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水蛭养殖 > 水蛭对温度、水质和饵料的要求

水蛭对温度、水质和饵料的要求

发布时间:

【www.yz023.com - 青蛙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水蛭对温度的要求水蛭是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其体温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蛭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其交配、产卵以及休眠..

【www.yz023.com - 青蛙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水蛭对温度的要求

水蛭是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其体温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蛭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其交配、产卵以及休眠越冬等,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水蛭的适宜生长水温1035℃,在2530℃时生长最快。当水温低于10C时,便钻入水底或池边泥土及石块中休眠,当春季(4月份)水温在J0℃以上时开始从泥土中钻出活动取食,并开始陆续交配和繁殖,水温在2530℃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达32℃以上时食欲开始减退,活动减少,生长速度减缓。如把它放在43℃热水里它就要离水外逃,水温升至45℃时,水蛭沉底蜷曲,48℃时死亡。

我国大部分地区410月份的温度都适宜水蛭生长,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水蛭冬眠期,在冬眠期间,水蛭不吃、不活动、体重消耗也不大。

水蛭对水质的要求

水蛭对水的pH(酸碱度)的适应性也是很广的,一般要求水的pH在68之间,肥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水蛭在这种水中饲养效果较好。

若是新开挖的池子,水不肥透明度高,浮游生物生长少,可在放养前一星期每667平方米施畜禽粪便250500千克,几天后即可达到肥水的目的,很快就会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

水质碱性不能过大,碱性过大的土壤和碱性过大的水质都能致水蛭死亡。偏酸性的土壤和水质对水蛭生长影响不大。但过于酸性说明水质已坏,应更换。水蛭养殖池要防止化学污染,农用化肥(/),农药以及各类洗涤化妆品用水不能流入养殖池,以防水蛭中毒死亡。

水蛭对饵料的要求

饵料的种类、性质及营养成分等,直接影响着水蛭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在野生条件下,水蛭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蛭的取食范围、食物种类等都受到了人为限制,但所提供食物的数量与质量,都比在野生条件下得到了改善。一般以螺、蚬、蚌以及动物血都可作为水蛭饵料,因为这类饵料营养全面,尤其是蛋白质量多质优,但要注意饵料的新鲜度,应以活体饵料为主,这样可有效控制水质恶化,减少水蛭病害发生,水蛭是变温动物,摄食强业,饵料利用率与水温、氧溶量、酸碱度关系密切:闽此,投喂螺、蚬、蚌等,动物饵料时,应灵活掌握投饵数量,以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人工养殖水蛭,饵料多以螺蛳为主,螺蛳繁殖率高,投喂后可自行繁殖。大小螺蛳都有,适宜于不同体格水蛭吸食,实践证明,用螺蛳喂水蛭,成本低,生长快,对水质尤污染。因此,螺蛳可作为水蛭的最佳饲料。

相关知识

水蛭养殖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吗?


虽然田间、河边的水蛭总是让不少的人感到害怕,但是水蛭的药用价值同样让人感到欣喜,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开始养殖水蛭了,但有着很多新手养殖户不知道水蛭对于环境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下面小编就水蛭养殖对于环境有什么要求和大家说说。

一、温度要求

水蛭是一种变温动物,缺乏自我体温调节能力,主要是靠着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实质上同样影响着水蛭的发育,例如如果温度低于10°那么水蛭会出现休眠的状态,而如果水温高于32°则会出现生长发育变缓,如果超过了48°则会出现死亡的情况,这些都是各位养殖户需要注意到的,而水蛭最佳生活温度也是生长最快的温度大概是25°~30°作用,这些是大家需要注意到的。

二、水质要求

水蛭对于生活的水质也有着相应的要求,中性水蛭比较适合水质的生长,PH大概可以控制在6~8之间即可,但是如果出现了水质过碱性那么就容易出现水蛭死亡情况,而如果水质出现了过酸性那么虽然对水蛭生长影响不大,但是过酸性的水质说明了水质出现了一些明确的问题,此时可以考虑进行更换一下。

