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草鱼是江苏镇江句容市水产养殖的特色品种,近年来,在高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特别容易发生内脏疾病,尤其是肝胆病,虽然属于营养性疾病,但往往是全面性和大规模的,且不易治愈,其危害甚至超过传染性疾病。
在每年的4-6月份经常爆发肝胆综合症的疾病,此病由于致病因素较多,多数的养殖者只是针对单纯的肝胆疾病(如脂肪肝)来进行治疗,造成治疗效果差、成本高的现象。
一、主要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反应迟钝,摄食量明显下降,死亡前在水面窜游,不惧外界影响。病鱼鳃部有大量瘀血,鳃丝发白。死鱼体表有块状黏液布满全身,眼球凸出;胸鳍、臀鳍呈现出血性浮肿,眼球周围、鳃盖及腹腔充血,且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发现肝脏肿大,色泽变淡发白,亦有呈土黄色泽,少数病鱼的肝脏形成“花肝”或“绿肝”症状,与肠粘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肿大,胆汁颜色有变白及变成黑绿色现象;大部分病鱼腹腔内有腹水,肠道无食,偶有出血症状,无弹性,用手轻轻拉扯极易扯断。
二、病因分析:引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是高密度精养及投饵过量或饵料质量较差、水质恶劣等各种不利因素综合所致。
1、养殖水体环境条件:发病池塘多为陈年老塘,水质较为肥沃,透明度很低;鱼种投放密度较大,饵料投喂量大,水质严重富营养化,相对溶氧较低;过度施用无机肥及摄食性鱼类的残饵和粪便没有分解,造成水质恶化,使草鱼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环境条件,是诱发肝胆疾病的一大因素。
2、药物的滥用:其一,养殖者为预防、治疗鱼类疾病随意向水体中施用敌百虫、硫酸铜、漂白粉等刺激性较重的制剂,导致鱼类肝胆负荷加重,诱发肝胆疾病。其二,养殖者在治疗鱼类疾病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对症下药,盲目及反复的使用药物,增加鱼肝胆负荷而诱发肝胆疾病。
3、摄入性失调:由于摄食性鱼类养殖主要是投喂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其一,如果配合饲料中营养搭配不平衡,导致能蛋比失衡,造成内脏和组织中脂肪过度积累,引发鱼类体型偏肥及肝脏的过度脂肪浸润,影响肝脏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肝胆疾病的产生。其二,部分不合格的饲料产品中添加喹乙醇等生长激素,长期投喂会造成药性残留、积累影响肝胆正常新陈代谢、解毒排毒功能,而诱发肝胆疾病的产生。其三,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添加失衡,长期投喂会导致鱼类机体代谢紊乱,部分机体功能丧失,从而诱发肝胆疾病。其四,饲料变质。由于养殖户怕麻烦,一次购买饲料较多,放置时间较长不注意防潮通风,使饲料发生霉变,产生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对鱼造成伤害,破坏肝脏功能,引发病变。
三、预防措施:针对上述诱发肝胆疾病的因素,合理的调整养殖方式,结合科学的疾病防治方法将有利于预防肝胆综合症。
1、利用冬季空闲季节及时清理池塘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5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挑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鱼种放养,科学合理的调整主、配养品种及放养密度。
3、养殖池塘中要科学合理的施肥,施用有机肥需要提前7-10天左右充分发酵;由于无机肥的性能不稳定及溶解不充分易造成浪费、残留,建议尽量少施或不施。
4、合理选用预防疾病的药品,建议在预防阶段不使用化学药剂,早期经常在养殖水体中施加“益生菌”、“益池保”、“氨基酸益藻解毒剂”等生物制剂及营养调节剂,既能很好的调节水质,又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5、合理选用饲料,尽量避免投喂品质不合格的饲料,如霉变、过保质期的饲料。
6、养殖前期要控制投喂,减轻肝胆的负荷。
