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68养殖网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热门搜索
68养殖网 > 水产 > 水产新品种:浙闽1号香鱼

水产新品种:浙闽1号香鱼

发布时间:

【www.68yangzhi.com - 养殖水产青蛙】香鱼是东亚地区特产的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无腥味,因其背部有一脂肪腔,能散发出阵阵清香而在民间被称为八月香、油香鱼、留香鱼等。火焙后制成的香鱼干呈金黄色..

【www.68yangzhi.com - 养殖水产青蛙】

香鱼是东亚地区特产的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无腥味,因其背部有一脂肪腔,能散发出阵阵清香而在民间被称为八月香、油香鱼、留香鱼等。火焙后制成的香鱼干呈金黄色,色、香、味俱佳。香鱼为一年生鱼类,对水质要求很高,是一种健康、环保型鱼类,自明朝迄今一直被视为食用鱼中之珍品,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是滋补佳品。在日本,香鱼被称为“淡水鱼之王”。香鱼也是浙江省的名特鱼类之一,凫溪香鱼和雁荡山香鱼闻名国内外。
由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培育成功的香鱼品种浙闽1号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浙闽1号香鱼生长速度快、体型好,畸形苗、白线苗少见,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比普通苗种快24.36%以上,养殖效益显著。2012—2014年在宁海和福建南靖中试养殖,累计工厂化养殖3万平方米,共放鱼苗362.2万尾,收获301.3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当地商品苗,新增产值近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香鱼是东亚地区特产的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嫩、无腥味,因其背部有一脂肪腔、能散发出阵阵清香而在民间被称为八月香、油香鱼、留香鱼等。火焙后制成的香鱼干呈金黄色,色、香、味俱佳。
香鱼为一年生鱼类,并且对水质要求很高,是一种健康、环保型鱼类,自明朝迄今一直被视为食用鱼中之珍品,并作为宫庭贡品,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是滋补佳品。在日本香鱼被称为“淡水鱼之王”。香鱼也是浙江省的名特鱼类之一,凫溪香鱼和雁荡山香鱼闻名国内外。
目前香鱼除在国内销售外,主要出口日本、台湾和东南亚各地,近几年的价格基本稳定在上市销售旺季40~50元/kg、开始上市和落市期间可达80~90元/kg。受环境污染、水利建设、过度捕捞等影响,我国野生香鱼资源已濒临枯竭。
宁大李明云教授自1979年开始进行野生香鱼的养殖驯化、繁育和遗传育种研究,历经近20年,突破了人工繁养、发眼卵大量获取、工厂化育苗、水泥厂高密度养殖等多个技术难题,实现了香鱼育苗和养殖的产业化。
2002年起,李明云教授带领团队又开始了香鱼良种选育研究,通过与福建宁德市众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经十余年的选育和中试,课题组选育的香鱼“浙闽1号”于2016年2月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
这是2014年李明云教授团队获得宁波市首个水产新品种——黄鱼“东海1号”后取得的又一硕果。

据悉,新品种“浙闽1号”香鱼的原始亲本为2002年采捕自宁海凫溪的野生香鱼,课题组以生长性状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进行选育,进行了7年、连续7代的选育。香鱼“浙闽1号”生长速度快、体型好,并且畸形苗、白线苗少见,同等养殖情况下生长速度比普通苗种快24.36%以上,养殖效益提高显著。2012-2014年在浙江宁海和福建南靖进行中试养殖,累积工厂化养殖面积3万m2,共放苗362.2万尾,收获301.3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当地商品苗,新增产值近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香鱼“浙闽1号”新品种的获得有助于香鱼产业的发展,这是宁波大学为我国水产养殖做出的又一新贡献。

相关阅读

【名优新品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 号”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品种登记号为GS-02-002-20xx)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耐盐新品种,并于20xx年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

该科研团队以20xx年从美国引进的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分别经8代群体选育的后代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即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
优良特性
适盐范围广,耐盐能力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可在盐度0~30的水域正常生长。不需驯化,可直接从淡水中移至盐度为15的水体中养殖,减少了驯化时间。

生长速度快。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生长速度与亲本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相比存在显著杂种优势,其生长速度比未选育莫荷罗非鱼快19%以上。

