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养殖和生活习性。
蚯蚓虽然很多,但适应人工养殖且有综合经济价值的品种极少。具有一定养殖价值的优良品种有爱胜蚓属的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日本引进)、北星二号及环毛蚓属的如威廉环毛蚓、白颈环毛蚓、湖北环毛蚓、参环毛蚓等。
(一)蚯蚓的形态特征
蚯蚓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体形大致为细长圆柱状,头、尾陡圆。通常它的前部体节较大,后部体节逐渐变小。环节数目与各科、属和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但大多数蚯蚓,大约在60至320节范围内变动,热带蚯蚓可多达600节。性成熟的蚯蚓在体前有一突起的环节,由表皮增生而成。环带颜色比蚓体色浅,它是性成熟的标志。环带在身体的位置、形态、长短和颜色,是蚯蚓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蚯蚓无眼,靠皮肤上众多的神经末梢和感觉细胞感知光线和温度,且极为敏感。蚯蚓还具有敏感的触角、嗅觉和味觉器官,用以觅寻食物及分辨食物的味道。
蚯蚓体前端有一个光滑的口前叶,相当于嘴和唇,用来摄食和凿穴。
蚯蚓身体结构由口腔、咽喉、食道、嗦囊、砂囊、肠道、排泄孑L组成。
蚯蚓全身环节都有刚毛分布,刚毛是蚯蚓运动的重要器官。蚯蚓就是利用它抓住土壤颗粒并支持身体在土中或地表移动。另外还靠皮肤上众多的腺细胞不断分泌出粘液湿润体表,以维持体液的平衡。
同时,体表粘液在代谢过程中,除需消耗一定量空气溶氧外,还具有溶解空气溶氧的作用。这类溶解氧可通过细胞腺孔和背孔吸人体内,并交换二氧化碳,这对维持蚯蚓体内的体腔液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蚯蚓的种类与分布
蚯蚓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它属于分布广、数量多的寡毛纲无脊椎动物。其中以巨蚓科环毛属(Megascolecidaepheretima)的蚯蚓品种最多,分布最广,目前已发现达100余种。其次是正蚓科的异唇属(Lumbricidaeallolobophora)和爱胜属蚯蚓,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等地区都有分布。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种和可养殖的良种。
1.环毛属Pheretima
它是我国占优势的一个属。全身刚毛环生、生殖带1416节,雄孔一对8节,雌孔一个14节,砂囊一个,全身小肾管多,储精囊在1112节。本属在我国分布很广,品种最多。对土壤及农林生产关系很大。
(1)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
俗称青蚯蚓,个体较大,体长90250毫米,宽51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青绿色,成蚯蚓每条平均重哈尔滨、长春、天津、四川、江苏、上海、陕西均有发现。它是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良种,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养殖种。
(2)大平二号及北星二号(同种异名)
该蚯蚓是日本研究人员前田古彦利用美国的红蚯蚓和日本的花蚯蚓杂交而成的。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饲养等优点。该种蚯蚓的形态、结构与我国的赤子爱胜蚓相同。
(三)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但不同种的蚯蚓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1.湿度
蚯蚓体内含水量70%一80%,平日靠分泌其体液保持平衡,因此,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湿度适应范围为30%一80%。如威廉环毛蚓(青蚯蚓)适宜湿度为30%一45%;爱胜蚓属(红蚯蚓)则适宜于50%一80%的湿度。蚯蚓这种习性使它处于穴居和窝居状态。高湿度或低湿度环境均不利于它正常生存。湿度低于极限,则蚯蚓便会脱水而极度萎缩呈半休眠状或即死亡。反之,也会随气温的上升而死亡。
2.温度
蚯蚓属变温动物,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气温下降至10C时,蚯蚓开始停食;降至4℃时就进入冬眠状态;0℃以下就会冻结或死亡。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人地下穴居越冬;而小型蚯蚓多数为群体聚集、结团于暖土处越冬。待次年气温上升至810℃时爬到地表层活动。体弱、萎缩的蚯蚓,成活率很低,很难活过开春。当温度超过30℃时,生长也受到抑制,很快萎缩,体色变深,并钻人深土中不动。当温度高达35℃以上,便完全停食进入休眠状态,蚓体完全萎缩,感觉极为迟钝。一旦气温下降,即能恢复原状。温度以2025C为最佳。
3.食性
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可谓荤素不拒。蚯蚓的植物性饲料来源极为丰富。人工养殖时,农村中几乎都用废物喂给。蚯蚓的饲料来源有多种畜禽粪、厩肥、青草、水草、稻草等,以及树叶、废菜叶、烂爪果、糟渣、沼渣、废纸浆等。还有动物性饲料,它对蚯蚓的增重、繁殖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如屠宰后下脚料及污水、食堂饭馆荤素下脚等是蚯蚓喜欢的饲料来源。
蚯蚓酷爱吞食已软化和酶解的营养料,如发酵的槽水、沼渣、厩肥等,也吞食一定量的砂粒、煤渣、无机硬物,以助消化。
蚯蚓的食料以中性或微酸性为佳。蚯蚓粪便均为中性,这对改良土壤和植物生长有极大的好处。
4.光照度
蚯蚓有昼伏夜行的习性,是畏光性动物,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土壤环境中生活。它极怕紫外线的直射,故在日光下或较强的电灯光下不轻易露面。只有在发生敌害、药害、淹水、高温、干燥、缺氧等情况下才会离巢暴露。但蚯蚓不怕红色光。