四、疾病治疗方法:因为很多的养殖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有时即使做到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会出现肝胆疾病的发生。只要科学的诊断发病原因,结合有效的治疗措施,亦能及时治愈。发现养殖鱼类出现此类病症时首先要综合分析养殖池塘的水质条件、饲料品质、施用药物剂型及频率、摄入营养平衡等因素。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步骤一、发现此症建议首先停食2天,肝胆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适当减少营养的摄入,能够有效的稳定、缓解此症;步骤二、建议在此前施用化学药剂过多、品种较杂的池塘中先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以沉淀、絮凝、络合一些残留化学制剂;步骤三、建议在养殖池塘中适量泼洒“氨基酸益藻解毒剂”,复合氨基酸类营养调节剂能够有效调节鱼体的渗透压,分解排泄多余的脂肪;步骤四、采取上述步骤1-2天后,基本上可以稳定鱼类病情,仔细观察待病情稳定后可开始投喂少量饲料(开始为正常投喂量的50%),并且在饲料中添加“鱼肝宝”+“保肝宁”+“肝肠宝+三黄粉(煮出液)”――化成溶液均匀泼洒在饲料上,连续投喂4-5天,能够有95%几率治愈此症;步骤五、病情基本治愈后,可适当增加投饵量(采取每日递增法)。如有部分病鱼表皮有鳞片脱落导致发炎、出血症状,由于此时鱼体刚刚恢复,体质比较虚弱,建议使用温和的外用消毒剂进行外用泼洒消毒,治疗炎症。切勿使用如氯制剂等强刺激性药品。
相关推荐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症状病情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或静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解剖发现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黄褐色等,胆囊变大且胆汁变黑。此外,鱼体抗应激能力很差,当捕捞或运输时,常会引起鱼体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后很快发生死亡,或在运输途中死亡。
二、发病原因
1、鱼类摄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过多
饲料配方营养不当或人为乱投饲料(如用鲤鱼料喂团头鲂或草鱼,用鱼苗、苗种饲料喂成鱼等)导致鱼类摄食的营养中能量蛋白比过高,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2、维生素缺乏如胆碱、维生素e、生物素、肌醇、维生素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3、投喂饲料过度,每天多次不间断地投喂,引起鱼体生长过快,出现肥胖和肝病。
4、滥用药物。目前,一些养殖户在鱼病防治上仍然还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而这些化学药品的不正确使用会造成鱼类肝脏的损伤。
5、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6、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
7、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三、防治措施
1、培育良好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2、选择信誉好的专业饲料生产厂家配制的饲料,科学投喂,合理饲养;
3、保持饵料新鲜,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饲料受潮发霉。
4、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要做到合理用药,少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
5、养殖过程中,要勤巡塘,如发现鱼类肝脏出现病变时,及时加注新水,并投喂添加维生素和少量稀有元素或中草药制成的药饵,一般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可有效预防该病。
6一旦发现草鱼患肝胆综合症,拌料投喂三黄粉、板黄散等保肝利胆中草药物,或饲料中添加VC、VE。
7、减少饲料投喂量,投喂部分青草或水草。
8、尽量少用重金属离子杀虫剂如硫酸铜等,以防池塘中蓄积过量对肝造成损伤。
草鱼肝胆综合症如何防治?
