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方法。
箱养蚯蚓或大型饲养场的床养蚯蚓,因多次添加饲料,经过2~3个月,需要把粪粒和蚯蚓进行分离,而产在饲料中的卵茧也需要与粪粒分开,分离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筐漏法
经过几次添加饲料,成蚓密度大,卵茧数量增多,饲料基本粪化的饲养床(箱),把蚯蚓与粪粒一起装在底部带有1.2厘米1.2厘米网眼铁丝网的大木筐内,利用蚯蚓怕强光的特性,在强光照射下,使蚯蚓自动钻到底层。然后用刮板逐层把粪粒和卵茧一起刮入运料斗车,直至蚯蚓通过网眼钻入下面新料层为止,这时蚯蚓绝大部分和粪粒分开来。然后,将粪粒和卵茧移入孵化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经过30~40天,卵茧全部孵化,并长至一定程度,但还未达到产卵阶段的蚯蚓。继续采用以上所述的筐漏法把幼蚓和粪便分离开。使幼蚓进入新的饲养床。粪粒经筛选包装可以作为城市养花的肥料。
2)饵诱法
当饲养床基本粪化后,停止在表面加料,而在饲养床两侧添加饲料,将成蚓诱入新饲料中。待绝大部分诱出后,再将含有卵茧的老饲料全部清出。然后再把老床两侧的新饲料和蚯蚓合并在一起。清出的蚓粪和卵茧移在放有新饲料饲养床的表面进行孵化。待幼蚓孵出后,进入下层的新饲料采食,然后把上层的蚓粪刮出即可。
3)刮粪法
利用强光照射,使蚯蚓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蚓粪一层一层刮下。刮到最后,蚯蚓集中到饲养床表面。将取出的蚓粪和卵茧移入孵化床进行孵化培育。幼蚓孵出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离。
相关知识
箱养蚯蚓把卵茧、粪粒和蚯蚓分离的方法
箱养蚯蚓或大型饲养场的床养蚯蚓,因多次添加饲料,经过2-3个月,需要把粪粒和蚯蚓进行分离,而产在饲料中的卵茧也需要与粪粒分开,分离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筐漏法
经过几次添加饲料,成蚓密度大,卵茧数量增多,饲料基本粪化的饲养床(箱),把蚯蚓与粪粒一起装在底部带有1.2厘米1.2厘米网眼铁丝网的大木筐内,利用蚯蚓怕强光的特性,在强光照射下,使蚯蚓自动钻到底层。然后用刮板逐层把粪粒和卵茧一起刮入运料斗车,直至蚯蚓通过网眼钻人下面新料层为止,这时蚯蚓绝大部分和粪粒分开来。然后,将粪粒和卵茧移^孵化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经过30-40天,卵茧全部孵化,并长至一定程度,但还未达到产卵阶段的蚯蚓。继续采用以上所述的筐漏法把幼蚓和粪便分离开。使幼蚓进入新的饲养床。粪粒经筛选包装可以作为城市
养花的肥料。
2)饵诱法
当饲养床基本粪化后,停止在表面加料,而在饲养床两侧添加饲料,将成蚓诱入新饲料中。待绝大部分诱出后,再将含有卵茧的老饲料全部清出。然后再把老床两侧的新饲料和蚯蚓合并在一起。清出的蚓粪和卵茧移在放有新饲料饲养床的表面进行孵化。待幼蚓孵出后,进入下层的新饲料采食,然后把上层的蚓粪刮出即可。
3)刮粪法
利用强光照射,使蚯蚓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蚓粪一层一层刮下。刮到最后,蚯蚓集中到饲养床表面。将取出的蚓粪和卵茧移入孵化床进行孵化培育。幼蚓孵出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离。
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法
蚯蚓是陆栖的无脊椎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这是它的主要特征。蚯蚓的每一个体节大都具有相同的构造。通常前部体节较大,后部体节变小。体节的数目随着科、属、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60~320节范围内变动。在热带个别蚯蚓种体节可以达到600节或者更多。
有许多种蚯蚓在每一体节之内还有3~5个小沟,叫次生环节或体环。这与每一体节内部构造有关。第1体节称围口节,也是蚯蚓的头部。头节除有口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口的前部有1个非常灵活的口前叶,口前叶和围口节连为一体的部分称为合叶;口前叶与围口节分开的部分称为前叶。口前叶稍伸入围口节的部分称为前上叶;伸入围口节超过一半以上的称为上叶;全部伸人的称为穿入叶,介于前叶和上叶之间的称为混合叶。口前叶的形态,对蚯蚓种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蚯蚓在前进或摄食时口前叶起掘土、触觉、嗅觉和摄食作用。
蚯蚓前部身体一般具有粗壮而强韧的肌肉,体表颜色也较深。后部比较弱,或扁平,颜色也较浅。
当蚯蚓发育到性成熟时,在身体前部出现环带,也叫生殖带,一般长度占3~12个体节。环带的颜色和身体其他部分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呈乳白色,俗称白颈蚯蚓;有的呈肉红色、红棕色、米黄色。环带的形态有环状,也有马蹄状。但有的蚯蚓种,如杜拉属的几个蚯蚓种,环带的形态不太明显。环带在身体的位置、形态长短和颜色,也是蚯蚓分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蚯蚓除第1节外,全身的体节都有刚毛分布。刚毛的排列有环生、密对生、疏对生和宽对生。刚毛的数量除环生的外,一般每节有4对,在身体左右两侧各有4个纵带,通常用a、b、C、d来标记,刚毛口和b、c和d一般成对靠近。距离大小视不同的种而异。因此,刚毛排列和位置,对鉴定蚯蚓种也有重大意义。