三、环境饵料要求

在野外当中,水蛭一般是以浮游生物、软体动物、昆虫以及腐殖质为食物,在人工环境当中这些事物可能会有些欠缺,为了让水蛭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小编建议大家可以模拟一下野外生长环境,比如说适量的投放一些螺、蚌等一些动物,再者可以通过投放适量的粪便来制造一些浮游生物等等来辅助水蛭更好的成长,这样既可以保证饵料的是新鲜的,同样可以通过制造这些生物来控制水质恶化情况,大大减低水蛭出现病害危险,但在投放和制造饵料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饵料的数量,避免出现饵料数量过多而破坏生态环境。

黄鳝养殖对温度的要求及预防措施



黄鳝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适宜黄鳝生存的水温为1-32℃,适宜黄鳝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黄鳝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此时摄食活动强,生长较快。水温低于15℃时,黄鳝食欲减退,摄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受阻,10℃以下时,则停止摄食,随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黄鳝行动反应迟钝,摄食停止,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甚至引发黄鳝死亡。

黄鳝具有自行选择适温区的习性,当所栖息的环境水温不适时,黄鳝会自动寻找适宜的区域,当长时间找不到适宜生存的水温环境,就会致使黄鳝的生理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在高温状态下,黄鳝频繁伸头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当水面气温过高,同样会对黄鳝的正常呼吸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黄鳝在水温的骤变大于5℃,则易导致黄鳝性腺发育停止。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1、投喂多种维生素。给黄鳝补充维生素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防止环境突变出现应激反应,在天气突变时一定要在鳝鱼的饲料中拌多维。拌料一般持续三天,若是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更要经常添加,拌的数量参照使用说明。

2、定期投喂预防药。一般每隔半个月用药一次,连续三天。一定要注重预防,以免发生病害。

3、阴雨天气不要投食。在气温突降时,水温相对来说降得比较慢,此时若给黄鳝投食,黄鳝在采食时,其身体部分暴露到水面上,易导致黄鳝感冒。

土元养殖对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的环境要求


1.品种

以中华土元、冀土元、苏土元、金边土元的复杂一代杂交种为宜。

2.温度

温度是决定土元生长速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土元在15~35℃温度下都可以成活,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5~35℃,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8~33℃。在适温条件下,每13~18天蜕一次皮,蜕皮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温度在10℃以下时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和38℃以上则为死亡临界温度。

3.湿度

土元对湿度的要求不像温度那样严格,但饲养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一般幼虫期土壤湿度应掌握在15%左右,中龄虫20%,产卵虫30%(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当表层土约占2/3,显干时,可在上午用喷雾器喷水进行改善,但应注意做到量少勤喷。如果养殖土过湿则易得大肚病,过干则不利蜕皮。池土厚度一般以8~15cm为宜,1~4龄的饲养土,土厚一般不超过7cm;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土厚度10cm足够,空间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

4.密度

饲养密度可随虫龄增长进行调整,每平方米极限可养9kg。土元有吃卵的习性,故种虫密度不能过高。群体饲养土元,发育进程会有1~4龄之差,因此,待饲养密度接近一定数量时进行分档。1~6龄若虫可养在一起,密度大时可分群;7~8龄若虫养在一起时可结合去雄;9~10龄雌若虫养在一起。密度过大时,将相互残杀,噬食卵鞘。//致富经//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密度宜放养1龄若虫40万只左右;3龄若虫20万只;5龄若虫7万只;7龄虫3万只,成虫0.8万只。

