88.6%,成活率98%。通过80天左右的时间喂养,7月底白鲳即可达上市规格(尾重500g以上),比普通养殖方法提前1个月上市。此时可进行轮捕或通过垂钓上市,市价高,以提高经济效益。5家渔场平均每亩纯利达8000元,投入产出比1∶2.56,效益甚佳。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主要措施
1.池塘条件
成鱼池面积以0.2-0.6hm2为宜,水深1.2m左右,水质清新,透明度为25-40cm,池底较平坦,池底淤泥约10cm,排灌方便。最好每亩配备增氧机0.2-0.3kw,投放鱼种前要进行清塘消毒。
2.苗种放养
放养的淡水白鲳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鱼种进池时,操作要谨慎,避免鱼体受伤,且用3-4%的食盐进行消毒。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下池前应先将鱼种放在网箱中暂养一段时间,等鱼种稍恢复一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鱼种放养密度一般为放养8-15g/尾的鱼种放1000-1100尾/亩;可搭配混养其他鱼种,搭配鱼种为鲢、鳙各50尾,尾重100-150g。
3.饵料与投喂
1)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应以投喂全价膨化颗粒饲料为主,投饲技术关系着鱼产量、商品鱼规格、养鱼成本和经济效益。淡水白鲳为不断觅食的鱼类,其肠道短,消化吸收快。因此,需投喂次数多。投饲次数为每天4次,上、下午各2次,上午投饲量占40%,下午占60%。配合饲料参考配方为:鱼粉5%、大豆饼20%、菜饼30%、米糠15%、麸皮8%、面粉15%、玉米10%、矿物质预粉料2%。一般淡水白鲳配合颗粒饲料的日投饲率为3%-6%。淡水白鲳投喂需驯化投饲。该鱼易驯化集群上浮抢食,每天驯化3次,每次30min,一般5d内即能驯化其定点至食台摄食;
2)池塘施基肥量与主养四大家鱼池塘相同,鱼种投放前,每亩施发酵粪肥200kg作基肥,在饲养期间视水质情况少量追肥3-4次,每次50kg;
3)利用黑光灯诱虫喂鱼。黑光灯工作原理与普通日光灯一样,由镇流器、起动器、灯管组成,只是灯管发出的不是白炽光,是一种对飞虫类有引诱作用的光线。只需把黑光灯架在离水面50cm高的地方通上电,夜晚打开,在灯周围5m半径内的飞虫,特别是飞蛾会向灯飞来,落入灯下方鱼塘中,正好被淡水白鲳所摄食,效果特别好。每开10h(即一晚)支出电费0.1元,但引来的飞虫能达几kg,甚至几十kg,大大降低了淡水白鲳的饲料成本。
4)广辟饲料来源,添加部分动物下脚料喂鱼。淡水白鲳是杂食性鱼类,食性较广,养殖户可以用屠宰场家禽、家畜的下脚料喂养淡水白鲳。一方面淡水白鲳对其十分喜好,另一方面用家禽、家畜下水喂养,淡水白鲳的生长速度较快。家禽、家畜下水价格低廉,易获得,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淡水白鲳对螺蛳、河蚌、蚯蚓肉也十分喜食,养殖户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获取这些极易得到的天然饲料喂养淡水白鲳,也可以养一些螺丝、河蚌、蚯蚓供淡水白鲳利用。在植物性饲料方面,可以利用空闲地种植小鹅草、苏丹草等青饲料。利用闲置水面养殖小浮萍喂养淡水白鲳,效果也不错。
4.日常管理
1)坚持经常巡塘,观测水质变化情况,夏季每隔3-5d加注新水1次;秋季每隔7-10d加注新水1次。晴天中午可开增氧机l-2h,增加水中溶氧量;阴雨或闷热天气时,一旦发现有鱼浮头,要及时开增氧机或加注新水。淡水白鲳虽然耐低氧,但当水中溶氧低于一定界限时也会浮头,甚至泛塘。淡水白鲳只要发生一次浮头,就会3-4d不摄食或摄食量很少,要5-6d才恢复正常。这5-6d不但不生长,还会有消耗,也就是说,每浮头一次等于10d没有生长。因此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至关重要,要及时补充新水,保持透明度在25cm左右,必要时采取机械增氧的措施。
2)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5-9月为淡水白鲳的发病季节,要定期与四大家鱼一样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预防鱼病发生,此外,在鱼池边可养浮萍等漂浮性水生植物,可作为鱼类饲料,亦是高温季节鱼类避荫场所,并能起到增加水中溶氧量,防止水质过肥及调节水质作用。
5.病害治疗技术
淡水白鲳抗病力强,水温在26℃以上时,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水温在15-20℃时,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指环虫病等。越冬期间,淡水白鲳还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
1)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的幼体或成体。病鱼体表出现大量黏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同时,背鳍、尾鳍基部有充血现象。防治方法一是尽可能提高水温;二是每亩水面使用粉碎的红辣椒2.5kg煮沸满塘泼洒。
2)白皮病:病原为白皮假单胞菌。病鱼起初体表、背鳍、尾鳍、额部轻微发白,发白之处,鳞片一碰即脱落。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游动缓慢,或头朝上、尾朝下挂于水面。发病到死亡时间短,3d内死亡率可达60%以上。防治方法一是用1mg/L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d。二是用25mg/L浓度的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30min。
3)腐皮病:病原为细菌。病鱼皮肤发炎,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腐烂,呈圆形,游动缓慢,失去平衡,不久即死亡。防治方法是用1mg/L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全池遍洒。
4)水霉病:病原为水霉病。病鱼体表有簇状菌丝,行动迟缓,组织坏死,不久失去平衡而死亡。防治方法是发病时,用0.1mg/L浓度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续3d。
5)指环虫病:病原为指环虫。病鱼因鳃部受刺激而极度不安,或狂游于水面,或急剧侧游于水底,食欲不振,鱼体消瘦而逐渐死亡。防治方法是将病鱼放在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20-30min。或用0.5mg/L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0.2mg/L硫酸亚铁溶液的合剂全池遍洒。
6)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只有在鱼体被大量的车轮虫寄生后才得病。防治方法是用0.7-l 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