草鱼,又俗称草鲩、白鲩等,属于鲤科草食性鱼类,是我国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不仅与青鱼、鲢鱼和鳙鱼并称“四大家鱼”,而且该鱼的产量贡献率约占全国淡水鱼人工养殖产量的1/5以上。在草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问题较为突显,而肝胆综合征是常见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多出现在夏季高温大量投饵时期。笔者结合前期实践经验,为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一、流行原因
1、群体阶段:该病可感染不同阶段的草鱼(苗种到成鱼),以5~6月份二龄草鱼和当年夏花为易感群体。
2、发病时节:流行季节5~10月份;发病水温为20~28℃,其中,以季节过度或昼夜温差大时易爆发,如“白露”时节。
3、养殖密度:高密度养殖时此病易发生。
4、环境因素:水质监测指标DO、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环境条件发生恶化和大量投饵时此病易发生。
5、并发症:发病草鱼多会并发感染“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出血病”等。
二、病害症状
从体表和腹腔内部两个方面观察其发病病症:
1、体外症状:病鱼离群独游,吃食能力下降。捞出观察可见其体色加深,呈“青头乌背”状。其中,鳃丝充血出现紫红色,严重时末端鳃小瓣脱落,拖有污泥或杂质;病鱼眼眶、鳃盖、鳍基、肛门、尾柄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尾鳍末端有白色透明带。
末端鳃小瓣脱落
尾鳍末端有白色透明带
2、体内症状:腹腔有黄色或血色积水;肝脏病变呈土黄色并呈现花肝、绿肝;胆囊肿大且暗失光泽;肠道充血。
肠道充血
花肝、绿肝;胆囊肿大且暗失光泽
三、治疗方案
首先,明确治疗思路:经过上述分析,可见肝胆综合征的引发病因主要源自内部代谢障碍和外部环境刺激所致,故采用“内服调理”和“外界改良”相结合思路开展治疗。
其次,减少潜在病原: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清理掩埋死病鱼。
最后,落实治疗步骤:内服药剂氟本尼考200~400克、三黄散200克、多维150克和“应激宁3型”300克拌料40千克,每日投喂一次,连用5~7天。同步使用底毒消(150克/亩)和洁水灵(150克/亩)进行环境改良,连用3天。
四、治疗效果
连续用药2日后,死鱼数量明显下降;内服一周后,死鱼数量基本稳定;后续定期坚持拌饵投喂保肝护胆类药剂。
五、总结与建议
一直以来,鱼病问题都是推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应做到合理降低养殖密度,优化养殖模式和品种搭配。在本例中建议养殖密度低于1000尾/亩;同时,优化养殖模式和品种合理搭配,适当套养白鲢、花鲢以及鲫鱼等常见品种,常见投放比例为白鲢70~80尾/亩、花鲢20~30尾/亩和鲫鱼300尾/亩。此外,还应注重水质管理和科学投喂并重,切记严防浑浊水体现象的出现,如若出现会加重死亡率。最后,合理用药和定期药物预防。此病发生期间严禁滥用外用刺激性药物(如硫酸铜、三氯制剂等),该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大量死亡;后期用“三黄克菌素”+“应激宁3型”拌饵投喂,半月一疗程,每一疗程持续5天,每天一次。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近期在走访科技入户示范户的工作中发现草鱼“绿肝”、“花肝”的现象,不仅影响草鱼体质,也埋下了疾病爆发的隐患。由于目前草鱼的高密度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减少了青饲料的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结构使鱼体增重加快,但也增加了代谢系统的负担,所以草鱼出现“肝胆综合症”是在密度养殖模式下的一种营养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吃”出来的病。其发病的普遍性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草鱼养殖增重增速下降,摄食量减少,不久将进入越冬期,正是肝胆负担降低、自我修复的时期。现总结相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一、形成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引起鱼类代谢失衡从而引发肝胆疾病。
2.乱用药物。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造成了肝损伤。
3.颗粒饲料取代青饲料,导致草鱼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脂肪,超出了机体的代谢能力,多余的蛋白质、糖类转化成脂肪及饲料中本身的脂肪一并沉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脏损伤和代谢障碍,进而形成肝胆综合症。
4.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诱发鱼类肝胆综合症。
二、发病特征:
1.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发病初期,病鱼游动无力,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外观无明显症状;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
