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蜈蚣养殖 > 蜈蚣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蜈蚣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发布时间:

【www.68yangzhi.com - 养殖蜈蚣】蜈蚣的外部特征:蜈蚣体长10-15厘米,背腹扁平,全身分头和躯干两部分,整个身体为几丁质外骨骼所包围。头部由6节愈合而成,背面两侧各有l对集合眼,每个集合眼包括4个单眼,彼此很..

【www.68yangzhi.com - 养殖蜈蚣】

蜈蚣的外部特征:

蜈蚣体长10-15厘米,背腹扁平,全身分头和躯干两部分,整个身体为几丁质外骨骼所包围。头部由6节愈合而成,背面两侧各有l对集合眼,每个集合眼包括4个单眼,彼此很靠近,故很像复眼。除第1体节在成体业已消失及第3节无附肢外,共有4对附肢,即1对触角(为第2节附肢)和3对口器。口器包括l片上唇(非附肢)、1对上颚和2对下颚(第4、5、6节附肢)。

其中第2对下颚呈足状,是蜈蚣的摄食器官。

蜈蚣躯干部无胸、腹之分,由22节组成,第1节由2个体节合成,故在外表上仅能看到21节。巨型蜈蚣除头部及躯干部的第1节呈红色外,躯干部每节各有附肢l对,第1节圈2巨型螟蛀头部囊面理42对,其中第1对为顸足,两颚1越角2下囊3囊足4第2足的基部合成基板,其前缘有锯对步足5躯干郭第2体节齿,末端有毒爪,内有毒腺。

蜈蚣的内部结构:

蜈蚣的消化道为一直管,分前肠、中肠、后肠。前后肠很短,中肠的长度几乎与身体等长。前肠有二三对唾液腺通入,具有消化作用。在中后肠交界处有l对马氏管,起排泄作用。

循环系统为开放式,但较昆虫发达得多,心脏呈管状,很长,位于身体背面,除每节具有1对心孔外尚有侧血管:自心脏前方分出1支头动脉,通向头部的器官,向两侧也有l对血管沿着消化道至腹面合并为神经上血管,这些血管分支而人血腔。呼吸系统为具有几丁质内壁的气管分布至垒身并交织成网状。

神经系统包括1个脑神经节,有神经分支至触角及眼;1个咽下神经节分支至头部的其他附肢及颚足;以及1个腹神经链,每节都有1对神经节。雌雄异体,生殖腺通常不成对,位于消化遭的背面,通出1条生殖导管以后,又分成2条围绕着后肠并开口于肛门下方的生殖孔。

另外,还有2对附属腺通人生殖管的后端,在雄性体内还有2个贮精囊,雌性体内有2个受精囊都通人生殖导管的后方。

相关阅读

林蛙的外部形态特征


林蛙的外形特征与一般蛙类相似,也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
林蛙的吻端钝圈,吻棱较明显。鼓膜圆形,直径约为眼径的1/2。

桂蛙的体色随季节略有变化,雌蛙腹面土黄色或粉红色,雄蛙腹面乳白色或淡粉色,背及体侧和四肢上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躯体皮肤上有颇多细小痣粒,但仍平滑;脊部及体侧有分散的圆疣或长疣,常于肩上方形成八字形的疣粒排列;背侧褶在颖部上方斜向外侧呈曲折状,其前端与颖褶上端相连,后端深达胯部;腹面皮肤光滑,仅腹基部具颇多细小疣粒.

前肢指端钝圆,指长顺序为3, 1、4、2,前肢及指长不及体长的1/2;关节下瘤、指基下瘤及内掌突显著,外掌突窄小;后肢长,具五趾,3, 5趾等长,趾端钝圆而略尖;四肢背侧有明显的浅黑色横纹,股部有横纹4-6条,胫部有5-6条;雄蛙前肢较雌蛙粗壮,第叫指上的灰色婚垫极发达,呈4团连续的瘤状物,基部的2团较大,远端的两团较小。

中国林蛙是我国已知林蛙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成体体长一般为45-90毫米,大者可达100-120毫米,而其他几种林蛙成体体长一般为40-66毫米在同龄林蛙中,雄蛙较雌蛙个体小些。

