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草鱼“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当年苗种多发生于夏末秋初。
一、引发主要原因:
1、水温上升有害菌大量繁殖滋生,刚越冬过来的鱼类体质较弱易被感染,尤其是越冬期间受伤者。
2、水温上升后鱼类寄生虫开始活跃并危害鱼类,直接引起烂鳃病或引起继发性烂鳃病和赤皮病。
3、越冬鱼类水温上升后摄食旺盛,投喂量加大,粪便、残饵较多,易引起水质变坏。
4、春季为了便于快速提升水温,一般池塘水体较小,相对增加了养殖密度,易引起疾病传染。
5、春夏季草鱼投喂青饲料较多,易患肠炎病。
二、治疗方法:
草鱼“老三病”是一类我国水产养殖历史性疾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根据以上原因通常采用“三步”综合治疗方法:
第一步:调改水质。一般以净水解毒为主进行调改,常用净水宝、活水底净保、培水解毒降安宁、水质保护解毒剂等产品。如果是对水体检查后进行调改,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不同产品。
如: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则多使用底福安、底居宁、亚硝净、水质保护解毒剂等产品;pH值偏高多使用培水解毒降安宁、黄金甲、百露汇等产品,pH值偏低使用生石灰;硫化氢超标多使用片片氧、粒粒氧、底福安等氧化改底产品。在调改水质时,药物用量要足,这样效果才明显,为下一步用药打好基础。要想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是必需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杀虫杀菌,注重杀菌。
1、杀虫。应根据寄生虫检查情况具体用药,如:原生动物多用车轮净、刹车灵等杀原虫药物;指环虫应使用指环杀星、指环清、指环王、百虫克等杀蠕虫药物;中华鳋和猫头鳋应使用鱼虫净、混杀安、神威、力威等杀甲壳类药物。
2、杀菌。一般多使用B型草鱼多病灵、特力碘、鱼虾安宁、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药物,严重时隔天再用一次。在使用消毒药物时,如果配合百血停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第三步:内服抗菌药物。常用抗生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进行拌饵内服,常常配合大蒜素、中草药(如三黄散、板蓝根大黄散)和维生素同时内服,效果更加明显。为保证内服效果,内服药物前需停食一天,让饥饿鱼类抢食而减少药饵浪费。
三、特别说明:
1、使用杀虫杀菌药物后,如死鱼数量短时间内增多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是病重个体不耐药,提前死亡。
2、使用杀虫杀菌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药物溶解要充分,泼洒要均匀,泼洒药物后一定要开动增氧机2~3小时。
3、种青鱼池在淹青阶段,严禁(或谨慎)使用杀虫药物。
4、在草鱼“老三病”治疗阶段禁止使用碳铵施肥等急性速效氮肥,以免氨(氨氮)的急性刺激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相关推荐
水产养殖贴士:草鱼出血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时间长,影响面广的病毒性鱼病,当年草鱼死亡率在30—50%,最高可达60一80%,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现将该病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要保证鱼饲新鲜可口,不投腐烂发霉饲料,投饵实行“四定”,确保食场卫生;精养池塘施肥要适度,在发病高峰期要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
2、利用生石灰、硫酸铜、漂白粉预防。按每667m2水深lm用生石灰25kg化浆全池泼洒,再用硫酸铜400g溶解后泼洒,每20天轮换用药1次,从6月份一直用药到lO月中旬;同时坚持对食场用硫酸、硫酸亚铁合剂挂袋和漂白粉挂篓交替进行消毒。硫酸铜用量为lOOg,硫酸亚铁40g,漂白粉lOOg。每3天为一个周期,隔3天交替消毒1次。
3、采用抗病毒力强的中草药预防。按每667m2水深lm用贯众500g、板兰根、野菊花各200,先碾碎,然后用10kg开水浸泡4-6小时兑水全池泼洒,每25天用药一次,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4、免疫预防。采用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腹腔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注射量视鱼体大小而定,鱼种规格6—6.6cm时,每尾注射10-2浓度疫苗0.2ml;20—25cm的,每尾注射量为lml左右。
二、治疗:
l、中草药治疗:
(1)每lOOkg草鱼,使用鲜地榆根lkg,洗净拌稻谷lOkg,加水煮至稻谷裂口,冷却后喂鱼。
(2)每亩用40kg水花生粉碎后挤汁拌入豆饼粉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用10天。