2.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有时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变成“绿肝”;5-6月以黄肝、土黄色肝居多,8-9月以白肝居多,肝脏失去光泽,质脆,用手指轻敲易碎。
3.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
4.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等症状。
三、治疗策略:
1.科学投喂。发病后,首要的应该是减食,迅速减轻肝脏负担,缓解代谢障碍,减少蛋白质、脂肪过高的饲料的投喂,多投喂些青草、菜皮等青饲料。可以先停料1-2天,之后按平时的60%-70%进行投喂,效果较好。
2.改动饲料配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饲料配方中胆碱、胆汁酸等的含量,或者增加姜黄素等中草药提取物的含量,投喂这种饲料以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3.正确用药。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拌饲投喂,如当归、白芍、柴胡、黄芪等,对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具有一定作用。
4.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加强调水、控饲、保健。
四、预防方法:
1.及早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搞好鱼池消毒;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
2.春季3~5月时杀灭鳃上寄生虫,后期减少药物的使用。
①早杀虫,可及早避免因指环虫、车轮虫病等在此期间直接导致的鱼类死亡,防止寄生虫对鳃的破坏,减少养殖中后期的用药量,相应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②经过越冬期后草鱼的肝脏有了很大程度的修复,代谢解毒功能相对正常,这时用药对肝脏的毒副作用较低,并且此时是颗粒饲料的“空档期”,没有饲料对肝脏的负担,故此时使用杀虫药对肝脏的损伤最小。
3.实行青、精饲料搭配喂养,尽可能多地使用青饲料;储存饲料时,将塑料膜盖于饲料堆外,每7天使用高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在塑料膜内进行空气消毒防止饲料发霉。
4.定期内服中草药、维生素等,保肝利胆,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老病新谈-草鱼肝胆综合症
福建安溪某水库丁老板,也是饲料厂老板,他在水库养了二十六口网箱,网箱规格都是7米×10米,主养草鱼,每个网箱放鱼4500尾左右,平均规格6~7两。5月20日丁老板电话告诉我说有四口网箱发病了,每口网箱死鱼数量三天时间就从每天几尾上升到了50多尾,而且还在迅速攀升。
丁老板此前用过杀三代虫和指环虫的鱼族安,以及湖南某品牌的保肝宁,不见明显效果。我在5月21号到场镜检,只发现有少量的指环虫,很显然寄生虫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检查鱼体发现有有烂鳃、绿肝、肠道红肿并伴有轻微出血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我给出的处理方案是:1、当天上午用复合碘溶液泼洒消毒、灭菌,下午4点左右开始投喂第一餐药饵料(膨化料,每吨添加2号药物预混剂15公斤),投喂量参照鱼重量的1.5%计算;第二天下午2点半投喂第二餐,死亡数量迅速得到了控制,接下来第三天再投喂了一餐药饵料,到第四天早上四个网箱总共还发现死鱼38尾,第五天死亡就彻底停止了。
丁老板对这次的治疗效果很满意,接着又定制了一吨药饵料全部做预防用。
【讨论】在鱼类疑难病症或暴发性病害的治疗上,我们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荐养殖户朋友们把对症的药物制成药饵料投喂,很多养殖户感觉都有投喂难情绪,一是嫌麻烦,再者就是一般饲料企业不愿意代加工。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得知,治疗鱼病时药物的对症、剂量算准、搅拌均匀、减少浪费,并确保病鱼能采食到足量的药物等等细节问题才是影响鱼病治愈率的关键,否则再简单的病症都会被拖延成不治之症,并造成重大损失。
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也经常宣讲,一是因为鱼类的生理结构很简单,对药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剂量保证;二是因为很多药物是易溶于水的,要尽量减少拌在饲料里的药物投入水中被鱼采食前的大量浪费。再者,制成药饵料之后投喂既简单又轻松,效果还更有保障,重点还在于缩短病害的控制时间,减少死鱼带来的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草鱼肝胆综合症怎么治
草鱼肝胆综合症是以投喂颗粒配合饲料为主的高密度养殖模式下的一种营养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夏季。那么,草鱼肝胆综合症怎么治?
一、草鱼肝胆综合证怎么治?