阴暗潮湿正是腐木性真菌繁衍的必要条件。真菌的繁殖使有机物质如树叶、草木等废物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分解出来,给蚯蚓带来丰富的营养饵料。
相关知识
蚯蚓的经济价值和生活习性
蚯蚓为巨蚓科动物参状环毛蚓、正蚓科背暗异唇蚓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别名地龙、曲蟮等。广地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上地龙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蚯蚓原系野生,因其不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是轻化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也是人类食物及家畜、家禽、鱼类的饲料蛋白质新的来源。因而,近年来,蚯蚓的养殖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经济价值
蚯蚓在医学上药用历史悠久,药材名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近来药理和临床报道,地龙有降血压、抗组织胺、抗惊厥和抗菌的作用,并用以治疗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腮腺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另据记载,欧洲在14世纪曾用蚯蚓烤干与面包同食,可使胆结石缩小而排出,并用于治疗黄疽病;又可作助产药,使产妇易于生产;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可治秃发;又可作壮阳药。古代阿拉伯也曾有用蚯蚓治疗痔疮的记载。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参状环毛蚓,体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2部,围口节腹侧有口,上覆肉质的叶,即口前叶;眼及触手等感觉器全部退化。自第2节起每节有刚毛,成环状排列,沿背中线,从1112节始,节间有一背孔。背部紫灰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1416节为生殖带,其上无背孔和刚毛,此环节以前各节刚毛较为粗硬。
背暗异唇蚓,体长1027厘米,宽36毫米,背孔白89节间开始,灰褐色。每节刚毛4对,生殖带在2634节之间,呈马鞍形。
(二)生活习性
蚯蚓以生活在土壤上层1520厘米深度以内者居多,越到下层越少,这是因为蚯蚓的食性所决定的。土壤的上层,常有大量落叶、枯草和植物根茎、碎木屑等,有机质丰富,同时又有多种细菌分解这些植物体,这些植物体都是蚯蚓的最好的食物。
蚯蚓喜欢温暖、湿润和安静的环境。一般在1525℃都可以很好地生长和繁殖;在05℃时,蚯蚓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容易冻死,超过40℃,蚯蚓会死亡。自然界中的蚯蚓对温度很敏感,为了避暑或避寒保全生命,它们会根据气温调节在土壤中的深度,蚯蚓要求的相对湿度为60%一80%,在干燥的环境便集抱成团,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并从背孔中喷出体腔液维持体表的湿度。干燥时间过长将造成蚯蚓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严重威胁生命。湿度过大,土壤中水分过多,对蚯蚓的呼吸不利。
蚯蚓对光线非常敏感,喜暗怕光怕震动。活动几乎是昼伏夜出,经常在月夜、清晨和黄昏时爬上地面觅食,交尾,呼吸新鲜空气。
蚯蚓在土壤中是纵向栖息的,口朝下,肛门朝上,有规律地把粪便排积在地面。
(三)繁殖
蚯蚓虽属雌雄同体动物,但绝大多数种都需行异体受精,也就是要进行交配。在自然条件下,除了干旱之外一般春初到秋末都可能繁殖,如参状环毛蚓的生殖季节在810月,但有时46月也可见到。
蚯蚓的交配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可以在土内,也可以在地表,交配时两条蚯蚓进行倒抱,即两条蚯蚓头部迎面互相接近,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相互粘着,头端分向两方。然后各自从雄生殖孔排出精液,经受精囊孔而进入对方的受精囊中,并且逐孔向前移动,使每个精囊中都能得到精子。交配时间15小时,因种而异。交换精液后,两条蚯蚓便自动分开。一般认为,交配时间越长,交流的精液量越多,每次产卵的数量亦多,繁殖率也越高。
蚯蚓在交尾1周后开始产卵,成熟的卵落入茧中。当蚯蚓作波浪式后退运动时,蚓茧相应地逐渐向前运动,当移至精囊孔处精子逸出,在茧内受精。蚯蚓身体继续后退,最后蚓茧离开身体,两端封闭而留在土中。每个茧含有13个胚胎,约23周孵出幼蚓。幼蚓发育成熟约需3850天,蚯蚓的寿命一般为13年。
河蟹的生活习性
河蟹在淡水中生活成长,却要到河口附近的浅海里去生殖。 而后,幼蟹又从浅海再回到江河湖泊中生长发育这就是河蟹的 生殖徊游和索饵徊游。河蟹的一生就在这两次洄游中经历4个不 同的阶段。刚孵化出的幼体叫蚤状幼体它生活在海水环境中, 过着浮游生活,蚤状幼体经过5次蜕壳发育成大眼幼体,大眼 幼体溯河而上,从海水向淡水中运动在淡水水域,大眼幼体经 1次蜕壳变为幼蟹,幼蟹不断蜕壳变大。
淡水中生活的河蟹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及稻 田的泥岸或泥滩上的洞穴中,也喜欢隐蔽在水底的石块、瓦砾和水草丛中。河蟹营穴能力很强,洞穴一般呈管状,长20-80 cm, 穴道与地面约呈100倾角。
河蟹胆量小,喜静,多昼伏夜出。其复眼由数千只小眼组成,视觉非常敏锐,在极微弱的灯光下也能觅食和避敌。由于河蟹多在夜晚借助微弱的光线觅食,并靠视觉来避敌,因此河蟹在l 夜晚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河蟹用步足在水底和陆地上爬行喜撕杀争斗,当在打斗中被敌害咬住附肢后.能自动断支,迅速逃走残肢经两三次蜕壳可完全再生.
