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蚯蚓养殖 > 工厂化养殖蚯蚓投喂饲料的方法

工厂化养殖蚯蚓投喂饲料的方法

发布时间:

蚯蚓养殖方法。工厂化养殖蚯蚓投喂饲料一般有以下方法:第一,轮换堆积法。在饲养床的前端留2米空床位,然后在饲养床上堆积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放养蚯蚓。当饲料消耗完时,可在前端空床位处铺新饲料,料堆..

蚯蚓养殖方法。

工厂化养殖蚯蚓投喂饲料一般有以下方法:

第一,轮换堆积法。

在饲养床的前端留2米空床位,然后在饲养床上堆积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放养蚯蚓。当饲料消耗完时,可在前端空床位处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盖一层4米2的铁丝网,网眼l厘米l厘米。然后把邻近的旧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到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上铺新料。如此轮换堆积,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饲养床的旧料更新完毕。蚯蚓在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下,自动钻入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刮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同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人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钻入新料堆以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入孵化床。

第二,表面添加法。

当饲养床饲料已被消耗粪化后,在旧科表面添加10-15厘米厚的新饲料。消耗完后再添加5-IO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就不再添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观察饲料的消耗情况,投饲料也比较方便。添加饲料次数不能太多,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下部过于紧实,通气性不良,不利于蚯蚓生长、卵茧孵化。甚至由于湿度过大,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第三,侧面添加法。

把饲养床分为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饲养,当饲料消耗完以后,在旧料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3-4天,大部分蚯蚓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入孵化床进行培育。

相关知识

工厂化饲养蚯蚓要具备的条件


工厂化饲养法主要是从事大规模近剩生产。这种饲养方法要求专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控温的饲养车间、饲养床、卵茧孵化床,近则加工车间等。工厂化饲养蚯蚓要具备以下条件;

饲养设备:工厂化饲养贩闯,要有饲料处理场,作为饲料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的场地,面积大小可视饲养规模而定。

饲养车间:这是全年连续生产的基本条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用砖木结构建车间,也可以建大棚。温度保证能控制到1828℃。如条件不允许可以采用土法保温,但最低不能低于5℃.最高不能高于32℃。这样的温度虽然增殖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成本不高。控温设备条件好的可以用锅炉暖气,也可以用太阳能热水器,或附近工厂的余热供温。夏季可用通风、喷水、缩小饲养堆等措施降温。饲养车间的宽以45米为宜,以便控温,长度不限。饲养大棚宽7米左右,长可以根据情况采用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

饲养床:床宽1.5米为宜,一侧砌一高40厘米的短墙,近走道的一侧设高lo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面略高外高略低,以便饲料中多余的水分能自然排出。饲养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既可以排水,又可作为防止鼠害和蚁害的防护沟。两个床中间留1-1.2米的走道。

饲养床的布设:在有暖气控温条件下,暖气片可装在饲养车问两边,每边一个饲养床,中间留1一1.2米作业道,以便运料时通行。四周设防护、排水沟。

如是塑料大棚饲养车间,没有控温条件,则可在两床外侧设发酵池,冬季在发酵池内添鲜马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内温度。夏季可作卵茧孵化的孵化床。

饲料处理:蚯蚓对食物的要求不严格,凡无毒的植物有机质,作物秸秆、杂草、树叶、木屑、瓜果皮、菜叶、厨房杂物、家畜粪便、造纸厂废渣、纤维,或食品厂下脚料、城市生活垃圾经发酵后均可作蚯蚓的食物。

工厂化养罗非鱼可行吗


目前工厂化养罗非鱼是可行的,已经实现了一年两季的商业利润,给养殖者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入。但是石斑鱼的养殖必须要达到以下条件:好的水质、优质的鱼苗、细菌的训化和絮团的培育。

目前工厂化养罗非鱼已经是养殖者提供经济收入的又一来源了。但是养殖罗非鱼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的处理。

一、养罗非鱼的水质处理

1、在放苗前,要对地下水源进行预处理:待水池蓄满水后,用450ppm的石灰或者碱进行消毒,关闭气流,让水沉淀48小时左右后,再把水抽到养殖池。

2、放到养殖池的水进行预处理:养殖池里面的水要保持在75CM左右,保持水流能正常流动。在此期间,要每天检测水的PH只,酸碱度等指标。

3、养殖池的水的PH值在9以下时,对全池的水进行解毒,然后再泼洒氯化钠、硫酸镁等化学物质,使池塘的水PH值保持在8.2左右。池塘水的总碱度应该保持的200左右,钙离子和镁离子分别在120左右和100左右。

4、絮团接种与培育,在水质指标都调好的第二天,将絮团培养剂和脱氧王用水化开后撒入池内,再介入絮团种,加入生物脱氮王,一直持续7天,每天监测指标变化,指标量达到就可以放苗。

二、放苗及管理

1、罗非鱼鱼苗的大小和密度:大小控制在4CM左右,投放的密度以90尾左右为宜。

2、投喂管理:当鱼苗放苗完成后,要用芡粉或者是麦麸干撒投喂第一餐,之后每天早晚各投食一次,再就根据鱼苗的吃食情况,水质指标等进行投喂。大约2周之后,鱼苗大小可以达到5CM以上时,早晚各投喂一次颗粒膨化料,等到大约12周的时候,鱼苗的大小在15cm以上时,早晚各投放一次颗粒膨化料,投喂量应为200ppm左右。