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利用刚毛抓住土壤颗粒,并支撑身体在土中或地表移动。
除此之外,在某些节上,还有一些变态的刚毛,特别是性刚毛,在蚯蚓交配时具有重要作用。生殖孔的位置在腹面环节的前后,有的种也可能在背面。随着种的不同,生殖孔位置有较大差异。一般雄生殖孔有1~2对,雌生殖孔有1个或1对。多数的种有2~3对受精囊孔。蚯蚓在腹面两侧,每节通常都有一对肾孑L。有的蚯蚓,如环毛蚓,每节体壁上肾孑L很多,但肉眼一般不容易看到。而蚯蚓背部,节与节之间可以看到每一节问沟各有1个小孔,称背孔,其中异唇属、爱胜属、正蚓属和环毛属都比较明显,而杜拉属、合胃蚓属则不大明显。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活动为夜行性,一般栖息在潮湿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为10~20厘米。蚯蚓喜温、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蚯蚓活动温度范围为5~30℃,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温度在28~30℃时,能维持一定生长速度,到32℃时就停止生长;10℃以下时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能造成死亡。赤子爱胜蚓和大平2号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70%左右。蚯蚓食性很广,属杂食动物。
蚯蚓的繁殖方法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雄性器官主要包括精巢、精巢囊、贮精囊、雄性生殖孔等;雌性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雌性生殖孔等。蚯蚓虽然是雌雄同体,但交配方式大多为异体交配,个别种进行孤雌生殖。在一般条件下,除了寒冬或干旱的地方,全国均可繁殖。
交配时,两条蚯蚓以头部迎面相互接近,在环带前部的腹面充分接触,头端相互交错,精液由雄性生殖孔排出后通过对方受精孔而进入对方受精囊里贮存起来,相互交换精液完成交配后,两条蚯蚓才分开。交配过程可进行几个小时,甚至在受到惊扰时都不会分开。
交配后,一般经过1~12天产卵茧,也有少数立即就能产卵茧的现象。在产生卵茧过程中,首先是由环带的分泌腺,分泌黏液包围生殖孔或生殖带,形成黏液管,然后生殖带的微小细胞分泌乳白色的黏液于卵茧内,叫卵茧蛋白。这些蛋白是供应产在茧内的卵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黏液管的形成是很迅速的,一般只经过1~2分。然后由环带形成的黏液管逐渐向头部运动(/),当黏液管移至雌孔时,成熟的卵即由输卵管产人茧内的蛋白质中,再向前移动,精液由受精囊孑L射人茧内。最后茧膜由头部脱落下来,两头自行封闭,变成椭圆形的卵茧,并迅速在空气中氧化变硬,颜色变深呈棕褐色或红褐色。卵茧形成过程需要50秒至5分。卵茧的形态与大小因蚯蚓种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为椭圆形、卵圆形、球形、麦粒形。大小有如黄豆、小豆、麦粒,甚至如小米粒,直径2.0~7.5毫米。
赤子爱胜蚓的卵茧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约2周后开始孵化。一个卵茧能孵出3~4条小蚯蚓。刚孵出来的小蚯蚓呈乳白色,2~3天后即变成桃红色,长到1厘米左右时可变为红色。
蚯蚓的生活周期
蚯蚓从卵茧产下来开始至幼蚓,直至发育成熟,出现环带开始产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由于种、地区、食物和饲养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种,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生活周期也不一样。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蚯蚓一般经过42天左右达到性成熟,此时体长3.0~5.5厘米,环带变粗而突出体表,具有光泽,在无光条件下的料面上进行交配。交配1周后进行产卵。如果饲养条件较好,成熟蚯蚓1.4~5.5天产1个卵茧。赤子爱胜蚓人工饲养时,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生活周期见表4,此表可供饲养蚯蚓创造外部环境提供参考。
亲鳖和鳖卵的装运方法介绍
1.亲鳖的运输
亲鳖的运输箱规格要大些,为60厘米×60厘米×30厘米,箱内分两层,每层内有15厘米×15厘米的方格小室,高度15厘米。为了提高箱内湿度,各层底部铺上1厘米厚的海绵。在箱四周、盖以及方格格板上都要钻上孔径1.2厘米的多列通气孔,箱和箱之间有嵌槽,可以叠放在一起。