1、培育良好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2、选择信誉好的专业饲料生产厂家配制的饲料,科学投喂,合理饲养;
3、保持饵料新鲜,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饲料受潮发霉。
4、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要做到合理用药,少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
5、养殖过程中,要勤巡塘,如发现鱼类肝脏出现病变时,及时加注新水,并投喂添加维生素和少量稀有元素或中草药制成的药饵,一般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可有效预防该病。
6、一旦发现草鱼患肝胆综合症,拌料投喂三黄粉、板黄散等保肝利胆中草药物,或饲料中添加VC、VE。
7、减少饲料投喂量,投喂部分青草或水草。
8、尽量少用重金属离子杀虫剂如硫酸铜等,以防池塘中蓄积过量对肝造成损伤。
二、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病症状
1、伴随气温的升高,鱼类开始进入生长旺季,食欲旺盛。但投料过量导致鱼类难以消化,加重了肝胆的负担。过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统称肝胆综合症。
2、草鱼肝胆综合症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有时尾鳍边缘发白发干,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有时焦燥不安,甚至窜出水面;病情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或静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
3、解剖发现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黄褐色等,胆囊变大且胆汁变黑。此外,鱼体抗应激能力很差,当捕捞或运输时,常会引起鱼体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后很快死亡,或在运输途中死亡。
在了解了草鱼肝脏综合病之后,我们可以知道,此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患病,需及时治疗。
草鱼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9月12日,江苏丹阳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接到电话,称司徒镇颜村水产养殖户(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王扣宝鱼塘中出现大批草鱼、鲫鱼死亡,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及指导员立即赶到其塘口,巡塘观察死亡数量近四百尾,解剖下来分析是草鱼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一、造成疾病的原因
1、塘口水质差。发病塘口水源差,换水量小,水质较肥,透明度都在30厘米以下,经检测水中的氨氮大多在0.2毫克/升以上,pH值的日差变幅较大,使鱼体的抵抗力下降,易诱发该病;
2、饲料因素。投喂过量的颗粒饲料、颗粒饵料配方不合理、投喂了变质饲料,致使鱼体组织器官诱发该病,另外某些饲料厂家为了尽量降低饵料系数,在饲料中添加了过量促生长的化学剂而使鱼发生此病;
3、大量防病药物的频繁、超量使用。
二、防治方法
1、草鱼出血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水来传播,患病的鱼和死鱼不断释放出病毒,加上该病毒的抗药性强,就造成药物治疗的困难。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每100千克鱼用克列奥一鱼复康50克拌饲料投喂,1天1次,连喂3~5天。在发病季节(7~9月)还可每月用该药2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用3天,对预防出血病有效。在发病季节,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每次用15千克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每隔15~20天泼洒1次,也有一定预防效果。
2、肝胆综合症:彻底清塘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注意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老化,选用优质饲料,并注意搭配青饲料,严格控制投喂量,防止投饵过剩,同时在饲料中拌入护肝药物及VC,连喂7~15天。
渔业专家组成员再次提醒养殖户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严格按照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进行生产及销售。
草鱼鲈鱼肝胆综合症治疗方案分享
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鱼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方法却各有千秋。小鱼今日以两则案例为例,给大家简单讲讲治疗的一些原则。
案例一
【基本情况】
高邮宋老板,养殖30亩2斤左右的草鱼,每天死亡60多条。解剖显示肝脏发白,肠道发炎。测水显示氨氮超标,亚盐严重超标。