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山鸡的生活习性
山鸡学名环颈难,别名又称山鸡、野鸡、七彩山鸡等。它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野禽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工驯养最广泛的珍禽之一。
一、山鸡的种类及分布
野生山鸡主要分布在亚洲各国,我国是重要的原产地。自19世纪80年代引种美国驯养成功后,经一百多年的选育繁衍,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品种达30多个。我国共分布18个亚种,除西藏的部分高原和海南岛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云南省分布的主要有四川雏鸡、血山、孔雀难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科研部门借鉴外国驯养繁育经验和种源,培育出一批人工饲养的优良品种,如河北亚种山鸡、中国环颈山鸡、左家山鸡、黑化雏鸡、白山鸡等,为山鸡养殖的大发展奠定了种源基础。
二、山鸡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雄鸡的体形略小于家鸡,但尾长且逐渐变尖,公母山的外貌区别明显。雄山羽毛艳丽,色彩斑斓。头部呈铜褐色,两侧有白色眉纹带;脸部皮肤裸露呈绊红色,上缀黑色点状小羽;颈部绿色,似金属闪光,并在下部有一白色颈环连续不断;胸部铜红色呈金属反光,背和腰羽黄褐色,带黑色斑纹;脚趾灰色,咏灰褐
色。成年雌山鸡,上体呈黑、粟及褐色相杂状,头顶有沙色斑纹,眼睑淡红褐色。公山一般体长35-36厘米,体重约1.5公斤;母难体长3233厘米,体重约1.2公斤。
(二)山鸡的生活习性
1.适应能力强
山鸡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夏季能耐30℃以上高温,冬天抗-30℃以下严寒。所以,从海拔300-400米的丘陵地带至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均有山鸡分布。我国各地饲养实践表明:从湿热的南方到寒冷的东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雄鸡都能适应生
长,都可以大力发展人工饲养。
2.食物范围广
山鸡属杂食性禽类,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在草丛、作物间采食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等,也捕捉一些昆虫、蛆躬}、小型两栖动物为食。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饲料占90%以上,动物性饲料不到10%雏鸡嗦囊较小,容纳食物量有限,喜欢少吃多餐,野外采食往往是吃一点就走,过一会儿又回过头来再吃。
3.常集群生活
山鸡有较强的集群性,冬季常集聚在一起集体越冬,直到3-4月份繁殖季节,才以雄山鸡为核心,雄雌比为1:3-4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活动在自己的领地上。如遇其它雄山袭扰,两雄锥会发生激烈争斗,以保卫自己的地盘不被侵占。
(三)山鸡的生理特征
1.胆小易受惊吓
山鸡胆怯而机警,对声、光和颜色等的变化特别敏感,警觉性很高,即使在觅食过程中也会不停地抬头张望,观察四周动向,如遇危险,便迅速逃避。当敌害接近时即起飞,不久便滑翔
落下。人工饲养条件下,如受声、光等惊吓,难群会乱飞乱撞,常碰得头破血流,羽毛脱损。
2.特别好争斗
山鸡野性较强,同笼雄山鸡间常发生争斗,争配偶、争地位,常打斗得头破血流才分胜负。
3.繁殖特性
山鸡10-12月龄性成熟,并且开始繁殖。雌难5-6月份为产蛋高峰,野鸡年产蛋2窝,每窝10-15枚。孵化期雌难常在树林、草丛隐蔽处营巢孵化。雏鸡出壳后,由母鸡带领成群活动,一个月后雏难会逐步单独生活。雄难性成熟较雌鸡迟4周左右。人工
饲养条件下,母山一年只产1季蛋,产蛋期一般为4月至8月,有的延长到9月,年产蛋量80枚左右,蛋重30克左右。
海马的生活习性