5.光照

土元多生活在草根、草堆、腐烂杂物、枯枝落叶及石块瓦片底下,有怕光、怕热、怕冷等特性。但增加一定的光照,可使土元抗病力增强,杀死细菌,减少疾病。

鳄鱼养殖温度要求


鳄鱼是恒温性动物,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合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我国的海南省是养殖鳄鱼的最佳地区,另外长江以南等地区也可以养殖。若是在北方地区养殖鳄鱼,需要建设保温采暖设备,冬季寒冷时,必须开启采暖设备,而且不能中断,以免造成鳄鱼感冒。

鳄鱼适应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地区,过低的温度会对它们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会被冻死。在我国,最适合养殖鳄鱼的地区是海南省,温度适宜,无需建设保温采暖设施,可降低成本,此外长江以南等地区也适合养殖鳄鱼。

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养殖鳄鱼相对起来较麻烦,水温太低时,鳄鱼不需在水中过冬,可在周围放上湿润的沙子,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加温,冬季需要有保温采暖设施,而且在给鳄鱼加温采暖时,切忌断断续续,这样会造成鳄鱼感冒,甚至会引起鳄鱼群体死亡。

投喂饲料注意事项

鳄鱼的消化能力较差,它们进食一次需要消化72小时之久,因此,饲养鳄鱼每年只需投喂120顿左右,但必须要保证营养丰富且食物新鲜。

1、饲料的投喂量

鳄鱼的饲料投喂量随着它的月龄增长而变化,鳄鱼未满1岁之前,每餐的投喂量应达到它体重的5-10%,1岁之后,每餐投喂量应为它体重的25-30%,有些胆子较小的鳄鱼,为了让它更好的进食,促进成长,最好把食物投喂到它栖息的地方。

2、饲料投喂时间

尽量不要在中午时给鳄鱼投喂食物,未吃完的时候被太阳暴晒后会变质,当鳄鱼的体长在1M左右时,每天下午5-6点时要给它喂食一次,给小鳄鱼喂食尽量选择在较为安定的傍晚。

3、投喂饲料选择

给鳄鱼投喂的食物必须是新鲜的,一定不能选腐烂变质了的,一般可以选择小鱼、青蛙、新鲜的牛肝或是鸡头、海鱼等,如果给鳄鱼喂食海鱼,需要将河豚清理出来,以免造成鳄鱼中毒。

为方便清理收拾,鳄鱼池内要设置一些饲料槽,长度尽量控制在10cm左右,槽内用水泥砌光滑,微微倾斜保持与排水沟相通,为鳄鱼投喂的食物要切成小块,方便鳄鱼进食。

猪舍控温要求 猪舍产房的温度控制要求


母猪产房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适宜的环境才可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产房和保育来说,温度的重要性是人所周知;但现在的猪场员工,文化素质大多是偏低的,大道理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听;但怎么才能把温度控制好呢?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舍控温要求猪舍产房的温度控制要求。

猪舍控温要求
养猪场各类猪只最适的温度范围是: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猪群所需的温度是关键。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适合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增加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飼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做好档案记录存档。从饲养员的角度来说,必须控制好猪群生长环境的温度,这是养好猪的关键。
提倡畜舍干清粪,尽量少用水或不用水,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群的应激。观察猪群的具体情况,如睡姿和采食情况等。做好通风、升温工作,防止冬季贼风和避免夏季酷热带来影响。
温度计虽然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工具,但是也不能过多地依赖,要视猪的具体状况而定。如产房的温度可能是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这就要求饲养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和健康等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佳感受状态。
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而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温度,以保证仔猪处于最佳状态。
适宜的猪舍温度是猪只健康发育的基础,猪舍的温度管理是最基本的管理。