经了解,客户已反复多次使用氟苯尼考,没有效果。
【病理分析】
此案例是典型的肝胆综合症和肠炎,加上长期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用药时考虑换抗生素。
【治疗建议】
使用草鱼二合一(6套)+氟甲喹粉+复合维生素K3粉拌80斤饲料,连续使用4天。并且配合使用安消酶30ml/亩调水。
【处理结果】
四天后,死鱼控制在10条内。一周后,不死鱼,水质恢复正常。
案例二
【基本情况】
苏州吴江李老板,养殖加州鲈鱼20亩塘,每天死鱼200多条,目测水面有一些离群独游的不吃食的鱼,有烂尾和畸形,解剖内脏肝变,肠道没有食物并且有充血。
经了解,李老板长期给加州鲈喂食冰鲜鱼,并且长期使用外用药不用内服。
【病理分析】
冰鲜鱼含有大量细菌与病毒,鱼体长期外用药,不内服抗菌,因此有严重的肝脏受损与肠炎两大主要病症。同时,未摄入的冰鲜鱼对水质和底质也造成了破坏,氨氮、亚盐均超标。
【治疗建议】
内服鱼病康套餐(4套)+氟甲喹粉+板黄散(4包)拌40斤冰鲜鱼,连续投喂3天以上,同时配合抑菌底安,杀菌净水改底。
肝胆综合症的判断极其重要,经常有误诊为其他鱼病,用药不对症,导致大量死亡的案例发生。要尽量弄清病原,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既要对症治疗,又要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解毒、补肝、强肝、疏理、消肿,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胆功能恢复正常。一般不建议使用药效强烈的西药,建议温和的产品并搭配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组合,适当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加强水质的管理,莫等严重超标时再去下狠药治疗,以防用药不善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草鱼养殖常见病肝胆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一、症状:
⒈烂鳃,轻症鳃丝暗红,充血水肿,重症鳃丝末端腐烂分叉,部分鱼类鳃丝上有绿色泥苔,没有明显的“开天窗”现象
⒉肠道发炎,肠壁内有少量血丝,肠道内无食物而且充满黄色的粘液,肛门红肿.病症较轻的肠道内有少量食物
⒊肝脏失血肿大,变黄,发白或局部呈绿色块状,成为花肝,质脆易碎,组织松散
⒋胆囊膨大充盈,胆汁丰富,呈现绿色或墨绿色.少数鱼在死亡之前会有少量的胆汁外溢,扩散至相邻的内脏器官和肌肉表面
⒌体色暗淡,局部鳞片松散、灰暗,少数背部肌肉腐烂,部分眼眶和鳍条基部少量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分叉以尾鳍最为严重。
⒍体形不正常,比正常鱼较为短粗,腹部膨大,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现象,解剖后可见体内脂肪富集
⒎活动异常,早期的鱼病还可以主动少量摄食,在池边独游,多在凌晨死亡。
二、治疗:
⒈更换饲料品牌,科学投饲,并适量投喂优质的青饲料,精心管理。
⒉改善池水环境,及时冲换水,每次20cm左右,发病期间不要泼洒具有极强刺激性的氯制剂药物
⒊投喂药饵,一般为二个疗程,第一个疗程为7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速立康)中的任意一种+应激灵+大蒜素+多维+Vk3+肝泰拌饵;第二个疗程7天,肝泰+应激灵+三黄散拌饵
⒋外用优碘、精碘、醛毒杀、毒杀中任一种,病情严重.上下午各泼一次,上午9:00—10:00时,下午4:00—5:00时并巡塘,发现异常立即加注新水,并启动增氧设施,隔3—5天重复一次。
一例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1池塘基本情况
时间2011年4月20
地点湖南衡阳市祁东县
天气发病前5天内气温回升,天晴,气温在25度左右,之前一个月多是连续阴雨天气,天气湿冷,气温10多度。
12亩左右,平均水深1米,放养草鱼约3万尾。pH约7.8左右,氨氮基本正常,亚硝酸盐稍稍偏高,但是硫化氢偏高三倍。发病当天死鱼三百尾左右,之前没有死鱼。多是一到二两大小。部分鱼有眼睛外凸的现象,尾鳍发白,有烂尾的现象。鳃上有少量的指环虫,解剖发现肝颜色较浅,肝组织纤维化。肠道有少量出血。
2治病方案
用药:第1天调水解毒灵10包
第2天硫酸铜和硫酸亚铁(670g)6包
内服肝胆康1包+维生素k32包+三病灵2包连喂三天
第4天、第5天内服小檗碱+环丙沙星1包+维生素c连喂2天
第4天溴氯海因消毒5包大溴
3分析
看到鱼有部分眼部突出,判断是水质变坏,亚硝酸盐或氨氮,硫化氢偏高引起的中毒反映。鳃上发现了虫,用调水解毒灵改善水质,降低虫对环境的依赖。内服肝胆康k3是护肝止血作用。尾鳍发白,判断是维生素严重缺乏。西药内服起到消炎作用。考虑到成本,加上指环虫尚未变成成虫,个体较小。用硫酸铜用来杀灭部分指环虫。
跟踪回访:后几天没有接到养殖户电话,预计配方起到了效果。一个礼拜后给养殖户打电话第二天后死亡量就开始减少就5天后几乎没有死亡了,建议养殖户后续注意调水预防。
草鱼养殖常见病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浅析
草鱼是我们国家常规养殖品种之一,最近几年的养殖水产品价格总体比较低迷,而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因而成为广大养殖户比较关注的品种。草鱼的养殖一般分为套养和精养,精养草鱼因为生长比较快,同时养殖密度比较大,因此肝胆综合症的发病比较多,已成为草鱼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下面我们就将我们在草鱼肝胆综合症治疗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大家分享。
草鱼为什么比较难养?