(3)每50蚝鱼,使用250g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岑20%碾粉),4.5kg麸皮,1.5kg菜籽饼,250g食盐,制成药饵连喂7天。
(4)每667m2水深lm,用0.6kg大黄放入3kg一5kg水中煮沸0.5小时,同时将1.75kg菜油也煮沸,待菜油冷却后与大黄药液混合均匀,全池泼洒。
2、选用l一2种中成药鱼药如渔家乐、鱼服康等,连续用药3天为一疗程可缓解病情蔓延。
3、在发病早期按每667m2水深1m用强氯精135g或鱼虾康200g全池遍洒有一定的疗效。
水产养殖贴士:治疗草鱼肠炎病的十个土办法
夏季高温,草鱼病一直是池塘养鱼中常见病害,渔民苦于购药困难,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了草鱼大量死亡,渔民利益受挫。草鱼患肠炎病后,病鱼行动缓慢,失去食欲,腹部肿胀,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剖腹可见肠道为红色,肠道无食物,此病死亡率很高,一般为30%--50%,严重的可达90%以上。现介绍几种在实践养殖中防治此病的土方法:
1、每亩用韭菜2.5公斤,切碎加食盐200克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可愈。
2、每亩用大蒜1—2公斤,捣烂混入饲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
3、每100公斤鱼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克,乐果200克,漂白粉500克,食盐1公斤,混合拌草料,待晒干后投喂。
4、每100公斤鱼种用十滴水20—40毫升,与米糠2—3公斤拌合,再与面粉1公斤煮成糊状,调匀后做成药饵投喂。
5、每万尾鱼种,每次用大黄0.5公斤,研成粉,水花生5公斤,打成糊状,大蒜和食盐各0.5公斤,兑水磨成浆液,每天一次连用3天,可治肠炎病。
6、每亩用15-20公斤鲜薄荷浸入水中,3-5天见效,也可治疗草鱼烂鳃和赤皮病。
8、每亩水深1米,用15-25公斤生石灰溶于水,全池泼洒。
9、鱼服康A型或B-I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A型200克,或用B-I型100克,混入饵料中投喂或制成颗粒饵料投喂,1天1次,连用3天。若病情较重,间隔1天后,再按上述用量,喂1个疗程。
10、磺胺胍或磺胺嘧啶。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第l天用药10克,第2-6天用药5克,混饵或制成颗粒饵料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草鱼养殖老三病的治疗方案介绍
技术员:骆永胜
地点: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墩尚镇
填表时间:2014年5月23日
检测项及检测结果:
(一)基本情况
面积:16
水深:1米
主养品种:草鱼
规格:3两
水色:嫩绿色
吃食状况:良
死亡情况:每天死亡50~100
近期用药情况:有机酸解毒,超碘
(二)水质检测
1、pH值:7.5
2、氨氮:0.4
3、亚硝酸盐:0.05
4、溶氧:
(三)镜检情况无虫,鳃丝肿胀,末端发白,泥巴较厚
问题分析:
草鱼老三病,肠炎,赤皮,烂鳃,烂尾。鳍条末端呈扫帚状,病鱼游边,头发黑,身体发黑,离群独游多,同时成群鱼在水中间不下水。
处理方案:
第一天:解毒灵3袋+强效底净7袋
第二天:普克6瓶+强效底净5袋
第三天:菌毒必克6瓶
同时内服:肠泰1+迪诺康1+肝胆泰乐2+高稳维西2拌40斤饲料三天
第四天内服:肝胆泰乐2+高稳维西2+生命元1,拌80斤饲料
处理后跟踪结果:
水质情况:用药后水色透明度高,水色黄绿,无浑浊现象
1、pH值:
2、氨氮:
3、亚硝酸盐:
4、溶氧:
养殖动物情况:用完药之后死鱼得到控制,会有一条两条的死亡。
案例分析:
1、草鱼在5月份容易爆发老三病,肠炎赤皮烂鳃的并发症;
2、本案例按照治疗的流程去用药,考虑草鱼死亡量较大,同时游边草鱼多,首先解毒,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当时用完,中午成群草鱼下去;
3、针对死亡量大,但没有镜检到虫的鱼,建议广谱杀虫,防止有没有镜检到的寄生虫;
4、鱼发病,更多的从水质,底质,病原,鱼体质综合考虑,在杀虫,消毒之后内服工作的跟进,从根本上改善整个池塘鱼的体质问题;
5、发病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料,按照池塘整个存塘量来拌内服;
草鱼老三病治疗成功案例分享
养殖户信息
湖北洪湖大同二厂,文昌浩,养殖面积30亩
养殖品种
草鱼
发病情况
4月3日,发现养殖小草鱼开始出现死亡,之后每天都出现少量死亡,4月7日出现大量死亡。
现场检测
4月7日现场检测,大量病鱼靠近塘边,游动缓慢,摄食下降。病鱼体色发黑,有明显的“乌头瘟”症状,鳃盖内膜腐烂,形成“开天窗”,体表有明显赤皮症状。鳍基出血,鳍条腐烂,形成“蛀鳍”。解剖可见病鱼鳃丝腐烂挂脏,肛门红肿突出,肠道充血发红。肝脏呈半透明的灰黄色,胆囊肿大。水质监测:Ph7.2,氨氮、亚硝酸盐正常。
治疗方案
4月7日,外用华驰复合碘,2.5亩/瓶
4月8日,内服,三黄液1瓶+鱼肝保液1瓶+华驰泼洒Vc100g+250g碘盐一套;组合拌饲料一袋(20Kg),连续使用5天。
4月9日,再用一次复合碘消毒。
效果跟踪
4月8日,死鱼320尾
4月9日,死鱼170尾,现场检测游边草鱼赤皮烂鳃情况均有所好转,解剖发现
