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埕地的选择与整理;花蛤埕地应选择地势较平坦,风浪小,有淡水注入,海水比重1.010--1.020、潮流畅通(流速每秒0.4~1米)、砂泥底质(含砂量在60-90%)的内湾低潮区。花蛤大多是大面积养殖。整埋时,先在靠近港道处和朝向低潮区一边用芒草筑堤,以防蛤苗移动散失。有的港道曲折,可用插竹沉沙的方法改直。大片的滩涂可用芒草隔成数块,便于管理。然后拎去石块、杂物,整平埕地。如底质较软,要整畦开沟,畦的中部略高,两侧略低,顺潮流排水,蹦防埕面积水。底质较硬的埕地要翻松耙平,以利蛤苗钻穴。
(2)播苗:播苗季节应根据苗种的大小而定,白苗在清明到小满播下:中苗多在小雪至翌年谷雨播下;大苗在产卵前(多在农历7~8月)播下。蛤苗分干播和湿播。干播就是在退嘲埕地干露时,将蛤苗均匀地撒播在埕面,要防止蛤苗成堆集结。在高温期间,长途运输的蛤苗,到达埕地时应尽快地卸下,暂养在海水淹没的埕地上,以减少蛤苗死亡。湿播是在潮水来退出埕面时。把蛤苗放在小船上,运到做好标志的埕地上,按景均匀撒播。湿播应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以免苗种流失。它的优点是作业时间较长,蛤苗成活率高;缺点是难以做到均匀播种,较小的苗种易被潮水冲走。播苗量要适当,如播得太密,饵料不足,生长缓慢;播种太稀,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播苗量应视埕地的具体条件而定。如低潮区干露时间短,花蛤摄食时间长,生长较快,敌害生物多,应适当多播些。底质较硬的埕地,稳定性大,蛤苗成活率高,可适当少播些:底质松软的埕地应多播些。
(3)管理:养成期间,蛤埕应有专人经常巡视,检查花蛤生长情况。要防止践踏,并做好防洪,防台风、防高温,防敌害等工作。
①防洪、防台风:在河口或港道附近的蛤埕,易被洪水冲坏,或由于海水比重急剧下降,会造成花蛤死亡,因此要在洪水到来之前用芒草筑堤防洪,也可将花蛤移到较安全的埕地养殖或提早收获。
②防高温,夏季,高低不平和小潮低潮线附近的蛤埕,退潮后会留有很浅的积水,被烈日曝晒后,水温常达40℃以上,花蛤会被烫死,因此蛤埕要保持平整,做到退潮后不留积水。
③防敌害,主要的敌害生物有蛇鳗类、食蛤多岐虫,蟹类,玉螺等,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蛇鳗类和食蛤多岐虫,可用氰化钾或氰化钠毒杀(氰化钠较便宜)。砂质埕地每亩用80-120克,泥质埕地每亩用150-260克,药液浓度为0.2-0.3%。氰化钠(钾)有尉毒,使用时要严防人畜中毒;体上有伤口绝不能接触药物。蟹类可用流刺网或手抄网捕捉。玉螺数量大,为害期较长,可利用其早晚出穴活动的习性捕杀,同时捡除卵块。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