海马属于鱼纲海龙科动物,是一种稀有名贵的药用海水鱼类。我国常见有:克氏海马、斑海马、大海马、刺海马等,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沿海白南至北均有分布,但以南海产量和种类较多。海马天然捕捞比较困难,产量又低,我国现已建成了几个相当规模的生产基地,对海马的生活习性、繁殖、育苗、饵料等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一、海马的经济价值
海马素有南方人参之称,药用干燥成体和幼体,幼体又称海蛆。海马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壮阳、温通任脉、消炎止痛、生肌明目、强心祛痰、消瘀化结等功效,主治肾虚阳痿、妇女难产、外伤出血、疔疮肿毒、淋巴结核及甲状腺肿等症。近年临床试验还表明,海马对乳腺癌有一定功效。
二、海马的生物学特性
(一)海马的形态
克氏海马体长3033厘米,侧扁,头部形似马头。头冠短小,尖端具5个短小的棘,略向后方弯曲。体长为头长的4.56.2倍,头长为吻长的22.1倍,为眼径的5.58倍,吻呈长管状。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隆起或乎坦。鼻孔很小,每侧2个。口小,端位,无牙。鳃盖凸起,无放射状纹。鳃孔位近于侧背方。颈部背方中央嵴纹较锐,具2突起状棘和2颊下棘。胸鳍基部下前方各具l短钝棘。腹干部呈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全体无鳞,完全为骨质环所包,体部有骨质环11,尾部394l,体背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背鳍(条)1819,位于躯干最后2体环及尾部最前2体环的背部。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略呈扇形,基部下方各具1短钝棘/。无腹鳍和尾鳍。各鳍无棘,鳍条均不分枝。尾端卷曲。全体淡黄色或暗灰色,体侧具白色线状斑纹和斑点(图19)。
斑海马为中型个体,体长最大可达1820厘米,躯干部体环11节,尾部4041节,体上各骨环略呈突起状,除头部眼上方及颊部下方的小棘较发达外,其余各棱棘不明显,背鳍条202l,胸鳍短宽,略呈扇形,有鳍条1718,身体一般为黑褐色,与其他海马最明显的区别是其两边体侧第1、4、7节的背方小棘基部各有一黑色大斑点,故称斑海马或三斑海马。
大海马个体稍大,最大体长可达2224厘米,躯干体环11节,尾部3536节,背鳍发达,呈扇形,鳍条17,胸鳍短小鳍条16,体上各骨环隆起棱棘短钝,头部弯曲与躯干部所成夹角较小,嘴巴较长,常贴近腹部,身体多灰黑色,带有白色绒状小斑点和黑色或棕色斑纹。
(二)海马的生活习性
海马生活在海中藻类繁茂的地方,通常是近海风浪不大的海域。海马是一种活动能力不强的浅海鱼类,运动器官主要是鳍,主要靠胸鳍、背鳍、臀鳍相互配合完成,海马借此缓慢游动进行觅食、繁殖或回避恶劣环境,还有卷曲能力的尾部,可缠绕在海藻或其他漂浮物上以寻找食物或达到其他目的。
平时海马有两种游动姿态,一是身体伸直近于水平,这样游动较快,另一种是尾巴卷曲游动时身体近于垂直。速度慢,一般游动速度每分钟l一3米。海马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宜温度是933℃,超过此范围海马易于死亡。
在生长的不同时期,海马对水温要求不同,水温降至12℃就会停止摄食,繁殖时期水温应在2031℃。海马仔对水温变化适应力较弱,初生海马仔在18℃时就失去生理平衡,15℃时很易死亡。
海马对海水的相对密度一般要求在1.0051.027,降至1.003以下易死亡的生活习性。初生海马要求更高,最好在1.0091.025,并且生活环境的光照强度在5002000米烛光,pH值在6.58.0为宜,水质要求清洁无毒,含氧量不低于2.5毫升/升,在4毫升/升以上较好,透明度在1.5米以上。
(三)海马的食性
海马的饵料主要是小甲壳动物,如桡足类、端足类、枝角类及各种小虾等。海马喜欢吃鲜活饵料,不能喂腐烂变质的饵料。据实验观察,水温2027℃时,体长13.5厘米的斑海马,一次能食体长9毫米的糠虾132个;体长10.5厘米的大海马一次能食68个。海马幼苗每天能食桡足类、六枝幼虫等300400只。水温在202712时,海马摄取的食物经46小时可以完全被消化。
更新于:1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