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咸淡水水体中养殖,可采用池塘、网箱等多种养殖模式。
养殖要点
在冬季水温超过18℃的地区可以常年养殖,而在冬季水温低于18℃的海洋渔业地区,需有保温越冬设施才可进行养殖。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应避免养殖个体进入天然开放性水体。
池塘主养,华南地区通常在3月底到4月初放种。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活泼,并且一次放足。通常全长8~10厘米的越冬鱼种每亩放1000~1500尾,全长4~6厘米的夏花鱼种每亩放1500~2000尾,可配养少量草鱼、鳙鱼等。

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在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20℃以上时,每亩用75~10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干法池塘消毒。经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凡纳滨对虾苗,每亩放养规格为1.5~2厘米的虾苗3.5万尾。20天后放养罗非鱼种,每亩放养体长4~6厘米罗非鱼种1500~2000尾。
养殖前景
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耐粗食、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优点,被广泛移植到世界各地。养殖地区目前已遍及大约1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目前主要在淡水水体中进行养殖。

我国咸、海水资源非常丰富,有近6亿亩盐碱荒地以及大量的废弃虾池和丰富的海水资源;因此,耐盐新品种“广福1号”的成功培育为我国咸淡水、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养殖生产提供新的养殖鱼类,有利于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肉鸡新品种: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


山东省农科院以地方优质鸡种和国外高产肉鸡品系为育种素材,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了遗传稳定的两个优质肉鸡——“鲁禽1号麻鸡”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鸡新品种: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

这两个配套系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山东省乃至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禽新品种(配套系)。6月19日,农业部向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
这两个配套系解决了地方鸡种肉质好而生产性能差,引进品种生产性能高而肉质差的矛盾,已形成适合我国北方市场的优质肉鸡配套系。专家鉴定认为,该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为地方鸡种保种、产业化开发和创新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同时对调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曾是三黄鸡“北繁南养”环节中“北繁”的重要基地。地方良种鸡虽然肌肉品质好、体型外貌符合市场需求,但由于繁殖性能差、早期增重慢、耗料多和育肥效果差,不利于现代产业化开发。1978年诸城外贸引进美国爱拔益加肉鸡,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祖代种鸡场。从此,国外高产品种很快占领了山东市场。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山东省肉鸡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肉鸡品种,其肉质差,体型外貌已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在国际市场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的“鲁禽1号麻鸡”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他们还分别研究制定了配套系父母代、商品代的品种标准、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形成了完善的配套技术体系,为该品种的安全、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该项目研究负责人逯岩介绍,2003年迄今,他们已推广父母代种鸡27.7万套,商品代3300多万只,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2亿元,新增纯收益1.34亿元。

体型外貌: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是以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琅琊鸡为育种素材培育而成,保持了地方优良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公鸡红羽黑尾,尾羽间有黑色翎闪绿色光泽;母鸡分黑麻(占80%以上)和黄麻两种,颈羽有浅黄色镶边,尾羽黑色。公鸡适应我国北方市场需求,母鸡适应苏南等长江以南地区市场需求。
生产性能: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北京)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鲁禽1号10周龄公鸡体重2.05公斤,料肉比2.3∶1,母鸡体重1.68公斤,料肉比2.5∶1。鲁禽3号13周龄公鸡体重2.1公斤,料肉比3.1∶1,母鸡体重1.61公斤,料肉比3.5∶1。
肌肉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艾拔益加肉鸡等快大型肉鸡品种。风味物质肌苷酸含量高于国内其他品种和引进的快大型肉鸡品种。肌纤维直径低于快大型肉鸡和地方品种,肌纤维密度高于快大型肉鸡,肌肉嫩度适中。
适宜地区:适宜华中、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饲养,适宜笼养、地面平养等多种方式饲养。另外,鲁禽3号还可在山地(果园、速生林地等)放养,经济效益显著。

“浙农大1号”意蜂


浙农大1号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蜂王浆蜂蜜双高产意蜂品种,该品种于1993年6月30日通过浙江省科委鉴定。该品种具有王浆产量高、采蜜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性情温驯、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本地意蜂相比,“浙农大1号”意蜂在解剖学形态、细胞学、同工酶基因型、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浙农大1号”意蜂。