猪舍产房的温度控制要求
一个猪场的办法是值得借鉴的。在保育和产房情况不理想后,猪场召开了职工大会,讨论如何把产房和保育猪养好的问题,在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后,一致认为把温度控制好是首要因素。但当时的条件是很差的,升温只能靠蜂窝煤炉采暖,降温只能靠开窗通风;把温度控制好的难度很大,员工们提出了自己的困难。
如果这样讨论下去,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最后老板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蜂窝煤炉能不能提高温度,另一个是开窗户能不能降低温度,大家只能说能;老板又说,既然能,那从明天开始,保育舍的温度控制在23-25℃,产房温度控制在20-22℃,做不到的罚款,办法自己去想。
看似老板不讲道理的做法,却产生了不错的效果;第二天不论是保育舍还是产房,温度都保持得很好;以后产房和保育舍的成绩也相应地上去了。
启示:脑力活,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体力活,看似复杂,其实却简单。把温度控制好,动脑的时候少,动身体的时候多,所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鹅育雏期的饲养环境管理和雏鹅对温度湿度光照密度的要求


1、温度

雏鹅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与雏鹅的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对雏鹅的生长都不利。当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雏鹅的正常代谢,导致食欲减退,身体虚弱,发育缓慢,还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者感冒,易引发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鹅易受凉,并且会因为畏冷而出现扎堆的现象,会导致相互拥挤而挤压死亡,还会使雏鹅消化不良,而引起下痢,严重者会发生死亡。而舒适的环境温度可以促进雏鹅的生长发育,并且可以提高成活率,因此要保证育雏舍的温度,否则会给育雏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育雏舍的温度是否合适,不能单纯的按照温度计上的温度来定,温度计上的温度仅是舍内最适温度的参考值,舍内的最适温度应为雏鹅本身在此饲养阶段所感受的温度,看舍内温度是否适宜可以看雏鹅的表现,雏鹅对不同温度的表现不同,对于低温的表现为挤一堆,不愿吃食,活力下降;雏鹅对于高温的表现为不安、烦躁,出现拍翅抢水喝的现象;如果舍内的温度合适,雏鹅则表现为在舍内分布均匀,呼吸平和,活动和吃食正常,吃饱后能很快的安静睡眠,并且睡眠时头颈伸直,表现为舒适,生长发育正常。在育雏生产中,还要灵活的掌握一些规律,育雏时的温度要在不同育雏的季节,育雏室的条件和鹅的品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夜间和阴天的温度可以高些,中午、晴天的温度可以低些,还要根据群体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小群可高些,大群可低些。另外,育雏初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21日龄以后雏鹅的御寒能力增强,则可以适当的降低温度,但是要注意,雏鹅对温度骤变的适应力较弱,所以在脱温时要逐渐降低温度,每星期下降2℃左右,直到达到合适温度。

2、相对湿度

虽然雏鹅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也要求必须适度。育雏舍保持合适的相对湿度对生长发育还是有利的。雏鹅需要在干爽的环境下生长,如果湿度过大,会使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而使雏鹅易患白痢、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如果相对湿度过低,舍内过于干燥,会加快雏鹅体内水分的散失,导致绒毛发脆,脚趾干瘪,雏鹅易患呼吸道疾病。雏鹅在不同的育雏期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同,2周龄内雏鹅的生长发育快,育雏温度要求高,因此易脱水,要求相对湿度应为60%~70%。而3~4周龄的雏鹅的活动力强,湿度过大会阻碍体热的散发,此时相对湿度以65%为最佳。调整舍内湿度的方法应注意通风并且要勤换垫料,垫料的含水量增加,则舍内的湿度增加。最简便的调节相对湿度的方法是保持饮水装置中不断水,当外界干燥时,可增加饮水设施,在遇多雨季节时,可以减少饮水器的数量,或者加厚干燥的垫料,同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以及时的调整湿度。

高湿伴随高温对雏鹅的危害极大,会使雏鹅身体散热受到抑制,使雏鹅感到闷热,从而影响体内物质的代谢,使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雏鹅患病。所以在控制舍内温度的同时要保证舍内适宜的湿度。