肠炎恢复情况良好。
4月10日,死鱼30尾
4月11日,死鱼2尾
4月12日,没有死鱼
案例分析
养殖草鱼有明显的肝胆综合症需长期使用内服调理肝胆,4月初温度升高导致细菌快速增殖,草鱼爆发“老三病”——烂鳃、赤皮、肠炎。治疗时需外用消毒剂杀灭水体病原菌,内服抗菌消炎药物,提高鱼体抗病力。长期内服华驰鱼肝保液,可调理肝胆功能,治疗肝胆综合征。
图1用药前,赤皮、烂鳃、肠炎情况严重
图2用药后3天,烂鳃情况好转,肠道充血炎症减轻
图3用药后5天,没有死鱼,鱼抢食欢,吃食旺
华驰水产洪湖大同专营店刘立本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张琳琳
水产养殖贴士之泥鳅人工高产养殖技术
近年来,泥鳅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由于泥鳅对环境适应力较强,容易繁殖和养殖,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看好。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放养密度应合理,要科学投喂与施肥,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重视病害防治,才能促进其健康生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养殖环境营造。泥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稻田、庭院水泥池、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水塘、浅塘等均可。放种苗之前,要将养殖塘口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鳅喜欢钻洞打穴逃游,所以养殖水域四周堤埂要宽而坚固、无洞穴,进排水口要有防逃网,防止泥鳅逃走。同时,还要在池塘边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给泥鳅营造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水生植物的根部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也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2、抓投放种苗质量。要选择体质强健、游动活泼、体光表滑、无伤无病、规格一致的泥鳅种苗。投放前要用20~30克/升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投放要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投入,刮风、下雨、气压低及天气寒冷不宜投放苗种。
3、合理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大小要根据养殖水域条件决定。池塘养殖一般放养体长3~4厘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体长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50~80尾/平方米;稻田养殖一般亩放尾重2-5克的小泥鳅80公斤左右,或亩放10厘米以上的泥鳅2万尾左右。在养殖条件好、鲜活饵料又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4、饵料投饵。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喜食水蚤、丝蚯蚓及其他浮游生物。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投喂的饵料做到适口、新鲜。在饵料投喂过程中注意饵料品种不能经常变化,否则会造成泥鳅阶段性摄食量降低,影响生长速度。另外,泥鳅贪食,投喂动物性饲料时不宜让泥鳅吃得过饱,否则,影响肠道呼吸,并产生毒害气体而致死。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可以停止投喂。
5、水质管理。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
6.疾病防治。在养殖工作中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半月用漂白粉泼洒杀菌一次,使池水浓度为1ppm,或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0~15千克兑水泼洒,调节水质。在夏秋高温生长期间,经常加注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保持水质新鲜肥活,并相对稳定,预防病害,有利生长。
7.捕捉上市。在当年年底至第二年5月前捕获,采取捕大留小,上市规格在70~90尾/公斤。捕捞方法:拉网为主,地笼网为辅。最后进行干塘捕捞。
草鱼“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治疗经验
□武汉金联盛水产用品有限公司 田彬
草鱼“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当年苗种多发生于夏末秋初。
一、引发主要原因:
1、水温上升有害菌大量繁殖滋生,刚越冬过来的鱼类体质较弱易被感染,尤其是越冬期间受伤者。