品种来源:“浙农大1号”意蜂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蜂王浆、蜂蜜双高产品种,由原浙江农业大学等九个单位的专家在蜜蜂集团闭锁繁殖育种理论的指导下,收集杭州、平湖、嘉兴、桐庐、绍兴、龙游等地区王浆高产蜂群作为育种素材,运用太湖岛屿隔离和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连续多代选择,形成生产性能优越、遗传稳定的意蜂新品种。
该品种于1993年6月30日通过了浙江省科委鉴定。2009年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蜜蜂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浙农大1号”意蜂进行了复核,认定为人工培育的蜜蜂新品系(相当于其他畜禽的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具有王浆产量高、采蜜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性情温驯、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本土意蜂相比,“浙农大1号”意蜂在解剖学形态、细胞学、同工酶基因型、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蜂王浆中10-HDA含量在1993年鉴定时为2.27%,2004年浙江省农业厅对三个省一级种蜂场的王浆中10-HDA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是“浙农大1号”意蜂为2.07%,超过蜂王浆国标1.8%的要求。
产量表现:该品种与本土意蜂相比,王浆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在粉源充足的强盛阶段,一个强群每3天能生产王浆100克以上,1995年创下群年产王浆7.7公斤的高产纪录,蜂蜜和花粉产量分别比本土意蜂提高20%和40%,是理想的浆、蜜双高产的意蜂新品种。
该品种已推广到除西藏藏族自治区以外的全国各地,特别适合长江中下游蜂王浆生产主产区养殖。

产量表现
该品种与本地意蜂相比,王浆产量提高2倍以上,在粉源充足的强盛阶段,一个强群每3天(72小时)生产王浆100克以上,1995年创下群年产王浆7.7千克的高产纪录,蜂蜜和花粉产量分别比本意提高两成和四成,是理想的浆、蜜双高产的意蜂新品种。
养殖要点
①选用蜂王浆优质高产蜂种;
②在蜜粉源条件优越季节生产蜂王浆;
③饲养强群;
④双王繁殖复壮;
⑤注意培育优质蜂王;
⑥保证群内充足的贮蜜存粉;
⑦无蜂螨和疾病危害;
⑧多王群提供量多适龄的蜜蜂幼虫。
适宜区域
该蜂种已推广到全国各地(西藏除外),已经推广种蜂王18000多只,特别适合长江中下游蜂王浆生产主产区,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已得到广大用户的充分肯定。
品种性能:浙江农业大学1号意蜂繁殖力强。分蜂性较弱,在蜂脾相称的情况下,群势小于8足框(1足框=0.35kg)时,一般见不到王台,浙江农业大学1号意蜂强盛阶段的群势一般能保持在10足框(3.5kg的工蜂)以上。在对浙江农业大学1号意蜂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其王浆产量比浙江本意高出146.8%,采蜜量比浙江本意高23.1%,采粉量比浙江本意高45.1%,最高群采粉量每天可达500g以上,采胶力一般。抗逆性较强,最高气温35℃时,繁殖仍然正常,气温38℃时还有蜜蜂出巢,1.5~2.0足框的蜂群不加外保温,寒冷的初春繁殖基本正常。清巢能力较强,箱底较干净,不易发生孢子虫病和白垩病。护脾性好,夏季气温30℃以上,每个巢脾上仍有2000只左右的工蜂;泌蜡能力强,造脾速度快;性情温驯,查蜂时一般不带蜂帽。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盗能力中等。