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些因素与我们的肝胆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密切关系。都知道草鱼养殖效益比较好,但是只有部分比较“专业”的养殖户敢于长期精养草鱼,大多数养殖户对于精养草鱼都是望而却步。这主要和一下的几个方面有关。
1.化学因素
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含量超标时,导致水产动物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排泄而积蓄于血液中,直接对水产动物体内器官造成肝损伤,另外在氨氮超标的水体中,有益菌比例极小,浮游植物比例失衡,引起浮游生物量不足,导致溶氧缺乏,微生态环境失调,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抵抗很差,容易引发水产动物继发性肝损伤。如水产养殖动物长期缺氧会造成肝脏组织缺氧,引起肝脏出现代谢异常。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过高,可引起水产养殖动物中毒:过量地施用高毒化学药品,也可引起水产养殖动物中毒;此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过高,也会形成某些有毒藻类“水华”,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中毒,这些毒物虽然短时间内不会使水产动物发病,但可引起慢性中毒,必然会引起肝脏脂质代谢失调,继而出现脂变,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水产养殖动物肝细胞实质性的损伤。
另外,中长期使用高毒、广谱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也会造成肝脏损伤;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过程中,长期使用高浓度的药物或短期内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虫杀菌剂,如敌百虫、硫酸铜等,造成药物在水体残留时问长,对水体环境破坏很大,很容易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积累造成对肝脏的直接损伤。
2.生物因素
许多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会使水产养殖动物肝损伤,如鳜鱼病毒感染可导致鳜肝脏变白、脆化、肝索或肝小叶末端有出血点,爱德华氏菌感染水产养殖动物可导致肝脏受损,某些寄生虫如肝吸虫、姜片吸虫可累及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可以直接危害到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脏,导致脂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下降,消化不良,影响水产养殖动物肝脏正常的解毒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引发肝损伤。
3、代谢因素
生长比较快,代谢量比较大。草鱼因为生长比较快,因此日常消耗的饲料比较多,而这些饲料的代谢产物如果不能有效分解排出,就容易患病。一般认为肝胆综合症就是一种长期代谢障碍造成的一种疾病,它与养殖动物的代谢速度和代谢效率都有明显的关系。比如肝胆综合症多发生在高温鱼生长比较快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鱼的代谢量大,因此容易产生比较多的氨类物质,这导致肝脏的负担重,在长期高负荷下肝脏容易受到损伤,造成肝胆综合症。
4、对环境的要求高。
因为代谢量大,因此草鱼对环境中的溶氧的需求比一般鱼类要高,我们发现当草鱼吃料比较凶猛时,天气如果骤然变化草鱼容易得病,这是因为水体的溶氧不能满足草鱼的代谢需求,因此出现代谢问题,导致草鱼得病。溶氧低的水体亚硝酸盐容易超标,而亚硝酸盐的毒性比较大,一方面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亚硝盐中毒出现的鳃发黑就是这种体现;而且亚硝酸盐对肝脏有直接的毒害作用,长期会导致肝胆综合症的发生。
同时精养草鱼因为投喂比较多,残饵和排泄物容易在水中大量积累,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超标,这些物质对会长期对草鱼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
5、精养所带来的环境胁迫作用。
草鱼都喜欢在一个层面活动。精养草鱼造成局部的草鱼比较密集,大家对溶氧等的争夺比较明显,也会加重环境恶化,同时互相摩擦挤压,会对草鱼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种胁迫作用比较严重时可能会产生出血病,这在实际病害防治中也经常遇到。
草鱼肝胆综合症该怎样防治?