2、水温上升后鱼类寄生虫开始活跃并危害鱼类,直接引起烂鳃病或引起继发性烂鳃病和赤皮病。
3、越冬鱼类水温上升后摄食旺盛,投喂量加大,粪便、残饵较多,易引起水质变坏。
4、春季为了便于快速提升水温,一般池塘水体较小,相对增加了养殖密度,易引起疾病传染。
5、春夏季草鱼投喂青饲料较多,易患肠炎病。
二、治疗方法:
草鱼“老三病”是一类我国水产养殖历史性疾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根据以上原因通常采用“三步”综合治疗方法:
第一步:调改水质。一般以净水解毒为主进行调改,常用净水宝、活水底净保、培水解毒降安宁、水质保护解毒剂等产品。如果是对水体检查后进行调改,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不同产品。如: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则多使用底福安、底居宁、亚硝净、水质保护解毒剂等产品;pH值偏高多使用培水解毒降安宁、黄金甲、百露汇等产品,pH值偏低使用生石灰;硫化氢超标多使用片片氧、粒粒氧、底福安等氧化改底产品。在调改水质时,药物用量要足,这样效果才明显,为下一步用药打好基础。要想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是必需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杀虫杀菌,注重杀菌。
1、杀虫。应根据寄生虫检查情况具体用药,如:原生动物多用车轮净、刹车灵等杀原虫药物;指环虫应使用指环杀星、指环清、指环王、百虫克等杀蠕虫药物;中华鳋和猫头鳋应使用鱼虫净、混杀安、神威、力威等杀甲壳类药物。
2、杀菌。一般多使用草鱼多病灵、强力碘、鱼虾安宁、金氯二八、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药物,严重时隔天再用一次。在使用消毒药物时,如果配合百血停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第三步:内服抗菌药物。常用抗生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进行拌饵内服,常常配合大蒜素、中草药(如三黄散、板蓝根大黄散)和维生素同时内服,效果更加明显。为保证内服效果,内服药物前需停食一天,让饥饿鱼类抢食而减少药饵浪费。
三、特别说明:
1、使用杀虫杀菌药物后,如死鱼数量短时间内增多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是病重个体不耐药,提前死亡。
2、使用杀虫杀菌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药物溶解要充分,泼洒要均匀,泼洒药物后一定要开动增氧机2~3小时。
3、种青鱼池在淹青阶段,严禁(或谨慎)使用杀虫药物。
4、在草鱼“老三病”治疗阶段禁止使用碳铵施肥等急性速效氮肥,以免氨(氨氮)的急性刺激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水产养殖贴士:黄鳝发烧病感冒病防治技术
黄鳝“发烧”,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和长时间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发酵,大量耗氧,放出热量,以致水温剧增(可高达50℃),从而使水质污染,底层黄鳝挣扎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在黄鳝池内,混养少量泥鳅,吃掉残铒,并通过泥鳅上下游动,防止黄鳝相互缠绕。如果发病,向发病池内泼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中药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大葱100克,食盐50克,桑叶15克,捣成汁均匀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运输前,先蓄氧,且要勤换水,尽可能使黄鳝体表、口中泥沙及排泄物除净。运输途中,应根据温度的高低,掌握换水时间,气温23℃~30℃时,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一次。温度高,换水间隔时间相应缩短。也可施放抑菌药物,每100公斤水投入青霉素120万单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黄鳝“感冒”,多因换水时水温过低所致。池水温度骤降,黄鳝一时不能适应,易感冒,严重时黄鳝死亡。所以,换水时不能用水温过低的水源,防止换水前后池水温差过大。
水产养殖贴士:巧解草鱼的肝胆综合症
草鱼是江苏镇江句容市水产养殖的特色品种,近年来,在高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特别容易发生内脏疾病,尤其是肝胆病,虽然属于营养性疾病,但往往是全面性和大规模的,且不易治愈,其危害甚至超过传染性疾病。
在每年的4-6月份经常爆发肝胆综合症的疾病,此病由于致病因素较多,多数的养殖者只是针对单纯的肝胆疾病(如脂肪肝)来进行治疗,造成治疗效果差、成本高的现象。