三、水质管理

1、鱼苗水质的管理应改每天登记在册。监测的内容应该包含:PH值,酸碱度,钙离子,镁离子等这些。

2、罗非鱼苗入池开始,就要控制好每天的投喂量和水质的管理,根据水质的指标,有针对性的做出处理措施。

四、细菌训化与絮团培育

在池塘内加入生物絮团剂,脱氧王,硝酸钾等化学物,再向养殖池内投入氯化铵,每天检测好投放的化学物的指标并记录下来,当池内的氨氮指标到0.4左右时,亚硝酸盐也会降到合适的指标时,再每天投喂对虾饲料和脱氧王,连续投放3天时间,停掉饲料,但是脱氧王继续投喂,待氨氮到0.6左右时,亚硝酸盐也会降到合适的指标,当亚硝酸盐指标达到40ppm左右时,反硝化脱氧就可以形成,证明絮团培育成功。

五、絮团种扩培及使用

在前面措施都做好的基础下,向养殖池里面加入絮团培养剂和脱氧王,将这2种化水后撒入池塘,最后接入絮团种,接种量每立方米在30公斤左右,然后每天在养殖池内加脱氧王,加7天左右,检测指标变化,待絮团量达到4ML,即可使用。

杂色鲍工厂化养殖技术


1.准备工作。在鲍苗投放之前,对养鲍场各项设施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对养殖池和养殖器材的消毒进行测试,要求其达到工厂化养鲍所要求的标准。供水、供气系统的配置。供水系统的日供水能力必须在养殖池水容量的3倍以上,水质应符合养殖用水要求,供气系统的气压选用,池水深1~1.5米,选用20~35千帕斯卡,池水深1.5~2.0米,选用35~50千帕斯卡。供气量按养殖面积计算,每40平方米约配1000瓦功率的鼓风机,其供气量因气压不同而不同,每分钟在0.6~1.2立方米间。供水、供气机械要留有三分之一的备用。养殖池、养殖笼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要先用海水进行清刷,再用醋酸对池底及池壁擦洗一遍,最后灌满海水进行浸泡,浸泡池时间应不少于15天。新购置的养殖笼先用海水浸泡7天以上,然后用万分之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已用过的养殖笼必须清洗一遍,尔后置于露天处暴晒数天,再移入已用过的养殖池,用万分之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一起进行浸泡。
2.种苗投放。苗种选择。主要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其活力,优质苗的贝壳外表具有较强光泽,贝壳上生长纹、放射肋清晰,无其他附着物,若把其露空数分钟后放入海水中,能在短时间内伸出头部触角和上、下足角度角;二是观其外形,优质苗无畸形现象,贝壳呈长椭圆形。投放方法。鲍苗在进笼之前,必须先清除死鲍,并用低浓度的抗生素海水溶液(如呋喃西林或氯霉素、土霉素等溶液)进行药浴,然后再按计划好的密度投入养殖笼内。放苗后的前几个小时,一般不给饵,待鲍苗恢复活力后排干池水,边清除死鲍边投放饵料,在重新注入新水后,即可进入正常的养殖管理。投放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22个笼,每个笼放苗40~45粒,即每立方米水体放苗900~1000粒,规格大的少投些,规格小的多投些。
3.饵料投放。鲍的摄食量因其规格的不同、饵料种类的不同及水温和养殖地带的不同而有异投饵量依摄食量而定。投喂江蓠,日投放量约为鲍体重的10%~13%。在水温18℃~28范围内,一般4~8天投饵一次,一次投足相应天数的饵料量(水温低,每次的投放天数拉长,水温高则缩短)。当水温低于18℃或者28℃时,鲍的摄食量明显减少,这时饵料的投放量可随着减少。
4.管理方法。
(1)维持良好的水质。要实行全日值班制,控制适量的水、气进入养殖池,保持日换水量在3倍以上,水中溶氧量在5毫升/升以上,防止因断水、断气而引起水质变恶的事故发生。在高温期间,要增加换水量,以求降低池水温度及保证水质新鲜。
(2)控制水质因子的变化。要对养殖池的水质因子(水温、比重、溶氧量、pH值和重金属含量)和鲍的养殖情况(生长速度、摄食量和成活率等)进行测量及记录。池内的水质因子需与自然海区作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如洪汛期海水比重下降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养殖情况的记录要注意保存,可作为今后改进生产工艺的科学依据。
(3)定期清理养殖池。排水后投饵前,要清除残饵和病鲍、死鲍,并用高速水流对养殖池及养殖笼进行冲洗,减少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的附着量,防止这些生物堵塞笼孔,确保笼内外部水体充分交换。排水投饵的速度要快,尽量减少鲍的露空时间。
(4)适时调整放养密度。随着鲍的生长,各个养殖笼鲍的存活情况不同,成活率高的过于拥挤,成活率低的过于稀少,这时应适当调整放养密度,使每个笼的放养量控制在:壳长3~4厘米的为40~35粒,4~5厘米的为35~30粒,5~6厘米的为30~25粒。

更新于:17天前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