1.科学饲养
对水产养殖动物肝损伤的预防要严格按照科学养鱼的要求,配制营养丰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科学投喂,投饵量要根据品种、鱼体大小、气候、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增减。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投喂,切忌过量投喂。
尽量只喂7-8分饱;天气变化时可适当减少投喂;可以在饵料中添加中药成分来预防肝胆综合症的发生;定期使用改底改水制剂来改善水质。以上做法可以减少营养物质在水中的积累,同时可以预防鱼发病,这是草鱼肝胆综合症预防的根本。
加强水质调控,定期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确保溶氧充足,减少有毒物质含量。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保持适宜养殖密度,加强养殖全过程的管理。在配合饲料的基础上,适量添加Vc、Ve、多维,有利于脂肪肝的代谢。此外很多人在饲料中加入一些中草药如三黄散等。
在使用中草药预防肝胆综合症的实践中,我们日常在饲料中添加“中水华峰.龙胆泻肝散”取得了不错的预防效果。也有行内人用菊花或板蓝根日常添加,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用三黄粉预防肝胆综合症,笔者不是很认同。三黄在中医上说都是性寒之物,长期服用肯定对消化系统功能有副作用,而且本身对于肝胆综合症没有直接效果。但三黄用来预防细菌性病害确实是有效的。
2.合理用药
首先要正确判断引起肝损伤的原因,然后再加以解决。因为池塘水环境、化学药物等引起的,应先换水,然后可在饵料中添加一些药物如中草药等,以改善肝脏状况;如肝损伤伴有外部疾病,需对症使用外用药物。
不要人为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水产养殖动物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要做到合理用药,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药物,如溴氰菊酯、敌敌畏、硫酸铜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的鱼药或者以农药代替鱼药施放于水体中。在治疗水产养殖动物肝损伤时要尽量弄清病原,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既要对症治疗,又要对因治疗,消除病因。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水产养殖动物肝损伤使用维生素的意义:一是补充维生素的不足,因发生肝损伤时,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加之肝脏受损,一些能在肝脏合成的维生素含量减少。因此补充维生素可改善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状态:二是维生素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加强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促进机体康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磷元素等可促进水产养殖动物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含量,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可有效防止水产养殖动物肝损伤的再次发生。
4.改善养殖环境
及时注意水体的变化,随时加注新水或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尽量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力求做到生态科学防病、绿色健康养殖,有效改善养殖环境,规范养殖行为,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病害防治力度。
5、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思路。
肝胆综合症最根本的治疗思路是解毒、促进当谢、促进肝脏恢复、提高免疫。
其中解毒和促进正常代谢是治疗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行内都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在实际治疗中采用内服“中水华峰.解毒护肝宝”,配合使用“多维”来促进草鱼的体内毒素代谢和进行肝脏修复,有明显的效果。同时我们发现使用代谢调节剂“中水华峰.益力素”对治疗草鱼肝胆综合症也有特殊的效果。
对于以上的配伍,主要目的还是让草鱼的代谢回归正常,促进肝脏的恢复。同时应该对水体的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超标应该及时处理,避免其对草鱼肝脏的进一步毒害作用。
6、混合型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思路。
肝胆综合症有时会伴随其它疾病一起发生,比如肠炎和出血,让治疗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遇到草鱼出现出血、肠炎等病害,情况还是首先检查鱼的肝脏状况,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以治疗肝胆、抗菌、环境改良或以上几种的协同治疗。我们实践中主要还是以调节肝胆为中心,因为有时出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鱼的肝胆病变造成体质差,遇到外界的剧烈变化产生了应激反应,其发病原因也许和病菌就没有关系,用抗生素治疗当然就不对症了。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动物肝损伤的研究虽然在病理和药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临床治疗应用来评估,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很多保肝护肝药物,因其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的应用,且治疗效果尚难尽人意,而中草药有着多靶点、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特点,在治疗肝损伤方面有优势。因此,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技术,积极开拓中草药这一宝贵的资源是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外高科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中草药在抗水产动物肝损伤时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及性能多样等优点,使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肝损伤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以上是我们针对肝胆综合症所做的一些研究和实践,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更新于:2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