综合评价:该品种具有王浆产量高、采蜜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性情温驯、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本意相比,王浆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在粉源充足的强盛阶段,一个强群每3天(72h)生产王浆100g以上,创造了群年产王浆7.7kg的国内外最高记录(陈盛禄,1995),蜂蜜和花粉产量分别比本意提高两成和四成,是理想的浆、蜜双高产的意蜂新品种。该蜂种已推广到除西藏外的全国各地,生产用王先后九次出口到印度尼西亚和法国,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已得到广大用户的充分肯定。该品种荣获1995年国家发明二等奖。与本意相比,浙农大1号意蜂在外部形态、解剖学形态、细胞学、同工酶基因型、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南太湖2号”是以2002年从缅甸引进的罗氏沼虾群体后代、浙江省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和广西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后代作为基础群体,采用巢式交配方法建立家系,应用标记技术对100多个家系进行同塘生长测试,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经连续4代选育得到的品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特征特性:罗氏沼虾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快,营养好,是世界性大型热带淡水虾之一,适温范围为18~34℃,不耐低氧,pH值要求在7~9之间,适宜在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且要求连续90天在水温22℃以上的水体中生活。幼体喜集群生活,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虾有明显的负趋光性。生长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平均个体增重比市售苗种提高36.87%,养殖成活率提高7.76%。在同等条件下,选育群体生长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长的同步性较好;商品虾加工虾仁的出肉率也高。
产量表现:江、浙、沪大塘试验表明,以锅炉增温提早放养苗种、分批起捕的销售模式,相对于商品苗种的成活率来说,“南太湖2号”选育苗种出大棚的成活率为60%~80%,比商品苗种提高10%以上;首批起捕销售时间可提早5~7天,平均亩产400~450公斤,每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水温连续90天达22℃以上的地区养殖。要求养殖用水为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体中养殖。

水产前沿:能否介绍一下“南太湖2号”的选育情况?
陈雪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早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罗氏沼虾育种工作,2006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罗氏沼虾育种及配套技术。期间,先后突破人工选育、疫病防控技术,培育出“南太湖2号”国家新品种。
可以说,“南太湖2号”新品种是我所举全所之力、多方合作,历经15年持续选育而成。经团队多年攻关研究,我们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国内唯一的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我们通过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罗氏沼虾“南太湖1号”,由于群体选育性状不稳定,我们没有申报国家新品种。2006年开始,育种团队采用家系选育,复合生长速度、存活率2个选育指标,经连续4代选育,于2009年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第一个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市场同类苗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36.87%,成活率提高7.76%。之后我所在“南太湖2号”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了8代家系选育,生长速度、存活率等性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稳固。
(二)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了罗氏沼虾SPF良种培育技术。2010年前后,罗氏沼虾产业暴发新的疫病,俗称“铁虾”病。为此,我所组建了由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无特定病原(SPF)良种培育技术体系,通过SPF良种培育技术结合家系选育,成功的选育出SPF级“南太湖2号”种虾,通过推广良种亲本,避免了产业中“育苗成活率低”与养殖“铁虾”等产业突出问题。
水产前沿:目前做罗氏沼虾育苗的企业很多,也包括从国外进口种虾做为育苗亲本,淡水所在育种方面有哪些优势?

陈雪峰:(一)我所拥有世界最大的罗氏沼虾SPF活体种质资源库。为确保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农业部批准,我所在长兴建成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目前中心保有育种核心群、孟加拉野生群体、缅甸野生群体、假雌群体(用于生产全雄苗种)、高饲料利用群体等种质资源。其中核心育种群体连续选育了12代,育种持续时间之长、家系规模之大、系谱之全全世界绝无仅有。12代的持续选育使得优良性状得到最大化的富集,这也是我所种虾性状优良、稳定的关键所在。
(二)我所拥有国内一流的罗氏沼虾育种团队和基础设施条件。
第一,一流的团队建设。为了保证我所罗氏沼虾育种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们联合了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黄海所等4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9家企业建成育繁推一体化联合攻关协作体系。同时,我所也通过从全所各科室中择优选入、从外引进高学历人才等措施,围绕罗氏沼虾打造包括育种、病害、养殖模式和营养、水处理等领域全产业链科研团队,现有成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5人,技术人员5人,将确保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罗氏沼虾的育种及推广工作。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必然是成体系设计、多方协同创新,单打独斗是难有作为的。近期,个别原团队成员因个人发展需求,调离本所,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我所与离职人员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
第二,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平台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硬件基础。“十二五”期间,我所先后投资近千万,建成了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及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即“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这为我国罗氏沼虾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在今后三年,我所将投资4000万元,按照无疫化、生态化和数字化的标准,提升改造罗氏沼虾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与此同时,在安吉建立种质资源备份库,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为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更新于:16天前

推荐内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4 68养殖网