亲鳖装运多采用袋装法。事先给每1只亲鳖缝制一个比其个体大小稍大的布袋,用纱布或透气性好的布缝,装运时,先将运输箱底海绵浸湿,再将亲鳖单个装入布袋,在布袋底两角剪两个小孔通气,使亲鳖头和四肢缩入甲内,然后扎紧袋口,放入箱内小格,每格1只亲鳖。最后盖严箱盖,4~5只箱叠放为一组,扎牢装运,装袋时,要鳖头朝袋底,装入箱内时要平放,背朝天,腹朝地。
用袋装运,有人说麻烦,其实相对于以后得病治病来说,这种方法最简单。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集中装运造成受伤后再消毒,得病再治疗,既麻烦又造成治疗用药及死亡等损失,真是事半功倍,得不偿失。
2.鳖卵的运输
因为亲鳖数量较少,价格较贵,有孵化条件的地方到外地采购鳖卵自行孵化鳖苗,这在国内目前也较普遍。运鳖卵可用木箱或铁皮桶等。装卵时可用锯末和细沙作铺垫。方法是将细沙用2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水进行浸泡,捞起后再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再按50%的细沙和50%细锯末的比例充分混后,先在箱底铺一层2~3厘米,然后装上一层鳖卵,再铺一层消毒后的浮萍或轧碎的水浮莲,再装一层鳖卵,一箱可装3~5层。装卵时,须把卵的动物极(卵内的白点)朝上,而且卵尽量不要靠在箱壁上,以免箱子互碰时损坏鳖卵。用锯末和细沙做垫料的好处是锯末质地轻且有弹性,有抗震作用,而且通气性好。但单用锯末太松,通气性大,易使鳖卵失水,所以掺入50%的细沙后就弥补了这一现象。一般用这种方法运鳖卵,成功率在90%以上,有的鳖卵即使在中途孵出也不会死亡。
蚯蚓的饲养方法
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
1.蚯蚓室内养殖法
室内养殖包括箱养、坑养、池养和棚养等方法。一般适养红蚯蚓。
(1)箱养法:
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届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及砖池养殖法:
包括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红蚯蚓)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23平方米,也可1020平方米。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lo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2.田间放养蚯蚓法
适宜于桑园、菜园、果园、苗圃、饲料田、多年生经济植物、林区,以及灌溉方便、水分充足的肥沃农地养殖。一般适养青蚯蚓。
(1)桑园养殖蚯蚓法:
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一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
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蚯蚓法:
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蚯蚓法:
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农村致富经网//
(4)果园养殖蚯蚓法:
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一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利用防空洞养殖蚯蚓法:
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3.工厂规模化养殖蚯蚓法
主要用于赤子爱胜蚓的大规模养殖。
这种养殖法,必须有一定的专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当然,也可采用分散养殖、集中处理的方法。如养殖部分,可分给集体或个人进行养殖,而工厂集中成品处理或加工。下面着重介绍养殖设施。
(1)饲料处理场:包括饲料的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之用,面积大小视规模而定。
(2)养殖车间:可采用砖木结构,也可采用塑料大棚。温度控制在1828℃。控温设备,冬季可利用锅炉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工厂的余热进行保温。夏天可用通风、喷水、缩小养殖堆等措施降温。养殖车间的宽度以45米为宜。塑料大棚宽约7米,长根据需要而定,如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为宜。
(3)养殖床:宽以1.5米为宜,一边砌一高40厘米的矮墙,近走道一侧设高10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高外稍低有利于饲料中多余水排出。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更新于:1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