竹鼠的外部形态特征


竹鼠的正式名称叫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Gray),或简称竹鼠,又名竹根鼠、竹根猪、竹狸、芒狸、竹鼬、茅根鼠、芭茅鼠。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是一种地下生活的中型啮齿类动物,很有经济价值,值得大力推广饲养繁殖和综合利用。

竹鼠体型粗壮,头部圆,颈粗短,体躯肥胖。眼细,耳小,耳壳完全隐于被毛之下。四肢粗短,脚掌宽大而扁,爪锐利。尾短小,尾上均匀被有稀毛。全身毛长而细软,体腹面毛稀少。

身体背面及两侧的被毛为纯棕灰色,吻部毛色略淡,腹部毛稀疏,白色而暗,其间夹杂有闪光细毛。幼体毛色较深,周身呈灰黑色,肚皮毛稀呈嫩红色。

我国竹鼠品种主要有银星竹鼠、中华竹鼠和大竹鼠。据资料介绍,4月龄能长到1.5千克以上者,属于大竹鼠,比较少见。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一种纯白的大竹鼠,成年后毛尖略黄,体重可超过5千克,是中华竹鼠纯种。

现在南方各省(区)大多数地方驯养的野生竹鼠多为银星竹鼠,又叫花白竹鼠或粗毛竹鼠。其体型粗壮,呈圆筒形,体重2~3千克,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体长30~35厘米,尾较长,超过体长的1/3;四肢很短,爪稍扁,似指甲状,为五趾爪,能爬树;体毛为灰黑(褐)色,眼小耳短,腹部毛灰白稀少;额头圆形,向前微突,嘴巴上下两对门齿粗长尖利,随着年龄增长.上下门齿逐渐变长变黄。

蜈蚣的种群关系特征


蜈蚣在野生状态下密度甚小,看不到相互排斥和相互干扰的种群关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密度大大增加,种群关系特征表现得就比较明显。

1.蜈蚣的群居性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没有什么冲突。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刚起蛰和将要冬眠以前,由于蜈蚣的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这时的种群相处和睦。

雌蜈蚣产下卵以后抱卵孵化,当孵化到35~40天时,经过第3次蜕皮,幼体蜈蚣已呈乳白色,蛆虫状,长度已达5毫米,在母体的怀抱中已能蠕动。再后来,幼小的蜈蚣再经过2次蜕皮,幼体发育成体色灰黄,体节背板呈淡黑色,这时它们松散地集中在母体的腹面,雌蜈蚣仍然担负着护理幼蜈蚣的责任,警觉而敏感,谨防敌害侵食幼蜈蚣。这时,幼小的蜈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服从雌蜈蚣的管理、保护,很少散漫离开母体。

2.蜈蚣种群内的相互抑制性

当蜈蚣饲养密度过大,蜈蚣的活动范围缩小,行动受到限制、食物获得受到影响,就会产生种群内部的自疏作用,即通过种群内部的各种相互抑制现象,来降低种群的密度,达到新的平衡。蜈蚣的自疏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相互干扰

这是一种被动的自疏行为,完全是由于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一方面,蜈蚣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的蜕皮、生长发育,也影响取食增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雌蜈蚣在繁殖期间,因相互干扰也会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发育受到影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或孵出的幼小蜈蚣死亡率高,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正在抱卵孵化的雌蜈蚣因受干扰,就会爬走不抱卵,有的还会把卵吃掉,使繁殖失败。

(2)争夺食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有时会造成食物供给不足,这时有的个体由于得不到食物而与已得到食物的个体争斗,产生互相夺食现象。有时为了夺得食物,个体之间打斗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个体会因打斗致残、致死。

(3)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间接的抑制反应。蜈蚣饲养密度过大时,它们能排出大量的粪便,加之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大量堆积在窝内,这些粪便和食物残渣逐渐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病菌新陈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密度愈大,污染愈严重,对蜈蚣危害性就愈大,甚至造成饲养失败。

更新于:3天前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