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学名叫棘胸蛙,又叫石鸡,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营养价值可与野生甲鱼媲美。随着野生石蛙越来越难在深山老林捕捉到,许多人就人工养殖石蛙。
可是由于技术或资金等原因,人工养石蛙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对此,记者走访了我市规模养殖石蛙成功的两位农民,探究一下石蛙养殖的现状。
养石蛙的利润
1、专案规模
核心养殖基地放石蛙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7万亩,最终形成10万亩的全国最大的石蛙规范化放养及优质石蛙油生产与供应基地。
2、关键技术
(1)石蛙孵化及提高雌化率技术
(2)林蛀越冬技术
(3)提高石蛙养殖回捕率技术
3、专案建设地点
核心基地建在珲春市,辐射带动区为整个长白山区。
石蛙养殖市场分析
石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药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们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药物。石蛙油在我国和东南亚信誉很高,需求迫切,市场容量较大。特别是挥春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饲养石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石蛙养殖投资预算
建3万亩石蛙规范化核心养殖基地约需投资100万元,其中:
孵化池:2万元
越冬地:16万元
管理:2万元
围栏:60万元
回捕、加工:20万元
石蛙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3万亩石蛙基地每年可回捕雌蛙500万只,产蛙油1万千克,可获经济效益2000万元,纯经济效益1900万元。
投入产出比:1:5。
投资回收期:2年。
石蛙养殖致富故事亏本六年终成功
叶理荣,算得上是国内养蛙第一人。这位73岁的开化县杨林镇川南新村农民,十几年来一直研究探索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先后投入100万元,攻克难关,终于率先养蛙成功。我是真正的露天养石蛙,这水是山上水库里引来的山泉水,石蛙白天躲在石缝里,你们是看不见的,要到晚上才出来。10月21日,在开化县石蛙种苗基地,叶理荣告诉我们,为了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下养石蛙,他的养殖场不仅在水池四周及中间建起人工陆地,还搬来卵石垒了人工石洞,供石蛙栖息,同时又在水池上搭建了钢架大棚,并种下丝瓜、南瓜遮阴。
目前,他的养殖场有商品蛙500公斤,种蛙1000多对。我一年只卖20多万尾蝌蚪,一尾是一元钱。叶理荣说,生态环境养石蛙,这些种蛙只在4月至5月产卵,一年只孵化二三十万尾蝌蚪,到了七八月气温高时,就难以孵化了。
叶理荣是1996年4月开始养石蛙的。当年,他花2000元从抓石蛙的村民那里买来20对种蛙,结果养半个月就饿死、撞死了。之后几年里,他投入8万多元钱购来石蛙,进行仿生态养殖,还是血本无归。到1999年底,叶理荣养的50多公斤石蛙,终于有几只成活下来。看到奇迹,他马上买来300对石蛙放手一搏,可是又死了一大部分。摸索、尝试、生病、治病,直到2002年夏天,叶理荣才彻底走出了孵化、繁殖、变态、死亡的怪圈,石蛙孵化率、变态率达80%以上。
整整交了6年学费,叶理荣这才养蛙成功。
2003年,他租下村里的15亩地,又投入50万元建起开化县石蛙研究所。每年,叶理荣养蛙收入已达八九十万元。
水质技术是关键
养石蛙,水质是第一,技术第二。总结十几年的养蛙经验,叶理荣分析说,现在他的石蛙养殖技术已相当成熟,相对而言,养石蛙的水质最要紧。由于他养殖场的水源全靠山上的一座水库,有时受水库里的水质影响,每年要死掉一些蝌蚪、小蛙,损失2万元钱。此外,露天水池养石蛙,还需防老鼠、鸟、蛇等天敌。
在江山市峡口镇峡南村大石前的山泉谷石蛙养殖场,我们看到,80个大小水池里养着许多种蛙、幼蛙和小蝌蚪,养殖场场长华辉正向前来取经的几名江西农民介绍石蛙养殖情况。整个养蛙场有大小石蛙一万只,蝌蚪2万尾。华辉说。
2007年,华辉将集镇上开的网吧转让掉,进深山养起石蛙。这个沿着山涧而搭建的养殖场,占地5亩,现已投入50多万元。他说:我的养蛙技术是从浙江大学学来的,刚开始一年投入20多万元,预计两年可收回成本,可是事实并不这么简单。2009年4月,他的200对种蛙繁殖了1万多尾蝌蚪,却大批死亡,只成活1000尾。
在当时,这主要还是技术没过关,小蝌蚪易得病,吃得太饱或是吃了不干净的水易得肠胃炎、烂鳃病。华辉经过多次摸索,终于掌握了技术,防止蝌蚪生病就在夏天经常给水池换水,并给蝌蚪喂牛奶,使其长得健壮。由于石蛙在蝌蚪时,变成小石蛙需过关键的变态关,这时变态着的小蛙有15天至20天不吃东西。因此,养好蝌蚪十分重要。华辉说,只要掌握技术,选好环境,养石蛙还是会成功的。
坚持三年见效益
养石蛙的经济效益还是蛮好的,我现在的商品蛙还舍不得卖。叶理荣说,现在每公斤石蛙的价格是280元至300元,到了春节期间要卖400元。他一般将石蛙养3年,才挑出健壮的留作种蛙,现在一对种蛙价格是300元。今年他养蛙的收入已达40万元。
这几年来参观、学技术的人相当多,去年有十几个人来学技术。叶理荣是参观免费,学技术三天则每人收3500元费用。今年,已有60多个来自江西、四川、安徽、河南的农民来参观和学技术。
农民要养石蛙成功,关键要坚持。叶理荣说,一般一户农民养1亩场地的石蛙,可引进50对种蛙,成本是1.5万元,加上建仿生态的场地,总投入为33万多元。一般而言,一尾蝌蚪长到三两重时需养3年才上市,之后每年就有3万元收入。他分析说,不少农户养石蛙失败,关键是没有坚持下去。有的人眼光短,想当年投入第二年见效益,这是不可能的;有的一遇到挫折,就放弃了,结果是亏了本钱,也失去商机。