3、光照

光照对育雏的影响很大,日光照射可以增加雏鹅的体温,增加食欲,并且对消化有利。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促进钙磷的吸收,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虽然光照对雏鹅的生长发育有利,但是如果光照强度过大,并且光照时间过长,反而对雏鹅的生长发育不利,使得雏鹅过量的运动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易发生啄癖,影响雏鹅的正常发育,因此,要采取遮光的方法使雏鹅适当的休息,以利于增重和生长发育;初生雏鹅的视力较差,如果光线过暗则不利于采食和饮水活动的进行,所以晚上应采取人工光照来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以确保鹅群能在适当强度的光线下运动、采食、饮水。

4、通风

通风换气是育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育雏舍的环境改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雏鹅的体温高,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大,加上粪尿的排泄会导致舍内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所体的浓度过高,而使舍内的空气污蚀,雏鹅在此环境下生活,会使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影响雏鹅的健康,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会导致雏鹅死亡。因此要保证舍内的通风良好,以及时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同时通风还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5、饲养密度

鹅在育雏期要按照体质的强弱以及体重的大小来分群饲养,并随着日龄的不断增长逐渐的降低饲养密度。合适的饲养密度对促进雏鹅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各周龄的饲养密度不同,1周龄以20~25只/m2,2周龄以15~20只/m2,3周龄以11~15只/m2,4周龄以4~10只/m2为最佳。

作者简介:陈庆秋(1974-),女,黑龙江海伦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动物检疫方面工作。

陈庆秋

(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海伦152300)

蚯蚓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因此蚯蚓养殖:夏秋季要搭遮荫棚降温(桑园有天然的遮荫条件,但桑树在夏伐后到发芽生长密闭前仍需临时用遮荫物遮盖),冬季要棚室加火升温(可利用蚕室己有的设备)或桑园覆麦草保温升温,以利蚯蚓的正常生长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比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3、酸碱度(pH值)

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且产叫茧最多。

4、通气

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叫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5、食物

投喂食物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使蛆叫间争食,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部分蚯蚓逃逸或生长缓慢。

牛蛙养殖的水质要求


水质包括水的溶氧量、酸碱度、盐度透明度和水生生物等。

溶氧量对于用肺呼吸的成蛙影响不大,但对卵、蝌蚪幼体的生存、孵化及变态发育影响极大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二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溶解于水。水中溶氧量与水压、气压等密切相关,水温高,溶氧量少;水温低,溶氧量高因而夏季要注意水质的清洁透明,避免水中藻类或微生物过多地繁殖而导致蝌蚪因缺氧而死亡。成 蛙在水中时也靠皮肤吸取一部分溶解氧,以减轻肺呼吸的负担, 节省体力,如牛蛙完全浸泡于水中,其寿命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骤减。

适于牛蛙生存的水的pH值为6-8。一般未被严重污染的池 塘、江、河、湖泊、溪水等的水源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废水、粪便的流人会引起水质腐败,因有机物过多,溶氧不足,尤其晚上氧化分解不充分,会使水体中有机酸蓄积、pH值降低。 水体中常常含有硝酸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构成水体的盐度,盐度主要通过影响水的密度和渗透压对牛蛙产生影响。牛蛙在高盐度的海水和碱水中不能生存。无论是成蛙还是幼蛙在含有1%盐分的水域中都是无法生存的。盐度对蝌蚪和孵化中的卵影响更大。一些农药、化肥等若随雨水流入养蛙池,将会严重威胁蛙的生命。

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3大类。水生植物一般分为浮游植物(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适量的浮游藻类;可为蝌蚪和水生动物提供饵料,但若水质过肥或是高温季节,浮游藻类尤其是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分解有害物质会使蝌蚪及卵因缺氧或受毒害而死亡或使牛蛙被藻类缠住而致死,因而在夏季要控制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水生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鱼、虾等,都是蛙的优质动物性活饵料。水生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有些是浮游生物的饵料,有些却是牛蛙的致病菌,因而要及时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更新于:27天前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