一、主要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反应迟钝,摄食量明显下降,死亡前在水面窜游,不惧外界影响。病鱼鳃部有大量瘀血,鳃丝发白。死鱼体表有块状黏液布满全身,眼球凸出;胸鳍、臀鳍呈现出血性浮肿,眼球周围、鳃盖及腹腔充血,且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发现肝脏肿大,色泽变淡发白,亦有呈土黄色泽,少数病鱼的肝脏形成“花肝”或“绿肝”症状,与肠粘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肿大,胆汁颜色有变白及变成黑绿色现象;大部分病鱼腹腔内有腹水,肠道无食,偶有出血症状,无弹性,用手轻轻拉扯极易扯断。
二、病因分析:引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是高密度精养及投饵过量或饵料质量较差、水质恶劣等各种不利因素综合所致。
1、养殖水体环境条件:发病池塘多为陈年老塘,水质较为肥沃,透明度很低;鱼种投放密度较大,饵料投喂量大,水质严重富营养化,相对溶氧较低;过度施用无机肥及摄食性鱼类的残饵和粪便没有分解,造成水质恶化,使草鱼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环境条件,是诱发肝胆疾病的一大因素。
2、药物的滥用:其一,养殖者为预防、治疗鱼类疾病随意向水体中施用敌百虫、硫酸铜、漂白粉等刺激性较重的制剂,导致鱼类肝胆负荷加重,诱发肝胆疾病。其二,养殖者在治疗鱼类疾病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对症下药,盲目及反复的使用药物,增加鱼肝胆负荷而诱发肝胆疾病。
3、摄入性失调:由于摄食性鱼类养殖主要是投喂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其一,如果配合饲料中营养搭配不平衡,导致能蛋比失衡,造成内脏和组织中脂肪过度积累,引发鱼类体型偏肥及肝脏的过度脂肪浸润,影响肝脏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肝胆疾病的产生。其二,部分不合格的饲料产品中添加喹乙醇等生长激素,长期投喂会造成药性残留、积累影响肝胆正常新陈代谢、解毒排毒功能,而诱发肝胆疾病的产生。其三,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添加失衡,长期投喂会导致鱼类机体代谢紊乱,部分机体功能丧失,从而诱发肝胆疾病。其四,饲料变质。由于养殖户怕麻烦,一次购买饲料较多,放置时间较长不注意防潮通风,使饲料发生霉变,产生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对鱼造成伤害,破坏肝脏功能,引发病变。
三、预防措施:针对上述诱发肝胆疾病的因素,合理的调整养殖方式,结合科学的疾病防治方法将有利于预防肝胆综合症。
1、利用冬季空闲季节及时清理池塘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5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挑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鱼种放养,科学合理的调整主、配养品种及放养密度。
3、养殖池塘中要科学合理的施肥,施用有机肥需要提前7-10天左右充分发酵;由于无机肥的性能不稳定及溶解不充分易造成浪费、残留,建议尽量少施或不施。
4、合理选用预防疾病的药品,建议在预防阶段不使用化学药剂,早期经常在养殖水体中施加“益生菌”、“益池保”、“氨基酸益藻解毒剂”等生物制剂及营养调节剂,既能很好的调节水质,又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5、合理选用饲料,尽量避免投喂品质不合格的饲料,如霉变、过保质期的饲料。
6、养殖前期要控制投喂,减轻肝胆的负荷。
四、疾病治疗方法:因为很多的养殖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有时即使做到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会出现肝胆疾病的发生。只要科学的诊断发病原因,结合有效的治疗措施,亦能及时治愈。发现养殖鱼类出现此类病症时首先要综合分析养殖池塘的水质条件、饲料品质、施用药物剂型及频率、摄入营养平衡等因素。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步骤一、发现此症建议首先停食2天,肝胆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适当减少营养的摄入,能够有效的稳定、缓解此症;步骤二、建议在此前施用化学药剂过多、品种较杂的池塘中先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以沉淀、絮凝、络合一些残留化学制剂;步骤三、建议在养殖池塘中适量泼洒“氨基酸益藻解毒剂”,复合氨基酸类营养调节剂能够有效调节鱼体的渗透压,分解排泄多余的脂肪;步骤四、采取上述步骤1-2天后,基本上可以稳定鱼类病情,仔细观察待病情稳定后可开始投喂少量饲料(开始为正常投喂量的50%),并且在饲料中添加“鱼肝宝”+“保肝宁”+“肝肠宝+三黄粉(煮出液)”――化成溶液均匀泼洒在饲料上,连续投喂4-5天,能够有95%几率治愈此症;步骤五、病情基本治愈后,可适当增加投饵量(采取每日递增法)。如有部分病鱼表皮有鳞片脱落导致发炎、出血症状,由于此时鱼体刚刚恢复,体质比较虚弱,建议使用温和的外用消毒剂进行外用泼洒消毒,治疗炎症。切勿使用如氯制剂等强刺激性药品。
更新于:2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