而在室内的水池养石蛙,只需养一年半时间就能长到二两重。华辉说,石蛙养殖十分适合山区农户家庭养殖,投入不大。建一座水池只需600元,一个家庭可建五六座水池,引进10对种蛙,先期投入只需六七千元。3年后,农户每年有两三万元净收入。在我这儿学技术,每人学费2500元钱。他说,今年已培训出7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今年,华辉养石蛙收入有五六十万元。
二、石蛙市场前景好 临安养殖户缘何开心不起来
从事石蛙养殖近8年的板桥镇豆川村施关水,一到炎热的夏天就忧心忡忡,因为他养殖的几千只石蛙又要经受酷暑的烤验。
别看石蛙长得难看,但它们对自然环境、饲养技术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会带来巨大损失。日前,施关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养殖石蛙这几年中,仅仅是在为石蛙度夏降温方面就做了很多工作,搭棚、拉遮阳网、抽地下水,可以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夏天的温度还是太高。
记者在施关水的养殖场内看到,养殖石蛙的规模正在缩小。原来这样的养殖棚有五六个,但现在看来如果要继续养殖石蛙的话,必须要换个自然条件更好的地方。施关水坦言,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养殖棚都要被拆掉,我要在这里养鱼了,也是个新品种,希望不用花那么多精力。
养殖了多年,养殖场也只能出售种蛙、蝌蚪,并不能大量供应市场,施关水很无奈,却又不想放弃,进退两难。养殖石蛙的技术在我这里已经不成问题了,关键是养殖的环境。施关水说,再过一段时间他的石蛙养殖场将搬到板桥的另一个山岙里,那里日照时间比较短,可能养殖会容易一点。
石蛙,学名棘胸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山涧溪流中,2003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可以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蛙种,那么它的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呢?施关水告诉记者,石蛙本身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比较高,肉质细嫩鲜美,口感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石蛙生活习性对自然环境、饲养技术要求较高,生长周期长,天敌多,因此野生石蛙资源有限,加之多年来人们过度捕捉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资源量日渐匮乏,成为市场稀缺产品。而人工养殖石蛙整套养殖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去年这个时候价格在每斤100元左右,今年到年底估计要涨到每斤150元,可以说养殖的利润很可观。施关水告诉记者,石蛙目前在市场上很少见,大城市几乎没有,北方更少。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短期内石蛙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高档酒楼消费趋势渐旺,成蛙供不应求,价格也呈逐年上扬之势。
虽然石蛙在市场大受欢迎但规模养殖很难。市渔业渔政管理站站长应利平告诉记者,由于野生石蛙的减少,早几年前就有养殖户进入这一养殖行业,甚至还有大的养殖户投入几十万资金进行规模化养殖,因为技术和资金等问题,在养殖一段时间就开始放弃。更有小规模养殖户吃了不少苦头,浪费时间和精力,并将自己积攒的一点点积蓄全部花光。
为什么这一看好的养殖行业,养殖户为何会无法养殖成功?应站长认为,一是资金,目前养殖石蛙的养殖户资金都不是很多,在投入一定资金后,就再没有后续的资金跟进,导致养殖终止。二是时间,石蛙养殖周期比较长,生长时间比较慢,一般从蝌蚪到商品蛙销售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有的会更长。因而,导致养殖户半途而废。三是技术,目前石蛙养殖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养殖模式,大部分是农民养殖户凭自己的经验来养殖,对石蛙的习性和病害防治及繁殖都比较模糊,所以养殖起来都无从下手。
对于这一产业,我们开始也是大力推广的,带领养殖户去江苏、建德等地取经,也请专家来讲课,但养殖户真正能做起来的很少。应利平坦言:我们现在也有点放弃了,鼓励养殖户发展其他产业。
石蛙的主要食物是黄粉虫、蝇蛆、蚯蚓及其他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不与人类争粮食,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适合山区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施关水凭着多年的经验认为开发石蛙资源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子,临安生态环境优越,还是有很多地方适合养殖石蛙的。
凌云石蛙王王昌广养殖野生石蛙年利润达15万元
你见过深山清溪里的野生石蛙长在舍栏里面的吗?
元月15日,笔者前往凌云县沙里乡弄塘村新寨屯探营,当地经济能人石蛙养殖大王王昌广介绍说,他为了带领群众致富,另辟蹊径,4年前自己花费2万元到福建、浙江一带学习野生石蛙养殖技术,回来后马上又投13万元建起舍栏、引进山泉水、人工养殖黄粉虫和蚯蚓喂养生态石蛙。现在,他的石蛙发展有肉蛙、种蛙、母蛙等品种,存栏有一万只,生态肉蛙每公斤最高卖到300元,种蛙供给附近想养殖的农户,估算年纯利润有15万元,2015年将有15户群众跟着他干。
通过市场-能人-农户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弄塘村农民致富的途径日益增多,经济能人的引领带动能力突显。
石蛙属于特种养殖,石蛙的利润需要根据当地市场行情来具体计算,以上的分析只能作为给广大石蛙养殖户作为参考。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